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加拿大》 , 台译 《白宮動員令》
身为加拿大人, 俺看了这部片子有 50 次之多。
每看一次还是笑到在地上打滚。
Director: Michael Moore
Writer: Michael Moore
Stars: John Candy, Alan Alda, Rhea Perlman
艾伦·阿尔达饰演平庸的现任美国总统,正在准备竞选连任。满肚子坏水的竞选顾问凯文·波拉克说服他发动对加拿大宣战,一方面摆平军火制造商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有了一个控制民心的议题。现任总统几乎是唯一一任没有对外宣战的总统,这意味着他的支持率有可能极低。事实也正如此,总统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一个对外宣战的理由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但却被幕僚告知:美国已经把能打击的敌人都打完了。迫于无奈,总统只能将宣扬美国权威的希望寄托在无辜的邻国加拿大身上。国家安全顾问Smiley终于在一场冰球比赛里找到了向加拿大宣战的理由:驻守在尼亚加拉瀑布的美国警官Boomer对加拿大啤酒大放厥词,引起加拿大人的回骂。政府派Boomer带领一群被该事件激怒的美国人越过边境,深入加拿大腹地实施该国最严重的罪行:乱扔垃圾。本来这只是总统糊弄国民的手段,但由于Boomer的粗枝大叶,最后可能演变为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
身為自由世 界主宰的美國,決定向窮兇惡極的鄰國、披著羊皮的狼、邪惡的 加拿大宣戰!
https://wenxue.ca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是一部曾被禁播18年的影片(不是什么“世界十大禁片”之类的鬼儿~),在某瓣上评价人数是1万7左右,相较于动辄几千万上亿票房的新电影市场或几十万人评价的热门电影,这个数字可以用冷门来定义了。
1981年戛纳电影节上映,距今38年,女主凭借此片登上戛纳影后神坛。它的冷门,不是因为年代久远,我敢说,即便放到今天上映,也只能是小众。
一部电影被打入冷宫,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是因为品质奇差,无人问津,而这部电影,不说曲高和寡,至少也是独树一帜。欣赏的人可能会爱到无以复加,无感的人可能只会骂一句:“神经病!”
————————以下剧透预警————————
其中,女主在地下通道的崩溃戏是这部影片的标杆,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也是一段能被载入影史的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该片段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画面,但口味依然重到刘看山不让放,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到我的专栏《影中人》观看)
但我在看完之后,却觉得,这一段虽然触目惊心、令人毛骨悚然,可却不是整个影片的精髓。
也许有人已经知道片名了,但作为一部冷门电影,大部分人应该不知道吧。在正式曝出片名前,请允许我卖个关子,慢慢地、一点点地揭开蒙在这件艺术品上的神秘面纱——
影片的类型是“剧情、恐怖”,可是,我却觉得,把它当成一部“爱情惊悚片”来看已经足够了,
不用去解读柏林墙、警察、炮声、警报,所影射的政治隐喻;
不用去想丑陋又英俊的怪物从何而来,为何而去,是魔鬼还是幻象;
不用去思考和男女主长得一模一样的分身,是克隆人还是双胞胎;
也不用去探讨宗教与信仰到底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什么;
……
只是静下心来看看,影像中的他们,为何而狂?他们的爱恋与痛苦,他们的忠诚与背叛,他们的执着与舍弃,他们的同生与共死。就像,看着内心深处潜藏的自己。
是的,这部由伊莎贝尔·阿佳妮主演的剧情片,让原本只知道苏菲·玛索这个世人皆知的世界级美女的我,为法兰西还出了一位这样惊世骇俗的美人而赞叹不已。
但,她的美不止于容颜。甚至,单看脸,不少人会嗤之以鼻。
她的美是与她的演技相辉映的。她的美,溶于剧中,又浮于剧外。
或许,只有完整看完这部片的人才懂得品味她:黑发雪肤,修项秀颈,窈窕身姿,还有那双如星尘落入大海般晶莹的蓝眸,配上剧中迷失的,癫狂的,神经质的安娜,如饮一杯毒酒,让人深深沉醉、着魔、迷恋。
也正如影片之名——《Possession》
(中文译为《着魔》,或,《迷恋》,直译是:附体(单看英文个人觉得“占有、控制”也很直观))。
影片讲述看似拥有美满家庭的妻子安娜(阿佳妮 饰),某天意外地抛夫弃子离家出走,而深爱妻子的丈夫马克(山姆·尼尔 饰)怀疑妻子背叛婚姻,出轨他人,却在查明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离奇古怪的事情……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伦理剧。
导演安德列·祖拉维斯基,是最具个人风格和创新意识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带有极度强烈的情绪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结构,这些特点,从这部《着魔》可见一斑。
而影片的评价,也正如导演本身一样,毁誉参半。
喜欢它的人可以随意从剧中的某个镜头剖析出一个寓意深长的新故事,
不喜欢它的人,也可以给它贴上“乱七八糟,故弄玄虚”的标签。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抛开那些符号,阿佳妮的安娜已足以让你着魔!
