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第1页

  

user avatar   abigail-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有一点时间来胡扯一下。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很危险的电影,与最近Trump和Sanders的欢迎程度一起让我觉得很不安。

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然而危险之处就在于它只告诉你部分的真相,而且存在所谓的幸存者偏差。它试图告诉你简单又政治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真正正确的答案。当然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有票房的压力,所以这一点可以理解。

部分真相:

1. 真的在金融危机前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房地产市场过热吗?

其实很多人在2005年,甚至是2004年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其中不乏著名的投资人。比如Oaktree Capital的创始人Howard Marks, 在2005年两次在给客户的文章中警告房地产市场过热 (

Hindsight First, Please (or, What Were They Thinking?) & There They Go Again). Marks把他写的文章都放在网上,很容易可以找到。

2. 然而为什么大部分人并没有去做空MBS/CDO呢?

因为就如凯恩斯所言,“market can stay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假设存在一个平行的宇宙,美国在05/06年改变移民策略——买一套价值xx元以上的房产就可以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由此推迟了次贷危机,使之在2012年而不是2008年爆发。请问电影中的那些fund mangers真的有足够的钱满足margin call和AUM撑到2012年吗?在投资行业越来越机构化的今天,短时间的underperformance (一年)都可能导致大量投资者撤资,更不要说连续几年了。举个例子,很多在2014年底大量买E&P公司股票/债券的funds在2015年年底因为投资人大量撤资,被迫关门。

因此,alpha难寻,而且会一直难找。大部分的fund mangers会满足于取得“可以接受”的回报率,因为他们的工作是put money to work而不是赢过市场,因此他们不会在2005年开始做空房地产市场,甚至继续购买MBS/CDO--凯恩斯又说了, “Worldly wisdom teach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reputation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

过于神话影片中的那几个投资人的话,自然就是被幸存者偏差欺骗了。


简单而政治正确的答案:

对对对,次贷危机全是华尔街贪心没良心的聪明人造成的。所以他们要多付税,多受监管,多进监狱。人民群众有天然的正确性,错的都是别人。

如果我来拍一部次贷危机的电影的话,我会拍专门从事sub-prime的房地产中介/没有工作却想住好房子的普通人/因为纸上富贵而大肆消费的人。当然拍出来肯定是不会有人看的。

然而,正确的解决方法难道不应该是承认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实现所谓的美国梦吗?在工资增长乏力,科技进步导致雇员的技能过时,存款率仍然低下的时候,仍然坚持“拥有一栋郊区房子,一片草坪,两辆车,2.5个孩子”的Amercian Gothic式的生活,不会导致次贷危机,也会导致次级车贷危机,学生贷危机,草坪贷危机。

--------------------------------------------------------------------------------

4/23/2016 补:

谢谢各位的留言。我本来以为大部分人看完这个答案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不要把投资的thesis建立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上,特别是宏观经济事件。。。这应该是我表达能力的问题。以下我会试图回答一些问题。

1. 我赞同不需要对一部商业电影过于苛刻, 我甚至赞同"life imitates art" (见2)。但是我从去年年底看完这部电影后就一直有强烈吐槽的欲望,完全是因为电影开头引用的马克吐温 (i.e.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有了这句话,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2. 一个fun fact--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偶然看到一位citi负责ABS的analyst(i.e. asset back securities, 包括MBS)写的memo,大意就是说最近有一些顾客啊,看了大空头之后十分激动,到处联系银行想要买有关subprime auto loan 的CDS。请大家不要犯傻,不要从热门电影里找投资点子——以下为理由12345。。。

3.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和书本身问的问题就是有偏差的——买卖CDS的双方赌的并不是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而是到底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破。如果了解双方的incentive的话,银行当然会做这个trade——银行每个季度都有earnings call,如果不能满足预期盈利水平就会有麻烦;卖CDS的trader每年3月拿奖金,就算最后泡沫破了,那时候每个银行都有问题,而且这个trader是不是还在这家银行都不一定,有什么好担心的?

