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到底该如何评价明军真实战斗力? 第1页

     

user avatar   fu-ci-zi-xiao-kang-xi-di-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这基本上属于幸运者偏差了,提土木堡之变、鹞儿岭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北京保卫战石亨在清风店狂砍也先呢?就算在英宗时期亦集乃之战的表现也相当显眼啊


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二年五月命骥往,许便宜行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问“往时追敌鱼儿海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慄。骥乃大阅将士,分兵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阅军甘、凉,汰三之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
  俄阿台复入寇。帝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骥督军。三年春,偕诸将出塞,以贵为前锋,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与贵约曰:“不捷,无相见也。”贵击敌石城,敌走兀鲁乃。贵帅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及之。擒左丞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骥与礼自梧桐林至亦集乃,擒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降其部落,穷进至黑泉。而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沟,亦擒右丞、达鲁花赤三十人。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朵儿只伯远遁。论功,贵、礼皆封伯,而骥兼大理卿,支二俸。寻召还,理部事。
——明史·王骥传
行在兵部尚书王骥等奏臣同总兵官都督任礼蒋贵击败胡虏朵儿只伯于石城残虏食尽窜于兀鲁乃地依阿台贵将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及之虏众迎拒指挥毛哈剌奋入其阵诸将率麾下乘之执其伪左丞脱罗及部属百人斩首三百有奇逐杀八十余里获金银牌六面玺印二颗马骡驼牛四百有余兵甲衣裘称是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遁是日礼兵至梧桐林执伪枢密同知院判佥院等官十五人明日至亦集乃地执伪万户二人云朵儿只伯窜野狐心礼令为乡道将二千骑追袭五百余里至黑泉而还伪平章阿的干招其余党来降右副总兵都督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沟执伪右丞都达鲁花赤等三十人及马驼械器盖兵出沙漠千有余里东西夹击虏众几尽边境用宁谨遣署都指挥佥事马亮指挥佥事马能奏捷 上以骥等功可嘉赐敕褒奖遣官宴劳命行在兵部议升赏以闻亮能俱升一级
——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时候明朝狂揍蒙古的明军是不是很勇猛呢?战斗力如何评价?

萨尔浒明朝死了四万,而后金在此次战斗中死亡两万,损失也非常惨重,对后金来说既断绝了明朝的朝贡关系又军事实力受挫,只能靠诈术和劫掠辽地来获取补给,而熊廷弼上位之后野猪皮立刻就蔫了,那明军强还是后金军强呢?


我对明末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尤其在萨尔浒之后的历史,所以暂时借鉴一些别人的回复吧

感谢 @佑陵 提供的文章



明朝的军事实力上上下起伏不定,军事战斗力呈现出上下浮动的特点,这是明朝与其他王朝不同的一个显著特征,你问这个问题你先说清楚嘛~你到底问的是哪个时期的明军?是洪武永乐时期北征的明军?还是景泰成化年间暴揍荆襄、鞑靼的明军?还是嘉隆万年间以一挡百的明军?还是英宗、天启崇祯年间只能以良冒功的卫所明军?如果你不说清楚这个问题,我又怎么知道你到底让我怎么评价嘞?

明军内部系统也有卫所军、募兵两种,即便是卫所也有九边军镇卫所兵和南方卫所兵、甚至包括广西狼兵、浙兵,你到底是指哪一支?


你让我评价的话,我只能说除了在英宗土木堡之变之后的短暂时期和嘉靖前期及天启崇祯年间,明朝的军事实力整体仍然是比较强的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真比较强悍。。。1620年以后,大明是无年不大乱,一直乱到灭亡,就算是只算到崇祯自杀,也是连续打了24年。奢安之乱从1621年开始,到1637年才完全平息。而从1627年开始,明末农民大起义就开始全面爆发了。

在这24年的时间里,想要挑战、推翻大明的势力和人何止百万千,但大多都被明军成功镇压了,最后明军可以说真正怕的其实也就后金军、李自成的大顺军这两支军队,明军主力部队连张献忠都是不怎么怕的(比如左良玉对张献忠的战绩就并不差,后来连张献忠四面楚歌死前都曾对李定国说:看来大明天意未绝)。

