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yaoziz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堆影评,体位千奇百怪,但是大部分没说到点子上。替影评人们捉急。


说电影前,先举个案例:杨老太太是个资深访民。每年两会召开期间,他家里会有至少4个人组成的队伍在楼下盯梢,和《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24小时换岗,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她进北京上访。而进京非访(什么是非访,后面解释)是对地方政府有考核指标的,所以四人换岗从来都是日夜不停,严防死守。小团队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进到上访户家中,更别提吃他们的饭喝他们的酒。


这4个人都是什么组成呢?行话叫属事、街道和公安三人组,但是杨老太太属于拆迁,还有司法判例,属于涉法涉诉案,所以还增加了政法委的一名干部。她的上访事由是,自己家的房子在拆迁片,到期被强拆了,她不认可补偿协议,希望在补偿一套房之余,给儿子和孙子再分别补偿一套。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些年来她逐级走访,一直到了北京,表达自己的诉求。


但是由于程序正义,也要依法治国,即使国务院、最高法也无法推翻基层法院裁决,最终只能以三级终结(市、省、国家信访局审理终结)的判定,将信访案子发还给地方政府,唯一的任务就是稳控。什么是稳控?简单说,逢年过节,大会小事,不要进京。


即便如此,杨老太太也会偶尔以出门买菜等特殊理由伺机偷偷溜走,和电影里李雪莲乘竹筏逃走一样。所以,每年两会对地方政府都是一场攻防大战。每个月,国家信访局都会对全国各省市的信访工作进行大排名,对排名前列(即人数多)的省市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实行数字考核,列入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所以,这项工作确实能牵动地方政府负责人的神经。


杨老太太是个信访的典型案例,这也是全国信访系统工作的一大真实写照。



但是,《我不是潘金莲》对信访制度的表现,是辜负了这个题材的。


如果我们简单认为,到北京上访就是政治问题,就需要像电影里那样不惜一切代价来阻止,那就是体制外的想当然。事实上,李雪莲即使像电影里描述的,以后的十年每年都进京上访,也不会对地方政府有任何威胁。为什么呢?


首先,国家信访局有依法逐级走访制度,即只要你有信访事项,无论是合法还是不合法,诉求是否合理,都可以从基层的乡县市一直到省和国家信访局逐级上访,所有来访都会被等登记在册。即使重复进京访,甚至到国家部委、机关门前上访,像计生委、住建部、环保部等,也不会被计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中,因为依法接受群众来信来访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义务。是不是很意外?但法《信访条例》就是这么规定的。


那是什么情况会给官员考核带来麻烦,俗称记账呢?在一个个上访村血淋淋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被打,非法拘禁这些是子虚乌有?当然不是。这些人大多是另一种情形,叫非正常访,即到所谓敏感地区进行喊口号、拉横幅等形式的上访。这些区域要么是中央机关办公地区,要么涉外,到了这些地方,上访的性质变了,属于恶性事件。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地方政府的工作可能没有做到位,同时也是为了纾解这些区域的治安压力,因而进行考核。所以,杨老太太之所以被重兵把守,是因为他正常程序已经走完,开始走不合理程序了,一再发生非正常访。




但是,李雪莲每一次都让官员如临大敌,却没有交代她是不是已经非访:在小说中,她是以代表的身份混入大会场的,碰巧遇到了大领导,已经突破了警卫的把手,反而不属于非正常访;之后也只是一次次以进京为要挟,也不能说明到底是不是非正常访。而官员们惧怕她,是惧怕自己重蹈覆辙,而不是李雪莲走信访程序被记账,事实上,每年地方政府都会有及格线指标,只要非正常访数量不超标,就不会扣分影响政绩。一个李雪莲根本没有危险到那个程度。所以可以断定,她依然不是非正常访。


但是,刘震云和冯小刚都没有去界定这个问题:李雪莲的所有举动,是正常上访还是非正常上访?是合法还是非法的?这不仅是一个官场术语诡辩问题,直接决定后续十多年所作所为是否站得住脚的问题:如果是正常访,官员完全不需要任何紧张,当初因为所谓作风问题应该被被处理的人已经伏法了,合法上访不能阻拦,是公民权利;而如果是非正常访,这完全变成一个法律问题,即非访超过一定次数,是完全可以以扰乱公共秩序罪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甚至判刑的,或者进行精神鉴定,如鉴定为精神病,可取消记账,官员也可以解脱。


所以,这个电影的核心问题就搞错了,她是不是潘金莲不重要,而是不是李雪莲才重要。刘震云的疯狂的人带领别人疯狂的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体制制度内有免责机制,出现特殊情况有法律手段和强制手段,一堆人被一个偏执狂折腾得团团转的行为根本不会发生。


一方面,他们太小看我们的领导干部了。而信访制度真正的恶,却根本没有触及。



我们继续说电影,很多影评人为刘震云+冯小刚突破审查尺度叫好,认为他们批判了官僚主义,讽刺了政治愚民,挑战了政治权威,揭露了信访制度和司法腐败,是中国电影一次有勇气的尝试。


这完全是评论家的一厢情愿,狗屁不通的想当然。


如前文所述,这样一部信访主题的电影,连正常访和非正常访都没搞清楚,是否逐级走访,是否三级终结这样的原则性问题都没厘清,仅仅是脸谱化描绘一下大领导发飙场面,刻画几个所谓的官场喽啰,就可以号称是官场现形记了,这样的高帽子得来也太容易一些。



甚至,这里有的细节也是禁不起推敲的:比如,李雪莲到县政府门口拦县长,车急刹,茶水洒了一身。县长亲自下来见李雪莲。这完全不符合生活事实:首先下来应该是司机而不是县长自己;即使司机来不及下车,也不可能全程安静坐在前排,跟自己没关一样。那是专职司机,不是他妈打滴滴叫来的,司机是半个领导秘书,要照顾饮食起居,挡驾平事的。


再比如,大会堂召开两会,都是省长代表省里跟大领导沟通汇报,这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个省的一把手从来都是书记而不是省长。即使这个省特殊情况,书记空缺由省长代理,那么,在他给省委提出处理建议的时候,也应该有另一位省委专职副书记(省长一般都是副书记)一起商量,在党内二者是平级的,这叫开书记碰头会,然后再给省委提处理建议,这是情况再紧急也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都是基本的政治程序。随便找一个熟悉地方组织程序的人咨询一下,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这里,更多是冯小刚的想当然。


冯小刚提供的这些只有想当然的细节把持的画面,恰恰迎合了人们对影视表达禁区的某种臆想,因为大部分人连这样的场面也没见过。


然而,即使这些政治幼稚病的故事,精神内核却是虚假、不真诚,只有炫技的:电影和小说都把问题根源归结为歪嘴和尚念错了经,是官员好心没办成好事,尤其是张嘉译最后的那一段对话,简直要把主旨提炼为转作风开展群众路线专题教育的专题片了。这样的一个滑稽站不住脚的故事,当然轻松把信访制度的种种弊端一带而过。这样的创作初衷,如何能说服被信访制度带来的虚幻希望蹉跎岁月的访民,坑害多年信访系统干部?


