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是怎么废掉的? 第2页

                 

user avatar   zengjiap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症状轻的:沉溺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加快时间流逝的速度,使得「成功」来得更快)、种马小说(意淫人能轻易获得想要的东西);症状重甚至犯法的:赌博(轻易获得「金钱」)、吸毒(轻易获得「爽」的感觉)等。
  2.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3.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有两类:①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来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②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 A 的时间来做事情 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 B 上做得好(如:「炫耀」自己在节假日做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但也仅仅是在节假日才能如此)。
  4.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没有改进,便也没有剔除糟粕的意识,于是需要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消耗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最后,看上去每天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不仅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进步的空间。
  5.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再比如,天天花大量时间刷知乎,却从不写答案、写总结。

另:本回答已经被收入到「知乎好问 (2022日历)」中,这日历可以每天提供一个浓缩的小知识,也是上文第 2 点所说的「高信息密度」的信息源哦,不妨一起来读读看吧!


user avatar   imWangc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为知乎大V吧……

(泛指,非特制,请勿对号入座)

大V这个词之所以在知乎这么毁誉参半,多半是大V们自己太清楚彼此是什么货色,于是一边相互嫌弃,一边无法完全跟这个圈子割裂开。

微博的大V多是营销号,目的单纯就是赚钱。他们的模式固定,人设清晰。像是个江湖,有帮派,有秩序,有利益,有争斗,也有共赢。

知乎大V不一样,这是一个动机和目的都模糊不清的群体。大部分人开始来的目的只是玩,不小心玩出了一个名号。这里没有规矩,没有共同利益,拉帮结派是靠粉丝数量级,然后再依照平时的斗争和私交,逐渐分裂出各个小团伙。几乎所有团伙间都互为假想敌,长期处于混沌乱斗的状态。

彼此看不上,又相互干不掉。

八卦、谣言、诋毁、内幕、绯闻、恩怨、是非…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迅速传遍所有群,然后大家根据立场站队撕逼,牵连出更多矛盾,最后被加工后出现在各个V的朋友圈和微博里。你甚至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平台同时一遍遍听到同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各个版本的流言。

无人能置身事外,都传播着也同时被传播着那些似是而非的蜚语。

可谓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大V这个身份给人带来的远不止虚荣心和话语权这么简单,它给了很多原本平庸无望的人可以翻身开挂的希望。这些希望就像是魔戒,带来巨大能量的同时,激发出骨血里的狭隘、贪婪和阴暗。

大V的头衔就像是暴发户脖子上的金链子,释放着耀眼而庸俗的信号,刺破现实和网络的结界。那些靠着大V身份第一次得到重视和追捧的人,再也无法控制心底压抑已久的欲念,开始进入过度补偿状态。

德不配位、装逼无度、膨胀自大、骗炮艹粉、造谣生事、造假欺诈……这些词跟“大V”开始逐渐相互关联。

东窗事发,经过一番苦主控诉,群众检举,内讧爆料,扒皮人肉后,那些曾经自带滤镜的光辉形象,就这么开始在你面前,逐个人设崩塌。

同时,不乏歹毒小人,利用匿名身份编造虚假内幕丑闻揭秘,企图诱导舆论来对付有嫌隙的大V,甚至诬陷栽赃无冤无仇但自己讨厌的大V。

还有些,利用碰瓷儿大V撕逼站队来达到迅速涨粉的目的。

大V变成了一个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争议性标签,自带焦点,随时处在风口浪尖上。



互联网进入了内容付费时代,公众号频发现象级暴富神话。大V们急了,满坑满谷都在讨论变现这个话题,但是知乎不急。

大V们纷纷开始经营自媒体,导流公号,企图抢一杯羹。更有甚者,真的被这浮华虚荣所蛊惑,因拥趸美言而膨胀,深感才不可自抑,喷薄而出,竟辞了职,放手一搏,好像下一个内容之王就是自己。

可是这时大V们才发现,知乎的关注者并非通常情况下的粉丝,有一半人关注你是为了骂你给你点反对,另一半人是拿你当内容推送器。根本没什么转化率。



正当大V纷纷纠结于粉丝变现怎么这么难时,公关营销们忽然跳了出来:点赞软文,了解一下。

又穷又闲的大V们总算有了油水,管他姿势如何,有了共同利益,把站队互斗撕逼的精力拿去写软文也是好的。

皆大欢喜天下太平了?