比方说从奢安之乱这个例子分析一下,土司军也不可谓声势不大,战争中明朝损失的官员包括四川巡抚徐可求、贵州巡抚王三善,以及总理四川云贵湖广诸军务的重将鲁钦,也因战败自刎身亡。但是如果比较明军和奢安叛军的单兵战斗力,可以发现明军仍然是显著高出一筹的。在1623年双方的决战中(应该是指的这一年的主要交战,而不是百度百科所说的整个叛乱),明朝记录奢安叛军共被击毙2.79万余人,俘获1.26万余人,招降头目134名。官军阵亡2688人,伤者194人。只算阵亡的话明军和叛军也是1:10的交换比。

更惊人的是,明军是在万历后期就大批量欠饷的情况下打了几十年的仗,根据这个帖子(明朝军事体制弊病很多,为什么还有人说明朝军队战斗力很强?)的引用内容,九边在1621年就被拖欠了100多万两军费,欠饷率达36%之高,以至于有袁崇焕一上任就被欠饷的士兵围了,在任期间满世界搞钱的记载。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一个状态下,1644年仍能有30万左右的明军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生力军入关时八旗军队有多少人?何以横扫中原)——明军万历时实际有80多万人。剩下的50万还包含了各地守军,并不都是被后金和义军消灭了。其中吴三桂的关宁军经过多次血战后可能也就剩2-3万人,然而拿到全饷之后马上犹如换了一支军队一般,一路打到了云南。


所以有些喊入关却成天心急如焚,一年后就悲观到觉得没希望了的人其实很让人感到奇怪,就算美国真是只有大明水平,大明也是全面民变后24年才崩溃,42年才灭亡(算到永历死去)的,这才哪到哪啊,如果遵循神同步原则的话,2044年以前,可以看都不看。


user avatar   yi-shen-zheng-qi-36-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云贵川土司兵,浙兵,京营,东南卫所兵,宣大、蓟辽、西三边标兵家丁,各地备操军班军,可征调属夷部队,军改火炮化推进式车营

沈希仪、石邦宪、石亨、王骥、蒋贵、王越、朱永、戚继光、俞大猷、周尚文、郑洛、李成梁、李如松、马芳、杜氏三将、凌云翼、达云、董一元兄弟、麻贵、刘铤

一扯就是东南垃圾卫所兵,虽然他们吃那么多空饷,实际兵员少的可怜,但明黑还是要算成满额,全国那么多兵种,那么多战绩能看的将领,就抓着一个最烂的不放,这是个什么精神?

你咋不想想为啥俺答晚年改信藏传佛教,从此醉心佛法,放弃收复大都?他手上两万具装重骑兵呢,难不成真信我佛慈悲了?

咋不扯郑洛经略西三边,击败击退西北土默特俺答汗家族,正北激战左翼蒙古,双方不分上下,蒙古人入寇,明军就没有捣巢?

九边数千里长城,守面力量分散,经常是少数明军迎战多数蒙古骑兵,逆天战绩也不少啊,比如几百人打退八千蒙古人,还把对面夷酋打哭

满文老档里记载抚顺之战出动10万八旗,这比萨尔许更早,据此可知努尔哈赤反明之初就有动员十万兵力的水平,明人认知不符实际情况

王在晋记录的是八万明军出塞,努尔哈赤手上十万,这种以少击多的外线作战被淦烂实在太正常了,何况明军还一分为四,各路主帅天南地北,一个西北系两个辽东系一个全国各地飞,将帅协同差劲,更何况实际每路两三万兵力,

拜托,飞龙骑脸的是老奴,不是杜松马林刘铤他们

从万历十一年开始到万历四十四年发育三十三年的后金,当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女真社会有农耕基础、炼金技术,手上这十万,大多都是实打实的披甲重歩兵,所以我更奇怪的是,为什么大清从建国到入主北京要花上三十年呢?哪个团结壬来回答这个问题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薛定谔的明军。明朝跨度二百多年,敢问题主问的是哪支明军?哪只明军都不清楚,怎么评价战斗力?

