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解读呼延灼曾说道,呼延灼“天威星”的星号很大部分来源于他曾经用“连环甲马”的威力逼得梁山上下束手无策,不得不用非常手段去请外援,而这位外援就是笔者这次要解读的角色“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其实只要对应呼延灼的“威”字,徐宁的“祐”字就比较好理解了。但是不排除有一字多寓意的可能,因为徐宁身上有“祐”对应的元素其实有点多,所以还是得按照老规矩先解释下“祐”这个字。
“祐”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助也”;《集韵》的解释是“神助也”;《康熙字典》里认为,“祐”也可以作“佑”,意思是“佐助也”,当然这个佐助可不是《火影忍者》里的那个二柱子Sasuke,而是辅佐、帮助的意思。
对比《水浒传》原文的剧情被呼延灼的“连环甲马”战术整的没脾气的梁山,碰巧就有一个上山没多久的头领叫汤隆,他的姑舅兄弟叫徐宁,在他家传的钩镰枪法训练出来的部队正好能破“连环甲马”,帮助梁山解除了重大危机。在容与堂刻本里的赞诗有一句:“不是徐宁施妙手,梁山怎得解重围”(袁无涯和贯华堂本无)足以印证徐宁的“天祐星”这一星号。
值得一提的是,引出徐宁出场的关键人物,“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的名字非常值得玩味,在《尚书•商书》中《汤诰》中有“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之语。
对于《水浒传》而言,汤隆推荐的徐宁大破呼延灼后,直接促成了“三山聚义同归水泊”的剧情,对于梁山而言,无异于一次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二龙山势力和呼延灼的加入,让梁山泊初步具备了单刷曾头市、北京城等高级副本的能力,说得上是山寨兴隆,汤隆的姓名说不定寓意如此。
一、杂剧与历史的交错,被演绎的人物
金枪手徐宁在正史中基本是查无此人,但在《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还是能看出一些徐宁的原始形象。
在《宣和遗事》中徐宁只是背景板,是和杨志一起运花石纲的有十二个制使之一,原本《宣和遗事》对宋江三十六人故事描写的篇幅就很小(当然,《宣和遗事》的作者打死都想不到,自己寥寥几段话会在后世开启一个类型的小说时代),关于徐宁的介绍就更加少的可怜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徐宁的绰号在当时就已经是“金枪手”了。
有读者可能对于“金枪手”这个绰号没概念,其实这个绰号已经很能够说明徐宁原始形象的定位,因为“金枪手”不仅仅是一个绰号,更是一个和官方直接挂钩的军职。拿军职当做自己的绰号,在宋江三十六人是非常独特的,不仅说明了这个人的职业,更代表着这份职业对于他有着特殊的意义,比如代表他的尊严和骄傲。
那么“金枪手”究竟是什么意思?《水浒传》的老读者一般都会注意到,《水浒传》的原文中梁山在徐宁上山后便成立了一支部队,名字叫“金枪队”,队长就是徐宁,队员则统一被称呼为金枪手。与之相对的还有一支银枪队,队长是八驃之首小李广花荣,队员是银枪手,花荣和徐宁被统称为“风流威猛二将”。根据原文描写是:
“金枪手,银枪手,各带罗巾,鬓边都插翠叶金花。左手十二个金枪手穿绿,右手十二个银枪手穿紫。背後又锦衣对对,花帽双双,纳袍簇簇,锦袄攒攒。两壁厢碧幢翠幕,朱幡皂盖,黄钺白旄,青萍紫电。两行二十四把钺斧,二十四对鞭挝。”
这一描写最早出现在第七十六回《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按照布局,金枪队和银枪队位于蔡福、蔡庆带领的擎刀手队之后,在宋江、吴用、公孙胜组成的领导核心之前。
结合描述,“碧幢翠幕,朱幡皂盖”都是富贵官宦的仪仗;“黄钺白旄”出自《尚书·牧誓》的“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寓意王师征伐;“青萍”和“紫电”都是宝剑名,尤其是“紫电”传说为吴大帝孙权的名剑,可象征着兵权;“钺斧”、“鞭挝”都是象征权威的督战刑具,在《战国策·秦策》中就有“白刃在前,斧质在后”之语。
