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武学,宋朝设立的军事教育机构。庆历三年(1043年),仁宗朝廷下诏建立武学,学址在武成王庙,由阮逸任教授。中间罢而复设,至元丰时期(1078~1085年),确定武学官制,改武学教授为武学博士。武学的政令由国子监祭酒职掌。绍兴十六年(1146年),修建武学,设武学博士2人,学谕2人,以兵书、弓马、武艺诱诲学者。二十六年,又各改设1人。宋朝武学的设立,创造了通过教学培养初级武官的新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朝建立后,也仿效宋法,建立了卫武学, 以培养初级武官。
这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由来。
宋朝武学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防大学,直属国防部太尉管辖。教授也就是教头同时也是宋朝军官。
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那一段,就是林冲带刀进入了国防部会议厅,犯下大罪。
武学是培训军官的地方,这些军官以后都会下放部队,成为部队的军事将领,带兵打仗。八十万有统领国防部直属部队的意思。
宋朝的部队分为中央直属、地方部队、地主武装、以及所谓的义军。
林冲上梁山前,在国防部直属国防大学教书,主要负责教授枪棒。
宋朝步兵的制式武器是大枪,这是林冲的主要教授科目,因为大枪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林冲是该大学的重点学科教授。
林冲是国防部下属单位的军官,有正式的职称。
卢俊义上梁山前是地主武装首领,没有职称。
在此后梁山的多次战争中,林冲担任参谋长的时间居多,卢俊义作为前线指挥官的时间居多。
卢俊义之所以被称为梁山第一猛将,就是他长时间处于一线,负责了多次战役的指挥作战。
而林冲相对来说要少些。
马步军中惟第一,偏他数内为尊。
这一句卢俊义的评语诗,看来是说卢俊义的武功。实际不是。
马步军是指带兵打仗,作为一线指挥官的能力第一。马步军就是骑兵和步兵。
章回小说主要是形成了套路。两军对垒,结果指挥官直接上场打来打去,两边的部队在一旁呐喊助威,指挥官输了,部队就跟着撤退。
这根本不是真实战场的样子。但是这种写法,读者买账,好看,又能突出主角。
而有人说到林冲纳投名状时,看见几百个客人就怂了。
我就不知道知乎上的人是怎么认识问题的。
林冲不想纳这个投名状,是被逼的没办法,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杀人的意志。这个时期的林冲完全处于人生低谷,是一个自卑期。这是人生当中很自然的现象,就像你心情很低落的时候,你最擅长的科目会考成一坨屎。
所谓卢俊义单骑杀进辽兵。看起来不可思议。
实际上重装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冲击步兵方阵。
卢俊义单人做不做得到,我不清楚。
但是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 就经常出其不意,带领秦王府几百骑兵,卷起大旗,直接冲击对方数万人的方阵,一直冲到对方方阵的后面,然后展开大旗高呼:“敌兵败了”
敌军一旦溃散,必然自相践踏,这个胜利就肯定会归结到骑兵的头上。
实际上,敌人步兵的溃散是多种因素构成,但是重装骑兵的冲击形成最致命的一击。
卢俊义实际上就是这么玩的。
现代战争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对印自卫战中,中国的三个士兵就敢于追击印度重兵。
这是士气加持。
卢俊义的梁山地位比林冲高的原因,实际上和武功无关,而是卢俊义是梁山扩军过程中招降纳叛的这部分将领的代表,卢俊义身上有这个责任。
林冲的体系不一样,他是从国防大学出来的,虽然说他是大学教授,但是官职并不高,自己认识的部队体系的人不多,到了梁山以后,没有多少战友同乡关系做支撑,自然职位要低一些。
你们看卢俊义战功赫赫,实际上,所谓战功越多,就是被整的越多。他不拼不行,只要差一点,命就没有了。
江南平定后,林冲作为幸存正将,随大军班师,却在屯扎杭州期间得了风瘫,被留在六和寺中养病,由武松看视照顾。他在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在乱世当中,能这样死,那是相当不得了的。死在床上,此为善终。还有武松看顾,何等荣耀。武松这一辈子连哥哥武大郎都没有照顾好,却最后给林冲送了终。
武松为什么没有去追随卢俊义?
