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想法很新意,但又写不出长篇小说该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everyday-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整理全部来自 @黑门山

干货太多了,花了两天时间,把大部分的答案都看了,观点非常不错,感谢体育老师。

第一次整理都有7万多字,这次都还有1万多字,但是都是干货,舍不得删除呀。

好了,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第一节 人物

一、人物精神面貌模型(人物设定)

九种美德、七宗罪、间离效果

简而言之,精神面貌=态度。

在网文中,大多数人物都是通过展现态度,从而让读者了解。

因此,用精神面貌进行人物设定,更符合网文的创作规律。

用精神面貌进行人物设定,其优点有哪些?

答:1、客观性,动态性,转换平滑性。

在做妓女的前任面前,状元郎态度傲慢。

在当公主的老婆面前,状元郎态度就会变得忍耐、温柔、节制。

这与客观现实的逻辑一致。状元郎对人的态度,是随着对方身份而动态变化。态度转换时,读者不会感到突兀与矛盾。

如果用性格进行设定,就需绕很大一个圈,才能最终推导出状元郎的态度。而且每次状元郎的态度发生变化,都需要从性格上找依据,这个工作量会使写作变得不那么愉快。

2、复杂性,多角度。

状元郎是一个傲慢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温柔、忍耐、节制的人。

这放在读者的视角下,状元郎就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而非脸谱化的白痴。

作者也能获得多个角度来描写这个人物。

3、可批判性。

状元郎的傲慢,是态度问题。

态度可以被批判。

当状元郎因为傲慢,被批判时,读者易于接受。

而要批判一个人的性格,就需要捋顺一大坨逻辑,一不小心还会与读者发生冲突。因为性格,不仅书中的人物有,万千的读者也有。

当我们针对性格进行批判时,读者会很敏感的发觉,从而被气跑弃书。因为读者看网文是来消遣的,不是来接受批判的。

对态度进行批判,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即使读者本身就是傲慢的人,他也乐见傲慢被批判。因为,傲慢的人根本察觉不到自己的傲慢,而且傲慢的人更讨厌别人的傲慢。

题外话:“间离效果”的运用。

布莱希特体系所推崇的“间离效果” ,是一个堪称伟大的表现方式。

它将人们烂熟的事物,变得陌生,从而令人们去发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

二、情绪四维理论(塑造人物)

人物情绪的四个维度:

激动(平静-激动)

快感(不愉快-愉快)

确信(不肯定-肯定)

紧张度(轻松-紧张)

若是成熟的表演,情绪在维度上要有变化。到尾声处,太平的情绪应从不愉快--->愉快,从不肯定--->肯定,从紧张--->轻松,从激动--->平静。这正是陈导所点明的:不想听到太平的哭声,希望太平是安静的。

三、六度空间(设置人物关系)

1、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中间最多只隔着5个人。也就是说,只用5个人就可以将两个陌生人联系在一起。

在设计人物关系时,我们应用“六度空间理论”。让任意两个人物之间,间隔不超过5个人。按照这个规律把人物关系组合起来,既贴近现实,又能使人物关系足够复杂,还能避免混乱剧情。

四、亚瑟阿伦三十六问(让读者喜欢让人物)

1、如果可以跟世上任何人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

2、你会想出名吗?以什么样方式出名呢?

3、在打一通电话之前,你会先排演要在电话中说什么吗?为什么?

4、你心中最完美的一天是做哪些事呢?

5、你上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唱给别人听又是何时?

6、如果你可以活到90岁,并能在30岁过后让体态或大脑一直保持30岁的状态到死,你会选保持体态还是大脑呢?

7、你有曾经预感过自己会怎么死亡吗?

8、举出3个你与你对面这位的共同点。

9、你人生中你最感激什么?

10、如果你能改变你是怎么被抚育成人的,你会想改变什么?

11、用四分钟跟你对面这位分享你的一生,越详细越好。

12、如果你明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获得了某种能力,你希望是什么能力?

13、如果一颗魔法水晶球能告诉你有关你自己,你的人生,你的未来,或任何事情,你会想知道什么?

14、你有已经梦想了很久,想做的事情吗?你为什么还没去做?

15、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一段友情中你最珍视的是什么?

17、你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是什么?

18、你最糟糕的一段回忆是什么?

19、如果你知道你会在一年后突然死去,你会想改变任何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友情对你来说代表什么?