当然,以上的元素总结一下就是这支金、银枪队是一只仪仗队,但考虑到花荣和徐宁都是八驃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估计这支仪仗队还兼任近卫部队的作用。
在正史中,也确实存在这两支部队作为禁军体系的一部分。在《宋史•志》卷第一百四十一兵二(禁军下)中记载有:
“金枪班左右二,元祐二年六月,密院言:‘元丰七年,承旨司传宣密院:殿前指挥使左右班枪手可各以五分为额,余悉改充弓箭手。切详先为在京马军全废枪手,其诸班枪手有阙,无人拣填,遂有此宣旨。近因殿前马步军司奏,诸在京马军复置一分枪手,诸班枪手并依旧教阅。’诏:‘元丰七年宣旨,更不施行。’”,以及“银枪班左右班二,中兴置”;在《宋史•志》卷第一百四十里熙宁七年正月,诏颁诸班直禁军名额里殿前司诸班中在“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之后也有金枪班的名字出现,以及后面的“金枪班左右班二,旧名内直。太平兴国初,改选诸军中善用枪槊者补之”的解释。
换句话说,就是徐宁绰号的指向性很强,和禁军体系内的金枪班深度绑定。而徐宁的绰号在《宣和遗事》中是金枪手,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则是金枪班,而且更加直言不讳:“金不可辱,亦忌在秽。盍铸长殳,羽林是卫”,尤其是“羽林是卫”点出了“金枪班”的性质——近卫部队。《水浒传》无疑也延续了这个设定,在徐宁的赞诗中就有:“常随宝驾侍丹墀,枪手徐宁无对”(容与堂本作“神手徐宁无对”)的诗句。
而从《宣和遗事》上说,徐宁是运送花石纲的十二名制使之一,如果《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记载都正确,那么徐宁其人恐怕出身就是金枪班的金枪手,并将这个身份作为自己的骄傲放在了绰号里。
在元、明、清三朝杂剧中,徐宁虽然比不上燕青、李逵之类的大IP,但出场相对还是不错的,在元代杂剧《争报恩三虎下山》中徐宁和关胜、花荣同列主角。在剧本中,徐宁是紧接关胜之后第二位出场的主角,开场词就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枪教手徐宁是也”。在杂剧中,徐宁的外号和其他野史笔记有所不同,是叫做“金枪教手”,而且排名是关胜第十一、徐宁第十二、花荣第十三。
从杂剧上看,《水浒传》关于徐宁教授钩镰枪的剧情并非空穴来风,关于“教手”一词一直延续到《水浒传》时迁盗宝甲时曾“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家”。而且关胜、徐宁和花荣的关系也早有初步模型,三人之中关胜居长、徐宁和花荣则分别执行救助李千娇儿女和捉拿丁都管、王腊梅和赵通判,《水浒传》中的金枪手和银枪手在元代杂剧中就有了较为原始的互动情节。(为防止读者对这些人物没概念,大概阐述下《争报恩三虎下山》的剧情,大意就是:赵通判之妻李千娇救下关胜、徐宁二人,并结拜姐弟后李千娇被人诬告,关胜、徐宁和下山接应的花荣救了李千娇,杀了反派王腊梅和丁都管,使赵通判与李千娇消除隔阂、破镜重圆。)
二、甲胄与武器的映衬,赛唐猊和钩镰枪
随着第一部分的结束,其实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徐宁的金枪手绰号并不和钩镰枪挂钩,而是被《水浒传》进行二次演绎的。
但读过《水浒传》的读者应该都不陌生,金枪手徐宁的标签除了家传绝学钩镰枪法之外,还有一套出场过一次但没什么卵用的雁翎砌就圈金甲“赛唐猊”,说它没什么卵用是指这幅宝甲设定为 “刀剑箭矢,急不能透”,偏偏在第一百十四回《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为了救被活捉的郝思文,项上被毒箭射中毒发身亡,成为了征方腊战役中第一位战死的天罡正将。
关于徐宁身上的标签钩镰枪和雁翎圈金甲“赛唐猊”,笔者虽然不是冷兵器方面的专家,但还是针对钩镰枪和雁翎甲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资料收集,日后如有机会再做修正。
笔者最初在《宋史·岳飞传》中疑似“连环甲马”出处的的“大破铁浮屠”一段中寻找线索:
“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这段描写可以说与徐宁用钩镰枪队大破“连环甲马”的剧情相似度非常高,问题就在于击破“拐子马”的兵器麻札刀究竟是什么?