4. 这部电影确实是有描写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普通人”(i.e. 房地产中介),但个人认为对于人物的刻画过于夸张而产生了一种疏离感,使普通观众不会联系到自身,从而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e.g. “我肯定不会贷款买6套房子,所以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如果我来拍一部次贷危机的电影的话,我不会拍一个金融行业的人,而只会拍普通人,让普通观众可以联系到自身(因此估计也没有人会看)。

5. 个人比较担心这部电影和最近一些总统候选人传达出的一些观点,可以用所谓的attribution errors来说明: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内因(勤奋,聪明),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因(墨西哥移民,华尔街)。同时人们常常把他人的成功归结于外因(好运),而他人的失败归结于内因(懒惰,贪婪)。因此把错都怪到别人头上肯定是最intuitive的。可是个人认为这样完全无助于解决问题——在美墨边界建一堵墙并不能解决美国和墨西哥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也不能为墨西哥失业的年轻人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对中国的进口商品施加惩罚性关税并不能解决美国本土员工成本高,技能过时的问题。

只追求消费主义定义下的美国梦(房子车子孩子)而不是创造和进取,这是我不赞同的。如果还是按照父辈的路,肯定是无法长期维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当一个普通美国人一天花3小时看电视而少于1小时,甚至每天8分钟看书(见

American Time Use Survey Home Page

)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最后请大家分清楚fact和opinion....关于政治正确的吐槽纯属个人观点,不同意是很正常的事。似乎还是没有看到比较convincing的counter argument, so we shall agree on disagreement.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被多次搬上荧幕,从文艺界的左翼纪录片《监守自盗》,到HBO讲述政府救市的纪实故事片《大而不倒》,还有影射高盛在崩盘前夜火线甩卖的《利益风暴》,分别从不同角度把这场危机呈现给了观众,可谓是相当全面,留给后来者的空白已经不多。然而《大空头》还是找到了一个新角度, 并且拍摄的十足地带感和过瘾。

这个新角度,就是准确预见危机的洞察者们。他们通过做空,在这场危机中危机中大赚了一笔。很多人骂他们是发国难财的无耻之徒,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天才。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迈克尔,一个靠重金属摇滚把自己和笨蛋们隔绝的医学博士,最早发现问题所在;瑞恩•高斯林饰演的杰拉德,一个巧舌如簧的衍生品销售者,四处兜售的产品却是押注自己的东家要垮;史蒂夫•卡瑞尔饰演的马克•鲍姆,待人无礼的基金经理,却嫉恶如仇,且脚踏实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本,一个厌恶金融的归隐高人,但在背后支持着两个敏锐的年轻人。

这些优秀的演员,让角色个个精彩纷呈,闪耀可爱。四路人马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以敏锐的数字洞察力,在上自政府大银行,下至混混脱衣舞女的这场愚蠢的狂欢中,逆流而上。他们慧眼独具,却没人认可他们,随着市场狂欢他们的做空不断亏损,老板咒骂,客户撤资,同僚讥笑,自我怀疑。当最后危机已现,和他们对赌的投行们大厦将倾,他们大赚一笔的同时,给那些自大固执的人们狠狠的一记耳光。这些不修边幅的真正金融精英们,绝顶聪明,压力也大,没时间也没耐心跟你和颜悦色,所以满口脏话,却带着十足的幽默感,绝非西装革履出入高楼,自以为是精英的那批庸人。


除了展现这几个人的不同凡响,影片后半段都着力于这几个人在苦等崩盘中的压力与艰难。他们慧眼独具,却没人认可他们,随着市场狂欢他们的做空不断亏损,老板咒骂,客户撤资,同僚讥笑,自我怀疑。当最后危机已现,和他们对赌的投行们大厦将倾,他们又忙不迭四处寻找办法把手中的CDS卖掉,以防它们随着投行倒闭而成为废纸。他们的确是游走在风口浪尖的人物。

这部电影也没有将视角局限于华尔街的办公室里。我们跟随片中角色南下实地考察,亲临空荡萧条的小区,接触随手房贷的贷款人,访问手握5套房的脱衣舞女;最令人激动的是他们参加从业狂欢者的大会,让看破者和愚蠢的狂欢者正面对决,发现交易对手们比自己蠢太多之后,他们吃了定心丸。信息不对称,是闷声发大财最重要的要素。这一切,让我们得以从各个侧面看到这场发展中的危机的全貌。