21、爱与喜欢在你的人生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22、轮流分享你觉得你的恋人应该具有的五项好品质?

23、你的家庭亲密温暖吗?你觉得你的童年有比别人幸福点吗?

24、你觉得你跟你的母亲的关系怎么样呢?

25、用“我们“做主语造三个肯定句,比如“我们都在这个房间里”。

26、完成以下句子“我希望我有一个人能与ta分享…”

27、如果你会跟你对面的人变成亲密好友,分享一下你觉得对方必需得知道的事情。

28、告诉你对面的人你喜欢ta什么:老实回答,说一些你通常不会告诉刚认识的人的答案。

29、与你对面的人分享人生中很尴尬的一刻。

30、你上一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上一次自己哭是什么时候?

31、告诉你对面的人你已经喜欢上ta的什么?

32、有什么人事物是太严重,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33、如果你将在今晚死去,没有任何再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你最后悔没有把什么事情跟别人说?

34、你的家着火了,里面有你所拥有的一切事物、在救出你爱的人,你的宠物后,你还有时间最后再冲回去一趟拯救最后一样任何东西,你会救出什么?为什么?

35、你家庭中的所有人里,谁的死会让你最难受?为什么?

36、分享一个你私人的问题,并想你对面的人询问ta会怎么处理、之后再请ta回答,对于你选这个问题,ta有什么看法?

五、“凡勃伦效应”三定律(让读者喜欢上人物)

大家都知道“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手机厂商们都把自己的旗舰手机价格定得较高,这样一来消费者们反而更加追捧。

这个心理学效应对我们写网文有什么启迪?

难道要把我们网文的订阅价格提高吗?

我的体育老师说:“不,我们不这样运用。我们要把凡勃伦效应运用到作品之中。”

举个例子,我们塑造一个角色,希望这个角色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喜欢。

那么我就把“凡勃伦效应”加在她的身上,比如让她更优秀:貌美如花、武艺超群、机智勇敢。这样一来,无论是收她做老婆,还是收她做打手,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这样一个角色,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喜欢。

有耿直的朋友说:“老黑你说的都是废话,优秀的人谁不喜欢?”

我:“按照凡勃伦效应,这个角色被读者喜欢,不是因为她优秀,而是因为征服她的代价高昂。我们把她写得优秀,只是为了在逻辑上解释她的高身价。换句话说,她依然优秀,但是如果很轻易就被征服了,那么这个角色的魅力也就打折了,就不会令那么多读者青睐。”

有细心的朋友说:“老黑你说的似乎挺有道理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也有句名言,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

我:“是的,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喝到水,这水得之不易,那么读者对水就越珍惜,从而生理需求所得到的满足感也就越强烈。”

总结:网文“凡勃伦效应”三定律

1、征服一个角色的代价越高,这个角色越被读者青睐。

2、每一个爽点在爆发前,都要让主角付出代价。

3、代价越大,爽点越爽。

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即便如此说,但也不能定出不合理的价格,否则那样就弄巧成拙,变成劝退了。

所以在设置代价时要谨慎,不然会变成虐主。

要杜绝:送女、绿帽、死亲人、死兄弟、不求回报。这些不是代价,这些是毒点,碰者必扑街。

六、双李七法(塑造人物)

体育老师说,方法就是对读者洗脑。阿尔弗雷德·李和伊莉莎白·李写了一本书名叫《宣传的完美艺术》,在里面讲了七大洗脑术,可以帮到我们。

1、辱骂法

给主体贴上负面标签,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产生负面看法。

2、光辉泛化法

将主体与正面元素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产生正面看法。

3、转移法

将主体a的权威、信誉转移到主体b身上,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b产生正面看法。

4、证词法

以拥有较高信誉的人为主体作证,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产生我们需要的看法。

5、平民百姓法

将主体与普通大众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产生正面看法。

6、乐队花车法

令读者相信: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从而使读者对主体产生我们所希望的看法。这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运用。

7、洗牌作弊法

综合运用以上六种方法,甚至是虚构,不顾及事实,以此来影响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主体产生我们所希望的看法。

体育老师说,为了避免人物与读者产生分歧,按照这七大洗脑术去写就可以了,难度不大,侮辱性极强。

重点是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七、马克思“人的本质”