考虑到剧情的相似度,笔者首先怀疑“麻扎刀”是否就是小说中的“钩镰枪”?在网上也确实有这类的猜测,认为麻扎刀就是最原始的在枪上以麻绳扎刀的类似于钩镰枪的武器,或者干脆认为麻扎刀就是钩镰枪。
但在《水浒传》小说中并不这么认为,第七十六回《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就在蔡福、蔡庆擎刀队之前,萧让和裴宣率领的队伍中就有“这两个马後,摆著紫衣持节的人,二十四个当路,将二十四把麻札刀”。很明显,施耐庵并不认为麻扎刀是用于攻击骑兵的兵器,而是变成了军队赏功罚恶的仪仗。
笔者又查阅了《武经总要》、《武备志》、《纪效新书》都是查无此物,说明麻扎刀并不是制式兵器而且使用率非常低。但网友孙坚先生推荐龚剑的《中国刀剑史》中认为“实指刀柄缠麻,此类刀应该都是双手刀,风格应该与丹阳‘两淮制置印侍郎任内咸淳六年造’环首刀相近”;网友闲蛟龙先生推荐的一篇由网友缔重约写的《岳家军克敌利器:麻扎刀的真实面目》中认为是朴刀的一种;笔者同事高先生则提出了“马扎刀”是“斩马刀”讹传错写的猜想。
但作为短兵器能否对抗重装骑兵“拐子马”这点笔者是存疑的,如明代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所说:“短兵利在速胜,终难接长”,大意就是短兵器适合速战速决(近身战),和长兵器相比处于劣势中,对于长兵器尚且力不从心,何况对付更猛的重装骑兵?所以关于麻扎刀是不是就是钩镰枪这一问题,笔者实在得不出确定结论。
于是又从枪本身出发,在《武经总要》寻找了一些端倪,目前发现和钩镰枪形式类似的有: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记载的“抓枪,刃长一尺五寸,刃后有四逆须。杆长六尺,前二尺施铁,刺如鸡距”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记载的“钩竿,如枪,两傍加曲刃。竿首三尺,裹以铁叶,施铁刺,如鸡距”。当然以上两者都是作为守城器械出现,说是钩镰枪其实是有点牵强的。最接近的应该是《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中的“枪九色”中的双钩枪和单钩枪:“其制:木杆,上刃下鐏,骑兵则枪首之侧施例双钩、倒单钩”。
在道化服于场景最考究的98年央视《水浒》中的钩镰枪是倒单钩做镰刀状的枪,11年的新《水浒传》中徐宁的钩镰枪则采用了双钩的制式,只是又和梭枪做了结合变成了投掷武器,算是,呃,一种创新吧。
再说说雁翎圈金甲赛唐猊,这件宝甲在《水浒传》中相当于徐宁的命根子,也是因为这件宝甲徐宁被赚上了梁山。那么雁翎甲在现实中究竟是否存在?
