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移风易俗,扫码支付(划掉)祭祀。
二十年前我去参观大英博物馆,原本酝酿好了悲愤的心情,准备像犹太人见到哭墙一样到中国馆对着被掠文物哭个坟。没想到跟庞大的希腊馆、罗马馆、埃及馆相比,中国馆只有半个厅,但是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区区半个厅的中国馆里,居然有相当大一面墙,展示的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冥币,各种各样的冥币几百种。当时我就笑岔气了,盎格鲁乡巴佬,居然把冥钞当成稀罕玩意收藏了这么多。
前不久,烧纸钱这个风俗居然出了圈,在推特、脸书等社交网站上流行了起来。各国人民对于这种来自古老神秘东方的仪式极其着迷
冥币在国外也有自己一个本土化的名字——“祖先钱”(ancestor money)
一沓一沓的“钞票”在火盆里缓缓烧起时,满足了太多人“我有很多money,我很rich”的心态。
社交网站上甚至出现了大量教授如何烧钱的视频教程
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把冥币和物品烧给在阴间的祖先,帮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去打点,这样他们的祖先才能更好的融入到那个世界的价值观极其有趣。
一位女生说自己烧了祖先钱后,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援助,甚至在离开学校一年后,又重新返回到了学校。
还有些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都会烧点祖先钱,以求个平安健康。
甚至有歪果仁表示:“我最不喜欢中国的一点就是,他们把什么事情都当成秘密!以至于这么多神奇的技能都要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烧纸钱时心想事成,甚至有外国人专门成立“教你如何烧祖先纸互助小组”,以希望制作的烧纸钱教程大家看到后,都能学到“神秘东方力量”的精髓。
冥币怎么叠,怎么烧,歪果仁研究得比中国人还讲究。
甚至还出现了“美元冥币”:
顺道我还想讲个好玩的,最近美国又放水1.9万亿美元。我曾经也思考过一个问题,大量大面额的冥币,会不会造成阴间的通货膨胀?
后来有一次我读到一篇脑洞大开的灵异小说,大意是几个鬼差跑到阳间来抓人,因为那个人偷走了冥通银行的印钞电板
那为什么有这个电板呢?
因为阳间给阴间烧冥币,面额极大,导致阴间通货膨胀。因此阎王爷规定,无论冥钞面额是多大,只按张数兑换1个单位的真冥币在阴间流通,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但是有个小鬼偷走了印钞电板逃到阳间,所以阎王派鬼差去捉人。
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脑洞开得很好,有机会把这个构思重新修改一下,拍一部电影没问题。
烧纸超市的那位老哥建议不错,但是还是有点小了,格局小了。
要是我,就整个冥界云,发行数字冥币,利用区块链技术,每枚可查可溯,支持线上烧纸,每烧一枚,就在全网登记,在数字阳间销号,在数字阴间登记,彻底杜绝了当前冥世界货币体系滥烧滥印引发的货币通胀,同时支持办理线上祭奠,数字冥币可以兑换数字冥车冥宅,政策允许的话,也可以给你整个美女陪护啥的。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冥世界的建立,每位逝者,都可以在空间申请冥身份,各自的资产、祭奠情况进行线上展览,每年举办冥布斯财富排行,支持亲属转发各类社交软件,让逝者的财富成为生者的奢侈品。
我明白上热搜的动机了,因为马上要清明节了。 哈尔滨这时候禁冥币,好好带带节奏,能够在网上激起民愤。流量即将滚滚而来。
只能说媒体人个个身怀绝技,我还是图样。 那些马上就要愤怒的网民们,在批哈尔滨之前,捎带着把我随手找的几个市也连带着批了。 不,先来后到,请先批这几个市,再批哈尔滨。这样才公平。对吧?
首先,哈尔滨禁焚烧冥币就对了。N年前在哈尔滨上学,出了东门就能看到人行道上有灰堆,我当时还纳闷,这怎么在人行道上点啊?谁看到这玩意都觉得丧。烧冥币的事儿再不管管,早晚能烧到学校里面去。
不过哈尔滨就禁个冥币,值得上热搜吗?