1、劳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父母兄弟,恋人朋友,上司同事,敌人好友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认知

审美

自我实现

八、对白基本法(小说对白)

1、四个方向

1)包含四种语气句子,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2)按照频次排序,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感叹句。

3)全部使用短句子,最长不超过9个字。

4)不使用: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解说复句、目的复句。

简单来讲,“对白”就是对这四种语气句子进行编排,且以疑问句、祈使句为主。

2、香农信息论

让人物说出不太可能发生的消息,就可以达到语出惊人的效果。惊人效果与消息发生的概率成反比。

3、还可以采用

情感分析、语言风格化、修辞修饰、逻辑置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智能锐化、布莱希特体系极坐标、特定场景应用

九、五大生命体征(将人物写活)

1、生命五大体征: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疼痛。

鲜活的意思是指:新鲜而充满活力。

2、新鲜,就是稀罕,不普遍。我们通过香农信息论来达成这个效果。

例如,让角色心里背负一个巨大的秘密,或者带来一连串的重要消息。

因为信息量多,概率就变小了,所以角色就会显得新鲜。

3、活力,是指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描写角色的生命五大体征,来使读者感受到角色的生命力。

例如,描写角色受伤疼痛。或者描写角色因为激动而心跳加速,血压飘升。

十、信息不对称(塑造多智近妖的角色)

“信息不对称”包含两个原则:

1、事前信息不对称:隐藏信息,我知,而敌不知。

2、事后信息不对称:隐藏行动,令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两个原则,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设计“多智而近妖”的角色。

“天下虽大,不过一局弈棋。”这也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让我们的主角掌握天下的信息,做全局的部署,而敌人却一无所知,这就成了。

第二节 情节

一、斐波那契数列(铺设主、支线剧情)

1、

处在同一个斐波纳契数上(相同颜色)的支线剧情,在小说中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模拟了现实世界,会使小说更有质感。

只有主角经历的支线剧情和重要配角经历的支线剧情,我们才去详写。除此之外,我们一笔带过。

写小说的时候,可以利用时空门、传输术之类的玩意,让主角在各个支线之间跳跃,甚至可以穿越时间。

通过斐波纳契数列来设置主线、支线剧情,很容易架构起一个虚构的世界。有利于作者纵观全局把握剧情。

二、香农信息论(吸引读者注意)

香农的信息理论:一个消息的可能性愈小,其信息量愈多。而消息的可能性愈大,则其信息量愈少。

有益于我们写作的创作思路:

1、思路一、

读者是信息的消费者。作品是信息的载体。因此,作品的信息量越多,就越物有所值,越值得读者订阅。

2、思路二、

要增加作品的信息量,不在于码的字足够多,而在于故事情节发生的概率要足够小。

3、思路三、

删掉那些不必要且发生概率较大的故事情节。因为它们的信息量太少,容易破坏作品的节奏,让读者感到水。

4、思路四、

那些不必要,但发生概率较小的故事情节可以保留。因为它们的信息量足够多,读者不容易觉得水。

5、思路五、

在章节末尾,写一句信息量足够多的话,或者写一个发生概率足够小的消息。这会成为简单且有效的悬念。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制造爽点)

1、生理需要应用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低级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例如:当一个人很饥饿时,那么他极需要食物。假设人需要工作的薪酬来生存,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2、安全需要应用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低级需要,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例如:一个工作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受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3、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应用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社交需要应用

例如:人们积极社交,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4、尊重需要应用

尊重需要(Esteem needs),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的需要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得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创造力。缺乏自尊,使人自卑,没有足够信心去处理问题。

例如: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社会的存在和价值。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5、自我实现需要应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在人生道路上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如:运动员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第一或是单纯只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此更好地工作。

激励措施:设计工作时运用复杂情况的适应策略,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四、七宗罪(制造冲突)

① 对抗色欲

② 对抗暴食

③ 对抗贪婪

④ 对抗懒惰

⑤ 对抗暴怒

⑥ 对抗嫉妒

⑦ 对抗傲慢

以上七条,就是小说中所包含的全部 根冲突。

根冲突 的意思就是:最根本的冲突。

在根冲突之上,可以加前缀,加后缀,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冲突变体。

这些冲突,可以是角色之间的,也可以是角色与自己内心之间的。

在小说中,每一个冲突都包含三个环节:产生、发展、解决。

小说大纲的主干就是冲突的汇编排列。大纲的枝丫就是每个冲突的三环节:产生、发展、解决。

大冲突里,可以任意嵌套中冲突,中冲突里还可以嵌套小冲突。

小冲突的产生会影响中冲突的发展,甚至会铺垫出大冲突的解决。而大冲突的解决还会产生许多新的冲突。宛如现实中的人生,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冲突,就是砖石。小说的故事宛如一座殿堂,由大大小小的冲突构建而成。