不!彰显超凡脱俗的时刻到来了,某些自诩正义清白的大V不屑同流合污,眼里揉不得沙子,竟主动断人财路,diss抱团营销,写软文和拿钱点赞的同仁。

一大批大V,卒。

知乎完全进入了一个以变现为耻的怪圈,至今没有走出来。



live千呼万唤始出来,举乎上下,全V鼓舞,只要不是个哑巴,就敢巧立名目东拼西凑开live割韭菜。那一个个渴望通过知乎迅速累积知识走上人生巅峰的小天真们,边咒骂大V吃相难看,边乐此不疲的交着智商税。

知乎忽然开了脑洞,换了算法,开始限流。一片哀鸿遍野。

与此同时,财大气粗的今日头条,趁机偷摸挖走了300大V,被挖的得意洋洋,觉得要发达了。没被挖的恼羞成怒,跳着脚骂被签的是叛徒。

live的羊毛撸了几轮下来,基本秃了。热度过去,大V们口袋满满,群众们脑子空空,大家都很高兴,win win!



知乎真的火了,机构号,营销号纷纷入驻。无论什么答案都爆照流,不规范转载抄袭党,杠精,饭圈,莆田假鞋,小学生,硬答爱好者大量涌入,严重稀释了原有的干货浓度。

人群偏好差异把知乎割裂成了几个平行空间,再加上持续不断的限流,大V们纷纷消失在了人海。

也不知那300大V如今在今日头条过得可好。

看着同期崛起,靠着知乎身份背书迅速积累人脉和资源,现已在各自领域小有建树的那些优质用户,大V低头看了看自己,半抹残痕,一身污点。


“谢邀……以上。”大V喃喃自语。


user avatar   peachhhh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拒绝输出。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信息的投入产出组成的,你看视频,刷新闻,读公众号,都是一种输入,当你开始输出的时候,你的投入才会通过大脑的思考和逻辑,内化成对你而言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不论是打游戏成瘾,还是看电视剧看到疯魔,在我眼里,都是一种失控的输入,是一种零输出,是一种对生活完全的透支。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输出的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就好比我们高中的时候,练作文,你光看范文半点用没有,必须自己动笔写才会有提高。

一个人如果很长时间不输出自己的知识,自然就没有兴趣去做这件事,继而更加不会锻炼到这种能力,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导致被吸收的知识不断被遗忘,知识变成废料。

而这,也是生活中大多数人每天在做的事。想想你上次看的公众号内容,你还记得多少呢?


欢迎关注peachhhhh,和我一起观察吐槽生活。


user avatar   yang-xiao-fei-9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一个人平时努不努力是可以看出来的,通过他的行为,对事情的态度等等。

每天就想躺在床上,玩手机,热衷于关心“国家大事”却做不好身边的小事,比如帮父母做下家务,总是关心明星的私事,却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每天深更半夜还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奋斗“,白天日上三杆还在和周公聊天。

原地打转和螺旋上升是不一样的,而且往往只有局外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当局者很难看到这种改变。

所以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一定有有所警惕,今天是不是也在持续性变废.....

1、间接性努力向上,持续性混吃等死

自己其实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每天就是拿着手机看各种鸡汤文学,要不就是靠睡觉来对未来进行憧憬,等睡醒过来却还是老样子。整日无所事事,全靠对未来的幻想撑起当下的生活。

总是告诉自己,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开始努力,结果明天过去还是这样。总是在朋友圈发一些励志鸡汤,现实中却是个颓废王者。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一边对当下的自己不满,焦虑不安,却还是不肯作出改变。

比如你想要学习英语,那就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是过英语四六级,可以是考雅思托福,也可以是可以达到和外国友人交流的程度。那么接下来,你就要好好计划自己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来达到你想到的终点。

关于英语的学习,你可以点下面的学英语的链接,看看自己是否真能学的进去,好好思考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2、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失败,无法自拔

总是想着自己曾经牛逼的战绩,不愿接受自己当下的平庸。

想着之前的自己,在大学的社团中混得风生水起。最牛逼的时候,几乎走在学校的哪个角落都会遇到熟人,打个招呼,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一样,然后自己就膨胀了。

后来换了一个环境,周围的一切对于我都是那么陌生,更别说认识几个人。于是整日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很无聊,没有意思。做事情也没有之前的热血沸腾。

还有一种就是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不愿放过自己,放下过去。

尤其体现在感情中,朋友小z就是这样,因为失恋,每天以泪洗面。

有人陪的时候,就一个劲的向朋友倾述这段感情的点点滴滴,问我们,到底是不是自己做的有问题?没有人陪的时候,就偷偷的看前对象的各种社交动态,甚至卑微的找ta求复合。

不愿意放下自己,放下那些过去美好的回忆。每天上班就是各种打不起精神,宛如一具行尸走肉,上级交代的任务也是草草完成。

最终辞了工作,也没有复合,只让自己变得更加难受,让我们看着心痛。

再有一种就是陷入失败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这种人一般内心十分自卑,一次尝试,一次失败就会让他们怀疑人生。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觉得好像别人好像什么方面都比自己要强,特别喜欢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