打海盗打葡萄牙打英国的那些渔民是明军。招降来的海盗是明军。打倭寇的矿工渔民训练训练也是明军。川湖的土司拉出来也是明军。山东河南的山民募集一下拉出来是明军。皇帝一个圣旨拽出来的哈密番兵奴儿干女真也是明军。卫所三七开有七分是种地的农民也是明军。东南卫所一百年没打过仗全跑去种地做手工的卫所兵也是明军。九边将领手下一堆蒙古女真降夷也叫明军。明末蒙古人杀蒙古人的时候这些蒙古人里也有明军。明初打着蒙古满地跑的那只明军主力是京营明军,明末老弱病残孕的也是京营明军。守军是明军,营兵也是明军,内丁是明军,旗军是明军,班军也是明军。这些明军你们都分清楚了吗?

与其在知乎讨论这么无聊的问题,多看看书多好。

肖立军《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

李新峰《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

南炳文《明初军制初探》

川越泰博《明代中国的军制和政治》

陈宝良《明代的民兵与乡兵》

范中义《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肖立军《明嘉靖九边营兵制考略》

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点》

还有天大的军事聚落系列。

etc.

多看书,少折腾无聊的问题。


user avatar   duan-mu-lian-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 @这是我自己 的回答。我虽然很瞧不起朱削藩和朱叫门这俩文治武功水平被亲王碾压的皇帝,但讲历史要根据历史记载来讲,不能乱讲一气。

首先,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中央军与地方军战力不足,而是建文帝的一系列举措大失人心。与之相反,中央军、地方军与燕军打的有来有回,虽然败多胜少,但除了二五仔李景隆送了一波,南军也没有伤筋动骨。燕军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推过山东济南、德州一线。

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明史·本纪第五·成祖一》

而朱棣的决胜法宝则是借着有内应,奔袭南京一举拿下,而不是靠着所谓的精兵强将一路平推。

无何,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六月癸丑,江防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王。……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癸未,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左副都御史,尽复建文朝废斥者官。——《明史·本纪第五·成祖一》


其次,明英宗的确拉胯,尤其和他弟弟和儿子比更是拉的不行。但你要说“数十万明军前赴后继的折戟西南”,那就是瞎说了。除了沐晟为将的第一次征麓川出兵数目不明(《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二月辛未条,朝廷从湖广、四川调兵共四万增援;正统五年五月丙辰条给沐昂的敕谕称“统众十万”;但正统五年十一月丁卯条沐昂上疏中称“今官军土兵原征、增调者止有四万六千”),后面三次王骥总督军务的征麓川都是十到十五万,《明史·王骥传》、《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明英宗实录》都有记载。你要说明军是去旅游去了几十万人次,那还说得通。

而征麓川(今德宏自治州瑞丽市附近)的结果也并非险胜,思任发授首、思机发失踪,明军一直打到孟养(今缅甸克钦邦境内)、孟那(疑为今勐腊县)、孟海(今勐海县),光是地图跨度就有四百公里以上。从此思氏只敢长居孟养,不敢再回故地。而思机发的儿子思禄,还有云南一众土司也被打服了,从此乖乖的朝贡。从此往后,思氏政权不断分崩离析。你管这叫险胜?

至于团营是招募的临时工,就更是瞎咧一气。团营是从各地卫所官军中选拔出精壮士兵,集中于京营训练,拿zhi头想想都知道是正规军,哪来的临时工?

国初,设京营,隶大元帅府,后改五军都督府,以训练在京官军。永乐间迁都,又于中都、大宁、山东、河南附近卫所摘拨官军,轮班上操,以内卫京师、外备征伐,名曰三大营。景泰三年分为十营,成化三年分十二团营。正德六年,更为东西两官厅。嘉靖二十九年,复三营制,名曰京营。——《万历明会典》

而“结果自然是每一次扩招的团营部队,都在最快的时间里不再具有战斗力”云云,也不过是不学无术的想当然。景泰的北京保卫战、成化的征两广、平荆襄、犁建州、搜河套等大小战役,哪一次不是京营和地方部队协同作战获得胜利的?“最快的时间”到底有多快?三十年算快还是慢?

