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916的“布鲁西诺夫攻势”是否存在令沙俄赢得一战的可能性?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yun-fei-30-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谈到这个问题吧,其实有两个背景要了解。一个是布鲁西洛夫本人的作用被高估了;另外一个是沙俄的战争能力被低估了。

1915年尼二亲自到前线大本营担任总司令之后,对军队指挥确定了一个原则,即每个战区司令对本战区的战事拥有最高决策权,而大本营,总参谋部乃至沙皇本人都只有建议权。所以说1916年布鲁西洛夫的进攻,是他本人的军事决策,其他战区司令们无视他和尼二的“呼吁”,没有同时出兵援助,这也是其他战区司令们的军事决策。

其他战区司令们不动如山,是不是因为他们胆小如鼠或是能力有限呢?也不是,当时有个说法,叫“攻击依靠大炮,防守依靠机枪”。整个1916年,俄国各个战区都在囤积炮弹,而按照总参谋部的汇总,1917年俄军的军事计划里需要消耗9400万枚各种型号的炮弹,其中三分之二自产三分之一进口。而历史上德军在1917年全年使用了8700万枚炮弹。换句话说其他战区司令们都在憋着给协约国放大招呢,而布鲁西洛夫则把给第二年囤积的物资一股脑儿的都砸在了1916年,所以他在其他战区司令们的眼里,其实是个爱出风头不顾大局自以为是的傻瓜。如果1916年全部俄国战区被布鲁西洛夫牵着鼻子走,再次在物资储备不达标的情况下全线动员,惹得德国从法国前线大撤兵来东线,会不会重蹈1915年的大败局,还是固守现有战线囤积更多的物资等1917年放大招,最少在1916年的俄军将领们看来,怎么选择并不困难。


user avatar   Ekis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布鲁希洛夫的战略目的是什么?这一点别说知乎众不清楚,俄军高层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俄军高层因其军阀作风,压根没一条心在打这场足以改变东线态势的进攻战。换句话说,布鲁希洛夫攻势刚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第一个月时间里,的的确确是布鲁希洛夫自己的部队在打,而不是整支沙皇俄军倾力而为,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攻势的确是实至名归(笑)

俄军高层针对布鲁希洛夫是由上到下的,首先,俄军参谋长阿里克谢耶夫执着于收复失地,夺回如华沙这样的“具有宣传价值”的城市或交通节点,而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希洛夫则执念于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迫使其退出战争。虽然尼古拉二世亲自批准了布鲁西洛夫对奥匈帝国军队进行重锤打击的战略方案,但这位总参谋长心底是一万个不愿意,他还是希望俄军主要火力和部队能够集中在北线,以便夺回波兰。

直到6月前的作战会议上阿列克谢耶夫还在和布鲁希洛夫就“如何使用炮兵”这样的战术级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争不过,参谋长干脆来一句:

Well, God bless you, do what you know best. I will report this conversation to the tsar tomorrow.

这是一句典型的俄式官僚话,换句话说,阿列克谢耶夫不打算在军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助布鲁西洛夫,反而在尽力撇清自己和布鲁希洛夫的关系,万一西南方面军搞砸了,和他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对于布鲁希诺夫在1916年6月展开的计划,俄军大部分方面军,集团军司令和自己的参谋长一样,是在抱着看戏的态度围观西南方面军。自开战以来布鲁希洛夫以“战术天才”的美誉受到沙皇的宠信,如果这场由他主C的会战搞砸了,就可以使俄军的主要战略方向将重新回到北线,例如在6月10日,应该配合布鲁希洛夫在北翼发起进攻的西方面军就以“当面德军太强”和“天气阻碍”为由拖拖拉拉,基本没取得什么进展。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6月3日早上连奥匈帝国一线的军官都知道俄罗斯人要进攻了。奥第四集团军当晚就提前调整了后勤线路和布防来应对俄军的进攻,甚至还在考虑前线部队是否有可能先发制人破坏俄国人的准备工作。

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为佩服布鲁希洛夫,即使如此,他还是成功摧毁了奥匈帝国的2-3个集团军,这一胜利除了布鲁希洛夫以外,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在第一阶段的突破攻势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段疯狂的军队调动时期,所有一战的主要参战国都在借机竭力恢复他们的战线,俄国人则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突破。