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看到别人这个做的好就会想去模仿。但是由于惧怕失败,所以终究没有不敢开始。于是开始了最快的失败,即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

3、只愿意在当下看得到回报的事情上下功夫,不愿意花精力在长远规划中

总是喜欢琢磨一些短期就能看到收益的事情,并借此来满足、麻醉自己的大脑。

例如,在当下,生活过得不如意的时候,就将这种心态转移到游戏中。通过游戏的胜利,段位的晋升,或者游戏玩家的羡慕来获得短期的满足快感,藉此来逃避现实。

或者通过看小电影或者其他的小说等,严重的还会选择更加刺激堕落的方式,来转移对当下生活的注意力,逃离生活中平庸的自己。

而对于需要做长期规划的事情,需要忍受当下、忍受寂寞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总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

很多机会就这样生生的错过。还总是感叹,我要是要知道这样,我一定好好做,结果还是在当下得过且过,没有看到丝毫行动。对生活中需要长期进行坚持,持之以恒的事情没有耐心与毅力。

例如早睡早起,看书,健身等等,很多人坚持了几天看到没有效果,就没有下次了,还有一些人甚至只是头脑中的开始。

4、总是习惯性的找各种理由拖延

每天明明有各种安排好的事情,却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来拖延,最要命的是还理直气壮的拖的心安理得。

拖到最后的结果是怎样了呢?

要不是这件事情就从此放一边。

要不就是在网上顺便找一个敷衍了事。

(好好对比一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要交的作业,总是等到最后一天才火急火燎的交完了事,要做的文案,总要等到最后上级再催才马马虎虎随便应付了事。之前的时间,不是和同学在王者峡谷畅游,就是和同事在讨论下班去哪家餐馆吃饭。反正就是有各种理由。

总是幻想主动学习,却始终没有行动,习惯性的被动接受学习。就像很多人都说要好好学英语,要好好过英语等级考试,却始终停留在想像之中,始终不见行动,直到考试那天快要来临,才草草应付,结果可想而知,总结的失败原因就是试题太难,然后循环往复。

5、拒绝阅读,拒绝新事物

每天的知识来源就是抖音、快手一些短视频平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表达什么观点,就全盘接受,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总觉得别人说的都对,都有道理,别人说这个不对,也同样认同,完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好像别人放的屁都是香的一样。

6、随意透支自己的身体

总是觉得自己年轻,什么事情都能扛过一样。熬夜、抽烟、喝酒,只要开心,只要快乐,怎么伤害怎么来,反正还年轻,反正还身体好,从来不把自己的健康当一回事。哪怕是晚上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要拿着手机,打游戏、追剧。反正不看书也不学习。

心情不好,就约上几个好友,哪怕喝到吐了还继续喝,第二天还要上班,那又怎么样,总觉得自己年轻,喝完回去躺一下就好了。结果第二天既耽误了工作,自己身体还难受。

7、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点,长处。总觉得对方成功是靠运气

不愿意承认对方比自己厉害,比自己努力,甚至不愿意承认对方的优点、长处,总觉得别人的成功都是靠运气的。

总是在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去挑错,然后再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的短处。

从来没有想过虚心向别人学习,甚至会想,把自己放到他那个位置,肯定做得比他更好。

之前一个很好的朋友说过他的一个故事。
他的数学成绩不好,每次考试分数都不高,同桌的数学成绩好,但是性格不怎么开朗,很内向。
每次开家长会,家里人说他和同桌的数学成绩时,他就会抨击同桌的性格,拿他的性格去和同桌比较,抬高自己,家里人每次都很生气。后来真的被教育之后,开始正视同桌的数学成绩,还向同桌学习,数学成绩开始提高。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你微不足道的一次帮助,真的就会让对方感激不已。


那种乐于鼓励他人,给他人掌声的人,很多时候都能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朋友。

8、主次不分,生活混乱

拒绝一切社交活动,每天就想单纯的宅在家里,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想安安静静的睡觉、玩手机、打游戏。

对于身边的父母等亲密关系也不懒得去经营,终日混吃等死,龟缩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或者总是让一些没有营养的事情,没有价值的话题占据自己的生活中心。

每天总想着怎么撩小哥哥小姐姐?
总想着怎么回喷自己骂自己偶像的网络喷子?
每天总想着怎么在网上说土味情话?