研究历史还是要多读史料,少编故事为上。


回到问题。我认为明军战斗力严重受指挥官水平影响,而这种影响既包括练兵,也包括作战。戚继光的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就是因为戚继光是练兵与作战都极为优秀的一位指挥官。以此看来,明军将领可以大致分为三等:上品将领练兵与作战均为长项,中品将领练兵、作战只有一项擅长,下品将领既不擅长练兵也不擅长作战。

我比较熟悉成化朝,就拿成化朝的明军将领来说吧。上品将领,文武各有一员,文官是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威宁伯王越,武官是保国公朱永。王越三次袭破蒙古大营,击退套虏,使得西北宁靖了二十年左右。蒙古一代中兴之主达延汗,在王越面前就是个经验包。而王越也擅长提拔军事人才,对于作战有功的兵将从来不吝赏赐,留下不少佳话。朱永治军严肃,外出征战也屡次告捷。他前后八次佩将军印出征,有明一朝只有朱永与仇鸾两个人有这等经历,而且朱永的战绩漂亮的多。

中品将领就数不胜数了,成化朝当过兵部尚书的文官,除了一个几乎纯靠资历升官的张鹏,基本上都是能打硬仗的狠人。平荆襄的白圭、项忠,征建州的李秉、陈钺,御北虏的余子俊……哪一个都是套上盔甲就能去干职业武将的文官。而武将群体虽然稍微逊色一些,但他们的作战水平和练兵水平也的确达到了土木之变后的一个高峰。英国公张懋长于练兵,武靖侯赵辅南征北讨,宁晋伯刘聚血战西北……就是这群文官武将,帮助明宪宗愣是把明英宗留下的烂摊子给收拾整齐了。

而下品将领,其实也有。成国公朱仪、广义伯吴琮、平江伯陈锐等一众无能将领,基本上要么早早治罪贬谪降级,要么勒令闲住,换了有能力的人上。所以成化朝明军的败绩基本上都是属于伤害不大的,但凡有侮辱性强那么一点点的败绩,主负责人都是得被换下来的。这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土木之变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惨状。所以我认为,要评价明军真实战斗力,还是应该根据史料多研究具体统军将领的能力。而不能红口白牙两张嘴皮一碰,一点史料都不研究,就说明军战力如何。


user avatar   ren-zha-xiao-x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真的,不是我吹,你就是把美国最精锐的部队交给我指挥去打仗,我一天就能把他们败没了,甭管多精锐的部队,外行指导内行去玩花活,败的要多快有多快。


user avatar   gong-chang-bai-gao-yue-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那个清军的话题就可以直接嫁接过来了,一句话,你可以评估一支成军几年或者十几年的部队,但是上了百年,抱歉没法评估。


user avatar   yuan-wu-80-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蟹妖~~

宣宗时南边的卫所军主业改成了转运,北边的卫所兵主业变成了班操。但是在漕运这里干的卫所军容易破家,北边干班操的卫所军大多数容易失业,此外加上军士多被占役,军屯土地被侵夺等等原因,卫所军由是不堪用。

没有身份地位不可怕,吃住都成了问题,谁还卖命?



隆庆时,穆宗问户部九边年例军饷太仓岁发及各省办纳之数。尚书刘体乾言:“国家边制,祖宗朝止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继以宁夏、甘肃、蓟州为七,又继以固原、山西为九,今密云、昌平、永平、易州俱列戍矣。其防守士马,各镇原自有主兵,一镇之兵,足以守一镇之地。后主兵不可守,增以募兵募兵不已,增以客兵。调集多于往时,而坐食者愈众矣。


其合用刍粮,各镇原自有屯田,一军之田,足以赡一军之用。后屯粮不足,加以民粮,民粮不足,加以盐粮,盐粮不足,加以京运。馈饷溢于常额,而横费者滋甚矣。府库空而国计日诎,田野耗而民力不支。今日缺乏之故,供边之费固其大者。因以元年至三年太仓及各省岁发兵饷与本镇屯粮之数备呈上览。”穆宗责以岁发银数甚多,臣下全不为国体恤。


