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是几块石头,我被它们教训过。
几年前,国博会在年终之际组织讲解员考核,方式很简单,那就是让每个讲解员从展厅里随机抽取一个历史时代的展区,然后再从其中选个文物准备篇稿子,回头上台给来审核的专家和其他同事们讲解,随机抽选加专家审核的方式可谓兼顾了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想糊弄过去不容易。
在随机抽取展区时,我就挠头,心说要是抽到隋唐或者明清这样的展区那就太幸运了,因为那时候历史已经很丰富,各种古代故事和人物传奇俯仰皆是,找出好内容组织出一篇讲解稿就是分分钟的事,但要是抽到远古时期那可就惨啦,特别是旧石器时代,那时候连文字都没有呢,展柜里都是一些石头块子,原始人又没啥精彩的故事传奇留到今天,在一个根本就没啥可讲的选区里想组织出精彩的稿子通过考核,很悬。
事后再看,我当年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浅薄。
出于工作需要,我在之后的日子里不得不去了解一下那些展柜里“没啥可讲”的石头块子,这么一学不要紧,我发现这事还挺深。
您就好比说,史前人类用的这些石器,看似简陋,但也是有技术迭代的,欧洲的学术泰斗把史前人类用过的这些石器做了类型上的划分,从最原始的奥杜威工艺,到后来的阿舍利工艺,再到晚近的石叶和细石器工艺,这是有一个从原始到先进的过程的。
此外,这些石器的制作工艺也能间接反映出史前人类的扩散过程,比如说阿舍利工艺就伴随着直立人扩散到了欧洲,成为了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的证据之一,还有,石器结构也能间接反映出史前人类所遭遇的环境变化,当气候温暖潮湿时,史前人类的石器就更厚重圆钝,适合于刨挖锤击植物,而当干燥寒冷袭来时,用于肢解和剥皮猎物的尖锐石器比例就会上升。
然而,当你意识到这个石器和气候的间接关系时,你就不得不再去了解一下古气候学,看看更新世乃至整个第四纪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可你要是想搞清这个变化规律,就又得学习一些诸如米兰科维奇旋回,深海氧同位素之类的概念,还有一些相关的定年技术也要了解,比如钾氩,热释光,光释光,古地磁等等,上述这些就又需要一些天文和地球物理知识。
同时,古气候的转变也是地质活动引发的,想搞清楚中国境内古人类的扩散和生境,青藏高原的隆起,特别是昆仑-黄河运动什么的你也得学学。
再先进一些的细石器工艺属于智人,想弄清智人的扩散那就又得了解分子,看看Y染色体树是如何开枝散叶的,等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又出现了行为现代化现象,这是怎么造成的,是否为由某些突变带来的影响,这就涉及到更深更广的分子人类学乃至神经科学的知识。
当追问进行到这一步时,我发现自己面前已经是一片穷尽毕生也无法遍历的知识大海,深不见底,望不到头,迎面的烈风吹来怒涛的呼啸,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还是关于展柜里的那几块石头的。
所以,那几块石头真的没啥可讲的吗?当然不是,那几块石头所蕴含和关联的知识远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和浩瀚,只不过我浅薄且无知,我看不出来,就好像下完雨路边有水坑,谁知道一脚踩上去,人直接没顶了。
之前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的动物学专家,他曾经写过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叫《如何展示一只牛蛙》,文章从一个非常简单的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层层递进地阐述了一个大问题,即如何规划一个现代化动物园,我读完以后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简单直白的事物,其实也蕴含深刻宏大的知识,从物件上能看出什么内涵,乃至得出什么结论,并不在于物件本身,而在于人的修为。
我一直以来都有个夙愿,等将来学有所成积淀足够的时候,也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如何讲解一块石头》。
“这就是块破石头,没啥意思。”
石头:“你特么不懂就说不懂!别上来就说我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