补充:
不管时空如何变换,不变的是东北人的人情味。东北人家庭对祖先对自己亲人的忠诚和怀念。那些替南方人驻守管理东北的,永远不配自称东北人。
马上清明节就要到了。这种不让东北人祭奠亲人的闹剧应该画上句号了。东北人最看重人情味。东北土话叫人味。哈尔滨那些根本没有一丝人味的,舔据东北大地。他们没有人味,东北人自己不能没有。起码不能忘记人味。
无纸可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我们东北人的祖先,我们的根。我们哪里来的,必须要有民间纪念。防止像援助南方一样,在若干年后被人遗忘,扭曲。
哈尔滨直接定义东北人这点为数不多习俗为陋习。东北经济不好,大量东北人涌入南方寻求出路。在家乡东北仅有的一点对祖先的思念也被哈尔滨,黑龙江看成是必须严厉对待陋习。
在东北人的生活中种种残酷已经几乎压垮东北社会。在无形的精神世界,东北人寄托一点哀思也要被严格禁止。东北人活的很卑微。
闯关东来东北的祖先们,这些伟大的第一代东北人需要也值得我们的纪念和尊重。那些希望我们永远忘记他们,忘记东北人历史的。不管是祭奠祖先亲人,还是其他风俗习惯,东北人一代一代应该永远坚持下去。
正文:
东北不管什么政策都严格执行。一丝不苟。计划生育就是一例。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到位,最严格,最全面的就是东北。
现在大批东北人去南方,不管是求学还是就业的发现南方人兄弟姐妹两个三个比比皆是。而东北人,不管农村城市几乎一片独生子。
今天,我们要大力为哈尔滨市鼓掌。严格对待东北人的风俗习惯,坚决下手毫不留情。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南方意图保证东北成为全局一部分。
另外,参考下面这个消息:
在黑龙江省委、政府、国资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2015年3月,浙江出资人民币2.25亿元,成立了黑龙江绿色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黑龙江绿农集团”)。......浙粮集团坚持以重组黑龙江新良集团为契机,以收购瑞丰农业服务公司为抓手,加快东北300万亩、150万吨粮源基地建设。
哈尔滨市,黑龙江省这种大公无私严查东北人陋习的,并且积极支持南方来东北种粮而不再透过东北买粮食,减少了浙江人民经济负担的活雷锋行为。凡此种种,可谓我国之幸事,我东北之”福音“
东三省,外流人口最多的就是黑龙江。对东北人最严苛的就是黑龙江。大庆,北大荒都在黑龙江。守金山银山,给南方做出巨大贡献。黑龙江上上下下,对于做贡献,严格要求黑龙江人民特别上心。头拱地,对外人掏心掏肺。对黑龙江人自己则完全是另一副嘴脸。
单田芳回忆录里记载,日本战败后长春单田芳亲眼看到街头高丽人被愤怒的群众当街打死。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实际上是间接实现的,急先锋就是二鬼子高丽人。他们鱼肉东北百姓,等他们的日本主子垮台后和南方女真一样,这些高丽人遭到东北人决死报复。类似场景在日本投降后的东北各地比比皆是。
黑龙江当年和南方人在亚布力的经济纠纷触发的对东北遗祸至今的“投资不过山海关”。事后,按照黑省一贯强硬的作风,应该对该南方人下重手吧?但是,面对南方人黑省显然怂了。南方舆论铺天盖地的抨击下,黑省各色硬派当家人龟缩示弱。和现在对东北人烧点小纸就大动干戈的做派截然不同。欺负东北人一个赶俩。
东北人必须明白一点,我们是闯关东的移民后代。百多年移民后我们本来留下的风俗习惯并不多。为什么在东北人的习俗不能被保护而被当作陋习根除?为什么人数并不多的东北人,作为能产超出自己需求几倍粮食的地方要严格实现计划生育?黑龙江今天的行为给出答案。
