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三国时期从不见由交州进攻益州?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交州郁林人来答一下。

东汉是一个军事力量较弱的王朝,对地方支配力一直走下坡,常年奔波于解决羌乱的中央政府,根本无力加强交州的统治。故而以交州的经济、文化、建设、交通而论,在东汉末年没有争夺天下的战略价值。尽管士燮称雄于交趾,可从来没敢往外扩张一步,士燮是有自知之明,以交趾的实力不足以争雄于天下。士燮仅仅是提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水平,估计士燮不服孙权也打不过孙权派遣主力进攻,最多能依靠道路遥远割据一方。

东汉末年时,全国以河洛、河北是经济发达地区,巴蜀、江南、荆州次上一等,再往南中、建安郡去就是一片荒野,人口由一个一个落后的部落所组成,不懂文字,不懂生产技术,并且民风有些凶悍,不好控制。诸葛亮短暂平定南中也没能把南中发展为有力的经济区,偏生还要派遣部队提防那里的人造反,处理这种民族矛盾可谓吃力不讨好。交州在南越王赵陀建国的基础下,又由马援一定平定,情况显得比南中、建安郡更好一些。

140年人口普查以及西汉人口普查推断,东汉末年的交州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同时也并无大规模经济开发,人口应当保持在二百多万。以交州的面积而言,这人口实在过于分散。交州以交趾为省会,郁林郡和苍梧郡作为大郡,人口最多在五十万以上,三个郡加起来就已代表了交州实力的总合。

在经济力以支配力低下的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军事作战。以当地后勤力量难以支持,恐怕必须要依靠中枢财政进行支援,过于消耗财力。交州、南中彼此又是落后地区,互相不具有价值性,由此两处出兵,攻占了邻土还要进行支配和开发,按说割据领土本是为了增强实力,没理由反往里面填钱。

我常年在交州游走,深知山地、丘陵、台地交错,交通极不方便。比如说动车、火车在河北平原的正常速度到了岭南地区就必须降低一半左右,由北方到南方快到的时候就是煎熬,实在太慢了。况且古代没有人修路,山地瘴气很多。刘备要想走交州取益州,这只长征部队还没到估计就已经溃散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撤退时饱受森林瘴气、蛇虫侵扰、细菌感染等问题,以致数万人丧生,刘备要从荆州派出这么一只远征军走古代南方道路,估计还没到就已经溃散了。真打算要出兵,恐怕只能用水军走珠江流域,但南方经济水平不行,主力还要由中央调派,在交州实施军事行动至少要筹备两三年时间。对于孙吴这么大一个国家而言,进行交州争夺战都相当吃力,刘备仅仅占领交州几个郡,怎么可能在交州派遣部队进攻,部队派的少了又没有意义。

珠江流域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确把交州化为战略目标之一:“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指的是割据荆州以后,南海也是目标之一,南海郡与桂阳郡相连,并且掌控珠江流域之便,其交通问题不至于太差。不过诸葛亮的算盘在南郡之战以后就行不通了,孙权于南郡之战同时命步骘进入了交州,并将州治设立在南海郡番禺县。

番禺县所在就是今广州市区,对于孙权而言此地战略价值胜于刘备万分,孙权水军可以直接从主基地柴桑出发,入鄱阳湖直达番禺,控制了苍梧郡和南海郡又等于控制了大部分珠江流域。若非孙权水军较为发达,大概不会想控制交州。

题主提到的晋吴交州争夺战不是一场大规模,却是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历时八年之久,交趾太守建宁人爨谷和巴西人马融先后死于任上,马融是蜀将马忠之子。交州在早期不具备战略价值,到了西晋灭蜀以后意义就不一样了。孙吴有长江天险之利,又封锁着峡口,西晋要灭吴就必须考虑多面进攻以分化孙吴军事力量。蒙古伐宋时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先灭掉大理国,再由兀良合台从云南出兵攻宋。

于是司马炎考虑把南中各郡以及部分交州领土设立为宁州,以霍弋为南中监军,统领军事。并在南中推行减税政策以拉拢人心,强化南中支配力。孙吴在262年就发生了吕兴叛乱,一直到第二年孙休都没能派兵把吕兴拿下,东汉末年时交州本土势力杀刺史或驱逐官员事件屡见不鲜,可见中央政府对交州进行支配之困难。吕兴叛乱的原因是孙休想要在交州征集孔雀和野猪,并调动徭役,所以这都是吃货惹的祸。当时西晋与孙吴发生全面战争,先是陆抗进兵永安,被罗宪抵挡,又是胡烈出兵进攻西陵牵制陆抗。

