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科大学中医考试开卷。
某中医老师说,医学一旦参与到了政治,必然会被顶到耻辱柱上。
中医老师年轻时候最后悔的一事。给中国丢脸了。外国记者有录像。
医院来个外国人参观,外国人想学学针灸止痛,效果是多么的神奇。
中医老师原计划给患者拔的那个牙很疼,但是外国人来参观了,她丢不起那个人。
然后和患者商量,有外国人参观,把病牙一定会把你疼的龇牙咧嘴的。换个牙拔好不好。患者也超级爱国,说好,咱们不能给中国丢脸。中医5000年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无敌。让外国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然后就换一个牙拔。针灸止疼方法录像。效果…… 反正爱国的患者没喊疼。要为国争光么。
中医考试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爱国最好的方法,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这段录像是他一辈子的耻辱。老外不是傻子,那个老外是大夫,回国就把这件事写了。
老师说,医学一旦参与到了不该参与的东西,说实话有时候会倒霉。这时候希望你们有良心,如果不能说实话,那把嘴牢牢闭上。
知乎写了违反科学的东西,睁眼说瞎话。那就是你一辈子的耻辱。
哎,我以为屠呦呦可以让大家找到中医发展的正确方式。
好奇,医生做完手术,缝合完神经,血管,是不是还要缝合经络?
如果找不到怎么办,让患者一直躺着?
知乎上之前有个问题,大意是问如何看待国家支持中医之类。
高赞答案说国家支持的是屠呦呦那种中医,国家支持和提倡的是中医药现代化,不是中医粉说的那种中医。我也写了个答案实名反对高赞。大意说人家根本不在乎支持哪种中医,而是支持一切能够弘扬几个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玩意儿。
然后知乎就把我答案和谐了,说我违反法律法规。
想想那个高赞很可怜,活在寄希望于政治会主动捍卫科学的梦里。政治就是政治,政治有政治的利益出发点。寄希望于政治介入去捍卫或反对一门学科,就好像一个国家寄希望于外国来施舍或拯救,哪怕一时风光,最终都一定会被打脸。
虽说烟民是国家的恩人,但让正经医生去买烟草也太恶心了。你不是有专门的学校每年培养几十万大忽悠吗?干嘛让医生去干这事?
利益相关,北大本硕,2020年毕业生,拿到上海中学、深圳中学offer,入职深圳中学。
1 先讲自己的情况。小镇做题家一枚,出身山区十八线小城市下面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家里收入最高的是作为乡村退休教师的爷爷。可以算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从小就被家里教育要好好读书。尽管家长从小灌输的理念是读完大学要当官,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初中的时候最想去的大学是北师大。高中选择了文科,在分科之后就被认为是清北的苗子,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进自己心仪的院系,之后跨院系保研到了本校感兴趣的专业。一开始是有做学术的打算的,但是读研期间也算是饱受打击,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做过两个大厂的产品经理实习,经过实习之后确实认识到自己不擅长这种工作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反而是更喜欢在本科期间在学而思兼职的那种工作,觉得给人传授知识于自己也是一种享受,于是秋招的时候目标非常明确,下定决心做老师。秋招也比较顺利,拿下深中offer之后就没有再参加任何招聘。在上海中学和深圳中学里选了后者,待遇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喜欢深圳的气候和大海。
入职以后的感受: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高三。因为自己教的学科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最感兴趣、最擅长,也是研究生的专业,所以备课做题之类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压力。学校不要求坐班,基本上朝八晚五。(晚上如果有学生约了答疑会晚一些)几个月过去了,上课的功力有所进步,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很适合当老师,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工作,每天上班并没有在互联网实习那种不想上班的感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觉得教高中并不屈才。本科和研究生上的课,有一些知识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高中的教学中。再加上本人喜欢骑行、喜欢旅游,了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课上的内容会比较丰满。另外深中的高一高二有类似于大学通选课的校本课,等我以后下去也打算给大家浅显地介绍我那小众的专业。
看到有答主说清北的老师教出来清北的学生,然后回来当老师,这听上去很讽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读一个好的大学是可以让人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自己选则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2. 说一下其他人的情况吧。深圳教育系统也只是这一两年异军突起,大量引入高学历的新教师。其实北京的一些名校早已如此。确实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坚定的做老师,已经离职或者有离职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个职业的。
从我校今年的招聘状况来看,基本是清一色的清北海龟,偏文的学科基本是硕士,偏理的学科基本是博士。对于没有职业偏好的人来讲,一些基础学科确实也未必能找到比深圳的老师或者公务员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另外,深中毕竟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所以招聘名单里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清北学生。但是放到整个深圳教育系统来看,其实清北毕业生所占比重就小很多了,放到全广东、全国来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去看清北的毕业就业统计,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并不高。(貌似不到10%?需要确认一下)所以题目的提问方式并不是太恰当。
我们校长曾经说,引入名校的硕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但是我自认为还是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课、提供了些许有价值的知识或者信息。我也的确见到一些做了班主任的同事,在倾尽全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