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朋友们的问题,我回答一下。
1.山城的储水问题确实很严重,平安时代的城栅就很明显。以岐阜城为例,山顶上平坦面积小,城中虽然有井,但井中的储蓄水来源为雨水,因此在面对战国末期的笼城战很是不利。
2.战国末期已经有进口大炮,但是真正轰击城池的却不多,屈指可数。大友宗麟进来的国崩(也就是佛郎机)守城的功效居多,关原之战、大阪之阵这些还有在战场上对轰的。但大阪之阵时期,德川家康从英国进口了4门蛇炮,1门猎隼炮和12门半加农炮,战时刚刚从兵库入港,就立即投入使用,也因此造成了大阪天守阁的那一次著名的炮轰。
先下结论,日本的各种“城”的规制就注定这类城池是免疫投石车的。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日本的“城”说起。
日本的城,要分不少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城”都有不同含义。
首先,日本的“城”基本都是“城堡”,而且基本脱胎于依山而建的城砦。
弥生到奈良时代
这一时代前期以石城为主,构造大多是山城比较原始,遗迹保存与中国的齐长城、楚长城等比较相似,代表遗迹是冈山县的鬼ノ城。
奈良时代是转折点,在白江口之战前后,日本引进朝鲜半岛的山城形式,建造了类似的山城,这一类城已经为后来的垣墙城池奠定基础,是日本城的老祖宗。代表为天智天皇6年建造的屋岛城。
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前期
这一时期城池大多是“城栅”,尤其是在奥羽地方,十二年合战留下的遗迹还是不少的,这里我夸奖一下93—94年的大河剧《炎立》,这部剧突出地讲解了厨川栅的形制以及厨川攻防战。
厨川栅是搭建在山坡上的,三面环水,正对着雫石川,处于要塞。安倍贞任在此地筑城,依托山坡修城坡,坡度一般都不小。在雫石川和山坡之间还有一道沟,里面会有尖锐物,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强行攻城的难度。
源氏清原联军第一次攻城之时,只能从坡上攀爬强攻,被安倍军以弓箭与滚木擂石击退,安倍军在初期占据优势。但随着这类要塞城池能源消耗极大,厨川栅的饮用水逐渐不够,加之源氏清原联军曳屋取木填沟,并且用火攻,厨川栅最后失守。
由此可见,城栅大多是木制,基本都是要塞类城池,而且在这种城栅中,池和沟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目前的东北地方也在着手修复城栅的遗迹。
镰仓时代后期到室町时代前期
这一时段内武士地位提高的很快。城栅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城砦开始占据主导。城不仅是一个防御公事,而且还变成了武士的居所,因而很多“馆”出现。这一时代山城大行其道,也成为一大时代特色。最有名的是楠木正成的赤坂城和“楠木七城”。
“楠木七城”中的千早城体现了“郭”(日本称为曲轮)的使用。
千早城位于山坡地带。
由于千早城功能比较多样,因而构造也不限于一处要塞,故而有许多郭存在。每个郭各抱地势,层层叠加(下图为复原图),已经有后来的山城的模样。
91年《太平记》复原了赤坂城。严格意义来说,赤坂城应该尚未脱离“城栅”的范畴。与厨川栅相比,赤坂城没有河川迎面,因而楠木正成选择在山坡上抬高坡度,在旁边开一门用于反击。攻防模式也是类似于厨川栅的模式。少不了弓箭和滚木擂石。
战国时代
人都说没有战国时代就没有后来的日本,确实如此。战国时代对于城来说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首先,山城独大地位丧失。大名越来越多,导致各种地形都需要城池的修建,由此,平山城和平城出现。而且,大约从松永久秀的多闻山城开始,天守阁出现。加之铁炮大筒的传入,让城的建造更加多元。
我们先来看一下战国时代山城的代表作之一——小谷城。
小谷城建在一条山脊上。山坡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座城台,山脊顶端分布是浅井家的居馆部件,集生活与攻防于一体。这座城也很容易看出郭的利用。总之,还是依靠高山的地势,尽力让居城做到易守难攻。
我们也可以看一下保存至今的山城——月山富田城的照片,有更直观的感受。
平山城也是大家见的最多的而且最有名的城池造型。我举两例,姬路城和熊本城。
这两座城都属于安土桃山时代的城池了,我放下照片,直观感受一下平山城的特点
刻意建造出高大的城墙,多重丸郭的设置,在相对平坦的地区需要建造出此类城池。而且随着铁炮传入,在防守战中运用铁炮的几率更大,因此在城墙狭间上会有用于架枪的口。
平城的代表当属大阪城,必然,秀吉对大阪城的计划就是将其作为宫殿一般设计,但是周边严密的防御工事(出城一类的)又深得其前身石山本愿寺的风韵,难攻不落,可惜大阪城原作今日无存,我们看下设计图和绘画。
实物的话我们可以看下松代城。松代城始建于1560年,是轮郭形平城,现在的松代城规模不大,但是作为平城的样板还是很典型的。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开始以后,由于幕府政策,大部分山城和部分平山城消失。此时,平城和平山城的出镜率大增。这一时期的平城代表是名古屋城,平山城代表是会津若松城。话不多说,看图。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投石车的战术确实不适合日本城堡的攻击。首先,日本的城堡地形比较险峻,投石车摆阵摆不开,再一方面,城池高大,打不上去,另一方面,即使是平城,范围广大,投石车攻击范围小,而且平城盛行的时候投石车基本退出战场了,平城适应的是火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