当然,在危机发生的当时,这其中的血雨腥风,老百姓们却都被蒙在鼓里。影片也在剧情发展的同时,有意穿插了同时期发生的耳熟能详的社会新闻,来反映人们对灾难发酵的一无所知。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衰败是一个又一个的周期,片尾字幕里,CDO改头换面再度登场,似乎预示着普罗大众将再度为无妄之灾埋单的不幸命运。

这场危机已经过去七年,多数人的伤痕已渐平复。因此电影能够以一种辛辣幽默的态度来回顾历史,用凌厉快速的剪辑让故事更精彩激烈,用性格突出的角色反衬大多数人的愚昧。为了让观众更容易地投入剧情,电影还打破摄影机的窗户纸,让角色时不时对着镜头直接讲解。为了帮助观众战胜金融知识壁垒的心理障碍,甚至让名模、大厨、歌星这样大家喜闻乐见的“局外人”来讲解,拉近了与观众距离,让我们看到:这是一部真诚地想让你搞懂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故弄玄虚堆砌术语的金融纪实电影。


如果你还是不大明白,这里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买房贷款,都理解吧。单个贷款数额小,风险区间大,就有人想到了把一批住房贷款的债权捆绑在一起当成债券卖给别人,这样规模化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分散了风险,这叫MBS。渐渐地,信用良好的贷款都打包卖掉了,只好打信用不好的贷款的主意了。不良贷款的MBS怎么卖呢?聪明地银行家们发明了CDO,就是把信用不好的贷款包装成CDO,分成两个tranche,A级tranche利息低,B级高,这整坨贷款中如有违约,B级先亏,B级亏完了再亏A级,然后分别卖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B级的没人要?我自己担个保,然后找评级机构评个AAA,又是好产品开卖了!到后来不良贷款都用完了,那我们来卖CDO的CDO吧!就是把CDO当成贷款(本质的确是债券)来重组打包卖。子子孙孙无穷匮,五千万的住房贷款,后面可能附着着20亿的各种衍生品哦。这样玩的问题是什么呢,压在好几层下面的原始贷款里,有不良的会违约啊。当违约一多,最底层的债权钱收不回来,叠加在上面的所有债券就都完蛋了。当完蛋的那一刻到来,哪个倒霉蛋手里捏着很多CDO,或者为CDO做了很多担保,它就垮了,比如雷曼兄弟。另一方面,贷款违约,房子会被银行没收拍卖,增加了房市供给,压低了房价。这样的情况一多,本打算好好还贷的人一看,靠,我的房子的价值已经跌到还没我未还贷款多,那我干脆不还钱了,房子也不要啦。于是房子又被没收进入房市,进一步压低房价,最后房地产崩盘,很多人无家可归。

几位聪明地大空头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找上各投行买一个叫CDS的东西。这东西名义上是个保险,也就是当投保对象的CDO没事时,空头们要付给投行保费,而当CDO崩盘时,投行要赔付给空头们CDO的损失。然而这东西名为保险,实为做空。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位空头根本没持有CDO啊。做个比喻,你给你的房子投保,房子烧了,你索赔,收益和损失对冲了。但是这房子不是你的,你却为它买保险(受益人是你),还买100份,这不就是赌这房子会烧么?这本质就是做空CDO啊。在房市蒸蒸日上的日子,没人觉得CDO会垮,于是CDS就是个白给钱的东西,投行当然乐意卖。直到大限将至,除了高盛回过神来,在崩盘前火线甩卖CDO还买了一大堆CDS(就是电影Margin Call讲的故事),其他大银行都狠狠吃了一记,甚至垮台。而几位大空头呢,笑到最后啦。你说,他们只有聪明和敏锐,有什么过错呢?做空者就像金融系统的啄木鸟一样,能最快的发现问题所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之后的故事,就是政府出手救市了,因为几个大银行(加上发行了无数CDS的保险公司AIG)太大了,倒了美国经济就全垮了,无奈只能出手。最后还是纳税人的钱兜底。Too big to fail这部电影详细讲了这一过程,可作为本片的续集欣赏。

