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定义「学生欺凌」,具有怎样的意义?是否能有效防止校园霸凌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dong-ming-fe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斩获亚洲影后的时间点上,「校园霸凌」问题的确应该获得更多关注。

正如我之前在讨论未成年人性教育问题时候说的那样: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很多制度,既有助于减少受害者,也有助于减少加害者。



对于「校园霸凌」进行定义,也是同一个道理。

一旦法律层面上有了规定,那么相关部门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施办法,其中既有对受害者的保护措施,也有对加害者的惩罚规则,更会有未雨绸缪的预防犯罪教育工作。

因此,我也期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尽快跟进。

仔细读一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会发现,其中不仅涉及「预防犯罪的教育」,还包括了「对不良行为的预防」。霸凌现象就是如此,即使没有严重到构成犯罪,哪怕只是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也是一种「恃强凌弱」的不良行为。

基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对于「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监护人和学校都有教育的责任。更何况,校园霸凌中常见的「打架斗殴、辱骂他人」,都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定义的「不良行为」。

换句话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只是把目标放在「减少犯罪」上,更是希望「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这是该法的立法目的,也是防止校园霸凌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即使霸凌行为未必个个都构成犯罪,也应该从社会公德的层面开展防霸凌教育。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的身份,既有可能是潜在的校园霸凌受害者的监护人,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加害者的监护人。因此,学校工作既要受到家长的监督,也应当就如何教育学生不要霸凌他人的问题,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积极的指导。

只有从预防不良行为做起,才能更好地预防犯罪!


附:相关法律法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1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2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14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24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相关话题

  无证驾驶撞人致骨折,无行车记录仪和监控,该如何证明是肇事者(妇女)无证驾驶,他们说是其儿子女朋友开的? 
  小学生为要偶像签名被骗 19100 元,如何看待粉丝追星低龄化?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杭州杀妻嫌犯亲友女儿 2002 年在家中被杀,未找到凶手,真相可能是什么?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李吟对新冠肺炎与留学生的言论? 
  学历和创造力哪个更重要呢? 
  「医学伦理委员会」是什么组织,谁有权设立,所作出的决定有何法律效果? 
  微软surface Pro4 屏幕抖动问题怎么维权? 
  重庆妈妈规定五岁孩子只准讲普通话,才三个月就「丢掉」重庆方言引爸爸焦虑,如何看待妈妈的教育方式? 
  如何让青少年对科学产生和保持好奇心? 
  如何看待谷阿莫重制影片侵权被告事件?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诠释「懂你」?
下一个讨论
男子打游戏队友太坑连续失败气到「肺炸」,为何生气会引发自发性肺气胸?连败该如何调节心态?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