作为东北四大城市之一的哈尔滨,积极示范了如何能消灭东北人的“陋习”。怎么消灭东北人陋习。下手之迅速,力度之猛烈,决策之果断令人叹为观止。哈尔滨有此等行政效率,怎么会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谬论呢?这是什么样的行政能力啊?就这件事看,完全超过南方人的所谓深圳效率。北京,上海也比不上哈尔滨啊。作为东北人我太骄傲了。为东北有哈尔滨感到满满的骄傲。这么强大的能力,怎么哈尔滨经济搞不上去呢?东北话也是陋习,希望哈尔滨再接再厉,把东北话也铲除了。说东北话的牙都打掉,舌头拔了,“要让东北人没能力说东北话”。
在黑省看来东北人的都是不好的。我们仅存的一点点习俗也是陋习。习俗是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哈尔滨否认东北文化,下重手改变我们的文化。黑省一贯作风就是对外柔和,对东北人强硬。如今不争的事实就是黑龙江外流东北人居三省之冠。在黑省不懈努力下,大江南北遍布黑龙江人。感谢黑省给东北人外出闯荡,抛妻弃子,四处谋生的机会。谢谢你黑龙江。
看看其他答案,为哈尔滨叫好的。嘲讽东北人陋习的。给哈尔滨出各种损招整治东北人的比比皆是。替南方人的鼓噪的那些所谓”东北人“各种馊主意和各地方南方人对这个事情的评论交相辉映。彷佛整治东北人陋习已经成为一股网络潮流。各路弄潮儿在哈尔滨的带领下,各显神通争相献计。什么重税引导,什么缓缓图之,什么下猛药用重手。总之,东北人这点习俗已经成了千夫所指。所谓“东北人”卖力表演配合各路南方神仙,形成了对东北人陋习的讨伐网络势头。
东北什么事情都很难走在前面,唯独对东北人的事情比如各种限制,各种条条框框,形形色色的铲除陋习啊之类的针对普通东北人的政策特别热心的走在前面。对于东北人有益的事情,给东北人,给哈尔滨人争取利益的事情。哈尔滨有这么上心吗?有这么积极吗?这就是我要歌颂赞美黑龙江的地方,这是雷锋精神。这是有大局观的表现。为东北有哈尔滨这样有大局观,从全局考虑问题的地方由衷高兴。能牺牲地方利益,为南方着想,一切都从大局着眼,为全局着想。东北人不少人都觉得哈尔滨相关方面在地方上施展简直是屈才了,大龙进入小池塘。
从哈尔滨的做所作所为,可以知道东北人今天的社会风气,经济发展环境就是被黑龙江这样的对待东北人的方式塑造的. 什么都严管,东北社会没有办法摸索高效发展模式。任何政策,措施都是低效,无能的方式进行。从根子上就没想要达到既把事情处理好,又能让东北人满意。东北的事情如出一辙,就是芝麻官们满意了,事情表面一阵风其实办的一塌糊涂,东北人各个骂娘。这个不是一个两个地方芝麻官造成的,而是整个东北社会没有发达的舆论。经济滞后,媒体滞后,居然靠南方人的媒体来嘲讽。东北人的脸都芝麻官们丢尽了。
哪些支持哈尔滨的“东北人”,上来先表达一下自己是东北那里哪里人。以此给自己接下来的支持哈尔滨的意见提供地域支撑。那么他们真的是东北人吗?如果真是东北人的话,需要特意提及东北人身份吗?显然,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在给哈尔滨站台,支持哈尔滨修理东北人陋习的。懂的人自然明白这点。
哈尔滨要禁的不单单是东北人的风俗习惯,而是对全体东北人发出的信号:你们东北人的,包括习俗都是落后的。需要禁止改变的。这正好迎合了南方铺天盖地的对东北人的地域歧视的风气。哈尔滨所作所为和南方人对东北的评价遥相呼应。替南方人做到了南方达不到的对东北人负面评价的效果。
2021-4-1
东北人祖先的祭奠不但不是陋习而且要每一个东北人牢记自己家族祖先和整个东北人的来龙去脉。保卫我们不多的习俗和不长的移民历史。一句话,东北人的东西不是丑陋。每一个东北人都应该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而骄傲。
我建议整个“烧纸超市”。
钢筋混凝土造个楼,不使用易燃材料,消防设施跟上。
然后群众去了,在1楼交钱买冥币(淘宝下单也行),根据自身信仰,选择楼上的和尚、道士、神父、阿訇等等给你烧了,过程当然是全程直播。或者你非得自己烧,也可以租楼上的烧纸室,还可以摆上贡品、遗像、排位等等。
价格的话,按照医疗器械集采的流程来,各路寺庙道观教堂统一报价,现场开标,价低者得。烧纸室统一外包给物业或者环卫公司,同样的集采流程价低者得,政府从中抽成,所收的钱用来给消防队发福利买装备。
一举三得,岂不美哉?
