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现对某些平台上对人文社科背景人士的恶意和偏见越来越密集和普遍? 第1页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时侯还在诉诸文理分科套路,真是……赶不上热翔啊。

这不微博上的科学某某会和某壳网,早年前的某某针和混乱某某某不也臭了么。

新媒体重构了公共知识生产流程,已经不能再从传统的学科背景来判断和评价公共知识生产者了。

要看资本背景和这个人的品德。




  

相关话题

  谁能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叫“假努力”? 
  名校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差别在哪呢?如何克服这种差别? 
  女儿说谎了,家长怎么办? 
  你见过学生做过的哪些最奇葩/惊为天人/恐怖的事? 
  9月1日发布的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中兴AXON 20配置怎么样,是否值得购买? 
  有哪些内容引起极度舒适的视频? 
  大量理工科人才带来「工程师红利」,那么文史科人才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博士生遭电信诈骗,如何看待高学历人群也会被骗?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教师行业里有哪些坑是新人特别容易踩的呢?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百度文库收费的现象?
下一个讨论
六一儿童节,你有哪些要对孩子们说的话?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