总想着脱单撩骚,却未曾想过脱贫致富。总是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面,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9、过度依赖他人

好像离开了ta,饭都吃的不香了。

遇上事情,不管别人有没有时间,总给人家打电话或者发信息。把别人当成一颗挡风遮雨的大树。
不愿意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首先想到的不是独立思考,而是找别人帮忙。
总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如果别人没有时间,会把问题放在一旁,继续自己的快乐生活,一直等到别人有空,再扔给他去解决。

10、极度短视,只顾眼前利益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看的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为了这一点点利益,乃至不顾兄弟情分。过河拆桥,总想着多捞一点是一点,无异于杀鸡取卵。

哪怕不是自己的,也要凑过去,硬抢一杯。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感情。乃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翻面不认人。

就像我写这个回答,不仅仅是想与你产生共鸣,然后你给我一个喜欢,或者随手一个赞,另一方面也是我未来憧憬计划中的一环,当然你的认同会让我坚定越走越远的决心和勇气。


其实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人变废也是一样,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但往往很多时候不易觉察,或者是一些迹象初显端倪时,我们根本没有在意,等到反应过来已为时已晚。

短视,贪图享受,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往往都是变废的开始。拖延,懒惰,无知,自我满足,不求上进,它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的把你拉进深渊。

只要你开始堕落,你的能力,你的天赋就会以最快的时间被收走。

所以,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无用的人,就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开始行动,立刻行动,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立马开始,而不是一拖再拖。

看完这篇文章就可以立马行动起来了。



破600赞了。赶紧再更新一波

11.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而且容易过度揣摩

想想生活中是不是是这样:

别人可能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你会揣摩半天,还都是往不好的方面想。

比如,朋友半天不给你回信息,你就认为他是不是对你有意见,是不是不想和你说话。脑袋里会把这半个月的相处的回忆全过一遍。确认自己没有做错的地方。

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固然重要,它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但是过度的揣摩,不仅浪费自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破坏自己一天的好心情。

12.用钱总没有分寸,月月透支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逃避痛苦,预支幸福。老想着在当下活得精精致致,潇潇洒洒。却不考虑自己日渐消瘦的钱包。

老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中,直到每个月1号或者20号还款日的到来,才焕然醒悟。

看到喜欢的东西,买

看到别人都有的东西,买

看到广告中说的那么精致,买

好像没有买买买不能解决的问题。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沉迷于电视里那种精致生活。

却无视自己钱包情况。

13.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达不到目标又过度自责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上限在哪里,盲目的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然后在日常的执行中总是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

老是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自己却达不到,所以干脆不要做,又陷入日常的拖延当中。开始在变废的路上渐行渐远。

14.只学习,不输出

总是热衷于学习各种技能,却没有把哪怕一个技能做到极致。

总是觉得,这个技能有用,那个技能有用,却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所以遇到有这种学习机会的时候,总是会头脑一热,立刻报名。学习了很久,却没有一项,可以拿的出手的技能。只能是学习上的王者,输出中的黑铁。

15.开始做一件事情,热衷于选择一个黄道吉日

比如,5.20开始谈恋爱。6.66开始健身。5月1号开始练习写作。或者五月最后一天听五月天的演唱会。

所以现在有大把的时候,吃吃吃,玩玩玩。任凭时间从自己的手上流逝。

等真到了黄道吉日,却因为这,或那的原因无限期延后。

16.习惯性的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总是用一些别人没听过的词汇去描述一些现象,好像这样就显得高级,显得自己有见识。

殊不知,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比如上个世纪出现的卡片相机,就是将一些专业摄影设备的功能简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拍摄专业的照片。所以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一台卡片机成为潮流。

17.不懂得断舍离,身边积累大量无用的东西

每次搬家或者大扫除,总会清理出很多不用的物品。习惯性都留在那里,好像丢了,之前的经历就白活了一样。

仔细检查一下,手机里是不是有很多三个月都没打开的app

仔细看一下你的桌子上,是不是有很多买回来就没有用过,或者一个月的使用频率低于五次的物品。

很多无用的东西,占据了我们太多的空间,人都是趋于习惯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因为这些熟悉的东西会给我们安全感。在这些安全的环境中,人就会变得不思进取。

18.把自己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圈子

今天这个兄弟组了一个局,明天那个兄弟出了一点事。每天的生活就是混在这些个圈子,别说什么成长,每天光应付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搞不过来。

有时间陪各种兄弟,却疏于应付身边的亲密关系。有事情处理各种杂事,却没时间考虑自己的成长。

19.内心脆弱,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或者到一个新环境中,落差太大,就接受不了。

自己高中时,特别厉害,是学校里的小明星,但到了大学,就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比自己厉害,一个个都能歌善舞的。自己高中时的那种优越感瞬间就变成了挫败感。

在大学混的风生水起,尤其是成了一些社团的或者学生会的负责人,每天都有学弟学妹围着转,一毕业到了工作岗位,一个人处理那么多事情。就受不了,上进心瞬时就变成了得过且过算了。

20.脸皮太薄,不懂的拒绝别人

每次同学也好,同事也好,朋友也好,只要请求帮忙,有求必应。明明这个事情,自己也搞不懂,但不懂的拒绝,只能自己委屈求全。现学现用。

但现学现用的结果都不太好,最重要的是到最后费力还不讨好。


2.9K了。第一次被这麽多人认同,吓得我赶紧来个三更…

看到很多小伙伴评论说好像看到了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以为只有你有的行为,大家其实都差不多。

还有很多小伙伴说,我也知道这是在变废,那怎样是持续变强的特征呢?