这么挣钱的生意,有的做,当然长久做喽。


在粮饷保障充足,旗甲器械充备,并且有定期训练的情况下,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可以的,松锦之战时,明军一度在野战和骑兵战中打的清军也没有招架之力,甚至让清军产生过强烈的恐惧感。这还是在王朝的后期,前期更不用说嘛。


user avatar   fang-yao-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明军战斗力确实不稳定……

明军战斗力第一个高潮自然是明初,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制度初创自然效率很高。

而朱允炆时期成为明军战斗力的第一个小低谷,并不是因为制度糜烂形成的系统性危机,而是粗暴的削藩以及靖难之役严重的影响了北方明军的组织架构。

朱棣时期明军的复振,根源在于重新厘定了卫所的组织结构,明确了操军、屯军与漕军的职责,确定了京操、边操制度。俗称的三大营中,五军营的主力就是各地京操军,三千营与神机营的兵将则选汰自自上直二十六卫。

明英宗即位初期,因明朝中枢对战略形势的误判,停止了内地部队的京操,只保留了边境部队的边操。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财政压力,禁军也即上直二十六卫也投入了屯田事业。

到土木堡之战前夕,完全都上直诸卫拼凑出的三大营素质实际上已经非常堪忧了,组织性甚至未必及得上各地操军。于谦北京保卫战便是调集了南北直备操军与山东备倭军(实际上这也属于边操的一种)。

北京保卫战后,出于对未来战争规模的准确预判,带有募兵性质的营兵开始走上舞台,并在接下来的的百年中成为明军战斗力核心。期间明军战斗力水平起起落落,但一个趋势是,选汰自卫所军的营兵,无论是中央军的团营,还是边军的选锋营,明军朝着职业化常备军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有所恢复,也有了一些不俗的战绩。

在老好人孝宗时代,勋贵奴役京营的问题开始凸显,随后明军京营的战斗力便已经彻底崩溃。此时蒙古高原已经被达延汗再次统一,明朝面对的北方压力越来越大,明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孱弱。明武宗从十二团营中(再次)选汰精锐,加上腾骧四卫中选汰的勇士营、四卫营,创立了东西官厅,但已然失去了大兵团作战能力。

团营时代,三大营被称为老家;东西官厅建立后,老家则成为了团营的代名词。

嘉靖时期明军改革开始深化,首先便是确立了营兵的核心地位,明确了营兵主战、卫所主守的制度,省镇营兵制度彻底成型,卫所开始彻底边缘化。同时期,大批将星闪耀,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宁绍兵备道兵备佥事谭纶和宁绍台参将戚继光这一对黄金搭档。

嘉靖后期,明朝中枢征调谭纶、戚继光北上,试图重整京营。嘉靖时期对基于选汰的团营制度不断崩溃痛定思痛,决定重整京营,依地方营兵制度重建神机、神枢、五军三大营,但见效不大。后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谭纶出任蓟辽巡抚。脱离了京营桎梏的二人,编练了之后作为北方明军绝对核心的车营。

同时期的边操、京操则沦为了一种徭役,边操修长城,京操修宫殿。

明朝营兵的一大特色便是寄生于卫所系统之上。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都选汰自卫所系统。营兵系统的军官没有直接品级,而是一种差遣,其品轶是由自身在卫所的本官决定的。如前文提到的戚继光,他便是以都指挥佥事衔担任宁绍台参将;而总兵的本官多为五军都督府都督。

值得注意的是,在操军崩溃、营兵未起的阶段里,家丁与夷丁通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进入了明军之中,并在嘉靖时期制度化。但营将与总兵的家丁并不是私兵,而是营兵体系的一部分,担负着行军先导、战斗侦察以及预备队的种种职能。通过戚继光的著作,我们可以对营兵制度下家丁的作战任务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戚继光甚至强调营将至家丁宁缺毋滥,因此不限数目,但一定要是能够同生共死的好汉。家丁制度的另一大作用是震慑营兵。随着营兵的职业化与常备化,以及蒙古高原再次统一带来的作战压力,哗变几乎成为了明军日常。因此,掌握一支战力足以压制一营的家丁,也成为了选拔任用总兵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营兵又分为正兵、奇兵、援兵与游兵,在万历时期随着卫所的彻底崩溃,又增加了守兵。每镇二至三个正兵营由总兵直辖,奇兵营由副总兵负责坐守镇城(这个奇是正奇的奇,不是出奇制胜的奇,是副的意思),参将负责的援兵负责往来应援,游击负责的游兵营则负责衔接各个防区,守备负责的守兵则负责戍守边境军堡。此外,为了掌握一支预备队,明朝督抚从嘉靖时期就开始追求掌握一支直辖的标兵,初期主要来自赋闲、戴罪营兵系统军官的家丁,后期则单独招募组建,直至天启时代开始成为明军的核心战斗力。