刘震云和冯小刚有一万次机会到京郊的信访村走一遍,哪怕再没时间,以拆迁、计生为关键词搜索一下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就不会以戏谑的方式假模假样地去碰信访这样的敏感题材,用一个根本没有冤屈的无理取闹农村妇女轻飘飘的故事来切入一个沉重得不能沉重,背后是生死血泪的主题,最后终于做成了法制进行时的尺度和口吻,达到了上面最希望看到的效果。本质上,上层领导并不喜欢中层以下的干部,他们迫切需要有人代替他们敲打一下:作风不好,手伸太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云云,最后树立自己的权威。


这部电影的立场,就跟人民日报二版的那些评论员文章一样,当了吹鼓手:以大领导痛心疾首邹眉头的口味,要求各级干部给我听好,要做到一二三四,总之一切为了人民。我们都知道他说的确实他妈的道理,但是屁用也没有。这样的伪善立场,真的非常的恶心。




这也不是冯小刚第一次如此伪善。这是一个中年老男人对待这个世界几乎唯一面目:我把握不住社会真实,我感受不到普通人的情感,那我就努力往正确的方向靠吧!《我不是潘金莲》和冯小刚这些年所有创作的作品一样,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也是他电影最大的问题,不真诚,没人情味,无法打动人。



《私人定制》如是。模仿老干部、雅俗之辩、环保口号,看上去在直面社会问题,却没有一个切中当代人真正的情感痛点。王朔的剧本也不过如此,除了发家的京味幽默,与我们真实的内心感受离题万里,和一个个挠痒痒的小品没有本质区别,甚至一个关于孝顺的命题,有宋丹丹表演加持,最后都变成了可耻无能的煽情段落。


《老炮》是管虎的作品,精神内核是冯小刚的,这是最符合他做人风格一部作品。表面上讲规矩,并要求别人讲规矩,其实讲的是我的规矩。找人家借钱不敢开口,还骂人家一通,说看不起自己;出了事在医院没钱,人家送钱来了,他骨气好像躲起来了?一句屁话没有,这特么就是老炮的德性。他自以为孤独斗士,拿东洋刀砍小混混的老年唐吉坷德,却不争气把举报信给了中纪委,说到底还是对更大权力的迷恋狗而已。


《我不是潘金莲》依然如此。信访题材,多么深刻尖锐敏感的话题!但是看完以后呢?用一个神经病式的人物设定承担整个故事,最后因为老公死亡归于幻灭,所有的反思在匆匆消解之后,跪舔地加了一个迎合上意的转作风的尾巴,并且自鸣得意:看我,多厉害,敢拍上访,还过审查了!



所以这样的所谓题材第一次突破,这样戏谑侮辱一个沉重的题材,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荣光骄傲的。这和把农民讥笑成傻大笨粗,把大学生想象成屌丝撸管,把民工想象成吃糠咽菜有什么区别?一个电影人,无论面对什么题材,应该有最基本的谦卑与认真:如果当下制度有条件,我会真诚去趟过障碍、保持真诚、不忘初心,努力完成表达;如果制度不允许,那就厚积薄发、积能蓄势,等待爆发时机。又想要碰敏感题材的名,又想逐电影娱乐的利,又不敢担政策审查的风险,最后选择了一条最鸡贼的伪善妥协路线,真不像一个有担当的电影老炮。


所以,这样一步前期功课没好好做,画幅搞了个形式主义,人物脸谱化无完整立场,关怀仅限于皮下一层,披着人文关怀主旨行的是主旋律的丑恶,精力全用在恶意营销上的电影,我们看到上访二字就被刺激到G点,就慌不迭叫好,我们是有多饥不择食瞎了狗眼呢?


你们真的太好骗。


​微信平台:今天道(jintiandao1984)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电影成为热点有很多因素,有炒作,有挤压其他片子的档期的争议,有微博吵架,当然,也有很多片子内容本身的原因。本文的重点在片子内容本身。


首先本片最显著的特征是占了大半片长的圆形画幅。圆形画幅要实现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遮挡镜头而已。然而要处理好又很不容易,因为在长方形的荧幕上实现圆形画幅,就意味着要损失掉三分之二的画面信息,同时因为没有四个角,很多处于画面边缘的物体会变得不完整,因此把方形画面直接遮挡并不可行,构图需要更加紧凑;同时它也能带来一些创作空间,单论镜头,《我不是潘金莲》很好地把握了这些创作优势:


首先,圆形画面的边界会显得模糊,能带来一丝中国画式的朦胧感:


其次,圆形画幅能够突出画面中心的重点:


包括暗示人物之间的地位高下:


第三,圆形画幅能够与一些特殊的形状形成在方形画面里难以感受到的互动:


第四,同样因为边界模糊,圆形画幅能给观众留足对画面外信息的想象空间:


这样的例子在片中有很多。在隧道中从圆形过渡到方形画面的那一瞬间也很惊艳。


这些很不错的创意大多要归功于摄影指导罗攀。那么冯小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还是这部电影的题材和内容。为什么他在《老炮儿》里演的那么好?因为他演的就是他自己。那一整套官腔嘴脸和市井气息深入他的骨髓,就连他自己在微博上的一些丑陋言行也体现了这一点。难得的是,他对这套东西的丑陋也有清醒认知,对此的反讽和幽默自然也是轻车熟路,王朔和刘震云和他是绝配。同时,得益于他在中国电影界的独特地位,没有几个导演能够在这样的题材上获得这样的创作空间。所以,无论你多讨厌冯小刚这个人,能拍出《我不是潘金莲》的也只有他。


同样是农妇上访告状,也许你会想到20多年前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两者还是有诸多不同的,首先导演气质不同。张艺谋作品那掉渣级别的土气是别人很难企及的,而冯小刚的特色是小市民的市侩嘴脸;