变废的过程千篇一律,变强的过程却各有各个优秀的表现。

所以特意整理了一个人是怎样变强的表现。

再来看看你又有几条是符合的。



很多知友评论,既然自己在持续变废的路上,那应该怎么改变。那怎样避免间歇性堕落。我在另一个回答中写了一些方法。


最怕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变废让我们变得难受,而是那种眼睁睁看着自己变废,却无能为力的感觉。也不是我们不想行动,是变废后的焦虑让我们更难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怎么提高思考力呢?这里的回答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启发。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这个题目描述已经说出了答案:人是怎么废掉的?人就是一步一步废掉的。换言之,你上一步的废,就是你下一步的废最坚定的推动力。

看了《习惯的力量》后,我觉得其中一个说法特别好:人们往往只看到培养好习惯,却忽视了培养好习惯其实也是改掉坏习惯,因此习惯的培养往往需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精神力量。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你做出今天出门锻炼的决定,不仅需要推动你去出门锻炼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克服你不出门锻炼的根深蒂固的坏习惯的精神力量。而克服后者需要极其强大的力量,于是很多人会绝望地发现,自己就是出不了门,因为他们出门的路不是平坦的,而是一个深坑陡峭的边沿——而正是他们平日里勤勤恳恳的不出门才为自己挖出来如此深的坑。一个朴素的道理是,倘若这次他们这次继续选择不出门锻炼,那么下一次一定会更难出门。

这个道理可以套用在生活中的任何行为上:我们无论做出决定还是不做出决定,其实都是在培养习惯。如果用数字表示精神力量,很多人会想当然以为出门锻炼需要1精神力量,不出门锻炼是0,今天的决定无非是0和1,不出门的话明天的决定还是0和1,不出门的话后天的决定继续0和1……再没有比这更离谱的错误了。我们做出不出门的决定的效果绝非一个0,而是培养了不出门坏习惯的-1,所以真实的结果是,今天的决定是1和-1,不出门的话明天的决定是1和-2,继续不出门的话后天的决定是1和-3……所以很久不锻炼的我们在某天心血来潮想去出门锻炼时,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简单的0和1的决定,却不知道自己其实面对的是1和-30的决定。

假设因为读了鸡汤或受了刺激,我们的精神力量短时间增加到了40,我们会以为我们内心有雄心壮志,可以至少锻炼40天,但现实是,第一天出门就消耗了31的精神力量,第二天面对1和-29的决定,我们通通变成了精神力量只有9的渣渣……



上述类比诚然有很多问题,但也揭示了我想表达的核心观点:上一步废,下一步只会更废。这个世界根本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温和,趁着人还年轻废一下以后还有机会逆袭是最天真的想法。抱着这种想法生活的年轻人通通都已掉进自己给自己挖出来的大坑里,每天过着进两步退三步的生活,不知道何时才能爬到坑边走上正常人走的路。他们当然会开始抱怨自己的路不如别人好走——这的确就是大实话——但回头看看,这条路是谁铺出来,又是如何日复一日被巩固的,难道他们心里没有一点B数吗?

但同样的,我非常钦佩那些货真价实走出深坑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不过是走上了正常的道路,无非就是过着每天消耗1精神力量的正常日子,但事实上,他们真正付出的精神力量恐怕是成百上千倍的。

请允许我继续用前文的例子来描述:光是从1和-30的决定熬到正常人的1和-1的决定就需要多付出整整435的精神力量!换言之,光是一个一个月不锻炼的人保持一个月出门锻炼并培养出锻炼的习惯,需要消耗的精神力可能可以支撑有出门锻炼习惯的人锻炼一年多。相比之下,那些能走出自己挖了多年的深坑的人,所付出的精神力量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天文数字恐怕只有在精神层面真正实现了痛苦的自我突破的人才能够支付出来,所以说“金不换”一点也不为过。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避免废掉?如何从废掉中走出来?

