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需太担心。中国以前有人口红利,而现在人才红利正在慢慢形成。
80后这一代是中国普及大学的开始,是中国中端人才输出的源泉。以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他们的下一代00后10后必将涌现出无数的高端人才,是中国未来20年后继续繁荣昌盛的保证。他们将会强夺更多现在属于发达国家的高端职位,获得更高的薪水,同时消费更多,而更多的中低端职位转向中西部。在政治稳定的前途下,中国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强。
谢谢邀请。要找到中国未来的竞争优势,我们不妨回头看看过去30多年,是什么东西引发了这样的高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教育普及、政府间的竞争……这些因素都能带来经济增长,但我认为在过去30年,中国增长的最大源泉在于以下三点。
1,释放了劳动力的生产潜力。从80年代中期,劳动力开始可以自由流动为起点,中国高速增长的首要要素——城市化便开始加速。一个从事第一产业的 农村劳动力,一旦流动到城市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他的产出立刻成倍增长,一般认为这个增长的比例在300%以上。想象一下改革开放之初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了近一半到城市来,即使其他什么都不做,增长就已相当可观。
2,释放了民营企业的生产潜力。从完全国企到放开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的松动,效率更高的企业形式让资本的回报率始终保持高位。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分别投入到国企和民企中,后者的产出要比前者高出40%。这样的资本流动也促进了中国的增长。
3,进入国际贸易体系,参与产业分工。高投资比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促进了产业集聚和专业化,这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使中国能够以相当强的竞争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在加入WTO之后尤为明显。
不难看出,这三大源泉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素市场改革和资源的再配置。当管制放松,原本被束缚的资源会立刻找到回报率最高的地方,于是农民工自发流向城市,资本从国企流向民企,流向出口行业。如果说30年前的中国,是1个老弱病残在耕地,5个壮年汉子却被关起来绣花,那现在的情况就是那5个汉子已经出来了二个半。
那么,如果要在未来30年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我们必须把剩下的二个半壮年大汉也放出来。他们是:
1,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低效,利率市场化也才刚刚起步,资本仍然不能有效地流向边际产出最高的部门,比如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这种现象会导致国有企业规模高于其最优规模,成为各种垄断企业,而民营企业的成长反而被限制。一些研究表明,中国的资本价格存在相当大的扭曲,如果中国的资本价格扭曲下降到美国的程度,那么中国的工业生产率将上升30%到50%。
2,进一步的劳动力流动。这就是所谓的半个大汉,一半已经出来,可另一半被卡在了户籍制度上。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后果是在农业的边际产出仍然远小于工业的时候,中国的城镇劳动力流入却已经提早枯竭,造成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假象。放开户籍制度,是解决劳动力半流动的最佳方案。
3,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其实是最为壮健的一名大汉,但是这60年来他始终被牢牢关着。土地市场的资源放开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农业土地变为非农土地,其二是非农土地配额向东部聚集。一亩农业土地变为非农,其效率提高150倍;而一亩分配到中西部的非农土地配额转移到东部港口城市,其产出弹性立刻从接近0上升至1,这种庞大的生产力释放,也成为了当前征地冲突的根源,所以这名壮健的大汉,谁也不敢把他轻易放出来。
中国过去的30年增长,靠的是要素市场改革释放的生产力,而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想要继续保持竞争力,要素市场仍然要进一步改革,以上三点则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虽然这些改革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于中国来说,唯一的出路还是继续改革。
经济不是天然要增长的。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提升。
生产力 = 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数量从2012年开始连年下滑,每年减少500万以上,这个速度还在提升。
在此种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呢?
如何在劳动力数量快速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比说现在的外贸工厂,劳动力招不满,缺工,工资上升,导致成本大幅提升,订单减少。老板辛苦一年,没见挣多少钱。这种情况下,老板能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基本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劳动力生产率一般是在发展中提升,而不是在衰退中提升。
当然,我国总体人均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可以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来提升劳动生产率。
但是,这得要钱,给钱还不一定好使。比如美国最近两年对中国越来越苛刻的技术转让限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一定成过,基本是靠庞大的劳动力数量辛苦劳动堆积出来的。
所以不要自满,不要以为增长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挥霍这么些年来用血汗积攒下来的财富。
在我看来,在我国面前面临严峻的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挑战下,实现劳动生产力增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每年劳动力减少将超过1000万人。这对生产力的打击有多大?
或许我们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那么应该怎办?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会停止提高,甚至倒退,都有可能。
贵乎普遍的错觉就是生产重于消费。
这种观点发展到极端,就是工业党,最大化生产,最大化积累,最好不消费。
甚至有小将把大规模生产能力当成中国的独门绝技来夸耀。
但现实是,自从二战以后,大规模生产一直在不断的转移,从日本到东南亚和四小龙再到中国,主要的消费国却几乎没有产生过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国作为生产的一方,却一直处于被动。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问法,
生产和市场,谁更重要?
对于一个企业的来说,当然成本是其产品竞争力重要的方面。
但对于国家来说,市场才是它话语权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你要真的喜欢宏大叙事,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样回答,
劳动力成本的急速上升,应该,却没有,转变成消费能力的攀升。
在劳动成本增加的同时,各种税负的攀升速率远大于收入的增长率。
更何况我朝的官员,向来将自己视为老板,将治下的政府视为自己的企业,当外部环境不好时,他要想办法招商,引资,当外部环境向好时,他想的是如果提高自己这个部门的收入,因此要去寻租,要去卖地。
这种体系有积极的一面,因此造成了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但也有弊端的一面,政府一直做的思路是把老百姓的钱拿过来,替老百姓花钱。所以可以修路可以造桥,但这种办法没办法让老百姓买更好的冰箱,买更大的电视。没办法培育出持续性的消费能力。
所以竞争力在哪? 我们期望藏富于民,期望改变路径依赖,经济改革已经走到了头,我们希望能“深化体制改革”,
可惜这些前些年已经达成了共识的话题,都被各种梦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