在观影过程中,我开始是带着好奇之心,跟随疑惑的丈夫想要找到真相,可渐渐地,安娜成了主宰,她的一举一动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控制了我的悲喜。
影片为什么标记为“恐怖”?
在我看来,绝不是因为粘糊糊的、流着不明液体的、长着许多触手的,像八爪鱼般恶心的半人半兽的怪物;
也不是几段血腥的谋杀和死亡;
而是安娜缘何从一个美丽温柔的贤妻,变成一个歇斯底里,与怪物交媾、孕育魔鬼的荡妇?
在这个过程中,她逼疯了自己,杀死了两个侦探,和最好的闺蜜,而丈夫为了帮她掩盖罪行,杀死了看到真相的情夫,放火烧了现场。最后二人倒在乱枪之下。当然,唯一的儿子也溺毙水中。魔鬼即将得到一切……
这就是一个毁灭的故事。
只是让一切毁灭的罪魁祸首,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他们心中的魔,即片中具象化的怪物(我的理解)。
下面只挑三段,与大家分享,但是我强烈建议,不要错过影片的每分每秒。
1、破碎:爱一个人不是看电视,可以从一个频道跳到另一个频道
毫无疑问,马克深爱着妻子安娜。
为了弥补与安娜的婚姻裂痕,他辞掉了长年出差的工作,想要更好地陪伴妻儿。可安娜却离家出走了。他知道她在外面有了情人,他愤怒地指责她自私不顾家人,可看见她痛苦、崩溃、泪流满面的样子,又立马心软怜惜地安慰、乞求她留下。
只是,曾经恩爱的夫妻,却似乎成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下面这一段争执戏,我认为非常精彩,并不比地下通道那场戏逊色。
着魔·阿佳妮演绎出轨女人的决绝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6414210459746304安娜神情凄厉,马克怒火中烧。当响亮的耳光打在马克血迹未干的脸上,安娜满眼含泪,脸上却渐渐浮起了笑容。
她不顾一切要离开家,他终于打了她,单调沉闷的肉体击打声。世界仿佛随着她摇晃的身体旋转。瞬间模糊的影像一阵阵袭来,鲜红的血液从她秀挺的鼻子,柔美的双唇缓缓流下,平日幽蓝的瞳孔失去了焦点,一片暗灰色的曚昽。即便如此,她没有哭泣,只有噪动下平静的绝然。
暴力,进行到这里,不但让银幕中的两人稍微平静下来,也让屏幕外的人在被卷入剧烈的情绪风暴中后缓了一口气。
肉体的痛,比起精神的折磨,温柔多了。(在此情境下请原谅我这样说)
安娜夺门而出,清冷的街上,行人廖廖。她回头朝着穷追不舍的马克怒吼,秀美的面庞就像被揉碎的花瓣,口中的鲜血混杂着唾液缓缓流下,如同恐怖的嗜血女鬼。
一辆卡车驶来,她神情恍惚、步伐凌乱,竟直直迎了上去。刺耳的刹车声,让她有惊无险,马克彻底怔住了,他仿佛听到耳边响起死神的乐章:壮烈、空灵、摄人心魄。安娜却突然冲着马克露出了她绝美的笑容,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大步离去,轻风灌满了她的黑色大衣,掀起的衣角贴着她的双臂,如展翅飞翔的蝴蝶。马克仿佛失了魂,不能动弹,只是呆呆地看着她离去。
2、迷雾:此刻我看见了上帝的一半面容,而另一半就是你
安娜不爱马克吗?
当马克质问安娜是否出轨时,她以无所谓的态度承认了。
不论是咖啡馆单方面要与丈夫绝裂,还是三天两头丢下孩子不着家,安娜似乎已经对那个“情人”着了魔,可爱的儿子、英俊的丈夫,都成了她的绊脚石。
但是,她很痛苦。
当她美丽的面孔扭曲至狰狞,当她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我能感受到她的挣扎与绝望。
她的情绪阴晴不定,时而难过,时而冷漠,时而歇斯底里。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不断地拉扯着她,将她撕裂成两半。
上一秒,崩溃地拿电锯逼近自己白皙的脖颈,下一刻看着浑身刀伤的马克,却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说,一点也不疼。
让她变得如此癫狂的,是一个叫亨利的男人吗?
