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统治术”,实质上全都是“取死之道”。这种“统治术”筑造的越是完美,累积的仇恨就越多,将来崩溃时,结局也就越惨烈。
这种必然的大崩溃,被总结为“一乱一治”。这个规律被学者们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周期律”。
中国古代的统治术,说白了就是通过愚民、限民等诸多手段以弱民,同时通过教化等手段美化自身形象,从而尽量减小“民变”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但这类动作注定是要失败的。
民的越发弱小只会激发官僚集团更大的贪欲,从而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更快拉大;所谓的“统治术”只能保证更大的基尼系数情况下,社会可以尽量安定。
但是,过大的贫富差距意味着“濒临极限的剥削”。这种极度盘剥使得十之八九的底层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且因为被刻意置于极度愚弱的境地,故民众无法在达至极限前给出任何有效的反馈。
这就使的整个社会变得极度脆弱,稍微有点轻微的天灾人祸都会导致财富被盘剥精光、毫无风险承受能力的底层人士家破人亡(此所谓“官逼民反”: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那还不如造反,万一成功了呢?);同时,缺乏反馈使得这个社会变得麻木而迟钝,搭配它无与伦比的吸血效率,极易使得某个局部膨胀、失控,继而造成主弱臣强、尾大不掉的危险状况(故而,宋以后的朝代才会重文抑武,并有了诸如地方官不能在老家任职、地方官须频繁调动,不可任其长久治理一处,以免他和地方势力勾结坐大等等细致考虑;但这些措施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加强了“反馈障碍”问题,并使得官僚们变得更为短视和残暴,底层所受盘剥越发严重)。
统治术所制造的、表面的“安定”,并不能掩盖危如累卵的事实。
最后,就只差陈胜吴广出来喊一声了。
答案正好相反。
如果没有外来的洋大人的帮助的话,大清只怕亡的还要早几年。
洋大人们入侵中国之后,发现中国人真是不太好管理。
但是他们发现只要给清政府一点好处,让清政府能够苟延残喘,清政府就会帮助他们压迫我们中国人,剥削我们中国人。
后来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人来了。他们还想搞个满洲国。由此可见,清政府这种工具人,是真好用啊。
没可能。
清朝到道光、咸丰年间已经腐朽到了极点。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前,广西的情况已经糟糕到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只要某人站在田头喊一声:“一起发财去!”田里劳作的人立刻就能放下手头的农活聚集过去一起造反。
在金田起义开始前,其实洪秀全和冯云山都因为有造反行径而被抓过,可是杨秀清等人凑了一笔钱贿赂了当地的官府就把他们给营救出来了。
金田起义后,清朝很快就组织了军队进行镇压,可是清朝的正规军居然被一群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打得大败亏输,后来更是几乎把长江以南的土地丢光了。
在太平军定都南京后,清廷甚至组织不起一支像样的军队与太平军作战。不仅是满人组成的八旗不堪一击,甚至连汉人组成的绿营军都已经彻底腐化了。据很多当时的历史笔记记载,作为镇压太平军主力的江南江北大营里居然开满了诸如妓院、赌场、鸦片馆等五花八门的娱乐场所,大兵们居然可以用钱雇佣他人替自己值班。
如果不是主要由洋人组成的洋枪队,如果不是允许各地的汉族官僚组织军阀性质的地方武装(如湘军、淮军),清廷根本就没有能够与太平军作战的军队。
后来虽然借着太平军内部频繁爆发的内斗而剿灭了太平天国,清朝的统治根基依旧被彻底破坏了,如果不是因为洋人成了老百姓新的敌人,清朝根本就撑不过后来的义和团运动。可以说,洋人的入侵反而是大大延长了清朝的统治。
简单说下关于义和团的质疑。类似义和团这种底层老百姓的类宗教组织,历朝历代都有,清朝格外多一点而已。当然,如果没有洋人,他们可能叫另一个名字。事实上类似组织的反清活动贯穿整个清朝,例如天地会、红花会、天理教、白莲教、小刀会、捻军等等。这些组织大都以“反清复明”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或者宣传口号。义和团虽然是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但是一个“扶”字其实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态度——扶持一个暂时的盟友共抗强敌而已。如果他们对清朝的认同感强一些的话,这个口号就会是“忠清灭洋”。况且义和团的前身就是类似白莲教这样的反清复明组织,如果没有洋人对百姓的欺压,义和团有极大概率形成下一次的反清复明起义。
吹水
大清在鸦片战争前就已经进入下行轨道了。外国势力入侵只是加速了进程而已。
上行轨道参考彼得大帝治下的俄国。
即使不是上行轨道,维持期的清朝至少能把甲午战争打赢。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其实我们客观的看待大清朝历史,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大清的辉煌,只是有两个祖孙创造的,也就是康熙与乾隆,他们加起来有120年统治时期。这占据了大清260年差不多一半时间。
而其他时间,慈禧统治大清时间差不多有50年。
整个大清历史其实就是有这三位统治者共同缔造的。
这是封建集权制的悲哀。
也就是说,一个王朝兴衰只能由明君创立,他无法有制度繁衍。
一旦出现如载涛,载沣,这样的败家子。哪怕全国人民都支持清王室,他们也能在极端时间里,让整个政府完蛋。
正如吕思勉说的清廷统治中国太多的法术,而少了正道。没有正道的维持,一旦统治者能力不够,整个国家就会分崩离析。
咸丰之后,如果没有慈禧上台,仅仅依靠不如慈禧的八大辅政大臣,可能他们连10年都支持不下来。
你清本无国运,全靠赫德死撑。
大清正一品、太子太保•罗伯特赫德,拳打圣人曾国藩,脚踏北洋李鸿章,晚清四名臣?丢!没有赫德每年提供2000万两的关税,你大清能干什么?
