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的差距天生就巨大,所以我一向反感那种“我的教育可以复制”类的育儿书籍。尤其是现在大家物质条件好了,有时间有精力了,于是一种听起来充满正能量的用爱发电式的育儿经喧嚣直上。把小孩子当成个瓷娃娃,摔不得,打不得,好像一碰就碎。
其实大家不妨回顾一下自己成长过程中认识的朋友,同学,同事。不用多费劲都能找到如下几类人,比如主动性强不用人催的;比如遇到挫折越战越勇不认输的;比如一夸就翘尾巴乐极生悲的;比如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比如吃软不吃硬一骂就翻脸的;比如内心敏感说两句就抑郁的;比如得过且过怎么催都没用的;比如缺乏主动不逼就放羊的……
你看你身边随随便便就有十几种不同性格,不同态度的人,为啥你会觉得教育孩子同一套相同的方法就管用呢?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就是打不得骂不得,有的孩子就是皮糙肉厚脸皮厚不骂不打不守规矩,有的孩子越夸越自信,越优秀,有的孩子一夸就翘尾巴,有的孩子逼狠了他跟你对着干豁出去命都不要,有的孩子就要一直盯着不然就开小差,有的孩子你不用管他他自己就喜欢写字看书……
所以教育孩子你的工具箱里要有一套完整的工具,夸赞,奖励,鼓励,体罚,打骂,羞辱,协商,让步,霸道……都要有!然后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试,看孩子的反应,一点一点地调整,结合实际,最终找到一套最为高效可行的方法来让孩子进步。
因此问题的根本并不是你要贯彻什么教育方法,问题的根本是你的孩子到底是什么属性!
而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兴起了一股矫枉过正的政治正确,仿佛管教孩子,或者偶尔反应过激就罪大恶极。这其实是一种教条主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本来就是怀着最好的愿望,不断试错,不断打磨的过程。倘若连矛盾冲突都不能有,情绪失控都没发生,那可不是因为爱和正义,而是因为不在乎!你真的对孩子和伴侣没有期待了,就不在乎他/她到底如何。许多把孩子丢给老人带的父母,跟孩子自始至终是客客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