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2015年下半年研究生入学,专业是现当代文学,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科研上有什么进展,还陷入了班主任所说的“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的恶性循环,总之论文是一篇都没发(摊手)
如果硬要分享的话,抛砖引玉吧,说几点自己的感悟,也希望对中文系的学弟学妹们以及对人文社科研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前辈们能给我分享一点小经验(哭着跪求555)
1. 挑你感兴趣的来,不要逼着自己去从事不感兴趣的研究!
之前我喜欢的是传播学,但是保研保到了这个现当代文学,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心理落差,也想过是不是混混日子过去就算了。不过幸好尽早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就是那种特别喜欢研究人啊,关注人权问题的“事儿逼”,加上身边朋友的影响,所以对性别问题很感兴趣,所以就去看福柯啊,去看巴特勒啊,研究同性恋啊,女权主义之类的,学术一点的叫法就是“酷儿理论”。虽然巴特勒的书艰涩得一塌糊涂连译者都忍不住吐槽,但是毕竟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啊,只能痛并快乐着(抖M就是酱紫...)
2.趁早去读理论书,不要怕读不懂,去读,去读,去读!
今年9月、10月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了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这是英美新批评主义的经典之作。本科学习中往往存在着重文本而轻理论的倾向,实际开始文学研究了,会发现没有理论的文本是空洞的,完全没有支撑,所以你们懂的,趁年轻尽早啃理论吧,从感兴趣的入手,一步一步来(千万不要像我到这把年纪才醒悟2333)
3.学以致用,要有输出,写出来分享出来肯定是有好处哒!
看书一定要分精读和泛读。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人文学科方面的,读书一定要挑着来,千万不要什么书都读得非常细,花大把时间在不重要的或者对自己用处不大的书上。决定好要精读的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最好可以分享出来,这样有人监督或者互相监督会更有动力。
除了读书笔记之外呢,把学到的知识写到知乎的回答上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好好答题的(羞愧ing)。分享几个自己用今年学到的东西做的回答吧。
除了可以培养写作习惯按时输出之外,好歹还可以骗赞骗粉吖(捂脸)
离2016只剩两天啦,希望接下来的一年还在念书还在搞科研的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心心,好好做实验,好好读书,好好写论文,大家都加油么么哒。
做了个阻燃材料,一点,
着了。
----------------
那感觉简直就是马上要通关,掉档了
我确实做能材的,也做阻燃,一手创生一手毁灭说的就是我(摔
摘一段话,感触很深:
那时我绝不会知道,十年后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耐心是一种多么难得的能力,而人生并无捷径可言。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要如何努力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学着和灰头土脸的挫败和平共处,才能镇定地面对拖泥带水的生活,并且仍然鼓足勇气继续向前。
——木遥《十年》
感悟?多读paper 尤其是neuroscience这行儿,6 70年代大牛们做了好多非常棒的东西,现在人就是换成transgenetic mouse再做一遍罢了。所以你想做的preparation原来基本都有,好好儿查查真没准儿能找到。所以感悟是现在这帮快死还没死的老头儿们太厉害了!虽然现在都不行了。
进展?关你什么事儿……自己看我paper去,有需要和不懂得发信聊天儿就完了,跟这儿问什么,说了你看么,看了你看得懂么,看懂了对你有用么?
好像真有个人看的懂并且有用……
2015年12月31日,午夜,我正在分细胞。
两名哥们,刚结束战斗,屁颠屁颠回去,而我从23点分到凌晨6点。那时,我会啃着食堂没什么馅的包子,去补个觉,夜间再战江湖。我还要这样连续3天,在实验中跨年。
做完这两批,大年夜前,这个实验就结束了。
况且,我还能用间隙时间刷知乎,刷电影,刷得毫无通宵实验的悲戚感。
想想值。
为什么我不能白天分细胞?
因为这台细胞分选仪器万众宠爱于一身,从早上接客,通常要接到23点。为了保证稳定时间见她一面,我只能于夜深人静时约她。
这就是国内科研日常中的一项:机器短缺。为此熬过夜,体会特别深。
科研体悟,很多都是伴着各种坑爹,心态被磨练磨练,平和许多,也是无奈。
比如,研究生刚开始,老板派某位师姐带我做实验,直接以“合作者”名义,甩给我一部分课题,什么都不教,让我独立做。等到课题做了一年半,要转博了,问及师姐才告知,这里的“合作者”并非“共同一作”。我的毕业,关她鸟事,呵呵。
文章,得靠自己挣。
问老板,这个课题不给一作怎么办?答曰:自己找课题。
于是嘿咻嘿咻查文献,图书馆泡了两个月,最终找到自己课题。
这事告诉我,“合作”这类利益相关的东西,不要脸皮薄,要问清。
随后的课题,课题自己定,系统自己建,实验条件自己摸。没办法,老板不是做这块的,他只能提供经费支持,和人脉帮助。要时刻做好靠自己的打算,这也是历练。
随着自己和周边人,年级越来越高,没文章的焦灼心态影响所有人,很多人变得敏感神经质。
譬如,你发了文章,比你年纪高的怎么看?同侪怎么看?假笑着,分分钟撕逼,撕你撕到烂。发完文章,都不好意思在实验室混了。都是心态问题。
譬如,察觉到别人课题的漏洞,该不该说?说了,别人觉得你嫉妒他课题好,劝他别做,是个心机婊。
譬如,别人请你帮忙,帮不帮?帮多了,觉得你好说话,一次次来。帮少了,又嫌你冷漠。
做科研的,往往面子薄,特别记仇,做千件好事,不抵一件错事。加上神经质,相处起来耗费心神。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方法,只是想着大家都不容易,我也没工夫在这些事上面耗神,我看我的文献,拜拜啦您欸。
幸好,我的老板比较贴合我的脾气。实验室也比较求真务实。过了求真务实,和挑导师这两点,其他东西都可以克服,不是个事儿。
有些老板鼓励挑数据。挑得好,结果越新奇,故事越生动,老板就越爱,这种怎么办?挑不挑数据?
也有同学想硕毕,找好下家后,老板直接打电话给下家,说这学生怎么差怎么差,气得同学改行读金融。
老板人品真的很重要。别看学历高,做科研的,也都是一步步憋到这个位置的,很多人心态也都扭曲过了。高智商,高扭曲,这更吓人。加之理性思维,一旦变着法儿玩你,根本不留情面。
大抵谈了自己,老板,同实验室这些。
想到当初考虑读不读研时,某人分享的一句话:很多人把科研看成职业,其实它是种哲学;人一生可以做千百种职业,但只做好一种哲学。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和科研是否相关,科研思维和品质已经成了人身上一部分,那就够了。
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写的论文。。。包括英文论文,全是篡改数据。。。。。
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写的论文。。。包括英文论文,全是篡改数据。。。。。
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写的论文。。。包括英文论文,全是篡改数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