亨利却对马克说,“我也在找安娜”。
3.魔鬼降临人间:他完成了
不是亨利。
安娜的一切变化都是因为一个血色的怪物、魔鬼。
她用自己的身体滋养它、培育它、保护它,如爱人,又如母亲。
当马克从亨利那得知真相,他穿过幽暗的大楼,缓缓推开房门,亲眼目睹了安娜与怪物在交合时,他一动不动,没有愤怒,没有眼泪,甚至一句话也没有。他知道即使他做得再多,他也无法挽回她了。
(画面太cult,双重打码!此镜头也是最重口味的一幕)
不如,回家吧,那里有等待着他的孩子和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叫海伦(她是孩子的老师,在安娜离开家的时候,一直帮马克照顾着孩子),她长着与安娜一样的脸,却会对他绽放最甜美阳光的笑容,她爱他。
枪声响起,子弹贯穿了他的身体。他浑身是血地倒在了家门外。
一对男女朝他走来,那个女人无疑是安娜,她依然穿着那件修身优雅的黑衣连衣裙和蓝色大衣,而她旁边的男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光彩照人,蔚蓝的瞳孔、挺拔的鼻梁,光洁的下巴,嘴角勾起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他露出孩子般的天真与狡黠,看着马克。
马克瞪大了双眼,这一刻,他无比地惊诧。
“他完成了”,安娜笑着对马克说,“他永远不会离开我身边”。
魔鬼最终化成了马克的模样。那是安娜亲手培育的,能够满足她所有欲望的完美马克。
原来,她爱的人,一直是他。
她的爱如此浓烈,但两人之间的裂痕、隔阂却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失去的恐惧和强烈的占有欲把她逼向了疯狂。她终究还是和魔鬼作了交易,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在两人的情感世界里,占据了主动,却也埋葬了原本幸福的婚姻。
影片最后,安娜与马克于血泊中凝视着彼此,仿如热恋时般浓情蜜意,他们找回了久违的幸福,而魔鬼马克却敲响了他们的家门,那里等待的是海伦……
很清晰的一个循环:男主和情人为女主而疯狂,女主为魔鬼而疯狂,最后女老师会为化为男主模样的魔鬼而疯狂吗?
观众心中自有答案。
(超喜欢这个画面,很有舞台剧的美感)
看完这部片,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
“不疯魔不成活”,
用来形容阿佳妮在这个剧中的表演,入木三分。
一直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精神障碍。只是在我们国家,这个词代表的含义是悲哀和恐惧,所以“正常人”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心理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回避不代表不存在,反而在某些环境或情境下,能够更疯狂地生长,或爆发性地释放。
这部片,或许,尤其适合,一直在“精神世界”游走和探索的一类人。
一起来欣赏吧!
PS,电影的配乐也是我的大爱,由Andrzej Korzynski操刀。你在片中能听到刺耳的金属刮擦声、黑暗的合成器音色和尖锐的弦乐、钢琴声,这些乐声制造出来的或悲痛或诡异的氛围,将贯穿电影始终的极端猛烈的情绪影像,以及点缀的零星几个血腥画面,烘托得更加鲜明彻底。
版权声明:本文系本人原创,禁止未授权转载。
--------------------------------------END----------------------------------------------
(注:1.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打开公号:温度影视,回复片名即可。2.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交流,点赞或关注就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呢~)
把这个问题吵火了,然后让微信部门的人看到。然后等待版本更新。
西元15世纪,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君士坦丁哼着感伤的希腊民谣,加布里尔嘴里嘟囔着诘屈聱牙的拉丁语祷词,李华默默写着永远寄不出的信,穆罕默德闷了一大碗葡萄汁,跳起了苏菲派的神秘舞蹈,纪念他们的毕业,也纪念他们的走散
这几个意气风发又彼此间惺惺相惜的年轻人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们中的三位会在一个叫《欧陆风云》的游戏中成为热门角色,另外一位则会成为全国中学生挥之不去的梦魇,也绝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们会在战场上再次碰面
我不得不承认,自从V走后,我变得愈来愈像一条懒狗,研究论文才打了几个字,就像一滩淤泥一样瘫倒在新公寓并不舒服的单人床上