就是不知武松在各位眼里,算不算一个英雄。
被武松高看一眼,仔细照料的人物,可见人心自有一杆秤。
宋江、吴用听了,猛然省起,说道:“你看我们未老,却恁地忘事?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大员外,取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士,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惧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
这个卢大员外是个意思?
有人认为他祖居大名府,就是个财主,富商。
这话算是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没说,或者是不知道。
哪一半没说?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家,传承的是农耕文明。
中国历史上出现大规模内乱的主要原因,就是大规模兼并土地,造成大量农民无土地可以耕种,沦为流民。流民聚集,身无分文,衣食无着,一旦有人撺掇,便开始吃大户,人员一旦形成规模,有人领头,就开始造反。
那么那些人在大规模兼并土地?
除了贵族官僚阶层,就是这些所谓的员外。
员外曾经是一个官职,后来就泛指一些居住在城市里的富豪。
这些富豪有个特点,就是一有钱就大量购置土地。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地主,他们并不住在农村,农村的土地雇人管理。兼并土地,雇佣民团保卫土地,这些都有专人负责。他们享受土地所带来的红利,结交官僚,巴结贵族。
你看遍明清小说,这类人都是一个模式,有钱就要买土地,拥有的土地越多越好。而这些人通过资金运作,甚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到底大到一个什么规模。他们就是买买买。而在缴纳国家税收时,却是按丁交税。这个现状一直维持到清朝,才开始改革“摊丁入亩”
把卢俊义赚上梁山,一方面这个人有点本事,另一方面这是梁山扩军过程中的一个财政政策。抢劫地主,不如直接把地主拉上山。这样梁山就有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
卢俊义为什么一上山身边很快就聚集一伙人?
就是因为他的这个员外身份,且卢大员外的财力得到公认的。
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卢俊义作为大地主。要搞清楚,只有居住在城市里的地主才是真正的大地主,他们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劳动,土地是他们的资金蓄水池。他们收获物产,却不知道庄稼是怎么种植怎么收获的。
这样的实际出资人如果都不算地主武装的首领,这样的见识是浅薄的。
中国土地革命的真正意义便在此,要的就是彻底打倒这样的制度,解放农民。
对林冲,学界的认识都包含一条:善良。
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水浒传》第十回)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林冲有杀人动机。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
林冲不纳投名状,在王伦这里就待不下去。
他不这么说,又该怎么说?
如果施耐庵要把林冲塑造成一个杀人魔头,或者是前后反差巨大,那么后面的剧情就不好桥接了。这也不符合对于林冲这个人物的塑造。
杀人这种事情,动机只是一部分,关键是还是看证据。
有动机,最后形成了既定事实,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事实上,林冲在这一过程中,就没有伤害一个无辜的人。
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
林冲最大的怨恨就是这厮逼他纳投名状。
如果动机说明一切,那么这世上必定冤案无数。
林冲是一个被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时又具有一个正直的军人形象。他会打仗,武艺高强,有幸福的家庭,有一个体面的职业--国防大学的教授。兴趣爱好广泛,是一个兵器控,对于自己的专业孜孜以求,痴迷于武术研究。就是这么一个人,最终却被逼上了造反之路。
卢俊义被赚上梁山,这不冤。因为大规模兼并土地,导致流民聚集造反,这类员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之所以有人给卢俊义喊冤,一个是故意瞧不起知识分子,一个认为地主阶级造反不合情理,他们也是受害者。
而《水浒传》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才是这本书真正值得阅读的地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毛文龙可以嚣张跋扈,屡战屡败,瞎几把吹,只要他在敌后能牵制后金,
袁崇焕可以不要监军巡抚节制,可以辽事一言而决,一年领几百万军饷钱粮,只要他能控制那帮狗日的辽西军阀,不让后金破山海关是明庭的底线。
辽事败坏的大锅在于辽西军阀卖国卖友军,几十万明军死在辽东,只有关宁军转进如风。
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只要他能控制东江军配合他在辽西的筑城,在他指挥下东江军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内斗崩溃,旅顺被攻破,三顺王投清送上重炮水师。
督师平辽平到京城了,烧的不是你家房子,死的不是你家亲戚,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