想了很久。这个问题的草稿也放置了很久。

之前写了很多条目,删掉了,删掉一个原因是穷举可能无法全面表述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优质答主已经写得很到位,有画蛇添足之嫌。

现在想写写,对人废掉的终极原因的思考,可能比较晦涩,着急的朋友可以略过去过程,直接看黑体字和最后。

希望能部分解决开头写的那两个问题。

——————准备开始啰嗦的分界线——————

1,定义及基础分析

一个人(下文中以小明代替)废掉,是说在社会活动中,小明丧失了争取优势分配地位的A博弈能力,同时失去了通过锻炼进修学习获得竞争力的B学习能力。而以上AB能力的丧失,来源于小明在之前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做的C行为决策体系,以及D行为决策的反馈综合。

其中,小明的信心丧失,来源于D行为决策的反馈综合。

小明的A博弈能力 丧失,来源于C行为决策体系 中竞争力积累的部分。

小明的B学习能力 丧失,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信心丧失、学习成本无法负担。

而D行为决策的反馈综合 与C行为决策体系,是强关联的,后者导致或者决定了前者的大部分结果。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废掉的核心根源,在C行为决策体系。

是C行为决策体系,绝大概率的决定小明是否废掉。或者更精确的一点说,是C行为决策体系 与E客观外在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社交状况、行业状况等)一起决定了“小明废掉”为“真”还是“假”。

而C行为决策体系,本身就是小明对E客观外在环境 的刺激所作出的应对措施。

同时E客观外在环境 虽然可以被部分预测,但预测本身也是C行为决策体系 的一部分。

所以真正小明废掉与否,在分析上只从C行为决策体系 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2,行为决策体系的黑盒

“如何决策”对于小明(或者任何人)来说,看起来都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分析+考察+思考+计划。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把小明的行为决策体系看成一个黑盒子,不去分析他的工作原理,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不同的小明,对于同一个客观外界刺激的反应,所做出的的决策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在两个小明所受教育一致,生活环境也接近的时候,两个人的决策也很大可能是不同的。

这种差距,人们称之为个性,或者性格区别。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如何解释性格区别以及个性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无意在教育、社会学上进行长篇大论的引用。实际上这种引用也并没有更多增值——人的行为决策体系,所谓常态的教育和培训的作用非常可疑,理性思考在人类个体行为决策中的作用也非常可疑。

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官员,衣食无忧,贪污了很多钱藏在家里,不敢花销,但还在继续贪污,直到被法律制裁。这种行为不可能是理性决策的结果。它的来源更可能是基因中(小概率的)或者在“习惯中”(绝大概率的)的“安全感缺失”。

这种非理性决策实际上是小明们的一种"动物性反射",来源是在生活中,输入的刺激,以及输出成果后获得的反馈——当输出成果获得正反馈时,C行为决策体系 中对应反射被激励和加强;当输出结果获得负反馈时,C行为决策体系 中对应反射被打击和减弱。

当这种反射训练的次数足够多以后,决策机制中的黑盒被训练到一个临界点,小明在获得同样的或者类似的 输入的刺激 时,其体液中的激素或者生物酶会改变情绪,产生“焦虑”“愉悦”“兴奋”“开心”等,促使小明去获得与“训练”相同或者趋近的决策。

这时候小明会以为自己进行了“分析+考察+思考+计划”而做出了决策,实际上是决策机制黑盒在自动化的做出决策,并让小明对决策过程进行了后续的脑补。

直觉就是这么来的。

刚才所说的是最基层的“动物性反射”,由于人的社会性,在这个基层上面,还有一个社会性独特的反射决策机制。我称之为“思考替代”。

“思考替代”的起源是为了在物资匮乏的原始时代节省人的算力(减少能量消耗),在最低算力下,有一个群体最优方案,就是一个事情有人做了,获得了好的结果,其他人应该照着做,而不要去思考为什么。

“思考替代”强化无数代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惰性的保守和一种没有理由的安全感来源,惰性是尽量减少算力——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照着做。安全感来源则更加无厘头——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我不是另类,我安全。

在“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作用于小明的行为决策体系之后,有几种情况:

α 小明所受的“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大部分是正向的,也就是他的社会生活环境给他的刺激和激励结果,是有利于参与当下社会博弈和社会竞争的,那么小明就不会废掉。

β 小明所受的“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大部分是负面的,那么小明很可能会废掉。

γ 小明所受的“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没有在决策点上控制小明,小明能够抵制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所带来的情绪波动,并进行真正的理性思考,那么小明不会废掉。

显然,α和β两种情况,就是常人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但实际上在这两种情况下,小明是否废掉还是一个薛定谔的几率,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导致“客观社会竞争”的变化。而依托本能的“动物性反射”和“思考替代”是刚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进行人为的主动控制,会越来越被强化。类似于越看抖音中的吃播,抖音越给你推送吃播。

γ这种情况是一个理想情况,实际上人类的自制力——与本能的对抗能力是有极限的,没有人可以抵抗所有的生物酶和激素。

在多大概率下小明一定不会废掉,取决于小明各种决策中,γ类别和αβ类别的比重。以及γ类别所决策的行为的重要度权重。

以上用以表述,为什么必须反本能才能修炼。

顺应本能的所谓修炼,其实还是在赌命。

3 如何改变小明的命运

改变命运的重要办法就是增加γ类别决策的比重的权重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中,提出了三个基本方法。

