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的文章里面有详细分析:
社交网络收入增长29%至人民币267.14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数字内容服务包括虎牙(2020年4月起作为附属公司合并)直播服务的贡献、音乐服务会员数增长以及游戏虚拟道具销售收入增长所推动。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298.62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反映因日均交易量和单笔交易金额增加带动商业支付收入的增长,理财平台收入的增长,以及因公有云消耗量增多(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及民生服务行业)带动云服务收入的增长。[1]
这么说吧,疫情一来,闲暇生活整体线上化。这不是市场经济自然发展,而是外来的力量强推一把。导致我们生活方式剧烈调整。
说句白话: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游戏,在家里玩。直播,在家里看。吃饭,在家里吃。出去干嘛去?作死?
即使是现在,外面玩的人也完全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昨天晚上我出去溜一圈,这灯光秀、喷泉什么的还没开呢,买东西的夜市老板眼神都涣散了。这也不怪他们,一提到线下活动都怕担责任,谁也不敢大张旗鼓,你大张旗鼓也不一定有以前的消费水准。前几天不还有个热搜么,都说报复性消费报复性出行,动物园老板就纳闷了“谁来报复我啊”。
另外,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消费习惯,光说为了培养这个消费者习惯,当年他们发了多少亿红包?打车软件和外卖便宜了多少消费者?就是为了争这个互联网的消费入口,就为了要消费者一个“习惯”,让资本家跟做慈善似的,这得多下本。
现在疫情一来,直接天赐“习惯”(当然对社会整体代价更大,只是对具体行业有动力),钉钉、腾讯会议、Zoom哪个不是爆炸式增长。Zoom最搞笑,他的会议大厅开放程度极高,经常会有严肃的商业会议里进来一帮孙子播黄片,商业精英们尴尬得想死的心都有。因为一开始就打算做很娱乐很开放的平台,结果风口骑脸,老板每天都睡不着觉,拿着钱找人优化产品。就这,前有佩洛西威胁要封禁,后有政令不许给中大陆用。
疫情结束后该上班还得上班,但是公司能省钱就省钱的心态你应该懂的,能用线上解决的东西,何必报销你差旅费呢?所以,钉钉和腾讯会议应该也赚翻了吧。
天赐习惯会直接砸出风口的。
我这不是随口一说的,你们知道中国的电商物流系统是怎么起来的?
就是上一次冠状病毒,2003年的非典。
这么说吧,顺丰的王卫就是从非典那年,看出商机包了5架飞机做物流,业务收入直接起飞。那时跟现在一样没人坐飞机出去玩,价格低到没人接盘。所以他包下几架来也便宜,那时物流有多缺,不用我多说,今年你应该知道物流系统多救命了吧。所以一头省钱,一头大赚。2003年就是中国快递物流的元年,也成了中国电商大爆发的第一契机。
只要用户习惯养成了,外面空气没病时,消费者也觉得好用。有些懒人习惯都是不可逆的。契机是危机,习惯下来发现做懒人真香。而且当这行发展起来,效率上去,价格下来,消费模式就定了。这个行业也决定了今天物资供应的效率。
所有今天商机又来了。而且一定有可持续性改变消费者习惯的事在里面。就看各大公司如何把握了。
另外,这些疫情带来的习惯包括商家也减少接触和排队,在小程序上弄订餐系统之类的。
也包括一切取代了线下付款的线上交易。更包括社交,有很长一段时间疫情爆发区的人都坚持着非必要不接触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社交软件你会也得会,不会也得会。
在今后的商业模式倾向中,“无接触”是原点,达成这个原点的辅助方式,就是以后的商机。就像现在地铁里的自动N95售卖机,也许交给安检人员卖会更省钱,但不符合防疫安全逻辑,不符合我说的“原点”,不会比自动售卖更好用。
至于游戏会不会在疫情后回到原来的水平我就说不准了。
我第一季度手游氪金,第二季度买了Switch......
现在第三季度我就感觉玩腻了。
这不是习惯培养,这是闲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