范冰冰进步不小,与赵大头决裂的那声怒吼是最亮一笔,不过形态基本到位了,内核还是和巩俐有显著差距。更重要的差别是两部片子的重点不同。秋菊打官司的目的是为了“讨个说法”,全片聚焦于秋菊这个淳朴农妇为无辜受伤的丈夫追寻正义的过程;而李雪莲打官司虽然也是“讨个说法”,但她自己弄巧成拙在先,在案子中并不占理,要求也很奇特,从头到尾似乎是为了出口恶气。李雪莲为了房子假离婚,丈夫辜负了她,赵大头帮助李雪莲动机复杂,各级官员屁滚尿流地“维稳”,而实际上谁也都没有犯法。案情的荒诞性让全片的重点变为对荒诞现实的描绘与讥讽,而非伸张正义。所以《我不是潘金莲》虽然大部分笔墨着于李雪莲身上,但实际上片子更想突出的是丑态百出的各级官员和牵涉其中的市井小民们。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深究这部片子的情理,也不会不满于它的批判力度不足。它不是站在底层的角度呼唤正义,也不是站在官方的角度弘扬主旋律或批判刁民,它的本质还是和传统的冯氏喜剧一样,是来晒中国人的丑陋嘴脸的,只是这一次晒的重点对象是官员而已。无论是用绳子来对齐会场的茶杯,还是酒桌上的奉承恶俗,还是各级政府会议上的装腔作势,还是“喝茶”与“顾全大局”,还是小老百姓各自打着的小算盘,还是为了荒唐目的而浪费的大量公权资源,这些浸淫在我们平日生活里令人感到些许反胃,却又不至于不共戴天的种种细节,能被这样淋漓尽致的挖苦一番,是这部电影的最大观影乐趣所在。而这份淋漓尽致,就是冯小刚与刘震云的功底所在了。


那么,圆形画幅美则美矣,对这个主题究竟作用在哪里呢?无论导演怎么解释,这一点可以任君解读。我的个人观感是,圆形镜头的窥伺感,让观众与角色产生更多距离,旁观能带来更好地喜剧效果。全片几乎都是客观镜头,而无主观镜头可以作为这一猜测的旁证。另外,圆形可能也比较自然和原生态,而北京的场景的方方正正,与之形成了两个地方氛围的对比。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user avatar   gu-yiyi-51-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是潘金莲,这是一部集冯小刚严肃的幽默,刘震云荒谬的现实,以及罗攀影像的追求(等等)于一体的作者(们)电影。同时也是一本质量上乘的佳作,是我心目中今年国语电影的No.1。毕竟在华语影坛有如此资源整合能力的导演实在是屈指可数。

——————前方剧透

先来说一说本片的人物。

冯小刚本人曾说,虽然本片看似只有一个主角李雪莲,但她并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其实是以李雪莲告状为主线串联起来的28个男人。确实,这是一部以人物群像组成的电影,纷繁复杂的人物设计,他们的语言和动作构成了本片的主心骨,而且每个人的姓名还都各有含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李雪莲(范冰冰饰)第一个找到的是法官王公道(大鹏饰),“公道自在人心”。一开始,李雪莲给王公道送礼攀亲戚,到下半场两人身份互换,营造出一种喜剧的效果。他一方面尊重法律的公道,但同时又不断推脱和自己无关的责任,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件事情,跟我们法院一点关系没有。后来出场的法院院长荀正一,“寻正义”,也是个和王公道相似的人物,后被王取代。

接着,李雪莲又找上了县长史为民(赵立新饰),“始终为了人民”,人民真找上门的时候却从县政府的后门溜之大吉。包括最后他与李雪莲重逢时,李为其倒茶,他的手势还是难改做官时别人给自己倒酒时的动作,颇具对官僚作风的讽刺。(经评论补充更正:此处动作为叩茶礼。在别人给你倒茶时,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自然弯曲,以两手指豆轻轻敲击桌面,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屈指代跪”。不过想起来还是颇具意味的一个小动作)

还有贾聪明(张译饰),“假聪明”,影片直接借新县长郑众(于和伟饰)之口揭示了这类机会主义者想借混乱时机上位,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本片中大部分的政府官员,从首长到县长,都贯彻着他们应有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都想把群众工作做好,这也是本片得以过审的重要原因。但是他们理解不了,不仅是理解不了像李雪莲这样的农村妇女,连他们自己上下级之间都存在着层层误解,以致把市长正确处理群众问题的指示变成了把李雪莲拘留请喝茶的现实。同时,他们每个人又无不担心自己的屁股,能不能在把位子坐稳坐实的同时,又取得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功绩顺利升迁呢?因此,当李雪莲的问题体现不出看得见的功绩时,谁都不愿管,直到这个问题真正成了问题时,他们又一个个前赴后继。

影片中所有塑造的这些形象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他们复杂,不能单纯用正负面去评价,他们有自己的欲望,也有自己的原则。李雪莲,赵大头(郭涛饰),甚至只是一个路过的果农(范伟饰)都有自己的立场。

再来说说本片的结构。剧情的发展完全是线性叙事的,中间有一个十年的跨度,伴随着冯小刚说书式的旁白(这个旁白太重要了)将一个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虽然本片构图很大胆很创新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高度重视热切讨论,但在剧作的结构上还是比较保守的,并且这个特殊的构图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第一部分的圆形构图把李雪莲逼出了家乡,逼上了北京,在这个压迫的圆形构图中,李雪莲的上访遭受了一次次的挫败,被丈夫指为不贞的潘金莲,想杀人的欲望得不到宣泄,矛盾被激化。

第二部分从一个全画幅的汽车行驶穿过幽深的隧道镜头开始,表现了此时李雪莲的怨愤被挤压,但又对远处的北京充满希望。北京的天地也确实大了,画幅变成了方形,但这个方形依然不能解开李雪莲的心结。市长县长法院院长都被她扳倒了,矛盾在此时得到了缓和,可是根本的离婚问题悬而未决。

第三部分讲十年后,圆形的构图又重新把李雪莲一步步逼出了家乡,官员对她的不信任不理解加深了她的误会,意外收获的爱情原来是一场欺骗,她的愤怒不可抑制,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李雪莲又来到了方形的北京。

最后一部分,圆形的方形的桎梏统统被打破,李雪莲的丈夫死了,李雪莲十年来生存的动力全盘崩塌。经历了上吊失败心结打开矛盾化解,李雪莲开始在全画幅中真正自由地生活,过自己的生活,过去的自己仿佛成为了他人的故事,可以随意凭人嬉笑怒骂了。这个剧情的结构也正应了预告片中的那句标语:还请各位观众笑看方圆。

最后谈谈本片传达的一些内涵(仅是个人理解,求同存异)。看完电影的一刹那,我觉得内心很复杂,言语很苍白,这也是很多电影的魅力所在——有解读的空间。

虽然电影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农村的妇女和一群公务员之间的纠葛,他们各有各的目的,相互之间又都存在着隐瞒和误解。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立场。比如电影中李雪莲说的那头牛和县长省长说的那头牛,就不是一头牛。李雪莲要政府给的答复,也不是首长和法律能给的答复。

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就和电影中的那出京剧《三岔口》一样,在黑暗中,你摸不到我,我摸不到你,始终存在着误会。这样的误会自个体出现时就存在了,语言的诞生没能使它化解。电影中这个误会的解除,最后竟然也不是通过人的努力得来的,而是源自一个意外——李雪莲丈夫的死亡。现实生活里,这样的误会可能会伴随人类的历史,一直延续下去。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实在是太有资格评价这部电影了。所以看完电影就忍不住来写回答了。

(先交代工作背景,县级政府办工作人员,专职信访接待,也就是县长以及以上领导们对信访是什么样,下面的基层干部、工作人员对上访人员是什么样,我基本都了解)

评价是什么呢,先简单概括下:以我的角度来看,电影对现实描绘的很真实,但真实之外的东西都不咋地。


也就是电影本身,没有多少高大上的内涵之类。不了解我国信访情况的人可能会觉得,哇,谈了好多深刻有内涵的东西,譬如老外还给这电影发了奖?(抱歉没关注,说错了请不要在意),了解的呢,比如我,就一个感觉,这不就是我每天的工作么~~~我去,就拍了我经常工作遇到的场景,还没拍到位,其他的呢?就没了???

