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师爷,您给翻译翻译,什么叫盲人摸象啊?
但总差点意思,火就是燃烧现象罢了。初中化学我们就学过,燃烧则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
所以我们谈论火的"化学式",其实就是谈论燃烧反应以及反应的各种产物。以“比较简单”的氢气燃烧为例,下表氢气燃烧的反应机理,其中列出了控制反应速率的指前因子A,指数n,活化能Ea等参数:
可见对于氢气燃烧,就有氢气 、氧气 、氢原子 、氧原子 以及众多的自由基 、 等近十种组分,二十种反应。这张图是沿着火苗高度方向的氢气、氧气、水 、氢原子、氧原子、羟基 的摩尔分数分布:
所以“火”中有分子、空出电子没有成键的原子及其他自由基等多种物质。而这也只是 的氢气燃烧的中间产物,对于包含更多碳数的有机物来说,反应的组分和类型也会更多。从 的氢气到 的甲烷,反应步数直接从20种飙升到近300种。
另外,火还没到等离子态的程度呢,即便能级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只是一些不稳定的中间态罢了。
参考文献DOI:
火,众所周知其化学式为FIRe
学名叫什么呢?叫做氟碘化铼
首先碘在单质氟中迅速燃烧,形成的氟化碘与金属铼发生反应,可生成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等离子体。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做一些金属的煅烧实验。他将铜、铁、铅、锡等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煅烧,再仔细定量地研究它们在煅烧后增重的情况。最后,波义耳认为,在金属被煅烧时,从燃料中散发出来的火微粒,穿过容器壁,钻进了金属,并与它们结合而形成了比金属本身重的煅灰。他用下式对金属煅烧后的增重现象进行解释。
既:金属+火微粒=煅灰
那么这里的金属是什么呢?想必已经有人猜出来了,正是前文提到的铼。
17世纪下半叶,古典炼金术师开始了对于燃烧的探索,很快变发现了氟碘化铼这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燃素,由于金属铼不易获得,所以提纯出的天然燃素极少,以至于燃素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提取的”
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人都能用上便宜的氟碘化铼,煤气灶中就用其为催化剂,催化煤气的放能反应,小时候家长一定不让我们吃火柴头,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氟碘化铼催化剂
当然,隔壁也有人宣称火的化学式是HUO,那只是汉语中对同一种物质的叫法,并不妨碍彼此的世界线。
参考资料:《WTF》(What is Fire)1697年,英国科学协会404出版社(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