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60岁以上老人(不分地域)在山东免费乘公交? 对其他地区是否有借鉴意义? 第2页

     

user avatar   xiao-ben-gou-dou-dou-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服了,一群人在说该政策制定者不了解老年人。可你们也不了老年人公交费新增地区的交通状况啊。

大多数人说会影响上班族上下班。

可关键问题是,别说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稍微大点的城市,就算是像菏泽这种超穷的地级市所在地,或者胶州之类的县级市,老年人公交费早实行好几年了啊。

剩下地方,基本都是小县城了,城区不大,一般人从家到单位,电动车也就十多分钟。原有公交系统并不完善,天知道多久来一趟,靠他上班,等着迟到吧。

所以,绝大多数上班族,根本没有靠公交通勤的习惯。再说小县城车牌不用摇号,车位便宜,至少至少每家停放几辆电动车是有足够空间的。

倒是老年人,因为没工作,所以出行比年轻人还多,可他们不会或者不敢开车或者骑两轮车,坐公交又嫌贵。每天骑个电动三轮车在街上慢悠悠乱转,还不怎么遵守交规,是既阻碍交通又危险啊。

近几年,山东各地尤其是小城市小县城,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禁止电动三轮车,但是收效并不好。因为很多老年人表示禁了三轮车,他们独自出行都有困难,只能被困在家附近步行了。

用免费公交,哪怕忽悠得这群老头老太太少骑两趟三轮车,收益也远大于公交。

不能因为在上海老年人免费公交推行不好,就觉得在山东小县城也不行。不信你问问小县城的上班族,大部分对这项政策是赞同的,因为高峰期,大爷大妈们并不和他们抢公交车位置,而是抢车道呀。

又看了下其他几条,几乎也不怎么用花钱。

景点门票免费,这种政府兴建的公园景点本来门票就很便宜甚至免费,而且旅游赚钱门票本来就不是大头,食宿什么可没给你免。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什么,也是本来门票也便宜。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在建这种场馆,建好了才发现压根没多少人来,不赶紧免费喊点老年人加加人气,否则空荡荡地是更大浪费。

倒是公共健身场所去的人多,可工作日照样闲置的多,所以才分时段免费或者半价啊。


user avatar   ling-ling-qi-38-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人关心免费乘坐公交的政策,我关心“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需要住院的,优先安排住院…医疗机构提供急诊绿色通道”这一条。


好家伙,开了“医院一条龙绿色通道”这个口子,以后年轻人想看病,得先过了老头老太太这一关…

政策轻飘飘一句话冠冕堂皇贴心贴肺,实际执行起来千难万难矛盾重重——很显然政策制定者没有考虑医疗机构的实际啊。

所谓“急诊绿色通道”,我看不是让医院凭空多变出一条急诊执行线——人力、物力、临床资源的紧缺现实摆在这里,后疫情时代医院普遍没有余粮,该一个医生上的夜班还是一个医生上。

最大的可能,是老头老太太来了直接依法插队:政策里写的很清楚——“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怎么优先?

不排队呗。

当然了,在门诊急诊,老年患者一个猛子扎到年轻人前面,不管你是在做妇科检查还是问诊到一半,不管不顾要医生开药退费的事儿,太常见了

但那究竟还是“违反公德”、“违背秩序”的;咱国人自古尊老爱幼,您急吼吼要贴着别人脸瞧病,咱年轻人体恤您,忍了忍了,最多给您一白眼。

得嘞,现在排后面的老年患者可以抖擞精神、亮出老年证一把推开前面排了俩小时队的后生们,大马金刀坐到诊室里,大喊一声:呔!绿色通道何在!医来!

那时候急诊门诊的局面,一定很精彩。

而目前中国临床的患方结构是:老年病人是绝对主力;老年人往医院跑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

但年轻人也会生病看医生啊。

并且年轻人看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贼高。新、中生代社畜们往往熬到症状受不了了才动去医院的念头,咬牙扣全勤奖请了半天病休,一到医院看到人山深海叹口气老老实实排队——现在这政策一下来,只要进医院的老年人都可以跳过队伍撵到前面去…


只要口子开了,“优待扩大化”的车是刹不住滴:看慢性病门诊、排队外科换药的老年人绝对会嚷着要走“绿色通道”。

这条“鸡毛”政策本身会变成部分老年人蛮横插队的“令箭”。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麻醉门诊每天100多个号下来,啥样的人咱遇不到…


我更担心的是:急诊绿色通道不能被滥用。

限定一下:是正儿八经、生死时速的“急诊”。

那种入院时奄奄一息、血流一地、打着呼吸机、医生蹦身上胸外按压、除颤仪充着电的“真急诊”,不能为任何“绿色通道”让路,这种病例本身就要走绿色通道。

在急诊室,“先来后到、病情优先”是原则,如果加一条“年龄大优先”,是会给及时诊疗造成很多潜在风险的。

我在急诊科真的遇到过:我们给疼得死去活来的急腹症患者查体时,有老头儿过来拉着我们的胳膊,要给他开医保报销的双处方…老师还说曾遇到过:堵CT室门口不让车祸伤病人进去,就是为了逼着先给自己拍片的糟老头子…


任何倡议、规定、政策,首先要考虑实际运行时的合理合法,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如果为了优待某一个群体而损失一个系统的整体效率,扰乱其运行秩序——领导还是多想想吧。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tian-xing-jian-shu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员工的工作就是陪酒,对不对,这女员工也门清。不去呢?不去就开除你,对不对。所以,出差了,陪酒了,有高兴有不高兴。


和一个年轻欧巴出差,那女的得乐死,和一个老头子出差,那得愁死。不管是乐还是愁,该去就得去,所以这个女员工门清。公款大吃大喝,多好啊,也爱喝,就喝多了,酒喝多了肯定醉,对不对,这是常识。


就是进了四次房间,那是领导关心,不进去看看万一喝死了怎么办?至于猥亵强奸,那就看有没有证据了,没有证据不能诬陷。喝酒喝多了就自己脱光了,内衣喝丢了也正常,我喝酒把鞋都喝丢了,难道也是别人偷的?


我找你陪客户喝酒你去不去?当然不去,那她为什么就去?我劝你酒你喝不喝?当然不能喝,她为什么喝?就是自己愿意,自己喝断片,就只能怪自己,一句话:法律判。




     

相关话题

  “彩礼”在当今社会有无存在的必要? 
  中医的“气血不足”可有衡量标准,比如缺了多少毫升气才算不足? 
  你经历过的哪件事让你差一点就死了? 
  24 日 31 省市新增确诊病例 39 例,其中本土病例 35 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你是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变了? 
  现在世界的死刑废除是一种趋势,那么中国将来该不该废除死刑? 
  最近疫情,有哪些适合长期保存的食物可以囤在家? 
  如何看待85后夫妻不让孩子上幼儿园,辞去工作还花30多万买房车去旅行? 
  如何看待蒙牛乳业发布的「全力抗疫的同时请善待你的公司」这一言论?是否妥当? 
  国药、科兴正在开发 Delta 毒株疫苗,若研发出会对目前防疫产生多大帮助?最早什么时候可以接种?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上的谣言“李院士提议控制明星千万片酬”?
下一个讨论
原神和李子柒,哪个是更好的文化输出?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