司马昭立即以霍弋为交州刺史,派兵进攻交州。这一次军事作战的意义显然不是为了夺取交州的资源和生产力,是为了牵制孙吴军事力量,因而战略意义突出。霍弋奏请任命建宁人爨谷为交阯太守,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率军增援吕兴。军未至,吕兴已被属官李统所杀。

爨谷统领军队占领了昔年士燮的老巢龙编,龙编又是交趾郡的治处。爨谷行军虽无具体时间记载,但很可能走了大半年之久,按现在的道路步行仅用十五天左右。具体行军路线没有记载,但估计晋军先前往古兴郡,再前往今文山市就能够沿着河流进入红河,这就能直达交趾,既今越南。这一支部队的兵力估计并不多,主要依靠拉拢交州原来的叛军进行作战。孙皓则从265年一直拖到268年才在组织大规模部队进行反攻。初期,刘俊、修则与杨稷交战,兵败阵亡,孙皓再度以荆州、建安两路出兵,不过海军李勖、徐存无法按期抵达而自行退兵。虞汜、薛珝、陶璜等则与晋军相持交战一年多才将敌人全歼。这一次作战西晋利用蜀汉降兵以及交趾叛军消耗吴军国力,即便战败亦未损失中央战力。霍弋彻头彻尾被司马氏给骗了,当初出兵时中央曾答允会派遣增援,结果攻占交趾以后就没进一步扩增在交趾军力,交趾太守只能依靠拉拢本土势力对抗吴军。同时交州晋军恐怕还要依靠霍弋给予军资增援,霍弋一死前线就崩溃了。吴军方面单依靠交州兵力无法对付晋军,必须要从荆州派遣主力,并在战后留下部队进行驻防,导致在晋灭吴战争中交州部队还没来得及返回孙皓就已经投降了。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就废掉了宁州,对南中以及交州的统治没从前那样重视,后期复设宁州又遇上南方部落叛乱,宁州刺史李毅活活累死于任上,若非有颠覆一个国家的战略价值性,此二地在魏晋时期不具备太多统治价值性。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锦熙 邀

1、益州和交州确实有道路相通,题主说“许靖、刘巴,后来都去了益州;雍闓叛乱绑架张裔送给孙权,孙权派刘阐准备接管益州;晋朝初,建宁太守霍戈派遣毛炅攻取了交州”,这说明题主看书很仔细,一般人对这种细微的地方很可能一眼扫过去,不会 象题主这样发现其中所隐藏的问题。

益州和交州之间的这条道路,严耕望先生在《汉晋时代滇越道》中做过详细考证,简而言之,这条道路从交趾郡(今越南河内)出发,经过进桑关(今越南河江),再经过西随县(今文山县)、贲古县(今弥勒县),最后到达益州郡的晋宁(今昆明市晋宁县),再由此北行,即可到达成都。

此图为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中关于滇越交通的地图,虽称是唐代,但汉晋时代滇越交通亦与此同,他《汉晋时代滇越道》一文亦用此图。途中红线所标,即是当时交趾到益州的道路。

许靖、刘巴自交州至益州,皆从此道,许靖在交趾,给曹操写信,说他“欲上益州,复有峻防,故官长吏,一不得入”。这里所谓“峻防”,指的就是进桑关,进桑关是交州到益州一大要隘,刘璋为某些政治考量,不欲“故官长吏”入蜀,故与此地严加防范,许靖因此不得入益州,直到后来刘璋请他才得以过去。

刘巴由交州入蜀,《零陵先贤传》则曰:“巴入交阯,……与交阯太守士谿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为益州郡所拘留”,这里所谓“由牂牁道去”,指的就是这条道路,因为进桑县、西随县皆属于牂牁郡,这条道路是从交趾通过牂牁,再到益州郡的,所以《零陵先贤传》称其为“由牂牁道去”,(这句话另有版本称之为“由牂牁遁去”。)到益州郡(今昆明市附近),刘巴被益州太守所拘留,正好印证了他走的是这条路。

