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我也不屑于ID刘备黑的邀请。
题主不是要算账吗?那我给你算个清楚。
蜀国的舆论上千年过去了,民间风评依然比吴国强。
难道只靠罗贯中通篇一拍脑袋凭空写书编书?怎么可能嘛,《三国演义》是罗贯中通过整理和杂糅之前历朝历代流传的民间戏曲、传说、诗词而成。
那,之前历朝历代流传的民间戏曲、传说、诗词又是如何流传成到了罗贯中时代的这样的(曹操奸雄、与刘备相对;关羽青袍红脸长胡,张飞黑须,诸葛亮羽扇纶巾,赵云马超白马银枪等等等等)。
刘备晚年军事失败关系的那也只是益州半州之地的百姓(顶多算上沿途征召入伍的百姓)。
他自己挂了,把诸葛亮推上台。半州之地百废待兴,又过了几年,治理成效出来了,谁都知道诸葛亮自己累死累活也要将半州之地的百姓治理得井井有条。
那刘备晚年军事失败、他自己挂了、诸葛亮上台执政,对百姓来说,算到底,终究是利大于弊。
这笔账题主会算吧?
假设你是蜀国百姓。你有子孙后代,也就是说,有大儿子有小儿子有女儿还有大小儿子的孙子孙女各2人。你的大儿子去参军当上了蜀国基层将军,因为夷陵之战,你大儿子战死沙场;也因为你儿子战死沙场,你的家人和你大儿子的家人得到了蜀国官方的抚恤金(也可以说遗产丰厚,分到每个人都有份)。
到了诸葛亮执政时期,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赋税不多,你一大家子完全可以负担,你一大家子早就安居乐业、和和美美。
你说,这样的蜀国政府你是夸多还是损多?
孙权晚年呢?二宫之争影响吴国全国百姓的生计,孙权晚年吴国的苛捐杂税有名到你自己查了就知道有多么离谱,基本上是你不造反起义,税收离谱到就把你全家的命都革了。到孙权晚年吴国几个州的百姓你不用了解得清清楚楚,知道比蜀国多得多就行。
同样假设你是吴国百姓。生活就这个吊样你自己都自顾不暇了,你家还怎么“开枝散叶”?别谈了别谈了。孙和孙霸轮流执政比孙权晚年还要离谱。
你说,这样的吴国政府你是夸多还是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