从美学的角度看,小说就是堆垒冲突的艺术。

这七条根冲突,是我瞎编的嘛,也不尽然。

这七条的灵感,是来自基督教神学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神学上认为,人生在世挺累的,要时刻不停的与这七宗罪作斗争。

换句话说,对抗七宗罪就是人生中的七个根冲突。一切爱恨情仇的人间悲喜剧,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关于长篇小说的大纲,如果直接从文学上去寻找写大纲的方法,属于头痛医头,会导致事倍功半。

因此,我建议头痛医脚。文学的问题可以尝试着从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神学上去寻找解决办法。

五、化学反应(让剧情冲突更激烈)

它的表达式:A+B—>AB

比如说A是读者,B是爱国主义,化合反应的结果C就是爱国主义者。

我们写网文时,在作品中塑造爱国主义的人物,讲叙爱国主义的故事情节,描写历史上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环境。

这就会使读者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令读者沉浸在作品中,享受阅读。

在历史类的网文中,运用化合反应的比较常见。

反应条件——电解。

电解是一种反应条件,它在阴极和阳极上造成氧化还原反应。

有一波作者,他们在作品中通过阴阳极——男女性别,来制造化学反应。

比如说,男欢女爱,是常见的“电解”应用。

六、搞笑三大核心(制造幽默搞笑)

1、由康德提出:“角色的期待”由于“荒谬”的原因而落空。——康德核心

2、由伯格森提出:“观众的期待”被直接的落实。——柏格森核心

3、由陈佩斯提出: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陈佩斯核心

这三个核心方法,都特别适合制造惊喜,超出读者的预期。

七、代入四要素、六级别(增加读者代入感)

1、六个级别

1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不感兴趣。代入感0分。

例如,读者心想:这是武大、武二、西门、金莲的多角爱情动作片,挺热闹,但我不感兴趣。

2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没有理解。代入感20分。

例如,读者心想:金莲对武二是啥意思?我没看懂。

3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有认知方面的理解,但缺乏情感方面的理解。代入感40分。

例如,读者心想:金莲想跟武二搞对象,被武二拒绝。

4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有认知、情感两方面的理解,但没有产生指导意愿。代入感60分。

例如,读者心想:金莲想跟武二搞对象,被武二拒绝。正直好汉,就应该对人妻说不。

5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有认知、情感两方面的理解,并且产生指导意愿。代入感80分。

例如,读者心想:金莲想跟武二搞对象,被武二拒绝。正直好汉,就应该对人妻说不。武二你倒是快去告知武大!别让武大蒙在鼓里!

6级:对故事中的信息,读者有认知、情感两方面的理解,不仅产生指导意愿,还思考了具体措施。代入感100分。

2、四要素

① 感兴趣:是指故事情节,要令读者感兴趣。

② 易于阅读理解:是指故事情节,要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③ 产生指导意愿:是指读者对故事中的角色、事件产生指导意愿。

④ 思考具体措施:是指读者为故事中的角色、事件思考具体措施。

1)感兴趣。

思路1:对市场进行调研,找一个有较多读者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

思路2: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设置爽点。

思路3:在作品中拿掉所有消极思想和消极情感。

2)易于阅读理解。

思路1:行文要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每个自然段不超过三行。

思路2:少用“的”、“了”、“着”等助词。

思路3:尽量不使用生僻字。

思路4:开篇快速进入故事情节。

思路5:尽快让读者清晰的知道谁是主角。

思路6: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写出简单明了的判断和评价。

思路7: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贴标签。

3)产生指导意愿。

读者很忙,看网文只是为了消遣、放松。如果咱们一味依赖读者自己去产生“指导意愿”,那是不现实的。

思路1: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写出简单明了的指导与建议。

思路2: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写出空泛的说教和劝诫。

思路3: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写出虚假、虚弱的承诺。

4)思考具体措施:

读者很忙,看网文只是为了消遣、放松。如果咱们一味依赖读者自己去思考“具体措施”,那是不现实的。

思路1:在作品中,对角色、事件写出简单具体的措施。

以上是针对四要素的一些思路,包含且不限于。

在实际创作中,咱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斟酌拿捏,自由组合,各显神通。

问:感兴趣的

思路3,在作品中拿掉所有消极思想和消极情感。这是为什么?消极思想和消极感情是指哪些?