思路不行。
烧纸本身是问题吗?问题是烧纸烧太多。过去人穷,黄纸是一种挺贵的东西,祭祀死人老百姓也就烧一两沓,是那么个意思就行了。现在可倒好,人们都有钱了,黄纸还是原来那个价,导致大家买黄纸都是一买买一后备箱,还产业升级搞出一堆乱七八糟的纸别墅,纸iPhone,纸轿车,纸楼凤等等衍生产品,造成环境污染。关键你买一后备箱也就才几百块钱,孝子贤孙一攀比你这玩意卷起来就不好办,再造成阴曹地府通货膨胀,那更是损阴德的事儿。
你像这种情况其实路径都是现成的,课重税。你政府出面对黄纸生产商、经销商按烟酒和奢侈品标准挨个课一遍重税,让黄纸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已经变得相当昂贵就好了。反正孝子贤孙并不真正关心黄纸的量有多少,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购买的黄纸值多少人民币。换算成人民币价格的黄纸体现了他们的孝心,尤其体现了相对于其他孝子贤孙的孝心。
你一刀切禁止了几千年的民俗文化,老百姓民怨沸腾不说,也很难管住,还剥夺了许多的就业行业。你课重税,减少了大家的黄纸用量不说,光是财政收入这一项一年就能多创造多少?从哈尔滨开始试点,给国家创造财政收入,也许下一艘电磁弹射核动力航母就叫黑龙江号,把里根号点了好好祭个祖不香吗。
应该禁止,而且就应该一刀切在城市里不允许烧纸。
现在的中国是城市中国而不是乡土中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中,城市人员居住密集,你在十字路口烧纸行人看见得躲着你,风一刮满街飘纸灰,烧完了纸又把行道弄得黢黑,为了大家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必须得禁止烧纸这种陋习。
而且由政府限制烧纸地点执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执行,一来烧纸就是一随手的事,下楼烧纸,烧完上楼,二来城市大执法人员少,随意性太大,不可能管的过来。
是时候祭出这张照片了
18年沈阳 中元节
远处拍的,而且因为拍摄角度看不清火堆有多密集
一个路口,除了中间留了个狭窄的车道之外,马路上、马路牙子全部都是烧纸的火堆以及纸灰,密密麻麻
我走到路口要过马路,真的已经夸张到要没有下脚之处,就是这么夸张
这种不整治可能吗?如果大风把燃烧的纸币稍到易燃物上面,那直接就是大火,附近有加油站怎么办,井盖下面有燃气怎么办
现在一些城市过年烧纸也是管理非常严格,但就是这样路边还是很多烧纸的。只能说严查冥币生产商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无奈之举吧
大家好像挺关注这一问题的,我觉得在讨论之下,可以踊跃地想想解决方法,我有以下两个脑洞。
1.由公有或私有提供服务。基本上全国城市都在管控烧纸,但是中国是个宗法制的国家,祖宗先人不能忘。我们可以在尊重国情民意的基础上,将烧纸市场化。可以由政府或者私人提供安全的烧纸场地,收费可以低一些,因为人口基数大。大家可以帮忙想想这样一个机构应该怎样提供服务才安全又能使大家满意。
2.冥币的电子化。天地银行怎么了?天地银行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啊。这一点实在没有好想法,大家可以脑洞大开。
最好的情况还是既解决烧纸带来的弊端,也可以满足民意。冥币也可以改革,可以绿色环保。
评论区总结
1.第一种方法,是知友评论最多的也是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的—铁桶
很多网友说,这个家伙配上一根棍子就可以解决燃烧不充分的问题。铁桶内燃烧避免了被风吹跑的风险,而且便于打扫,每家每户配一个,肯定不贵。而且本地制作铁桶,也算是一种创收。
2.
没想到这位网友的家乡市场化进行的这么彻底,丰都鬼城的业务也做到了,这个属实耳目一新,第一次见
3.冥币电子化
销毁电子化冥币脚本,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位网友很奇思妙想,跟现实结合了的想法,我觉得电子化其实也不是不可能。想看完整,请移步评论区,内容比较长。
对宗教和民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书
其实还有婚姻史,比较好看,但是感觉这个挂上来就有点离谱
主要是因为这个系列的书很好看,习俗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闻所未闻的各族婚姻习俗,这个不切题,但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我举双手赞成,烧纸除了污染环境,火灾隐患,每次浪费上百元到几百元,弄自己一身味,回去还要洗澡,弄的整个街道都是那个味道,增加了第二天环卫工的工作量,除了卖烧纸的赚钱了,自己心里好像尽孝了,似乎没有任何好处,希望全国推广。
生前床边一碗水,胜过死后万柱香。父母长辈在世时,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别让他们操心,这才是儿女应该做的,人死后再烧纸,纯粹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那边要通货紧缩了(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