所以,这部电影给不了解相关知识的大众看看,还蛮能忽悠人的。对于了解的,也就那么回事了。因此回答里我也就不说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了,简单的给大家普及一下信访各方面的情况好了,大家了解了,对这部电影的东西也就看的没那么玄乎了。

下面分点来吧,

1,对政府官员的还原很到位。

比较诚恳的说,这部电影对政府官员基本不吹不黑。也许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会有差别。但据我工作所见,大致是没错的。

首先王公道,这个人在现实里是绝对可以找出一大把类似的。他一开始收礼不算夸张,当然这犯了错误,我不辩驳,可现实里这种情况哪里少了。别说老年代办事拿东西很正常,就算是从严治党的现在,很多基层干部办事人员对于一些腊肉、香油之类的土特产也不看作腐败。严格要求自己的会拒收,其他人看你攀亲戚碍于情面收下的也有。至于后来提礼上门主动找李雪莲,从他开门露出那张脸我就猜到了他要干什么。太正常了!在中国,在当下年代,对于老上访户,尤其是喜欢跑省里、跑中央的无理缠访、闹访户,真的不是政府干部欺负你了。是他们得巴结你,求你别再闹事了。过年过节他们都得拿米、油上门看望你,求你安份点过日子。遇上两会、领导来的大日子他们要上门陪着你聊天喝茶,就怕你跑出去添麻烦。所以王公道是一个很真实的基层干部。

其次是原法院院长和老院长,就是一开始请吃饭那桌。也很真实。酒桌上他们的谈话很“诡异”,体制内呆的多的就明白其中三味。院长为什么给老院长说是私人请客,因为铁面无私的基层干部也有蛮多,让很多人失望了,不要觉得中国干部全是腐败。为什么这样一个老干部最后还是走了没帮李雪莲甚至都没听她说句话,因为他不在其位了,没权力管了。真管了那是滥用权力,和老干部作风不符合。而且,多说一句,在基层呆久了,这样的缠访户不要见得太多。都习惯了,你怎么高看李雪莲一眼?因为你知道在拍电影?习惯上访户之后要做的是建立一套有用的制度去解决,而不是靠自己一件一件过问去做青天大老爷,你做青天爽了,你下台之后谁管?所以老院长只是反复交代新院长他曾经说过的话,确保新院长遵守为民做主的心态和制度。这才是真正对民有利的,并不是无情。

而新院长做的也不算差,他认真听了李雪莲的话,只是李雪莲这件没道理的事,他实在解决不了。为民做主不是要违法违规的做主,他的手下说了上诉到中级法院和向检察院举报的方法,但李雪莲不讲道理或者说不懂的不接受。那他能怎么办,只能不多跟这种没道理的纠缠。当然他手下不慎推倒李雪莲这是不对的,基层也时常有这种情况出现,也是不吹不黑。(他手下酒桌上的表现也很有意思,体制内的人基本会心一笑)

然后是史县长,被拦车。像极了古装剧里的民女拦钦差的骄子。可惜不同的是,电视里的钦差马上就为民做主了,史县长却跑了。这幕看上去像黑官员,其实也不算。我就见过缠访户绕过我非要跑到我们主任办公室说要找领导,结果我们主任连忙说我不是领导的一幕……老百姓十成的一看这场景就觉得官员们很垃圾了。实际这也是有内情的。还是那句话,见没见过很多无理取闹的缠访户,是判断这种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你没有见过,没有这种标准,你就不能公正评价。

缠访户有多难缠?他完全不占道理、不占情理、更不占法理的事情,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找你解决问题,说的好听是解决问题,说的难听就是希望你用公权力帮他完成他的非法个人诉求。这种人天天干扰你办公,你打不能打、骂不能骂,赶不能赶,你能怎么地?你只有跑。你陪着他说话聊天、理解他、开导他、给他做思想工作?……那更好了。他找你找的更勤快了,天天陪你上班你信不信?(我就遇上过)你还真别指望能说服他,能上访十年以上的,这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试图做通他思想工作,我们国家有信访局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他还能继续上访,你说这方法有用不?你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满足他的个人要求。不过,你要是满足,你就违法了,怎么选择你看着办吧。

所以史县长无耻的跑了,他既然做县长,工作里就一定碰上过不少李雪莲这样的人,我可以肯定的这么说,因此不需要听李雪莲说什么,他第一反应是溜,这个我是理解的。当然,现实情况里县长们一般不这样,我所见得,都会很热情接待,问清情况,然后说会派人调查,再客气送走访民。史县长没有做的这么好,但电影里拍他当时是有急事的,换了衣服立马就走后门出去办事,所以虽然他做的不好,我还是理解的。

市长这里也差不多。市里见过的越级上访不要太多。所以副市长们都绕着走,十个上访户八九个是无理闹缠,这概率我说错了你尽管抽我。必须说明对待真正有冤屈的上访户,我们国家是有正规渠道解决的,信访有专门的信访局,法律有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绝大多数冤屈都能在这里解决掉,有例外,我承认,但都是极少数。李雪莲这里不是例外,我也就避开不谈。市长在有正规渠道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去亲自解决。不然市长成什么了?真当干部们天天喝茶看报呢?就我这么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经常晚上加班到10点11点,一个月四个周末不休。领导们更甚。越大的领导越忙!老百姓是不知道这个情况。闲的有,但那基本是没权力的部门,谁找没权力的部门办事?所以市长在李雪莲来了三天后重视了这个事,过问后发现没法解决,就下了一个先把她弄走的命令。这个命令传达的也很有意思,层层变味,中国就这样,上级的意思下面总要做的更好一点。一点加一点,原本市长只是要李雪莲这几天不要出现。结果到最基层,让李雪莲被治安拘留了。这真不黑,现实确有这情况,电影讽刺的好,我鼓掌。

首长、领导这一幕,就更有有意思了。不过级别太高,离我太多,我不敢谈太多。只能说像首长这种忙到时间要掐分算秒的,简单的问一下李雪莲、不细致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借这个事从高瞻远瞩的层面敲打下面,是很正常的。他不需要了解那么具体,反正我从大方向上告诉你们要反腐败、做实事、为老百姓做主就对了。至于李雪莲,你们按这个要求去办。你们还敢办差了?