答:消极思想和消极感情指的是,自卑、自责、无希望、无信心、意志薄弱等。

这些消极思想和消极感情,对网文读者有不同程度的劝退效果。

八、“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 (让情节更精彩)

九、和田十二法(借鉴经典、避免抄袭)

(1)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 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 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 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7) 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 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我说,这《和田十二法》我可太熟了。闭着眼睛,我都能编出一大坨名字。

十、浪漫主义手法(把网文写出史诗感)

(六个对比)

1)大小对比

一段文字,先写宏大的,接着再写渺小的。这就是大小对比。

例如某大作,先描述了宇宙洪荒的轮转,接着切换到树根下,写两窝小蚂蚁打群架。

其文笔的精妙之处就在这宏大与渺小的对比,这就是企图撩拨文学艺术的G点,真是坏滴很。

2)颜色对比

要注意,黑与白在视觉艺术里不算颜色。但在咱们网络小说里姑且算颜色。

一段文字里,连续写几种颜色。例如,先写残阳如血,再写奔腾的黑甲铁骑。这是最常见的红与黑对比,可营造出史诗画面的压迫感。

再例如《冰与火之歌》,为什么这个名字看起来挺带感?

因为冰是白里泛着蓝,火是黑里透着红。这个名字里有颜色的冷暖对比,蓝与红是针锋相对的撞色,顺理成章就给读者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感。

在短短的一个书名里,都要玩弄“对比”,这心机可不是一般的深。

3)质感对比

一段文字里,连续描述几种不同的质感。例如,先写美女脸上的纱,再写美女手中的铁剑,接着写剑刃上的血。这是布料、金属、有机物,几种不同质感之间的对比。

质感对比,经常用来勾画细节,渲染气氛。

4)前后对比

一段文字里,连续描述事物的前与后。例如,先写看见一个女人的性感背影,接着写跑到女人前面回头一看,竟然是如花。呕...

再例如,写英雄在前线孤军奋战,舍身忘死。笔锋一转,写千里之外的大后方朝堂里正密谋陷害忠良。这是一种空间跨度更大的前后对比。

还例如,写西门初见金莲,表面上故作君子,内心里却已把金莲推倒了N次。这表与里的不同,也属于前后对比。

5)疏密对比

一段文字里,在疏、密之间切换。例如,先写茅庐内两人对弈,一盘残局,寥寥几颗棋子。然后,切换到大军攻城,万箭齐发,遮天蔽日。这就是疏密对比,是一种较常见形式美套路。

疏密对比,有一个讲究,叫做: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用人话讲就是,疏就疏到底,密就密到极致。下手不要留情。

6)虚实对比

一段文字里,在虚与实间切换。

例如:先写一个战士在沙漠中迷途,干渴难耐。再写母亲递给战士一碗清水,清水里有一条小鱼,小鱼的眼里正流着泪。

战士问小鱼:为什么哭?

小鱼说:快渴死了,因为伤心就哭了。

战士问小鱼:这碗里的水难道是...?

小鱼说:对,都是我眼泪。

这里面,战士是实的,渴是实的。母亲是虚的,小鱼是虚的。眼泪是实的。

也可以理解为,战士是虚的,渴是虚的。母亲是实的,小鱼是实的。眼泪是虚的。

虚实对比,缺点是比较矫情。

优点是可以深挖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六种“对比”是我瞎编的吗?

也不尽然。

我是从视觉设计的对比法则里借用的。

第三节 环境

一、形式美法则(写出画面感)

s型构图

极简留白

框架构图

横线构图

二、冲击力的公式:f=mv/t(力量、速度)-写出气势磅礴的画面

我们写战马重一千六百汉斤,士兵重四百汉斤,一共重两千汉斤,这就是质量的描写。

我写汉人骑兵的冲锋速度五十八汉尺/每秒,这就是速度的描写。

连人带马重两千汉斤,以五十八汉尺/每秒的速度撞进匈奴阵列。汉人骑兵的冲击力是不是就跃然纸上了?