关于这副铠甲,《水浒传》中的描写是:“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重点是又轻又稳防御好,具有这个特点的铠甲其实是不太多见的,不管是唐代的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还是宋代的镜甲之类的防御力高的铠甲都不可能做到“又轻又稳”。
根据《宋史•志》卷第一百五十兵十一(器甲之制)记载“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可见在南宋绍兴年间的新式铠甲减少到四十五斤已经是极限了,绝对说不上轻,遑论北宋年间的铠甲。
当然也可能是纸甲之类比较奇特的铠甲,但从书中的描写看“赛唐猊”是徐宁祖传之物,纸甲是必须要浸水的一次性用品,传到徐宁这一代早就烂成豆腐渣了。同理的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真•雁翎甲”是出自《元史•孙威传》中的“善为甲,尝以意制蹄筋翎根铠以献,太祖亲射之,不能彻,大悦”就是用鸟类的翎毛和兽类蹄筋做铠甲,通过大量角质蛋白来增强防御力和轻便度,但考虑实用性和长期保存性,估计并不是这玩意儿。
相比于中国传统的札甲和鳞甲,其实明、清时期大量出现的锁子甲还是比较切合轻便、防御好的特性,但又和雁翎这一概念不太符合。还有一种工艺更加细致的札甲叫做柳叶甲,这套铠甲在徐宁的赞诗中出现过:“战铠细穿柳叶,乌毛斜带花枝”,目前只能说这个柳叶细甲是相对最贴近“赛唐猊”的原型吧。
三、魔法与技术的应用,谈谈徐宁这个人物的意义
相比较徐宁和呼延灼用技术对战的场景,前面一章梁山和高唐州的对决恰好是法师和法师之间的战斗。
相比于《薛丁山征西》、《荡寇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之类乱用法术来破坏剧情的设定,《水浒传》用法师做辅助的处理相比较而言要好很多(后期征辽、征王庆和征田虎等章节也有这类毛病)。但是相对于法师大战,很明显在这类偏世俗的演义小说中技术的力量更容易脍炙人口,比如钩镰枪大破连环马的剧情绝对比公孙胜和高廉斗法要来得深入人心。
所以,笔者认为徐宁的出场是非常能够体现施耐庵的宋史情结,也是最能体现施耐庵关于手工业的认知的章节。
宋史情结其实不只是施耐庵有,很多在元末的群众都有这样那样的宋史情结,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元朝末年红巾起义军的首领韩山童号称是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公开反元复宋以便得到天下襄助。施耐庵在这一章复刻了大破拐子马的情节,说明施耐庵对于宋史了解颇多,未尝没有这类想法。
关于手工业的认知,徐宁这一章其实还有个很关键的线索任务,铁匠出身的“金钱豹子”汤隆,汤隆不仅向梁山推荐了徐宁,更是可以批量生产钩镰枪。也就是说汤隆在《水浒传》中很难得花费笔墨描写的一个手工匠人。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并不是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而是在手工作坊之内,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就是由纺织工、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
但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可以发现,中国人不缺乏制作工艺也不缺乏想象力,相反在宋明几代,中国的工艺发明的奇特度和创新力某种程度上并不输给同时期的欧洲。有人会说因为儒家思想的禁锢,手工艺匠人中尽管备受歧视,但是歧视手工艺人的并不只有中国一家,在商业文明没有大发展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认为手工业者天生具有改变历史的特性,而且当时的科学发展和神学深度绑定。
也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其实《共产党宣言》已经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高中教科书上所说的宋明时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指的就是工场手工业,但这已经是传统中国工商业发展的极限了,为什么?没有需求。从《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汤隆尽管技艺精巧,特别是具备制作军工的技术,但只是一名小铁匠铺的工匠。如果他呆在武冈镇,是这辈子都不会有批量生产钩镰枪的机会,因为没有市场需求。梁山和呼延灼之间的战争以及徐宁的到来,让这个小铁匠铺技工在巨大的军需之下,批量制造了特殊军工钩镰枪,成为了一名梁山营手工业工场老板,再往下一步呢?没了,对就是没了,因为除了梁山之外,除了战争之外,再无大批量市场需求。
那么欧美又为什么能够突破历史的限制,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当然这个议题足够写好几本书,不是笔者这篇自娱自乐的小文章可以胜任的。简略的说,笔者认为这个原因足够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截断丝绸之路引发大航海时代说起,美洲的贵金属激发了巨大的商品缺口,而这个缺口有刺激着英国之类的西欧各国不断试图突破生产力的极限,以满足市场的空缺。
但同时期的中国却无法做到,其实即使将历史再走一遍,中国也还是不能绕开近代史的屈辱,因为这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的历史发展,中国很难依靠小农的力量打破历史循环。
徐宁或许只是一个小说的人物,但他代表的恰恰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技术发展归宿,一个徐宁只能支撑一个汤隆到达手工业工场的水平,再进一步就是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这个道理当年我们不懂,所以我们从顶峰跌落至了谷底,如今我们懂了,却有人装作不懂,历史不会重演,但往往踩着自己的韵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