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广西 13 岁男孩屋顶纵火」一事?当事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刑事责任是不会承担的,14 岁以下没到刑事责任年龄;民事责任的话,监护人该赔就得赔。

上个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有一点重要变化: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便刑法得到修正,对于这起事件,肯定也不适用了。

一方面,刑法中有「从旧兼从轻」原则,假如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法律发生了改变,那么原则上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法律,而不是改变后的法律,除非旧的法律对行为人更加不利。

这一原则,为的是保护人们的期待可能性,避免事后立法惩罚,让本来合法的事情,因为立法者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变成犯罪行为了。

另外,事件中的「屋顶纵火」行为,即便适用新法,也未必会被评价为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未遂,还需要考察嫌疑人是否意识到行为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危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发生。

这一事件也给人们提了个醒:14 岁以下未成年人,除了故意杀人之外,还有很多危害公共利益的方法。对此,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也做出了应对,在个别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还注重「两条腿走路」,提到了「专门矫治教育」。

关于「专门矫治教育」,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国一开始效仿苏联,建立收容教养制度,但近十几年来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有外界人权方面的批评,一方面也有内部的反思,认为收容教养制度的「教养」部分做得不够,反而成了收容教养对象和未成年犯罪者切磋交流犯罪技艺的温床。

题目所涉及的「13 岁男孩屋顶纵火」事件,即便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了,当事人也基本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被寄予厚望的「专门矫治教育」会如何发挥作用,学校和家庭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国家又如何让矫治教育真的起到应有效果,而不是变成犯罪者培养计划。




  

相关话题

  刘暖曦称一审抹黑她与江歌的真实感情,二审将于 2 月 16 日开庭,该案件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高考结束后心里空落落的,该干点啥好呢?好难过啊,如何排解这种情绪? 
  警察、消防员、军人有权利拒绝有生命危险的任务吗? 
  网友离灯疑似因「在家庭中失去自由」留定时遗书自杀,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那些自己创业的妈妈都是如何安排家庭和工作的时间的? 
  2 月 25 日国家提出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将带来哪些影响? 
  在珠海一中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清华大学一学姐称被学弟性骚扰,并公开其身份信息至社交媒体后被证实是误会,她的行为是否欠妥? 
  法律可以惩罚坏人但也剥夺了人改邪归正的权利你怎么看? 
  员工利用病假旅游被辞退,法官称「用工单位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如何看待这一判决? 

前一个讨论
在线协同文档真的能提升办公效率吗?在什么场合更适用一些?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生姜大蒜煮绿了?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