三国末年,吴国交趾人吕兴杀太守,派人“诣进乘县”,于是霍弋派毛炅占领交趾,这里所谓“进乘县”,即汉代所谓“进桑县”,这说明霍弋之收交趾,也是通过这条路来的。

这条道路并不仅仅在三国时才有,它其实开通极早,据《水经注》云,东汉建武十九年,伏波将军马援上书,称“从(米+尼)泠出贲古,击益州。……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藉水利,用为神捷也”,这里益州是指益州郡,非益州。可知从东汉初年,此道就已经是滇越之间的主要交通通道,而且由于可借水运之利,最为便捷。

2、为什么刘备没有选择从这条道路进取益州呢?也不见孙权从这条道路攻取建宁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一点:东汉三国时的益州,其实是分两大部分的。

一部分是成都平原及汉中盆地,这部分位于益州北部,自从战国时司马错伐蜀以来,此地就被纳入中华,至东汉三国时已历数百年,文化发达,且区内沃野千里,水旱从人,号称天府之国。


另一部分就是今天所谓云贵高原,包括今天云南、贵州一带,这部分位于益州南部,其中崇山峻岭,人民多为蛮夷,号为西南夷,未曾开化。这部分在当时,被称作”南中“。

南中的开发,最早以汉武帝开五尺道为起始,但并不深入,多是浅层浸润而已。——我们知道直到现在,云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2个,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25个。少数民族多,也就意味着这里经济文化不发达,——或者说是未曾开化。诸葛亮南征,《出师表》称是“深入不毛”,这里“不毛”当然不是指寸草不生的沙漠,而是指蛮荒之地。

《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南征结束后,在当地全部任命当地酋领为官,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可见,当时南中的环境,诸葛亮甚至连直接管理都做不到,只能维持名义上的统治。

这是从民族、文化、政治上来说。

那么,南中地区的这种情况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从地理上来说,南中地区属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属于中国地势第二级台阶,是从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西段海拔2000米以上,东部海拔不足500米,其间岭谷起伏,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如横断山脉、怒山、哀牢山、高黎贡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等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相互交错,地形极其破碎。

正因为该地区地形如此支离破碎,所以它事实上被山谷河流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区域,各区域之间交通困难,不易交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南夷各民族一方面得以抵抗住了华夏文明的浸透,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因为如此,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无法得到发展,长久处于原始蒙昧状态。

我们前面说了,滇越之间的那条道路,马援曾称“此道最便”,但这只是和当地其他交通线路比较而言,其实这条道路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鸟道”,《南中八志》称:“交趾郡治龙编县,自兴古鸟道一千四百里,盖以其险绝,兽犹无蹊,人所莫由,特上有飞鸟之道耳。”则该地区最便捷,号称“神捷”的道路,都如此险峻难行,那其余道路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现在就知道刘备为什么不从交趾到南中去攻克益州了。

第一,益州和交趾相接壤的部分是南中,而南中是未开化的荒蛮之地,所谓“不毛”,没有政治、经济上的价值。

第二,南中地区地形极其复杂,道路极其险峻,根本不利于行军用兵。

第三,刘备当时在荆州,从荆州到益州,自古以来就有一条黄金道路——长江水道,这也是从古至今所有时代从荆襄入川的最便捷的道路。你要刘备不走这条黄金水道,却去绕一大圈,从荆州南下到孙权的地盘交州,然后从交州再走羊肠鸟道去蛮荒之地的南中,再从南中翻越崇山峻岭去成都?——我觉得除非刘备是智障,否则不会做这种选择。




  

相关话题

  鲁肃没打过仗,凭什么位列东吴四大都督? 
  老师说“刘备只适合做一个州的军阀,做不了中原之主”说是当时荆州名士说的,那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啊? 
  如果不被吕布偷袭,刘备凭徐州一州之地能不能成就霸业或者帝业?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刘备在场吗? 
  为什么人们对于刘备和曹操的印象反转了? 
  刘备赤壁一战明明能拿出两万人,为什么还被曹操五千骑兵追的不知死活? 
  古代为什么打水战? 
  唐僧取西经时如何跟别人交流?他是怎样翻译经书的? 
  战国时期是打仗前先找个理由呢,还是像《大秦赋》那样说打就打呢? 
  如果刘备魂穿成幼年的秦琼秦叔宝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以前的非洲大陆除了埃及以外有没有其他强大的文明出现?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曾经横扫六合的秦军在灭秦之战中表现极弱?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