省长呢,也不会真为了个首长提到过的李雪莲就违法违规,拍领导马屁没那么夸张。他撤市长、县长、法院院长的职务,是这三人工作不力,小小一件事能闹到中央来,丢了省里的脸不说,从工作上你们就没做好。你们要是解释开导好了,有这回事吗?当然解释有没有用,高层领导不问的,什么都教你做,你自己干什么?所以他处罚的是工作不力。当然,撤职我个人认为有点夸张,尤其是后来史县长还转行了。但那个年代,那个级别,我也不敢多说。各位见仁见智吧。

因此,总的说,各级官员、工作人员,是基本还原了我国国情,保守点说90%绝对有。更不要说里面说话的艺术(老百姓大概觉得是官腔),那是字字珠玑,十分精彩。很是有我国特色,简直大赞。我个人还说不出那么高水平的话,就不多点评了。

2,对政府的办事程序还原很到位。

除了人的还原到位,还有一个就是电影里对李雪莲这件事的办事过程。也是很真实形象的。

第一个就是王公道的法院判罚,这是没话说的,绝对合理合法。你李雪莲再多冤屈,没有证据,甚至没有人证,那法院只能认为离婚是真实的。不可能因为你惨就瞎判成假离婚,那法律成什么了?中国再多黑幕,绝大多数事情也是合理合法的。李雪莲显然没碰上那小概率的黑幕帮她达成个人私欲。

第二对待上访,各级表现的也很真实。这点上面基本都谈了,不重复多说。只稍微提一下,因为电影篇幅所限,或者导演需要(我嘲讽的笑一笑),很多政府会做的工作这电影里没有体现出来。比如村里、乡里、县里对上访户的解释、沟通、关怀……我可以说这是一定有的。而且不止一次,你上访多久就有多久。甚至还包括一些物质关怀、金钱关怀。像电影里通篇只有一个王公道后来做了院长才去做工作,新县长、市长到了开全国人代会才重视李雪莲,这从某个角度来说,完全没有表达政府做信访工作的全部形象,有误导观众黑政府的嫌疑。让观众觉得你平时不鸟人家,人家逼急了你的官帽子就来找,这完全是一种误导。其实平时的工作只会多,不会少。

第三解释一下信访工作里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能用法律帮老百姓解决的,尽量不用权力。比如这件事你可以打民事官司,那政府一般是不插手帮忙的。因为法律条文清楚,最公正不过。而权力一旦介入,那结果就不好说了,很可能看有权力的人了。因此法律能解决的事,政府一般都劝信访人去法院解决。请不起律师不要紧,现在司法局有司法援助,这个可以帮你。

而且,法院判罚过的,政府各级部门更不会插手。你不服,可以去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什么?你要政府更改法院判决?开玩笑么?还嫌国家不够乱。不要依法治国要以权力治国?

所以李雪莲这件事,从程序上来说,各级政府官员根本不可能会帮她。告到中央也没用。除非你官司打赢了。

第四,李雪莲去京城告状,被拦下来不准进去,也应该是真实的。越级上访太多了。所有本地解决不了的事情,老百姓都觉得“上达天听”我就能解决了。实际上这个概率极小、极小!告御状真的只适合存在戏剧里。现实里,京城的部门都是总揽全局,谁有空给你解决全国亿万如牛毛的小事。也没那个权力啊,不然个个插手基层,乱成什么样了?

你要真告上了,中央也不会说应该怎么办,而是指示省里,你们调查清楚,依法处理。省里指示市里,调查清楚依法处理。市里指示地方……重要的是都不会有明确说,这个事谁对说错了,都是调查清楚依法处理。甚至你有明确的证据也没用,听信一面之词?正常人都知道不可取。所以最后办理的还是地方。

但告中央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是什么呢?上面层面压下来的事,下面不敢不办,不敢敷衍。越上级的越不敢敷衍。必须认真调查清楚,依法处理,不敢胡搞。可如果是真有冤屈的碰上这种情况还好,下面帮你平反了。你无理取闹的你指望中央能帮你什么?地方可以问心无愧正大光明的跟上级说,这事就是这么个情况,他不是冤的,他就是没道理。中央知道了也会支持。

所以不是告到了中央就有用,地方之所以拦着越级上访,是怕给上面添麻烦,干扰上级工作,引得上级不满。不是怕你这个事让大领导知道。

京城在两会拦着访民,也是怕访民干扰两会秩序。一年开这么几天会,已经够忙了。你还来几十万上访的,要不要开会商讨国家大事了?

因此地方驻京办都有一个任务,就是把访民接回去。以前网上开玩笑说,春节买不到票你往某某部门口一坐,立马专车送你到家门口了。这是确有其事的。后来电影里他们去京城找李雪莲带她回家,也是反映真实的。

3,对访民的还原不够真实。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真实的地方。我认为就是李雪莲这个访民。

真不是我说,我见过太多访民了。

但凡访民有冤屈,占着理的,我都会积极帮人解决,把问题提交给县领导,县领导责成相关部门办理。时间顶多几个月。绝大多数还到不了我这,村里、乡里、信访局、各单位就给处理了。

一些只占着一点儿道理,对方也有理的,也会尽量协商帮着处理。找出让双方满意的办法,哪怕政府吃点亏也不要紧。

但是,上访几年的、乃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我可以说基本都是没道理、不合法的。

这种人没有道理,他就讲不出什么有逻辑性、合符道理的话。甚至他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说“自己认为对的道理”,你其他的解释什么的他都不听。你不支持他,就是腐败,就是勾结,就是犯法。

你支持他,你就是对的。

电影里根本没有描绘出这一点。电影把李雪莲塑造成了一个让人感觉上很讲道理的人。我说感觉上。聪明睿智的人,会从这件事的起因上,认定李雪莲无理取闹,然后整部电影坚持这个观点。

其他容易被迷惑的人呢?电影后来都不谈李雪莲离婚这件事了。各种台词都让人觉得李雪莲说话上访很正常,很符合道理。甚至她说牛的那段话,都显得市长的反应反常……这是电影刻意的春秋笔法,颠倒是非。真实的长时间访民,给人的感觉根本就不这样。

我举个真实例子好了。为了不透露身份,例子某些地方尽量说的模糊一点。

有一个老访民,八十多了。三十多岁那会做某单位临时工,偷单位东西,被抓,开除。正常吧。

十多年后,遇上全国特殊时期平反,他倒好,觉得自己也冤屈了,开始上访平反。一上就是三十多年。比李雪莲强多了。

他的要求是什么?恢复公职,正式的。补给他这些年的工资,还要社保、医保……你们觉得哪个正常人能答应这些要求?