你问:怎么会把钱贷给还不起的人呢?因为在热火朝天的时代,贷款的债权转手就能卖给银行(它们再打包卖给投资者),我当时就能收回款加利息,最后还不起钱关我啥事?说到底,问题就出现在委托链条太长,做出贷款决定的人(贷款给还不起的人的人)和承担风险的人(最后捏着CDO的投资者)隔了十几层,责任和风险的分裂是灾难的根由。

你问:投行怎么会接盘或担保烂贷款的CDO呢,为了手续费昏头了吗?他们看的是数据。这么多贷款,虽然利息高,但违约率不高啊,好生意为什么不做!为什么违约率不高?因为贷款人为了贷出去钱,开创了浮动利率。借钱的人头两年付的利息很低,自然也不容易违约,然后利息再升高,就甩手走人了。隔了好几层,没人注意到这些了。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角色首先注意到了,并且发现浮动利率大规模上升会发生在2007年第二季度,他真的是很牛。而大公司(银行)尾大不掉,要做出灵活的决策其实很困难。高盛在这一点上真是很牛。

你问:评级机构怎么没良心就评AAA呢?一是他们本质是盈利公司,收钱评级,评低了人家就找竞争对手(其他评级机构)去了。二是信息不对称,他们手里只有几页财务报告,只知道这银行效益不错,根本不知道CDO里面是什么玩意。

你问:政府监管哪里去了?政府哪有投行脑子快啊。看不懂啊。你看片中的SEC员工还要给高盛投怀送抱呢。事实上,在这场全民的狂欢中,真正看出毛病的,只有片中的几个聪明的大空头。

你问:为什么电影里很多住房贷款违约了,CDO价格还是居高不下,让几个大空头抓狂?电影的解释是投行们已经知道出问题了,只是死撑着想偷偷卖掉,同时买入CDS对冲甚至赚钱,这就构成欺诈了。现实情况未必如此,CDO的价格,都是由投行的数学模型决定的。模型太复杂有错误的时候,算出来的CDO价格就不能准确反映底下的贷款的情况。所以直到崩盘之前,CDO的价格也许都不会有大波动。

你问:那几个大银行是不是真该死?是他们玩脱了,但是他们也很惨啊(除了高盛),间接说明他们不是有意欺诈。但是他们玩脱了最后又得用纳税人的钱来救,是不争的事实。

你问:那到底谁该负责,谁该坐牢?没有人。这是计价模型失灵、委托链条过长、市场参与者非理性狂热的共同结果,没有人有明确的欺诈的证据。最关键的问题是too big to fail,那只能救完再鼓励分拆大银行了。

那怎么办呢?加强监管咯。但加太强又会限制市场自由阻碍发展。发展缓慢,解除监管,玩脱崩盘,加强监管,这个循环一直没断,也是金融业的宿命。

这里面的血雨腥风,我们小老百姓又怎么知道呢?影片也在剧情发展的同时,有意穿插了当时同时发生的耳熟能详的社会新闻,来反映普罗大众对这个灾难的发酵一无所知,却要最后来埋单。

相关回答:

看完 Inside Job (《监守自盗》) 你有什么感想? - 叶洲的回答
看过《大而不倒》这本书后,再看<监守自盗>这部电影,发现《大而不倒》写的太一般了? - 匿名用户的回答

知乎专栏:肥嘟嘟看电影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相关话题

  你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是谁? 
  如何评价「谢楠旺夫」的说法? 
  为什么近年来国内像《霸王别姬》《花样年华》这样的好电影好像越来越少了? 
  如何评价《环球时报》发新闻:十万恋军女孩愿意为军人洗衣? 
  找一部关于全球停电的电影? 
  为什么现在动作电影中的每个演员都在使用武器? 
  大家说说看完《那人那山那狗》后的感受? 
  重看电影《情书》,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在拍摄电影时,有哪些业外人士想象不到的场景或事件? 
  如果把《利益风暴》和《大空头》两部电影代入到 08 年次贷危机中,完整事件发生的顺序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跟团的话,埃及和阿联酋(迪拜+阿布扎比+沙迦)哪个更好玩?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一次别离》这部影片?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