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细思极恐,大数据已经侵入脑中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地说,在国内隐私数据保护的现状下,互联网企业获得了海量的个人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以及各种-包括但不限于手机麦克风、物理轨迹-个人数据的搜集,是可以更为精准地预测用户的可能思考方向以及行为的。

就题主的例子,有可能是:

1、题主浏览韩国信息

2、浏览行为被获取

3、系统分析题主数据,发现题主曾经关注过韩国某搞笑系列、韩式运动鞋、韩国旅行

4、题主打开B站

5、B站通过数据交换,获得题主可能关注韩国某搞笑系列,并推荐

6、题主打开京东

7、京东通过数据交换,获得题主可能关注韩式运动鞋,并推荐

8、题主打开携程

9、携程通过数据交换,获得题主可能关注韩国旅行,并推荐




  

相关话题

  被人恶意窥视但无证据,能怎么维护自己的隐私? 
  歌莉娅回应女士试衣间现摄像头,称「只有店主和经理有权查看,受总部监管」,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用人工智能辅助法官判案可行么? 
  如何理解马云「未来 30 年,计划经济会越来越大」的言论? 
  有哪些未来人工智能的职位适合经济专业? 
  当人们无法接受某些网红爆红时,是否说明现在人们受信息茧房的影响而难以接受与自己审美不合的内容? 
  霍普金斯疫情地图网站是如何做到每天 10 亿点击量而不崩溃的? 
  用人工智能辅助法官判案可行么? 
  和男朋友拍的私密照片和视频被妈妈看到了该怎么办? 
  吴恩达表示「AI 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从大数据转向小数据」,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前一个讨论
提高国民素质应当重于道德建设,还是法制建设?
下一个讨论
程序员为何高薪?





© 2025-05-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