省镇营兵制度成型后,明军战斗力大幅度提高,为俺答封贡奠定了军事基础。


万历时期是明军营兵制度的巅峰,三大征与河湟三捷堪称明军的绝唱。

营兵制度在其野蛮生长并被规范化的过程中,一直追求小而精,着重以少量部队牵制大量蒙古骑兵,为友军的集结与反击创造条件。在这种背景下,营兵的编制规模被限制到了3000人的营一级,且缺乏上级编制,最大野战兵团被组织能力限制在了万人左右,这也为辽东糜烂埋下了伏笔。

总兵作为明军高级将领,虽只能统辖万人,却有总领某一具体战略方向的权力。但每当合兵会战,总兵的角色就会发生错位,以总领一方的方面之帅执掌万人级战役兵团。极高的自主决策能力与军内地位,导致明军拼凑出的大兵团极容易以万人为单位分崩离析。

从萨尔浒到松锦,明军总兵率领直辖兵力擅自脱离战场是事迹屡见不鲜。

省镇营兵制的另一大特色是文职武官,也就是兵备道、巡抚、总督体系。

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前文提到的宁绍兵备道兵备佥事谭纶,还有大名整饬兵备道兵备佥事任上开始显赫的卢象升,以及以宁前兵备道起家的袁崇焕。

兵备道参与明军的指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饬辖区兵备,从头开始建设一支军队。卢象升的天雄军就是这种模式。

还有一种就是辖制本道兵马,作为文职总兵组建一支战役兵团,袁崇焕任下便有参将周守廉和游击左辅军。

谭纶比较特殊,由于东南沿海兵力过于匮乏(卫所你当不存在就行),在戚继光练兵的三年中,谭纶一直指挥自己募集的军队的作战。在戚继光练兵有成之后,也并未遣散自己的团练。

总督、巡抚的标营由于粮饷充足,在崇祯时期已经成为了绝对主力。

明朝的营兵制度被清朝沿用后,就是著名的绿营。但绿营更偏向于世兵制,且以纯队组织军队,编制上也更加合理一些。


随着天启初年云集辽东的明军十八万敢战精锐在辽阳、沈阳之战中因战略失误被扫荡一空,明朝丧失了最后的机动兵力。

随后被迫以辽人守辽,创建了关宁军。但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关宁军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无论是北京保卫战中的满桂部,还是松锦之战的宣大标营,宣大都是明军毋庸置疑的绝对精锐主力。


明朝史料中的军指的是卫所,兵指的便是营兵。

崇祯二年,延绥镇参将王国部把总李自成,在一次因欠饷引发的哗变中阴差阳错成为了叛军领袖,从此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延绥镇与榆林镇被拖欠军饷的营兵成为了起义军的绝对核心。


看到了知乎网友 @元武 的一篇回复 zhihu.com/answer/187504,突然想到了另一点

在明朝,卫所和募兵并不是对立关系,在明朝中后期卫所兵源大量流失后,卫所也在使用募兵;募兵和营兵也不能画等号,营兵有大量兵源来自卫所。


user avatar   zhang-xiao-diu-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队战斗力维持能力,维持得最好的无过于唐,其次则明尔。而这两个王朝军事最虚弱的时候,都不是末期。

唐朝府兵制崩得比较快,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几乎全面崩溃,结果就是武周朝的一系列军事灾难。但由于还处于王朝前期,经济文化在高速上升的阶段,重建效率也比较高,很快转向募兵制,而且在武则天本人晚期就已经对吐蕃挽回了颓势,又在唐中宗李显时代建立三受降城成功压制住了后突厥。

