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李商隐诗”《送母回乡》,作者竟是现代人李玉臻? 第1页

  

user avatar   xue-hao-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文章后,我就大概知道了错误的发生原因。

问题就出在何西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那篇名为《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寓真诗词》的评论文章上。

当然这里不是说原作者何西来在这篇文章中有错误表述,何西来的这篇文章评论的就是李玉臻的诗词,他并没有将现代人李玉臻与唐代人李商隐混为一谈。

但是,何西来将李玉臻与李商隐进行了对比。

何西来在文章的某一个段落里,先是提到“唐代诗人李商隐是非常喜欢写雨的,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随后列举了一些李商隐写雨的诗句。

接着何西来猜测“不知道寓真是不是受了李商隐的影响…他的许多诗情诗思确是由雨引发”。

此处的寓真是李玉臻的笔名,也就是何西来在后文中要列举的就是现代人李玉臻的诗句了,而且后文中也确实列举了那首《送母回乡》。

要命地在于后人读文不仔细,单看见前面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是非常喜欢写雨的,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就想当然的以为这整段中所列举的诗句都是李商隐的作品,于是乎就大胆地将一首现代人的《送母归乡》安在了李商隐的名下。

这种讹误最初的原因多半就是这样的。

然而,又是出于何种缘由竟使一个明显的错误“大行其道”,以至于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青少年古诗读本上?

我想应该是所谓“交叉引证”惹得祸吧。

现代学者治学不严谨之处在于,只要有某个学者引用了某个章句,便放心大胆地摘抄下来,全然不去追溯它的原始来源,一味的依赖二手资料,不注重一手资料。

而当有第一个学者这样做了,后来者就是有样学样,并且后来者更有几分理直气壮的底气。毕竟前面已经有某个“大学者”在文章中引用,“大学者”是断然不会出错的。

凡此种种,错误就会发生传递,一传十,十传百。

而且错误链条越是靠后,就越是心安理得。因为已经有那么多前人的信用背书。于是错误就会越发猖獗,以至于不可收拾。

这样的事情又何止在文艺界屡见不鲜,就是我们一向自诩为“严谨”的法律行业也不能免俗。

去年,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就经手了一起打假。

多年以来,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名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下称“暂行意见”)的司法解释。

这个“暂行意见”在众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被法官所引用,并据此作出裁判。

另外还有众多引用此“暂行意见”的学术、学位论文,无不对这个“暂行意见”深信不疑。然而事实是最高人民法院从来就没有发布过这样一个司法解释。

2016年,重庆市某区法院在一审审理某公司与傅某之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时,适用了该“暂行意见”。

该案经法院二审、再审后,再审法院认定该“暂行意见”并不存在,纠正了错误判罚,维持了一审判决。某公司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发现“暂行意见”不具有真实来源后,分别向刊载此山寨司法解释的北京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某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发出检察建议。

最终该“暂行意见”已从两家公司下属的网站中清理掉。

虽然事情以错误得到纠正为结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一个错误的代价是巨大的。

以这个错误的司法解释为源头,已经衍生了大量的生效判决、学术学位论文、报纸期刊文章,大量专家学者、资深法官、律师被这篇“暂行意见”误导,郑重其事地将其奉为圭臬。

学术本应该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但是一方面是对“权威”盲听盲信,一方面是不注重一手资料,或者说懒得去寻找一手资料。

在这种情况之下,把前人说过的话七拼八凑,竟就成为一篇所谓的“学术大作”。这就会使错误被穿上真理外衣。

我们当然可以说一些,“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的漂亮话。但是,如果风气还是如此,那必然还会出现这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现象。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假信息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中,但是我相信这背后应该有一个惊人的数字。

我很欣赏最初提出这个议题的那个豆瓣网友的严谨精神,我们都应该想他学习。

很多“大学者”也应该向他学习,

这样我们可以少制造很多“错把李鬼当李逵”的笑话。


user avatar   jin-zhen-63-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仅仅是格律的问题,不是所有不合律的五字句七字句都可以归为古体诗。我们随便按古体诗的感觉复述一下诗意: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驱车止丘隅,顾视何苍苍。)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感怀伤五内,悲歌抑中肠。)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慈母方疾甚,名医莫寻方。)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车马频相喝,淹留不能长。)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奄忽恩情绝,碌碌何奔忙)

我比较业余,只能改成这样。另外此诗从叙事角度讲句与句衔接也是不连贯的,这里只翻句意不再重塑结构。李商隐之名仅稍逊于李杜,在古代文学领域,他的诗风应该算作常识中的常识了。以李商隐善用典,喜晦言的方式来写,也大抵是(我知道我差他十万八千里不要骂我呜呜呜):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向晚驱车登古津,南冠思怀摧楚臣。)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鲁缟逢今难画扇,胡笳此日更伤神。)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树背何由寻萱草,山居几时得杏林。)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羽葆香辇逐尘去,太皓无心薄归人。)

我写的两首诗律是不对的,今天累了,我明天一定修(底气不足.jpg)

而我好奇的点在于,一首遣词用字如此现代、风格也和李商隐大相径庭的诗歌,究竟是如何经过了那么多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眼睛,也没有一个人发觉有误?

所以,这条『李诗传送链』,还真能用以一窥语言文字工作的现状。


我昨晚仔细想了想,原诗的作者不应该被苛责或是过度嘲讽。诗歌本身是因情而发,而诗才不高可能和经历、教育种种因素都有关。我儿时胡乱涂写的诗拿出来,也会被骂的千疮百孔。写得不好不是罪鸭,当个自娱自乐的爱好无可厚非。更何况这是一首作者哀痛母亲的诗,我们不应该再让他和他的母亲受到二次伤害。

所以我们要反思要整改,改的也是学术二次征引的不严谨,和语言文字编纂工作的不负责。而应对作者多一丝温柔和宽容。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以小时候多读读《唐诗三百首》是有好处的……


特么这都能被错认成古诗……



另外就是现在幼教方面的材料实在是,难得精品,光腚总菊整天这个不准露,那个不见血的,幼教产品,尤其是幼儿动画片里面,简直没几个三观正常的……我都不苛求《樱桃小丸子》和《黑猫警长》这种水准,能达到机器猫的程度都烧高香了。


user avatar   you-xin-xing-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user avatar   sishiba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李商隐诗”《送母回乡》,作者竟是现代人李玉臻? 
  你给姑娘写过怎样的情诗? 
  假如你有机会送给任意一位三国人物一首诗词(古今中外原创与否均不限,具体见描述),你会选谁,送哪一首? 
  古诗词中,你认为最能够称为国诗的古诗是哪一首? 
  如何识别入声字? 
  有哪些被严重低估的诗(词)人? 
  中国历史上,能进前十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等等)有哪些(不考虑政治因素和作品销量,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当代诗坛的现状如何?当代诗人的境遇如何? 
  “杏花春雨江南,铁马秋风塞北“都出自哪俩诗人? 
  有哪首诗让你觉得如果它是你写出来的,此生也无憾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哈尔滨严查生产经营焚烧冥币 :「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
下一个讨论
深圳 31 岁女子整容后智力降至 1 岁婴儿水平,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情况如何避免?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