而他真的是几十年没断过的上访。县里、市里、省里、中央他都去了。甚至前段时间的G20也去杭州了。我们县里派人千里迢迢给接回来的。

他去法院打过官司,二审都败诉。

最后举着冤屈的就是李雪莲那种牌子来找我,他的道理就是法院给我判错了,政府给我改过来。没有其他的话,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其他的话他不占理啊。

省高院让他缠烦了,写了个函并盖章,让市里调查处理,市里有样学样,写给县里。县里没办法了,详细了写明了这件事,说没办法支持他。他倒好,拿着这几级法院的函跟我说,省里要求地方政府给他平反……我……

他哪里不识字,这种人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去认自己不想认的字,不愿意听自己不想听的话。

这种人才是缠访户的真实情况,根本不是李雪莲那种。让人觉得各级政府对她不好挺冤屈她。

哦,忘了说,这老人有女儿,生活虽贫困一些,也不太差。但村里为了让他不再上访,给他办了低保,各种能照顾的也照顾,平时也各种看望过节送东西。就希望老头消停一点。

但老头完全不领情,写过各种保证书也没用。(对了,这里谈谈保证书,电影里讽刺的不错,我也支持,但多嘴说一句现实里的情况,没用的,没有法律效力,地方政府也不可能真的用这个抓人,你厚脸皮继续上访,政府也拿你没辙。)

最近有趣了,老头本来一两周来一次,逛遍各大部门宣传他的冤屈缠访他的诉求了。后来变成一天一次了。我好奇问了下怎么回事,说低保给他取消了。当时内心真的是觉得取消的好啊。国家给你低保原本是照顾你生活的,你倒好,天天往省里、中央、G20跑,合着政府给你钱是让你用来找政府麻烦的?

当然,大家不要学我这心态,这是错的,我自我批判。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低保制度改革了。要村民集体审议,选出大家公认能拿低保的。以前是政府定,为了维稳,这老头达不到要求也给了。现在村民定了,大家觉得还有比这老头更困难的,就把老头的低保给别人了。

老头就天天来陪我上班了。真不开玩笑,有时来的比我还早,守到我下班再走。这就是长期的访民。

再多加一句,我还记得跟他村子里的村长聊过,村长说平时真没少给老头争取福利啊,能给的都给了。给点钱算什么,去G20接老头一趟就花了几千,老头要是不去,他把这几千送老头都乐意。大家都省事。

嗯,再说一个事,最近发生的。某村拆迁移民,政府给了土地,负责规划,但建房由村民自己完成。因为规划需要,这些房子要一起承建。地方就说村民成立一个理事会,由理事会请施工队,一起建。结果村民不团结,商量了一个礼拜,没选出人。地方又召集一起帮忙商量,好不容易选出来,村民说你们帮我们把施工队也请了吧,好,地方请了个施工队负责人过来谈。

结果过来一谈价格,高了。村民A就说,我认识人,我来请。好,地方也同意。村民A立马打电话,让B老板第二天就把设备拖过来准备开工。可开工前要签合同啊。但是村民们跟两个施工队一谈,发现B老板虽然价格低,但综合考虑还是地方请的更好。就集体决定跟地方请的签了合同。

这下麻烦了,B老板没谈成合同,可设备拉来了,损失了不少成本啊,就要A赔偿。A不愿意啊。就到处上访说地方搞黑幕。村民集体谈的合同,说地方搞黑幕,完全无理取闹。

可是信访制度就是有人上访你就得接,就得给答复。这两人现在还在不断通过各种渠道上访,我一天处理他们几个上访单……来来回回就是说有黑幕,完全不理会你详细清晰的解释,他们也没证据。

这些才是李雪莲这类访民的真实状态,了解他们上访过程的时候,你会一眼就判断出对错,完全不会对他们有同情感。

但电影里不这样,除了开头十几分钟,后期电影拍给人的感觉,就是引导人同情李雪莲。

如果说电影有什么倾向和内涵,我觉得只有这个方面才表达了一点三观不正的东西。

当然,我也猜到,不拍点有矛盾有冲突有思考的东西,这电影就没法看,没深度了。谁爱看一面倒啊,真拍完全真实了,绝对是一面倒的觉得李雪莲可恶。这电影也就别想获得国外赞誉了。


所以,最后,我对这电影就一个感受:真实度很高,但电影也就那么回事。所谓的内涵都是包装、春秋笔法写出来的。

(一次成文,肯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有疑问的话愿意回答讨论。只是先声明一下,我不可能写的面面俱到,而有些评价要信息越完整才能越客观,所以有疑问的地方建议各位先发问,了解清楚再下论断。本人很愿意为各位解疑。)


user avatar   jidan-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李雪莲是范冰冰演的,趴在郭涛怀里的时候,一个活人在镜头里拍出了油画的美感。现实里的上访户歇斯底里、毫无美感。希望能把同情长得像范冰冰的上访户和同情上访户区分开来。

2.一个县区的民庭法官,每年起码遇上二十户李雪莲这种法盲。没有一个民庭的法官会有幸遇不到这种原告。在这个角度上是考虑现实问题的角度。意思是哪个法官如果按照剧本里摊上这个李雪莲,一年到头什么事儿都不用干了。

3.最多最多拍到县长、市长、省长、首长,没有一个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总...

4.在我们区,据我所知,我家小区所在街道有2个国家级上访户,平时还接活,帮别人上访。

5.在影评里,骂当官不为民做主的一派和李雪莲就是神经病上访户的一派中,赚钱了的是冯小刚。千万不要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及时深刻地描述了当下社会”,我爸爸十年前的硕士论文写的就是反思信访制度。现在制度比电影里反映的完善多了,千万别拿这个电影内容太当回事儿。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越级上访)的规定,上级机关也不受理。

6.如果王公道判决离婚无效,那么等待他的下场是第一案件终身负责制问责,第二是秦玉河的二老婆去上访。一样的。

7.冯小刚那股抖机灵的劲儿是我给豆瓣上标二星的主要理由。镜头的美感是我给出二星的主要理由。


user avatar   playunc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可以好好说说。

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实际上,满分一百的话,这部分电影是70分水准。

误读

这是第一个关键词。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聊聊,是因为误读。

第一个误读,是观众将这部电影误读为“冯氏喜剧”,误读为黑色幽默;第二个误读,是从冯小刚以潘金莲的口吻叫板万达的扭捏姿态,看得出,他老人家将刘震云的原著和剧本又误读成“国民性”了。

