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港方出资的背景确实很重要:G4广深区间修建之初,内地既没有修建高快速路网的经验,也没有资金,更没有汽车保有量,附近还缺乏产业基础,是为“在辽阔的白纸上种下理想,长出道路、奇迹和灯火辉煌[1]”。高速公路的沿线兴建了大量三来一补工业区,这些地区唯一的可预期出入立交的需求就是上下高速。针对这种需求的这个设计的合理性在其他回答已经出现,不再重复。
另一方面,这个设计还意外地遵循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条隐形准则——抢占足够的预留空间以供后期发展。
请看此处:
这个立交基于同样构型的鹤洲环岛改造。构型和北象限的沈海高速正线(看起来像是联络线)的总占地面积相当可观,为后续引入深中通道正线(下方箭头)及上方的沈海高速机荷段复复线改造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很难想象,如果鹤洲那里原本就是下图这种立交:
以鹤洲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和占地密度,附近应该早就是密密麻麻的产权单位了。然而,五向互通的逻辑决定了其体积必然相当庞大:
如果这时候鹤洲没有那么大的土地面积,设计师接到一个给那种密度区域的立交接入新正线的任务,怕是要吐血而亡。
所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话,这个构型在当时经济荒芜的大湾区,弹力十足,预留充分,可谓当时的最佳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