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类歌手,能拿出好作品就是好歌手。拿不出好作品,那就不是一个好歌手。
曲是原材料,词是调味料,编曲是菜谱,歌手是做饭的人,制作人是找来菜谱、原材料、调味品、厨师的人。
最终的成品就是那一道菜。
vocal型歌手,音色、技巧、live一流,但是,因为不会创作。只能等公司、等作曲家给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天花板就是张学友、陈奕迅这种,跟当时最好的作曲家作词人合作,每一次演唱会都值得看,每一次live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演唱巅峰期长,只要生理允许可以干到60、70岁,尝试不同的曲风。
缺点是:吃资源。一旦公司不给资源,就GG了。
以前的华语乐坛更多是vocal型歌手,因为对于作曲家作词家而言,在那个年代,给经纪公司写歌是唯一赚钱的方式。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稍微出名一点的作曲家、作词人都自己唱,当网红,跑综艺节目去了。没有为什么,赚得更多。所以,vocal型歌手越来越少。
偶像型歌手,长得帅,身材好,跳舞棒。不作词作曲,唱歌也一般。
天花板是郭富城、蔡依林、萧亚轩这些。
缺点是:吃年龄。年龄大,颜值下滑,身材走样,跳不动了。
40岁vocal型歌手还是开演唱会的黄金期,因为年龄到了,阅历多了,情感表达反而上去了。
40岁偶像型歌手已经接近退休边缘,30岁开始谋求转型,拍电影or走幕后之类。
创作型歌手,在曲库上存在优势,自己写的歌,肯定适合自己;但唱功、音色、live逊色。
天花板就是周杰伦这种,餐饮行业有这么一句话:顶级的食材压根不需要什么深加工。
周杰伦的曲子太强大,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碾压同时代的人。而且,他身边还有洪敬尧、钟兴民、林迈可、蔡科俊这些优秀的音乐人。
缺点是:同质化严重,所谓的江郎才尽。
因为创作是孤独的,当一个创作型歌手成名后,身边再也容不下说真话的朋友,时间长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而大多数创作型歌手的唱功技巧一般,缺少和其他作曲家合作的机会。
双重因素导致他们的歌会同质化,唱什么都是一个味。B站上面那些小姐姐、小哥哥、各大平台的主播,拿着个吉他自弹自唱,第一个视频会觉得很有才华,多听几次,就觉得都是一个味,有点腻。
为了创作才子的人设不愿意用其他作曲家的歌,结果就是个别没作品的“创作型”歌手自我感觉良好,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独特而独特,尬得要死。
创作和vocal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创作出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周杰伦没有方文山,没有好的团队(洪敬尧、钟兴民、林迈可、蔡科俊等音乐人),没有给其他歌手写歌,他的音乐成就会逊色一大截。有些歌,只有特定的歌手才能唱出那味。
如果不知道编曲老师、作词、制作人等团队对这个歌手的提高作用,可以去听听QQ三巨头早年的作品。同样一首歌,如何在这些音乐人的共同努力,更完美。
那都是有绝活的,要么音色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或者特别有特点,反正特别受人喜欢,要么舞蹈台风外形绝不可替代,放个屁都很有范儿的。
否则,音色不高不低,外形普普通通,又搞不出绯闻的,都滚回去憋歌词憋曲子憋配器呢,而且憋出来的往往是poo…poo而已。
音乐,太瞬息万变了,太不可捉摸了,不焦虑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