这部电影,虽然在某些桥段引发了观众的笑声,但本质上,根本不是什么喜剧。其实,“冯氏喜剧”一直是个伪定义,因为冯小刚能引人发笑的电影,都是来自于王朔和刘震云的大脑或他们开辟的道路,冯小刚用影像将其表现了出来,但内里的魂魄,以及外在的语言风格、角色定位、故事结构、叙述方式,还是属于王朔和刘震云。所以,与其说是“冯氏喜剧”,不如说是“王朔喜剧”或“刘震云喜剧”。

《我是潘金莲》的原著小说,以及刘震云将小说改成的剧本,其所图谋,并非喜剧。刘震云真正要表现的,是两个字——荒诞。

这是一部荒诞电影。

主人公李雪莲的所有行为和行为动机,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气不过、认死理”。

因为“气不过、认死理”,导致李雪莲偏执地要告状,引发了荒诞。之后的上访,是进一步表现和放大了荒诞。直到“首长”因为李雪莲拦车告状大发雷霆,导致当地官场雪崩,是刘震云聪明地让荒诞有了一个落到实处的结果,带来了整个故事的第一个高峰。但这个结果,却显得更加荒诞,而且具有了讽刺意义,因其一针见血地展现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般的荒诞——对于很大一部分体制内的干部来说,没事才是最好的事;一旦有事,不管对错,只要上面过问,都是不好的事;而上峰动怒,下面的人,无论对错,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至于结尾,则带来了故事的第二个高峰,一个原本无解的局面,因为一场意外,豁然开朗。这场意外让李雪莲的十年上访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也让所有官员的担惊受怕烟消云散。刘震云用一个轻描淡写,再次让故事产生巨大转折,而这种转折,显得越发荒诞。

刁民

这是第二个关键词。

原著小说和电影,虽然描述的是底层人民的故事,但没有对底层人民的悲悯。不过,刘震云却保持了善良。至于他是怎么个善良法儿,后面再说。

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对底层人民的悲悯呢?这是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近年来的一个共鸣,即“群众里面有刁民”。对于刘震云而言,这并非因他已经是富豪,脱离了土地转向站队精英或权贵阶层,而是他真的见识过不少“刁民”。

刘震云的妻子郭建梅律师,是一位令人敬重的维权、公益律师,曾于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郭建梅律师,出生于河南省滑县,因家境贫困,两岁就从父母身边离开,被送去和姥姥生活。1977年恢复高考,两年后,郭建梅以河南安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法律系。因出身底层,郭建梅律师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于是选择了一条令人敬重却异常难走的法律援助之路。郭建梅律师援助的对象,大部分为特别贫困的女性,而且经常会碰到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重大、疑难案件。她的对手,不仅仅是中国乡土间仍未开化的文明,和粗鲁的村人,还经常会遇到某些地方的行政阻力。这些事,刘震云都看在眼里。

郭建梅律师接触过非常多的上访户。中国的上访户,大体分为三类人,一类人确是有重大冤屈;一类是以上访为生,通过这一手段逼当地满足自己某些条件和需求的专业上访户,以吃低保或土地纠纷为主;还有一类,是如李雪莲般,活在自我逻辑和“死理”中的偏执狂。

刘震云用冷静的双眼捕捉着这片土地的荒诞,选择了第三类人和前文所述那种“就怕有事”的官僚体制入笔,诞生了《我不是潘金莲》。

导演

这是第三个关键词。

冯小刚导演在给王健林爸爸的信中,明撒娇,实撒泼,骨子里,是甚高的自视,以及从《1942》开始,他便念念不忘的要教育观众的“国民性”。

但其实,在导演这里,电影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明信片般的美景,确实好看,但,合适吗?

《我不是潘金莲》在筹备期间,冯小刚几下北方农村,最后认为北方农村实在是“太脏了”,不能满足自己对画面的审美需求。于是,在主摄影师罗攀的建议下,选择在江西婺源取景。婺源的小城,有水有桥,有树有人,美则美矣,在冯小刚导演的审美指导下,片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可以直接拿去做挂历的画面,但,却失去了这部电影本该有的、乡土的粗砺。

在这一点上,张艺谋就高出一筹。

《秋菊打官司》选择的农村,丝毫没有美感可言,有的,只有满溢而出的粗砺和实在的乡土风貌,这些与底层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电影无比真实且具备说服力。陈凯歌在《秦国人》一文中,记录过张艺谋穿着解放鞋,对着黄土高喊:“我想表现天之高远,地之深厚,黄河之东流到海去不回……”,张艺谋作为掌镜出身,对美学的追求其实很高,比如《红高粱》、《菊豆》中那饱含荷尔蒙、浓得化不开的红,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青砖暗瓦与代表威权的红灯笼的对比,比如《英雄》里为表现角色和故事的高饱和度的黑、红、蓝、白、黄、绿……但在《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抑制着自己的审美需求,从而让乡土避免了那种挂历或风光明信片般的美丽,获得了真实。在这点上,学美术出身的冯小刚导演,没有压制住自己。

第二个问题,刻意使用的圆形画幅遮罩,有意义吗?

在形式上,《我不是潘金莲》最鲜明的,就是黑色圆形画幅遮罩。

冯小刚导演,在审美上,不但希望圆形画幅能让镜头成为一幅幅风情画,比如一些为圆形画幅遮罩专门拍的镜头,包括范冰冰在桥上走那段,始终在圆心位置,再包括一些景的对称等等,而且,看得出来,冯小刚希望在主人公的命运方面,这也是一种表达——当李雪莲身处家乡,周围官场踢皮球、不作为时,画面都采用了圆形遮罩,既代表了李雪莲的环境,也体现出了一种窥视,这种窥视,像是从小孔往外看,也正应和了当地领导们反复提及的“小”。李雪莲每次进京,画幅就由圆变方,不但意味着北京的宏大能量,也意味着故事在这里将有重大转折和进展。

可是,电影院里,在两种画幅变幻后,不止一次听到左右两边的观众说,“什么时候变化的?”可见,这种画幅变化,实际上并不能在剧情上有所推进和渲染。此外,刻意而为到所有人都可一眼看得出的形式,其实,也不那么高级。相较而言,韦斯·安德森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各种对称构图,将审美彰显得不露痕迹;罗伊·安德森在《寒枝雀静》中每个场景纹丝不动的固定镜头,将窥视感做到极致,都比《我不是潘金莲》中过于刻意的画幅遮罩要高明许多。

《布达佩斯大饭店》

《寒枝雀静》

第三个问题,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完全不属于电影内角色的旁白去推动吗?