在六月中旬的第三阶段,德国统帅部调整南线德军的防御并发起反攻来恢复局势,勉强遏制住了俄军的攻势。最后的第四阶段的战斗则一直持续到秋季,俄军试图夺取南部斯坦尼斯劳和北部科维尔的企图最终破灭。鉴于第四阶段我在专栏的文章有过简单的叙述,这里仅仅简单交代第一到第三阶段的战事。

第一阶段:难题初现

6月4日攻势发起时,虽然大部分奥军防御工事就质量和体系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俄国人船新的炮兵战术却使得这些工事成了奥地利士兵的坟墓,俄军反复地执行开火,停火,开火,再开火的过程,跟随步兵借助浓雾渗透进奥军阵地的炮兵观察员则评估炮兵造成的损害,再一一反馈后方,这使得每一次炮火间歇时奥匈军每次想走出阵地防守时他们又不得不退回掩体,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敢露头的部队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当俄军步兵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奥匈帝国官兵都在自己的战壕里当了俘虏,要么就是被俄军的战壕突击队用手榴弹直接炸死在壕沟里。俄军的进攻效率快的令人难以置信,在6月5日,奥地利第70步兵师就从6月4日的12200人衰减到不足5400人。

前线的混乱使得奥军不得不零敲碎打的投入自己的预备队堵漏,奥地利第四集团军司令约瑟夫.费迪南绝望的把自己零散的师和团投入反击,然诸如匈牙利第37步兵师这样的部队刚反击便发现自己在和俄军一个军战斗,不一会就被迫后撤。负责帮助第四集团军维持北线的德军林辛根集群司令林辛根怒不可遏,要求奥地利人集中力量进行反击以恢复局势,却已经难以挽回颓势。

到6月7日,俄军前锋已经开始卢茨克推进。但此时布鲁希洛夫的部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将在两年后变成德国人的难题,俄军第14步兵师参谋的回忆录记载:

我们发现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我们是否该就地停止,有条不紊的准备攻击敌人第二条根深蒂固卢茨克防线?这将会为敌增援部队赢得时间,使得我军的优势流失。或者,便是统帅部倾向的第二种解决方案,索科洛夫(维诺格拉尔斯基第14步兵师师长)很快与我一同前往110高地侦察地形,他也与我想法一致决定进攻,但我们缺乏所需的弹药(特别是榴弹炮)来撕碎敌人的铁丝网。由于进军速度太快,我们的补给车根本跟不上来。

不过这些问题暂时还影响不了战略态势,俄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奥第四集团军负责断后的第10军接近于全军覆没,俄第八集团军估计6万奥军只有2000人逃出生天,俄军俘获了44,000多人和66门大炮。但同时,第八集团军的伤亡人数也已经达到了32000人,这虽然可以接受,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因为第八集团军还需要攻破三道同盟国防线,而且,他们几乎没有对德国人的阵地造成削弱。

第二阶段:以蛇吞象,友军之围,俄军战略脱轨

对于东线的危机,康拉德的第一反应是找法金汉求援,以此堵住第四集团军的漏洞,法金汉6月7日表示可以立即提供5-6个师协助奥匈帝国(一个来自利奥波德集团军级集群,另一个来自兴登堡第八集团军,还有4个来自凡尔登),这些部队将集中在科维尔一线交给林辛根指挥,法金汉要求林辛根“伺机对俄军侧翼发起进攻”

与同盟国高层的及时补漏相对应的则是俄军统帅部在这段时间的新战略方针,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一样,俄军将领也被布鲁希洛夫的进攻惊呆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布鲁希洛夫的成功也能为自己谋取声望上的利益。向来置身事外的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主动跳出来要求西方面军发动攻击分散德国人的注意力,甚至酝酿了一个在里加搞两栖登陆偷袭东普鲁士的计划,当然,这个不现实的计划很快被丢进了垃圾桶。

但是,阿列克谢耶夫和其他俄军指挥官都没想到,布鲁西洛夫在打垮当面敌军后自己似乎也在这场大胜中迷失了方向。6月7日,当奥匈第四集团军逃亡卢茨克桥头堡时,他敦促第八集团军:

全力追击敌人,不要停下来啊!你必须争取尽快到达斯特尔山谷一线,确保敌人第四集团军始终在你的大炮射程内。

然现如今,第八集团军报告布鲁希洛夫: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德军部队正向他的侧翼集结。为了不让整个西南方面军的北翼受到德军反击,布鲁西洛夫临时决定必须摧毁北翼的同盟国军队。

布鲁希洛夫这一决策建立在两个战略方向互相配合上,他认为自己的行动会得到西方面军司令埃夫特的配合,如果西方面军配合他的进攻,第八集团军北翼的德军(包括利奥波德集群,沃伊尔施集群和林辛根集群)无疑会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但对布鲁西洛夫来说不幸的是,埃夫特在对阿里克谢耶夫和布鲁希洛夫要求进攻巴拉诺维奇-普利佩特的计划中应该给予的支援闭口不谈,显然,埃夫特也在试图在保存实力的同时在自己的战线大搞动作,在6月9日,阿列克谢耶夫也选择站在了西方面军一边,他似乎在两面下注,既希望布鲁希洛夫继续向西南挺进的同时,也能和埃夫特一起在北方击败德军。

但梦终归是要醒的。

第三阶段:德军反击,布鲁希洛夫陷入僵局,计划破产

6月13日,俄军第一次遭遇了除了林辛根集群以外的德国守军,来自沃伊尔施集群的德第48预备师,该师虽然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把守着长达数英里长的战线,但却在火力上远胜俄军。

同时,俄军遭到了另一股德军的袭击,这股德军来自西线—第43预备师和巴伐利亚第11步兵师,林辛根继续不依不饶的对俄军侧翼发起冲击,迫使俄第八集团军不断停下来陷入鏖战。6月21日,俄军在投入了预备队第23军后终于使林辛根消停下来,但俄国人已经精疲力尽,第八集团军被迫收缩防线,放弃对奥地利人的追击。

在23日,随着德军第61步兵师的到来,林辛根身上的“普鲁士血”开始沸腾(莽夫),再次开始进攻,他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决心,认定他的反攻一定会成功,因为俄国人正在败退,他可以借机打垮第八集团军(他这种做法已经违背了法金汉的命令)结果却在俄军新收缩的防线前撞了个头破血流,23-24日,哪怕德军第22和108步兵师加入新的攻击群并增加了配属的重炮,德军也没能再逼退第八集团军,但俄军也没能再恢复前些时间的锐势;

在俄军第七集团军方向,双方开始在普利佩特一带的沼泽打烂战,而俄军由于火力不足有生力量被德军迅速地消耗,埃夫特在北线的进攻更是堪称灾难,因为他基本没能阻止兴登堡调集部队南线支援,这使得布鲁希洛夫在7月要面对三个德军集团军级集群和两个军级集群。

随着之后第三,七,八集团军在普利佩特以北对利奥波德集群进攻的失利,此后开始的布鲁希洛夫攻势第四阶段,俄军便再也不能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了,最终在8月正式破产。

以此基础上,俄军得先克服自身内部的军阀作风,基本的步调一致得做到(这一点布鲁希洛夫和马恩河,凡尔登的两位德军总参谋长就特有共同话题了),再去谈如何彻底打垮奥匈帝国,再打赢一战的宏伟蓝图,不然就算几个方面军司令都是布鲁希洛夫水平,也难啊。

再说了,康拉德这个人你们都懂的,最擅长的就是被打垮以后迅速整队再战,大不了还有一招:

“不拖光普鲁士佬在西线最后一支预备队之前,奥匈帝国决不投降!”




  

相关话题

  人类发展到今天,借鉴历史还有意义吗 ? 
  中国有必要收复蒙古国?从战略上看,中俄谁能得到蒙古国就能直插对方要害 
  西周为什么衰落? 
  假设中越因南海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开展了以争夺领土为目的的战争,请问战争走向和规模如何? 
  如果给外国的国家元首加“谥号”,会是怎样效果? 
  怎样分析1815年拿破仑任命内伊率领大军? 
  百年来,出现了很多舍身忘死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哪一封家书让你难以忘怀? 
  英国衰落有哪些原因? 
  俄罗斯的魅力何在? 
  有哪些冷门但值得了解的历史人物? 

前一个讨论
沙俄时期的生活水平真的有这个贴子说的这么好吗?
下一个讨论
俄罗斯留学学医怎么样啊?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