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过来的,那就是汉族和朝鲜族了,朝鲜族我们都知道是清末民国时期日治朝鲜产生的难民,汉族大致可分四批:
第一批:辽东包衣,其来源主要是明末三次入关劫掠的汉人约百万(山东河北各半)、明代辽东汉人的残留(主要源于明代罪囚、山东淮海军户,明末时其人口大头已经退入河北)。在清兵入关前这些人可能有150-200万的人口规模,但清兵入关后绝大多数迁入关内,关外仅余数万,对现代东北人口影响不大。
第二批:清中前期移民。康雍乾嘉时代,以柳条边为界,边外的吉黑蒙禁止移民,边内的辽东大部分时候是鼓励移民的(少数时候封禁但无法阻挡流民),故关内农民一直持续向辽东移民,至1840年时已达300万左右,这批人即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老东北人”、“东北土著”,绝大多数分布在辽宁,少数在黑龙江和吉林,其来源以山东人为主,少数河北人,移民方式中海路占重要地位,因此登莱移民占比相当高。
第三批:清末为应对沙俄蚕食,关外彻底放垦(彻底放垦约在19世纪90年代),关内移民蜂拥而入,尤其是最后20年移民人口之巨为历年之最,使得清灭亡前关外人口达2100万之多,其中66.7%为放垦后的新移民。新移民中仍然是山东为主,据前人估测其数量似乎与东北总移民数十分接近,移民方式以海路为主,迁移目的地以辽宁为多,其次吉林,再次黑龙江,再次东蒙。山东移民来源以登莱青三府为主,即今天的青烟威潍地区,但沂州府和兖州府移民日益增加。
第四批:民国新移民数量约占东北人口总数四分之一,根据有数据的年份迁入移民统计,山东移民占80-90%不等,多从海陆出发,但陆路也不少。移民主要目的地为黑龙江,其次吉林和东蒙。就山东移民而言,在1912-1937年间,移民广泛地来自全省,中西部较多(大灾年),其中又以前沂州府地区最多,该时期占民国移民总数的60%+。1937-1945,移民则以鲁东为主,仅胶东12县便占比超过一半,而中西部移民相对较少(15%左右),集中于泰西-聊城一带。
以上信息提取自《中国移民史》、《晚晴民国时期山东移民东北问题研究》等。
分省讨论:
辽宁:约一半人是清中前期移民的后裔,祖籍多来自山东东三府、其次河北北部。另一半人为清末移民的后裔,祖籍也多来自山东东三府,其次河北北部。那么辽宁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于今天的青烟威潍一带,其次是河北北部和山东南部。
吉林:吉林人超过半数为清末移民,其次是民国移民,少量为清中前期移民。其移民来源相对辽宁更为多样,青烟威潍仍然是最多,约合一半左右。山东中西部、河北、河南等省移民均有一定份额。
黑龙江:黑龙江人多数为民国移民,少数为清末移民,其中山东裔占比80%+,较均匀的来自山东各个地区。
前人估计东北的山东裔比例在70-80%之间,河北裔15左右,私以为有一定道理。山东裔中,大概七八成为登莱青沂四府移民,登莱二府可能近半。
笼统的讲,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辽宁人是胶东+潍坊裔,黑龙江人是全山东裔,吉林人则介于两者之间。
前面有人提到唐山人闯关东,据辽宁省一份文史资料记载,清末民国时期唐山人闯关东总人数达120万,这个数字约占该时期辽宁接收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左右,占整个东北接收移民数量超过5%。作为单独一个地市级单位来说,这个比例不算小了。当然,其在商业方面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人口数目,足以与人口基础庞大的山东商帮媲美。
关于东北话的问题,实际上吉黑热三省的东北话本质上普通话,也是不同来源的移民相互之间交流的语言,而辽宁话则是分三块:辽中为清初辽东话残留(八旗所操语言),辽东为登州话,辽西方言底子为明代辽东话(宁远一带的辽东都司难民),后受冀东话影响。经常有人问东北人为什么不说山东话?实际上是没有山东话这种方言的,山东作为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丘陵省份,内部方言差异相当大,甚至县和县之间都有明显的差别,登莱、莱青之间的过渡地区尤甚。仅闯关东最多的登莱青沂四府而言,老一辈人彼此之间交流就有困难,反倒是处于相对少数(绝对数量仍很大)的鲁西北和鲁西南人口音更统一一些。那么大连人为什么说烟台话?因为大连一带人祖籍较为集中的来自烟台北部蓬莱、龙口、福山一带,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故而不需要使用普通话作为沟通桥梁,居于少数的他府移民反而需要学习登州话来适应。
类似于东北这种新移民地区操当时普通话的情况十分常见,如明代江淮官话区、清代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区、汉晋的早期闽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