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赵鼎新的社科方法论?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rui-0532-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评价之前先梳理赵鼎新的方法论是什么?我搜集了他在不同的文章里阐述过的方法论观,有的是批判他人的,有的是提出未来构想的,有的是明确表态的。

1,机制研究。赵鼎新是机制研究的拥护者。他把机制研究视为中层研究当然没错,但中层研究的内涵其实更广。机制研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他的机制研究受韦伯、曼的影响很大,可能历史社会学确实适合机制研究吧。

在我的方法中,社会科学中理想类型的建构就好比是自然科学中对于控制实验环境的建构。所不同的是,自然科学控制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归纳出在控制条件下能成立的自然法则,社会科学建立理想类型的目的则在于通过演绎来寻找出各种在理想条件下所能成立的社会机制。我因此把人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军事四个面向的竞争看作是一个具有四个维度,并且每个维度互成正交关系的“理想类型集”(第1 章)。我理论的一个核心就是通过演绎来分析每一个理想状态社会权力的性质以及在围绕这些权力的竞争中产生的社会机制(比如,经济竞争在一个社会中越重要,以私人利益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在这社会中也越会处于强势)。
我的方法受到了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启发。解析几何对于数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笛卡尔后的许多哲学家,比如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约 翰·德 威 特(John deWitt)、孔德(Auguste Comte)都想借用解析几何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但是都走入了死胡同。我的策略是把一个理想类型集看作一个n维欧几里德空间(比如,人类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四个层面的竞争和所产生的权力构成了一个四维欧几里德空间),然后通过演绎对每一个维度所隐含的社会学机制作出解析,或者说通过演绎来确定每一个维度坐标的多重特殊性质。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一定时空下四个社会权力的一个特殊耦合(即四维空间中的一个特殊位点),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样的社会行动者和什么社会机制会在此时此刻的历史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西汉后中国政治行动者和意识形态行动者逐渐合二为一(即儒学成了统治意识形态,儒士成了统治精英),经济和军事行动者逐渐走向边缘,这就大大压制了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以及相应的社会行动者和社会机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赵鼎新:哲学、历史和方法——我的回应,2016.5

这段话讲得不太清楚。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有更为提纲挈领的表达,是编辑总结的。即截图中的红标。

提倡在宏观结构条件约束下以机制为核心的多“因变量”的解释框架,并提出以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视角为出发点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以机制为核心的理论在美国又被称之为中层理论。强调机制是保证社会学研究科学性的底线,但是机制研究的弱点是需要克服的,也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克服的,这是后话。
——超越困境和超越的困境——赵鼎新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4,.07

2,赵鼎新对道家时间观及本土哲学思想的看法一直是他想谈的重点,不知何时能成型。他关注这个也是与历史社会学离不开的。或许他会将道家时间观融入到机制研究中。

道家时间本体的关键在于转化和否定,而不是螺旋式发展的“否定之否定”。既然没有螺旋式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历史也就没有什么终极目标和意义。道家时间就像是一幅太极图,它没有终极目标和意义,但却是有规律的、不断转化的。
西方哲学涉及的面很广,给我们留下的空隙并不多,真正做到具有中国元素的本体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儒学,如果把它的一些本体假设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范式的话,我们会发觉它与西方曾经盛行并且饱受批判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较为雷同。还比如,中国有法家思想,西方有近世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哲学。因此从儒法哲学入手很难建立中国特色鲜明的社会科学范式体系。
——赵鼎新,从美国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到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探究,社会学研究,2018,1

3,赵鼎新在谈社会学方法论的时候,也提到了它的不足,提倡通过多学科视野实现互补。

社会学的努力在于提供对特定现象的结构性解释,但这种解释模式容易僵化,因而需要在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对话中进一步丰富自身。虽然历史学家擅长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人类学家精通于对现象推陈出新的理解。
——赵鼎新:证据、论点与叙事:社会科学方法检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年12 月13 日,第 014 版

4,对后现代性之冲击的看法。这一点很重要。他提着一点可能是为了表达,社会学研究仍然要有本土论意识,不能让后现代性的解构观完全带跑偏,从而走向解构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文不想给读者带入后现代主义的泥潭,认为在人的特性笼罩下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只不过是反映了某种价值观和权力的叙事。虽然无法也不可能来改变人的特性,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了解人的特性给社会科学研究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困难。虽然曾经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带有社会科学与生俱来的缺陷,但社会科学著作的质量还是有非常明显的高下之分的。
——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社会学评论,2015,3


以上。




  

相关话题

  公职人员如何应对「我是纳税人、我是主人、你是仆人」之类的言论? 
  如何委婉地表达「以你的智商,我很难和你解释」? 
  如何评价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元朝为什么是元朝?为什么是中国的正朔?其合法性从何来? 
  你所在领域方面有哪些精妙绝伦的奇思妙想? 
  有哪些在专业领域内已达成共识,但大众还是停留在旧有认识的现象? 
  如果历史上的开国皇帝看到今天中国的疆域会有什么感想? 
  如果把“科学”翻译成“发现规律学”,是否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科学知识纯粹迷信的人? 
  我想解决大家头疼的房价问题,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 
  如何评价经济法老师「妈妈和女友落水,先救女友违法」这种观点? 

前一个讨论
清华大学宿舍楼下出现「宰杀刺猬展泡沫箱」,被本校动物保护协会送去救助,反映了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谢宇、周晓虹、翟学伟的社会学本土化之争?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