钝化、耐受力训练、思维层次训练

这是最基本的。

小明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改变,但篇幅有限,先这些吧。

——————啰嗦完毕的分界线———————

如果能对阅读者有用的话,希望能点赞或者留言让我知道。

我也需要一些正向反馈。

谢谢。


user avatar   zhang-jun-31-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陷入无休止的社会比较之中,并且常常把自己放置在,比较位置比较低的那一边。痛苦来源于期望和现实的不对等。关注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对别人的财富和地位和幸福,只祝福,不羡慕,就能消除90%以上的烦恼。

2.永远说“等xxxx了,我就干xxx”。这个句式就是一个永远不会行动的紧箍咒句式。思维应该从“我没钱,没时间,所以我做不了某件事情”,切换成“我现在有这么多预算,我只有半小时时间,我怎么才能实现这个事情”。带着条件去行动,而不是让条件变成阻止行动的借口。

3.龟缩在一个认知锚点中永远不出来,失去了忍受不同意见的意愿。如果认知锚点不变,那么眼里的世界就停在了原来的世界。有了认知锚点,就只能看到你想看的东西。不设立场,才能看见更客观的东西。最大的骗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想改变别人,而拒绝改变自己。

4.无意识的把自己放在差劲的环境中。大多数人是被周围经常密切接触的人塑造的结果。你的领导、老师、家长、伴侣、朋友,这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造就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你发现自己变得比原来更好了,除了你自己的努力外,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你碰到让你变得更好的人。一个人只要想一想,自己和朋友们是智慧相吸,还是怨气抱团,就能判断自己是在走人生的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如果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好,要有远离的勇气,这是最好发展自己的方式。

5.完全不筛选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质量。媒体的商业目的是“抓眼球”,所以你基本看到的就是,暴力、猎奇、一夜暴富,诸如此类的信息。换句话说,媒体在控制你会看什么。如果劣质信息你照单全收的话。你说你还会有什么“有质量”的思考吗。应对方法是:从被动接受信息,切换到主动搜索信息。

6.不断抬高自己的消费欲望。道理很简单,高消费提高了快乐阈值,当有一天你无力承担高消费时候,你只会得到失望和沮丧。更严重的是,如果把快乐和高消费挂钩。那也就失去了获得简单快乐的能力。

7.永远做没有竞争优势的事情。比如,大龄求职者会担心脑子和行动里没有年轻人快而焦虑,而没有关注自己经验的优势;初级创业者会担心自己没资源没钱而焦虑,而没有关注自己做事灵活的优势。要记得,永远要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别人的劣势。普通人获取竞争优势的办法是,把自己的时间,倾注于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上,这样就有机会获得竞争优势。

8.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稍微一回想就会发现,你现在的生活处境是你几年前关于某些重要事情的决策质量决定的,比如:选职业、找另一半、交什么朋友。所以应该用有限的精力去思考那些会影响你一生幸福的大问题上。现在你花的大部分精力想的也应该是能影响你两三年之后人生状态的事情。 ​​​​

9.总想做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总想靠奇淫巧计获胜。人生想往前走一步,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做积累。面前一栋100层的楼,楼梯就在那明摆着不爱走,非想变成蜘蛛侠。有人去走楼梯了,虽然走得慢,但是慢悠悠的走了几年一样能走上100层。结果是,慢悠往前走的人,和有飞机接送的富二代,都上了100层,想学绝招变蜘蛛侠的人,要不然还在原地学,要不然已经摔死了。

10.生活不规律,睡不好,吃不好,不运动。很难指望一个哪哪都疼,严重缺觉,身体浮肿的人不叽歪还积极向上。学习,目标,期望,好的人际关系,统统都建立在自身能量充沛的基础之上。

11.总做了收益有限,风险很高的事情,等出了问题再默默承受它的长久代价。 ​​​​比如,消费了一个你认为你需要的商品,很快这东西就放一边吃灰了,然后你因为没有积蓄,你就不能无所顾忌的开展学习、创业,和任何更有价值的尝试。这样凭空就少了很多人生可能性,而你可能根本意识不到。

12.只给自己做加法,不给自己做减法。很多时候成本不在于开启一件事情,而是在于开启之后的维护。比如,开发一个程序不是真成本,维护一个没用的程序3年才要命。这个也想要,那个也舍不得,这些事情就会摊薄自己的时间。这样只会让自己迷失在各种细枝末节中。

13.从你第一次突破原则的底线开始。比如:你第一次借钱不还,第一次言而无信。建立自信需要自我认同感,破罐破摔也一样。当你向下突破底线之后,会发现这也没什么的。这样只会让自己持续跌落。你身边有质量的朋友也会逐渐离你而去,没人愿意和烂人做朋友。