大清最清廉、最高效的衙门是外国人控制的海关,半个世纪以来,海关收入占你清国家财政的四分之一,是你清最稳定的财源。
建海关
创邮政
设文馆
筹水师
立航运
备留学
废走私
举外债
和中法
议辛丑
赫德:我不是针对某一位大臣,我是说清廷的所有人都是垃圾。
如果没有外国势力,大清就会和太平天国一起被曾国藩送走。
太平天国(1851-1864)如火如荼,这个时期,外国势力把持了中国的关税。
英国人赫德曾司掌中华帝国海关48年之久,使这个新机构始终维持廉洁高效的运转。
1854年7月,新的江海关在苏州河北岸挂牌办公,它的章程出自英国驻沪代理副领事、22岁的李泰国(Horatio Lay)之手,规定:英法美三国领事每人可推荐一名外籍人士担任税务司(最初为领事代表),由他们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作为单一体联合行动;税务司可以自由调阅、核对海关文书账册,所有公文非经其副署不得公布;任何装卸货物准单、税款收据、结关准单或其他正式文件非经税务司副署,不得签发或使其生效。1855年,李泰国本人成为江海关英籍税务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为通商口岸增加到15个,李泰国竭力说服新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把江海关制度推广到其他商埠,获得恭亲王首肯。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委任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统领各口岸新设海关。
太平天国战争之前,岁入大宗来自田赋,每年收支大致相抵,清廷自不会对仅占岁入3%的关税太过上心。但席卷16个行省的“发匪”在起事第一年就耗尽了户部存银,加之作战省份无法解拨京饷,中央财政事实上已经瘫痪。与此相反,伴随通商口岸的增加和管理规章的建立,洋税收入逐年见增,成为一项规模可观的财源。和名目繁多、操纵在地方督抚之手的厘金(内地商业税)相比,关税的来源更为清晰,中枢自可以更方便地掌控。鉴于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恭亲王语),朝廷也就不打算插手他们完全不熟悉的海关业务,以免引发财政动荡,而让赫德的人马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于是,从1865年到1875年,海关岁入由白银830万两稳步增加到1200万两,1885年更增至1450万两;而当时的账面岁入不过银6000万两左右,洋税已占近2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赔偿英法的1600万两军费即由关税收入拨出。
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国势力帮助大清收取关税,持续获得收入,那么,最好的结果,慈禧太后和“汉献帝”一样,衣衫褴褛,只能靠湘军养活。
更坏的结果是,大清朝廷没有钱了,王公贵族们要吃饭,他们会进一步横征暴敛,白莲教等北方农民起义进一步风起云涌,更盛于太平天国,极有可能,在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之前,大清就土崩瓦解了。
就算他们能够熬到曾国藩胜利。
曾国藩手下那些出生入死的骄兵悍将,一定会上演一曲黄袍加身,扶曾国藩上位。
所以,用基本逻辑推测,在1864太平天国失败,最乐观估计,大清还能够苟活几年,无论如何也到不了1911年。
结论是,如果没有外国势力,大清可能会在1864年前后完蛋。
没有西方武器引入连太平天国都扛不过去。
拉倒吧,雍正给大清续的命到天平天国时期就已经很极限了,没有洋大人出手太平军虽然大概率坐不稳天下但是扬了清朝还是很有机会的
不可能。如果不是依靠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的话,清政府甚至都活不过洪秀全、张乐行和杜文秀的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