安史之乱后唐军战斗力依然非常强悍,但朝廷与藩镇互耗导致对外的军事资源不足,却给人民带来巨大的负担,并导致朝廷实质上处于缩边的状态,边区不断被胡人侵蚀而胡化。然而哪怕是到了末期,唐朝还有石雄、刘沔、张仲武杀胡山大战灭回鹘,高骈复交趾摧南诏,白敏中驱吐蕃收复陇西的战绩,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等的。

其次就是大明了,不过大明最虚弱的时候发生在嘉靖中期。这是由于大明卫所制一度经过成化、正德帝的振兴,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到嘉靖晚期才开始转向募兵制。

然而,堡宗时代的明军的败坏程度绝对不宜高估。堡宗时代明军卫所和京营主要的问题是缺额,但在缺额之外,战斗力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堡宗前期组织的三征麓川之役,十余万大军深入滇西乃至缅甸北部发起高强度攻坚作战,彻底摧毁了虎踞西南的麓川王朝之霸权,把整个云南八关以内变成实控,麓川残余被驱逐到缅甸北部的孟养,证明这个时期的明军战斗力还是可观的。

然而,正因为麓川之役,加上平定东南矿工大起义的作战,实际上明英宗北征的兵力精锐并不多,大部分精锐还在南方没有回来。更因为动员仓促,能有多少有战斗力的战士都要打个问号。实际上鹞儿岭之战的速败,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当时朱勇麾下的骑兵数量并没有明英宗认为的那么多。关于土木堡之役,我在这个回答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土木堡之变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堡宗的骚操作是惨败的最主要原因。

嘉靖中期除了抗击倭寇的南军战斗力有所回升,九边边军和京师三大营已经彻底败坏,所以才出现了庚戌之变中俺答如入无人之境的情况。俺答的实力显然不如之前的也先和达延,所能统治的不过右翼蒙古,其纵横无忌,只是明朝当时虚弱到极点的结果。事实上,马芳能够率领小规模精锐骑兵深入蒙古草原,在突袭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俺答汗,足以证明俺答的真实成色。

不过,随着明朝的募兵制改革,戚继光等人对蒙古的一系列防御整备,九边边军的实力有很大回升,即使到天启、崇祯年间,明军的训练强度仍然是过硬的,明军一线部队的单兵战斗力相对后金,并不显得逊色。

然而,由于长期欠饷导致士气低落,朝廷内部推诿扯皮和党争使得各部队协战能力差,矛盾重重,严重的贪腐和官僚主义则导致后勤补给效率十分捉鸡,这就严重影响了明朝末期军队的实际会战能力。因此,晚明军队虽然拥有非常可观的火器装备量,精锐骑兵和少量精锐步兵也十分善战,能在一些小规模战斗和局部作战中挫败后金,但无法夺取任何一场大规模会战的胜利,反而让后金通过缴获大量明朝军事物资而越战越强。

那么,17世纪中叶的汉人军队在理想情况下,应有的战斗力是什么水平呢?我随便举个例子,衡州之战,传统说法认为李定国兵力非常多,是以多打少,但经过本人考证,李定国兵力仅有3万人,尼堪兵力不详,推测必然在李定国之上,且有备而来,装备精良。结果是尼堪遭到讨死。(详见拙文:三万明军pk五万清军,南明猛将阵斩亲王尼堪,为何最终还是惨败?




     

相关话题

  中国慈禧早死,光绪领政,大清会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吗? 
  明朝的历届内阁大臣中,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 
  那些粉清朝的人是怎么想的? 
  《大明劫》中地方豪强为什么不捐钱? 
  如何看待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明朝的倭寇有多少是日本人? 
  强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明朝清朝那个更强大? 
  把清朝部队换成秦朝部队能否打败八国联军? 
  明朝是蒙古的继承者,而不是宋朝的继承者,这种说法正确吗? 
  怎样从明粉快速转明黑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唐朝的骑兵强到恐怖?
下一个讨论
一些人认为西线德军的装备比东线德军要强,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小胡子为什么不全力打东线?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