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的高校不能普遍实现教书老师的专职教书,科研老师的专职科研? 第1页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过了大学扩招以后的二十年教育大跃进,

中国大学教师这行已经人满为患非常内卷。


但是之前大学教师紧缺时的那批大学教师,

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仍然离退休还早着呢。


新进高校的这批大学教师虽然条件还不错,

但萝卜坑太少实在是放不下这么多的萝卜。


这样一来就得提高各方面标准来控制人数,

但是标准提得再高照样还是有很多人达标。


好在很多人虽然能力强但不是各方面都强,

有些人更擅长科研,而有些人更擅长教学。


擅长科研不擅长教学的,就拿教学来卡他,

擅长教学不擅长科研的,就拿科研来卡他。


这样一来既能约束那些不擅科研的老油条,

让他们不要得寸进尺,不要给领导找麻烦。


又能约束那些天天就忙着发论文的青椒们,

让他们很难完成指标,不好和学校谈条件。


虽然这问题有很多原因,但大多不难解决,

只有这个原因是潜规则,领导们心照不宣。


user avatar   victor-59-50-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是教学科研岗位的新体系老师,我个人还是觉得,教研不太适合分开做专职。我始终认为,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研究为教学带来新鲜血液,在教学中传播研究前沿;教学又可以反哺科研,从教学中,与学生和同事等的交流中获得新的研究思路与灵感。要知道,研究有单兵作战和集团化作战,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集团化,多人接触的过程。

我一直有一个美好的设想和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带学生以后,我和学生既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又是合拍的科研合作伙伴。当然很多时候可能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user avatar   dai-bin-8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老师和初高中老师的差别是,是否做前沿理论研究,是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我上的课程《信息论》为例,如果不做信息论的理论研究,没有较强的学术功底,是没办法真正搞懂信息论的(我现在也就懂个30%左右),更别提给学生上课了。




  

相关话题

  通过对卡诺引入理想热机并提出卡诺定理科学研究工作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为什么设计院研究院的人都不愿意做科研技术了? 
  有没有哪一篇经典学术论文让你觉得学到了很多,值得反复阅读? 
  公司里搞技术研究很扯吗? 
  为什么美国和苏联在科研领域尤其是在尖端科研领域学术氛围相对浓厚,并能吸引和留住大量的人才? 
  如何看待文章「寒窗苦读 23 年,一年收入 15 万」? 
  一个猜想未被严谨证明也未被证伪时能否运用到科学研究或生产生活中? 
  读完大学的你们真的改变命运了吗? 
  2019 年,你的研究领域有哪些新趋势,又会面临哪些新挑战? 
  如何评价中央高校博士生每人每年涨3000元? 

前一个讨论
华晨宇承认与张碧晨生子,喜欢华晨宇的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意大利研究发现一名女性 2019 年 11 月已感染新冠病毒?这一发现具有哪些意义?





© 2025-04-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