三、社会化的内容包括

1)生活技能。

2)职业技能。

3)行为规范。

4)生活目标。

四、细节描写

描写细节的重点,并不在“细节”二字上,而在于 章法 和 气韵 上。

1、章法:是指谋篇布局。

描写细节,并不是话痨扩写的凑字数,也不是鸡零狗碎的记流水账。

描写细节,其本质是在传递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来呈现形式美。

因此,就需要通过“章法”来抽丝剥茧,去伪纯真。

章法的具体内容:

一、定主次:在细节描写时主次分明。主要的详写,次要的一笔带过。

二、用对比:在细节描写中使用对比,如:高低长短、疏密聚散、大小曲直、明暗快慢...

三、见呼应: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

四、尚自然:倾向描写不加雕琢、天然质朴的细节,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通常会显得有格调。

五、巧留白:在与第三条不冲突的前提下,尽量营造意境上的留白。

2、气韵:是指生动。

描写细节,力求生动。这是细节描写的审美价值之一。

在实际运用时,往往章法用得好,气韵也自然就有了。如果章法没弄到位,也可在气韵上下功夫,以弥补章法的不足。

3、用题主的文字,咱们小小的实践一下。

比如今天,生病请假,独自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中午时分,天空明朗,小道行人无几。轻风扫过,路旁篁竹飒飒作响,顿时感到无比愉快,却不知怎么表达。

题主这段文字的优点之一,是对“的”使用的很克制。使行文更简洁和流畅。

我们先上章法。

第一步,定主次。

看看这段文字里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

我、天空、小道、轻风、竹林......

我觉得可以把竹林作为主要的进行细节描写。(这个大家随意定,全凭自己当下的心境。)

第二步,使用对比来描写竹林的细节。

例如,竹林的疏密对比,竹子的高矮粗细对比,竹子与影子的明暗对比...

第三步,见呼应。

这段文字开头写“独自走”,那么结尾不妨可以写“顿感一人亦快乐”,以作呼应。

第四步,尚自然。

突出竹林不加雕琢的天然质朴。例如竹林的错落苍郁,竹林里的顽石质地、溪流形态,竹身竹叶上的纹理...

第五步,巧留白。

在不与第三步冲突的前提下,营造留白的意境。

比如在“顿感一人亦快乐”后面保留原句:“顿感一人亦快乐,却不知怎么表达。”

题主原文的这句“却不知怎么表达”就是持杯叹息,欲言又止的一种留白意境。

章法做足,气韵自然就会出来了。

以上,权做抛娘们儿引流氓,大家且看且分析。

如有好想法,我会去通知流氓。

不是!是通知我的体育老师。

4、有朋友问了:这章法、气韵都是你自己瞎编的吧?

其实说是我瞎编的,也不尽然。

因为这章法、气韵之说是取自历代艺术大师们的经验总结。

大师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细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大师们也发现:不同创作者对“细节”的尺度也不一样。

有的作者,其细节的尺度是毫米级的,犹如微距镜头,描珑绣缝。

有的作者,其细节的尺度是公里级的,犹如大疆航拍,幕天席地。

由此,大师们觉醒了:细节描写的重点并不在“细节”二字上,否则会舍本逐末。

细节描写的重点应该是:谋篇布局与力求生动。

这就有了章法和气韵之说。


思维导图⬇️






  

相关话题

  写小说如何删减废话,哪些话算废话? 
  网络小说有哪些爽点? 
  你读过哪些毁三观的小说? 
  支持你每天写作的动力是什么? 
  知乎上有没有超过1万赞的完结好文(小说)? 
  如何评价简·奥斯汀的《爱玛》? 
  写作文好的人,写小说会比较好吗? 
  一个10L背包,背包物品自选,穿越到任意一个你自选的朝代,你会给历史多大的改变? 
  比较“史诗”的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小说或古代文学有哪些? 
  如何用王家卫的方式写《斗破苍穹》? 

前一个讨论
我去峨眉山旅游峨眉山的猴子攻击我我一个左勾拳给猴子打晕了,算伤害野生动物吗?
下一个讨论
一直有个写网文的梦想,但被说成没入门,请问各位大佬我真的没天分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