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君圣主的刘备身边总是跟着豹头虎须的张飞,每当刘备碰到装逼的,张飞就暴起,这时刘备总会一脸和气地骂道“三弟,不得无礼!”
仁义大哥的宋江,左右随行的却是天杀星的黑旋风李逵,李逵开口闭口一句“谁要是不服大哥,俺李逵砍他娘的!”,于是“连累”得宋江常说“你这黑厮,休得放肆!”
慈悲为怀的唐僧唐长老,在身边护驾的必然是毛脸雷公嘴的孙悟空,各种挑衅不服管教,东土大唐来的圣僧就是脾气好,“泼猴,休要胡闹!”
就连慈眉善目的贾母,一天到晚都是“哎,凤丫头又在撒泼了~”,而我们那厌恶俗事的宝二爷贾宝玉,在自己院子的“小世界”里最倚重的丫鬟依旧是牙尖嘴利、爱怼同僚下级的晴雯。
仁德从来也换不来敬重,但是牵着的疯狗可以。
白骨精变幻的老妇人的尸体躺在地上,悟空忐忑的开口:“师父,她……”
唐僧微微一笑:“徒儿,你什么都不必说了,为师知道这乃是白骨所化。”
说罢,将一柄禅杖使得虎虎生风,照着那妖精猛地挥去,不多时地上已是一团烂泥。唐僧气定神闲地弹弹袍子:“徒儿们,下一个该揍哪个了?”
那宝玉身长九尺有余,赤面美髯,惯使的一手九环长刀,只见他怒目圆睁,对着一池芙蓉花凛然说道:“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
刘备猛地掀翻了面前的酒桌,还在沸腾的青梅酒淋了曹操一身,天上一阵惊雷,刘备邪魅一笑:“当世之英雄,舍我其谁?你说呢?小曹操?”(哪里崩坏了……)
题主你看,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不否认文学作品存在某些心理补偿的因素,但是我想大部分能够流传的作品的作者都明白一个道理:一本书好看并不是因为他设置了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角色,而是他通过对情节,人物,矛盾,冲突的娴熟把握,成功地展示的它的主题 。
你认为他们是窝囊废,其实是生生割裂了人物和整体,把角色单独拎出来鞭尸当然有哀其不争,但是如果放在书中,主角一路开挂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才诡异。
不窝囊废的主角大概只会出现在《重生之怡红公子》,《西游,我的腹黑师父》,《霸道刘备俏孟德》*感谢评论《霸道皇叔俏阿瞒》我已经停不下来了,《水浒之绝地宋江》里了。
玛丽苏尚不能忍,况汤姆苏乎?
——————
又翻回来看到了题主的补充,我原来的答案倾向于解释人物塑造和作品整体的关系,现在想想其实也可以从英雄出发。
提到英雄,最容易想起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一系列英雄形象,简单总结就是明知前路是凶依旧朝前走最后果然悲剧了的人。他们试图反抗的不是敌人而是命运。
他们的死亡不可规避吗?不,阿克琉斯他妈当年只要把孩子翻个个,把脚脖子也泡下神水他就不会死于箭下了。
但是他们不死又要怎么样呢?战无不胜一路杀到了奥林匹斯最后登上神座吗?那人和神的区别呢?
再说中国,最早的英雄形象(仅仅是我认为的)是夸父,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夸父不是真的缺心眼想和太阳比谁跑的快,他是在以人的身份向上天发出质疑,古代社会下人类对自然的畏惧不是我们吹着空调可以想像到的,面对畏惧大部分的选择是臣服,一部分人试图反抗。夸父的身上浓缩的就是这样一份反抗的向往。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纯粹的英雄式人物遵循的并不是社会下约定俗成的规律,他们的征途在星辰大海!(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而领袖,是需要世俗定义的。你要活在那一套运行的机制下。好比唐僧没有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杀个回马枪把唐太宗拉下马再建立一个关于佛教的乌托邦。
但是四大名著不能混在一起的,红楼里其实没有领袖这样的概念,起码宝玉就不是。领袖这个概念最突出的是三国和水浒。西游记更讲「幻」,而不是确立唐僧的领导地位。
刘备会说:来,兄弟们,我们去打大奸臣曹操吧!但是前路艰险,有可能就便当了,你们要是死了大哥我很伤心但是为了正义你们愿意吗?
宋江大概也是如此振臂一呼而千万人应。
而我们欣赏的英雄,大都是孤军奋战的,他们的精神内核是不被理解的孤独。
这里的英雄,不是英雄好汉的英雄,而是一个很纯粹很不能被世俗化的形象。
要是夸父长袖善舞,追太阳一路有人扇风送水还有拉拉队加油。那他的奔跑就没有意义可言了。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