14.靠投机取巧挣到了钱。这意味着,你再也不想靠真诚和努力踏踏实实赚钱了,也不会有机会再做实打实的积累了。到头来,自己认知之外的钱早晚会凭实力亏掉。再加上费力的事不想做,小事看不上,心态爆炸。靠投机取巧获得一份意外之财,从长期看会废掉一个人。

15.老大人了还是学生心态。进入社会,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校准你对世界的预期。社会不是不允许翻书的考场,社会是一个无限制格斗竞技场。期待生活是公平的这是一个幻觉。你要学习的是在环境中应对不公平并获得你想要的东西。当然,不能偷鸡摸狗。


——————————————

关于我:

喜欢看书,经常想事儿,不总失眠,喜欢智慧,想站着挣钱。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点认知的总结,这事儿挺酷的。希望20年后,总结的这些知识不过时,对我女儿还有用。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张君学习圈,微信号:mrzhangsay


user avatar   reseted1619658896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旦松懈上帝就会用最快的速度回收你的天赋

——————————————————————————————————

说我不审题的话…我只是想用这句话表达人是怎么样废的,那就是松懈。


user avatar   xiao-rui-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被废掉的第一步是:不在意自己的体重。

有段时间我的肠胃不好,很注重饮食,清淡,七分饱,结果很快就瘦下来。但没高兴几天,就遇上了疫情。开始过上了除了吃就是睡的生活。慢慢的吃饭不规律,睡觉不规律,遇上好吃的就吃很多,遇上好看的电视剧,也是整夜不睡。很快我的生活就过的如猪一般,吃了睡,睡了吃。身材也越来越像猪,想法也越来越像猪,觉得多吃点没什么不好,胖点就胖点。

人被废掉的第二步是:不在意自己的穿着

身材一胖, 瘦时的衣服很多就穿不上了, 不买吧,就要穿以前的旧衣服,买吧又想着自己有一天会瘦下来,再等等,先穿着以前的旧衣服,于是就出现了,天天想着减肥,天天继续吃,然后穿着以前的衣服,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慢慢的就不在乎了,心里却告诉自己,反正有一天回瘦的,先这样,但其实自己都没有感觉到,那种习惯肥胖和不想变美好的想法,又多可怕。这一步其实和上一步是联系着的。

人被废掉的第三步:不想着向前,总怀念过去

我在看知否的时候,发现其中明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要向前看。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更喜欢回忆过去,因为过去的美好确定是发生过的, 是自己拥有的,同时也是再也回不去的,所以人们都希望从中获得一种勇气, 一种自己会拥有美好的勇气,当然,也会毫不客气的苛责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这种想法一旦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对未来充满恐惧,最自己充满责备,觉得自己不行,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更熟练的畏手畏脚,日子一天比一天颓废。


user avatar   jack-bauer-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学在一个国企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积极上进,能力也很强。后来他们单位有一个艰苦地区的外派工作,他想都没想直接去了,在艰苦地区干了三年整,拿了不少成绩,评了一堆劳模和先进。恰好赶上一批老科长退休,有提拔的机会,全单位都以为他肯定能提拔,结果最后提拔了几个关系户。

后来组织部的人和他谈话,说你别着急,现在实在是提拔名额太少,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说前任领导之前许诺过提拔的人我们只能先提拔,你再等等,明年一定解决你的问题。然后明年之后又明年,到了第三年,组织部找他谈话他直接不去了。

现在每天不上班,在家玩游戏,带孩子。这种故事可能全国每天都有很多,又俗套又真实。

多说一句:

为啥评论区这么多人信誓旦旦的给我科普说国企没有组织部这个部门呢?我也在国企,我们国企是确确实实也有组织部的啊,给你们随便找几个别的国企的新闻报道吧:






                 

相关话题

  如何摆脱迷信的枷锁?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变成人们所谓的软柿子? 
  有哪些能够真正提高情商的书? 
  49 岁女子为找工作身份证改小 11 岁称「年龄小好找工作」,人到中年就业形势如何?会遇到哪些问题? 
  如何劝阻舍友打太多游戏? 
  为什么有些恶贯满盈的黑老大,年轻时杀人如麻,老了之后却会信佛信道? 
  为什么一些具有文学素养的人会本能地排斥(不是鄙视)无文学的行为和人?怎么解决? 
  如何看待「女生被男朋友忘在服务区2小时,又冷又饿又没有手机」?恋爱期间怎样才能始终保持热情与温度? 
  如何看待“豌豆公主病的日常”黄婧 对于国外和国内的医疗系统完全两个态度? 
  如何理解「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前一个讨论
如何透过身边小事发现某些大趋势?
下一个讨论
东欧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现状如何呢?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