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鸡头。
都不用什么一般重点小学,我在美国这边认识一堆菜小毕业的做题家(我就是菜小毕业的,我那个小学只考了3个进重点初中)。
你要考虑孩子的幸福感。
人作为社会动物,什么情况下幸福呢?
你比你附近的人,过得舒服一点。
生活中的例子
一个千万房产,500万现金,每个月有3万睡后收入,还有2万工资上班族家庭。
住在一个拆迁回迁小区,同邻居有套拆迁房,有普通的3000元-5000元的工作。
结果,这个家庭在小区里面,车比邻居好,生活比邻居舒服,吃穿用都比邻居好,到附近市场买菜,邻居要比价格挑挑拣拣,这家直接买最好的。
幸福感满满。
后来,这家换房子,搬家到了一个房价高的新小区。
结果周围都是有钱人,奔驰E已经算平凡车了。
还为了2万工资上班,周九晚五,被鄙视了。周围的邻居都不怎么上班。
孩子没上贵族私立,被鄙视。
500万现金,不够人家的利息,千万房产只是人家的一套,而人家有好几套别墅。
搬家了,焦虑抑郁就来了,本来全职的妻子,开始指责丈夫没本事了。
孩子也是这个问题。
家长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如果在同学里面比较高,老师会友善一点,同学会友爱一点。
你能给孩子补的课更有效,或者孩子的智力更强,学习成绩好。
这个学校里面的好事都是你的。班干部、中队长、大队长,各种活动机会都是你家孩子的。
如果你去当了个凤尾,那么,能不被校园欺凌都不容易。
仅仅因为孩子成绩排名靠后就把焦虑传递给家长的小学,我无法认同其为顶尖小学。是的,他可能吸收了顶尖的生源,师资团队的学历背景也非常耀眼,但是他不懂教育。
有几位前苏联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说过,小孩子对自然科学好奇心觉醒的时间段,往往是在青少年,12-15岁这一段。也就是说,整个小学教育的节奏没必要安排得那么快。有可能一个小孩子小学阶段没什么特殊表现,但是十几岁突然科学探索意识觉醒了,对数理化生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解能力显著增强,一下子就学“进去”了。这是苏联教育学家们在数理中学教书几十年观察到的普遍现象。
现在的小学考试,尤其是所谓一线城市“顶尖小学”,比如数学满分100分,90分可能就排到后50%了。然后老师、家长拼命鸡娃让“只”考到90分的小孩提高到100分。在我看来这很可笑。这完全就是个边际效益递减的事情。从教育学本身的角度来说,一个有点粗心但是创造力很强、有很多鬼点子的小孩,比一个一丝不苟完美记忆标准答案、但就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的小孩,要成功多了——当然我这里说的成功是指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不涉及对小孩本身品性的评价。小孩是无辜的,他也没法决定自己受什么样的教育。
然后我们再谈谈社会宏观因素。很多中产家庭鸡娃的根本动机,在于对阶层滑落的恐惧。他们觉得自己的小孩“至少不能比自己混得差”,作为混的第一步,考大学当然不能比自己差。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以后小孩大概率考不上复旦,很可能也考不上985. 因为人的智力遗传从统计上来说就是向均值回归的。国内好学校就招这么点人,属于统计上的exception。你不能指望代代都exception。我很清楚我考上复旦不是靠的刷题,所以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智力平平,那我花再大财力去鸡娃可能也就那样——当然退出国内赛道直接出国是另一码事。。
后代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比如后代的成绩、学习能力。但是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调节的。比如,向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是要让孩子感觉考上了名校就等于走上人生巅峰呢,还是说让他们明白,不管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未来的人生都需要继续努力。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判断,自己抉择。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执行力的人,但这要求我们自己首先得是这样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成长的轨迹照出了家长的三观。所以啊,育人者,还是要先修炼自身。
一、有差别吗?当了鸡头就能当凤凰不存在?
二、上学到底是干什么去了?是去学知识练技能,还是去各种比较?
如果家长和孩子不知道有一批孩子比自己强很多,那也就算了。现在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知道有这么一批孩子,水平极高,这种情况下你再换个差点的学校当鸡头,请问是这是鸡头还是鸵鸟头?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没有危险了是吗?
且不说以后走向社会了,高考这事就是让凤凰、鸡还有其他各类鸟凑一起比赛。明知道有凤凰的存在,还要做个鸡脑袋,为的是那点虚无的优越感、安全感吗?
你是想让孩子尽早认识到差距,努力向上,最后在顶尖校里拿个中游,最后在全体北京市学生中名列前茅呢,还是想让孩子一直生活在虚幻的“鸡脑袋”里,到最后一高考心态崩了?