《我不是潘金莲》在导演层面,最让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就是冯小刚的旁白。

《阿甘正传》中的旁白,属于阿甘本人的角色旁白;《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是成年马小军的回忆旁白,但也属于角色本身。而《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旁白,则完全跳离了电影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像是一部专题片的配音,导致每到冯小刚的旁白,观众就出戏。

更让人不适的是,导演在用旁白推动故事进展。电影,是画面叙事、是情节叙事,绝对不应该是旁白或台词叙事。去掉冯小刚的旁白,用画面或剧中情节来交代,对故事不会有任何影响。相反,冯小刚导演用旁白推动故事,导致故事割裂且出戏。

第四个问题,导演是生怕观众看不懂,所以通过角色之口解释电影吗?

最后一段,张嘉译扮演的省长跟县长的对话,张嘉译絮絮叨叨一大段,说了一堆道理,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在对戏做阐释吗?

李安的“少年派”之所以能引发深入的解读和讨论,在于李安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充分相信观众的智力,把阐释交给观众。这么做,难道不是更高明的做法吗?冯小刚导演难道认为观众都是要被教育,被说透,才能明白电影讲什么的?

把那段拿掉,其实,一切已尽在不言中了。

第五个问题,吃相。

这一次,冯小刚导演的吃相并不好。

40%的排片,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且,据我观察,上座率有七成(也许是经过冯小刚撕万达之后的结果),但对比一下其他“小导演”们,冯导占据的排片优势不可谓不大。

借用贾行家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冯小刚导演——“郭敬明老师不到电影赔钱的时候,从来不撒泼打滚,寻死上吊,我们要学习这个胸怀。”

冰冰

冰冰真的是已经很努力了。但台词功力依然不过关。所以说,天赋这回事儿吧……没道理可讲。

看《我不是潘金莲》的冰冰,脑子里总是蹦出巩俐和章子怡。

同样是演底层村妇,巩俐,真就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章子怡,真就能演出那种乡村姑娘纯净无暇的爱情;而冰冰,真就能让人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演员在刻意说着方言……

此外,冰冰的脸,在这部戏中也很吃亏——那是一张太城市化的脸。即便穿上乡土粗衣,顶着小镇发型,那张脸看起来,还是一个城里的美女。

冰冰这些年,为了摆脱花瓶的形象,实在已够努力。先是跟李玉合作,硬要作文艺女青年状,然后又是跟冯小刚,硬要通过村妇形象脱胎换骨,但我觉得,最适合她的,其实是狐狸精啊。

冰冰,你要知道,一个脸上没有小三气和网红气的、祸国殃民、但使君王不早朝的狐媚妖姬,是多么难得啊!汤唯和高圆圆,女神吧,你让她们来演,演不出!景甜背景深厚吧,你让她来演,她也演不出!一个演员,一辈子有一个立得住的角色,就不易。现在冰冰演的所有电影,大家都只知道是范冰冰,而根本没有记住角色的名字。

王祖贤,一提起,什么角色?聂小倩!傅艺伟老师,一提起,什么角色?苏妲己啊!

再次重复一遍,一个脸上没有小三气和网红气、祸国殃民、但使君王不早朝的狐媚妖姬,也许,二十年只能出一个。

冰冰,这才是祖师爷赏的天赋啊!扬长避短,立住一个角色啊冰冰!

善良

说回刘震云。刘震云的善良在于,虽然用冷静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偏执的“刁民”,但最后为李雪莲安排了一个令读者动容、令李雪莲变得没那么讨厌的原因——孩子。

一个女人被背叛,然后还失去了骨血,这就有了一万个可以偏执的理由。

刘震云用自己的善良,让读者和观众,对李雪莲心软。

好人啊,刘老师。

答疑

最后,无论是看过原著小说的读者,还是看过电影的观众,心中都会有两个问题——

一、“假离婚”,结果成真了怎么办?

回答:

首先给出结论——在领到离婚证的那一刻,婚姻关系在法律层面就已经解除了。对于这一点,司法界有一致共识,不会存在任何争议性判决。

举个例子——2015年,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离婚”案。虽然双方在签署离婚协议时,“情感并未破裂”,但,“该协议的签订过程确无欺诈和胁迫的情形”,仍然有效!

再次提醒——只要领了离婚证,在法律层面,就是离婚了。没人管你心里是“真离”还是“假离”。

二、为什么中国人出了问题,总是要告御状似地上访?

回答:

上访这事儿,其实不是现代才出现的。

早在上古年间,“中华民族的始祖、五帝之一”的尧,就在宫殿前,树了根大柱子,柱子叫“诽谤之木”,柱上挂旗一面,叫“进善之旌”,老百姓有什么意见,就可以站在下面宣讲。尧为防止自己在宫殿内没听见,还在宫殿前立了一面大鼓,叫“敢諫之鼓”。

这,就是最早的信访。

之后,“信访制度”一直流传了下来,夏,有“遒人”;周,有“肺石”;宋,有谏院和“登闻鼓”……就算到了清末,还有先滚钉板才能告状的刑部(滚钉板是为了避免恶意诉讼,没有奇冤,谁舍得滚钉板?),慈禧为小白菜,处理了浙江150多名官员。

“信访制度”的千年传承,以及影视剧作品中不断塑造的明君、清官形象,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民的行为判断,于是,“上京告御状”成为百姓们的定势思维。

可是,上访有效吗?

借用一位司法界人士的话,“只要中国的司法不独立,上访永远只能靠运气。”

而且,刘震云老师确实善良——省市县各级领导,哄着李雪莲,而在现实生活中,她这么闹两年,就精神病院见了。

以上。

这部电影,绝对称不上经典,但70分肯定能有。之所以引发人们进行探讨,除了冯老师的吃相引发的关注外,并没有谁要刻意找冯小刚导演的不痛快,恰恰是因为,现在能进院线大规模排片的国产电影,连能够探讨的,都越来越少了。

当市面上充斥着郭敬明和小鲜肉们的不及格电影、充斥着王晶们的垃圾喜剧、充斥着有华丽特效但故事都说不圆的古装片和魔幻片,一部能够在及格线以上,故事完整,有着追求和情怀的电影,已经很难得了。

我们对一道菜评头论足,是因为我们吃了,且觉得可以更好。而狗屎,谁会去谈论呢?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user avatar   nordenbo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luo-pa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xu-chen-song-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美剧《亿万》(Billions)? 
  如何看待国内影视市场烂片如潮,神剧频出的现象?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 
  如何评价电影《盗墓笔记》? 
  如何评价电影《建军大业》? 
  电影《乘风破浪》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何评价蒂姆·波顿的新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如何评价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 
  有哪些可以被称为「神作」的港剧? 
  陈世美为何死都不认秦香莲?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中美开战,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下一个讨论
波尔布特开始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时,当时中国对柬埔寨是什么态度,对于中越战争的爆发又有什么影响?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