我现在搬离了我和V曾经的家,与其说我是想逃避曾经和她在一起的回忆,倒不如说我微薄的津贴实在支付不了市区高昂的房租,我来到了郊外一座破旧的小区楼,房东是一个带眼镜的大龄青年,他热情的接待了我:
“我叫阿杰,他们都叫我杰哥,我一个人住,我的房子还蛮大的,欢迎你来租我的房子,不想住了就直接退房,没问题的”
从此我就成为了杰哥的房客,不得不说,虽然他看上去很奇怪,也经常带一些小朋友来家里过夜,但总得来说还是个不错的人,只是有时候,我会想:摘下眼镜的他又会是什么样子
还是说回我自己吧,在这个疯狂追捧理科专业的年代,一个学文科而且还是学历史的,要么就是钱包没问题,要么就是脑子有问题。我认为我只是暂时不属于前者,V却认为我永远属于后者
为了远离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在发完最后一条微信之后,V离开了我。按理来说,我这种没有未来的家伙,应该在午夜的天台抽完一条烟之后纵身一跃,给清洁工留下一个大大的麻烦。不过一位山西籍舞蹈家曾经说过:“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我谨遵前人的教导,继续制造学术垃圾以求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下去
事情正在起变化,在剿灭了北美奴隶主匪帮最后一个据点之后,伟大的领袖曹丰泽宣布,帝国的历史研究将以何新同志的理论为标准进行
何新同志认为,西方所谓的历史都是一群在几百年前被蜥蜴人进行基因改造的白皮猴子编造出来的。他的思想成为了官方学说,这对于研究西方历史的我来说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毕竟,如果研究对象根本不存在,那么你怎么靠他混饭吃呢?
我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伟大的帝都,这里到处充满着欢乐的气氛,不过正在操心下半生饭碗的我并没有心情加入他们的游行
在第七次上访后,有关人员终于接待了我,她以一种领袖家乡的口音对我说:
“害搁这儿捣鼓世界史啊,国师都说了,什么希腊罗马通通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崽啊,找个厂子看门吧,不丢人”
“如果,我能写一篇论文,证明西方历史是存在的呢?”
她以一种极其怜悯和鄙视的眼神看着我,仿佛面前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她抛出一句话
“那到时候政府会另行考虑”
对于这句明显敷衍的外交辞令,我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拼命构思我的论文。我用原本打算和V买房的钱,在某个要倒闭的博物馆买了四封信,据说是一名古人写给他的外国朋友的,我相信,通过对这些书信的研究,我一定能证明西方文明存在过。说不定V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回到我身边
第一封信是用阿拉伯语写的,在我们这个年代,除了躲藏在沙漠里的一些反曹份子,几乎没人会用这种语言。不过我恰好是例外,经过我的一番解读,这封信的内容终于能以汉语的形式展现出来:
亲爱的穆罕默德
你好
毕业之后我们已经五年没见啦,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还是不吃猪肉?我真的搞不明白,猪肉这么美味,你们的圣人为啥不让你们吃?
你的信上说,加布里尔那小子在罗马干的不错,已经成了主教,我就知道他行,我在大明这边也挺好,皇上很宠幸我。你知道君士坦丁那货在搞什么吗?我离的实在太远啦,麻烦你们多照顾照顾他,他读书的时候脸色就臭的跟咸鱼一样,真是担心啊。
我知道你喜欢喝酒,特意拜托郑公公带了一桶我家乡绍兴的黄酒,还有几斤茴香豆。你记得温一温再喝。放心,我知道你们的规矩,酒缸上面写的是葡萄汁。
皇上叫我斗蛐蛐去啦,这信就写到这里吧,祝你安好,再见。
你的老伙计
李华
落款的日期已经模糊难辨,不过从书信的文法和羊皮纸的成色来看,应该是在公元15世纪左右写的,而那几位人的身份,我也模模糊糊的猜到了些许
紧接着,我开始了对第二封信的破译:
穆罕默德
见信安
你知道吗?我曾经很羡慕你和君士坦丁的友谊,你们是那样的亲密无间,甚至连上厕所都要在一起。可是我没想到,你现在居然会那样对他,和他的国家
你当年不是很向往我大明儒释道一家的氛围吗?你还说回国之后要劝你父亲放下屠刀,为什么你现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写给我的信满口都是圣战?我希望你能听我的劝,回头是岸,这个世界很大,能容下两个罗马
如果你实在执迷不悟的话,我就只能找加里布尔了
李华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年轻的君士坦丁在被西方拒之门外时,同样年轻的穆罕默德在他身后大喊道:“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加起来都比不上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