另一方面,别人孩子学得好,到底碍着你家孩子什么事了?上学不是抢椅子,别人孩子坐上一把你家孩子就坐不上。顶尖学校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点的解读等等,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公开的。老师讲一百,你家孩子能吸收九十五,那不用管其他孩子啥家庭,成绩就不会太差。
但是你家孩子跟不上,不去查缺补漏,反而盯着别人家的家庭,又是非富即贵吧,又是眼界开阔吧。怎么的,小学课堂上教的东西必须出国才能明白啊?还是家里一个亿以上,孩子才能顿悟?
无非就是学前教育差距大点,你看差哪里补上就行了,哪那么多戏?
最后你家孩子可能能在顶尖小学名列前茅,也可能不行。但是只要从优质资源中尽可能吸取养分,在整体里就不会太差。
海伦凯勒,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人最后成了一位作家教育学家,就是因为她的家庭老师用独特的方式告诉她: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永远都不要忘了做自己。
上什么样的学校,接受怎样的教育,都不应该是家长豪横的一拍脑袋所能决定的,尤其更不可以做甩手掌柜。
有些学校,它确实很优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适应里面的教育氛围,从而成了被孤立的“吊车尾”,对他而言,就只能是各种各样的折磨和无尽的地狱。
我初中的时候,学校特别强势,以至于我这个满分百分考85分的人,全年级700人垫底最后一名。尽管我后来在高中时总是前3-10名,尽管甚至在大学成了“不学有方”的学神存在,我依然不好意思说自己多聪明。依然自黑的说我就是个靠小聪明小伎俩上不了台面的小角色,我的性格之“低调”,甚至社交恐惧症,甚至知乎都挺多粉了,都不敢亮明身份,最初的心理阴影都是初中母校给的。——学校确实很好,但是我不配。
其实到了高中时,我就发现我这个人的记性不太好,“死记硬背”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好在班主任之前背景特殊——他当兵的时候做过狱警,平时的工作就是对一群囚徒放任不管,但是谁敢闹事他肯定下狠手。他把这套管理风格带到了自己的班级,所以学生们总是相对自由但从来没人出岔子拖后腿。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琢磨学习方法的——如果“强记”不行,那我就“系统的记”。后来,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整理笔记”上,常常沉迷学习无法自拔忘了写作业……
我说过班主任不允许有人拉垮,于是我的出格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凶神恶煞的眼神,我以为我完了……但是他居然问我“还有什么话要说?”求生欲本能,我把自己研究的笔记放到他面前,跟他解释自己没有不学习,相反是很想好好学习的,只是背书写练习册的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
后来班主任说“如果你期中考试600人中能考前50,那我就不追究,并且你可以免除所有作业。但是如果考不到,那从此以后所有作业按双倍份的写!”
那次期中考试,我第10名,后面的期末考试,是第3名。
到了大学,我更嚣张,没有开课的课程也直接报名考试,从此总分总是年级第一,后来更是直接打工不上课,依然成绩强势领先。后来,我研究生考上了同济,研究建筑史方向,整个专业只公开招收10人。
当初,一个英语狗吃屎的人过了口语5级,一个不擅长记忆的人选择了历史专业,而且这之前我还因为重度抑郁症有过闹损伤,因为手足口病有过脑膜炎……
其实,但凡我父母稍微关心点我,在我需要明确帮助的时候能提供点帮助,我的人生都不至于如此艰辛,如果我的学生时代没有遗憾的话,高考成绩应该能多个80-100分,也不至于现在30多岁的人了,促甲状腺激素一直维持在高风险指标上下不去。
我很清楚,当时的我,需要的不是所谓“最严格的教育”,也不是“放手自由”,而是在我内心迷惑时,前方有光指引。
如果你问我,会把孩子放到什么样的学校?我会回答:放到一个让他自信开朗的学校只是开始,在他成长的路上我会一直帮他栓上让他可以自由翱翔的安全绳,言传身教。
鲍威尔终于承认了通胀可能不是暂时状况,但紧接着拜登又抛出了一个新提法:通胀已经见顶了。那么参照历史,接下来的话术我们都可以猜到了:
1,房价没涨。
2,房价确实涨了,但是是暂时的。很快就会降下去。
3,房价上涨不是暂时的,但房价的涨幅应该正在见顶。(we are here)
4,房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涨幅的增加速度正在减慢。
5,虽然房价上涨的越来越快,但房价上涨的势头正在被遏制。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
害死女生的不是男人,而是在网上极力渲染性别对立的那些女拳。
大家还记得这个新闻吗⬇️这个女生的思路想必和本事件中的女生一样。都是反应过激,只是方式不同。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