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根本就不可能接近“25号宇宙”的状态,更别提结局了。这类实验被错误解读得太严重了。
给刚刚打开电梯的读者[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John B. Calhoun用老鼠做了一系列关于社会的实验,称为Mortality-Inhibiting Environment for Mice,最著名的一次实验名叫“Universe 25”,老鼠数量的峰值超过2200并在600天内走向毁灭。网络上通常称之为“老鼠乌托邦”或“老鼠反乌托邦”:在封闭的空间里让老鼠不受限制地获得食物和水,远离捕食者的威胁,观察它们的自我毁灭。但此实验连对照组都没有,老鼠生活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等控制得毫不严谨,出生率分布随地理位置出现的偏斜都没有解释[2],就是想搞个大新闻。
Calhoun提出术语“behavioral sink”来表示过度密集的社会在心理问题下开始崩溃且无法挽回的时点。他在1962年发表的论文如下:
他想要表达的是,1960年代人们对人口爆炸的担忧主要关注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而空间拥挤带来的心理问题可能比那些更致命。这在当年风靡一时并被包括蝙蝠侠系列在内的文化作品引用。
许多对该种实验进行描述的文章和视频叙述的内容并不准确。Universe 25的初始老鼠是雌雄共4对,经历了104天的适应才开始指数增长;老鼠的数量每55天翻一番持续到第315天,此后逐渐放缓并出现各种心理病态,但数量还在增长,在第560天达到峰值2200;新生儿死亡率在这之后一路冲到了96%。从第600天开始,没有新生个体存活,而不是没有老鼠去生育。尽管如此,在最终阶段,一些老鼠展现出不一般的创造力,与环境中的小物件互动的能力超过了历史上对老鼠的观察记录。这启发了Robert C. O’Brien创作《Mrs. Frisby and the Rats of NIMH》:描写一群聪明的老鼠从实验环境里逃亡的儿童读物。
事实是,上述实验现象的相当一部分完全可以用实验用鼠的本能来解释,根本不需要“behavioral sink”:Universe 25的实验用鼠是人类加以驯化的挪威大鼠[3],在自然界是一种有等级制度的社会性动物,虽然一群个体能共享摄食区域,但每个成年个体都会有自己的巢域、有很强的巢域保护意识;在自然界里,此物种成年个体之间就存在半游戏性质的打斗行为,当空间过于狭小、巢域彼此重叠的时候,这种打斗很容易演变成攻击行为;过高的种群密度还会导致发情期雌鼠被过多的雄鼠包围而难以维生,进而导致怀孕率降低和后代养育难度上升[4]。
基于该实验对人口密度与社会崩溃的关系进行的论述在1975年被其它实验认定为并不适用于人类[5]。
而且,Calhoun本人反对控制人口,他主张人类应该开拓空间、摆脱地球的限制。
你看看时间,今夕是何年?为什么还在谈论“将老鼠社会崩溃实验推广到人类”这样被实验证伪45年的东西?
两种生存模式:
城市模式:高密度地集中资源,人口集中居住;
乡村模式:资源分散,人口分散居住。
找不到资料了,我印象中其实科学家还做了另一个实验,在一片比较大,资源密度不高的地域里放养了一些老鼠,结果老鼠并没有绝育,而是种群数量达到了一定值后生育率和死亡率持平,种群数量稳定下来,老鼠继续生存繁衍。这大概可以反映乡村模式的人类结局。
“25号宇宙”实验是在边长为2.7米,高1.4米的空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源,任由老鼠繁殖,显然,这模拟的是人类的城市,而非乡村。
这实验实际上证明了空间本身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足够的领地空间。领地有其独立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食物等其他资源,即使其他资源再充分,没有足够的领地也是不行的。
具体到人类的命运:人类仍然会生存繁衍下去,乡村和小城镇的生育力会稳定持续,而居住过度密集的大城市迟早会逐步丧失人口生产能力,只能不断从外部(乡村,小城镇)获取人口。
monster girl 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