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wen-yi-zai-da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长津湖里面展示了一种武器,在我眼里比核武器更为残酷。

可以说是最恐怖的大杀器。

你也可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张叫做《战火中的女孩》的照片:

1972年6月,就在越南战争接近尾声之际,美国空军袭击西贡附近的村庄。

当时村里的一群孩子正在路上玩耍,当凝固汽油弹的火球投掷下来时,一个名叫潘金淑小女孩不幸中弹,她的衣服当时就被点燃了,慌忙中只能赶紧把衣服脱了下来。但依旧于事无补,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传出了很远,恰巧被一名记者发现并救了下来,并将她迅速送往医院。

虽然最后在医生的抢救中,这个女孩还是保住了生命,但小姑娘的背部大片区域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和创伤,根本无法完全去除。

造成这种毁灭性伤害的武器就是所谓的凝固汽油弹!

这是在1942年由哈佛大学的化学家路易·菲塞发明的一种基于汽油的爆炸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环烷酸盐和棕榈酸铝。虽然它的名字有凝固两个字,但是质地并不是凝固的,而是呈现出一种粘稠状态的胶状态,其粘稠程度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来改变,因为黏稠如牛奶,故此得名Napalm。

说到这里,有一点要明确,在目前世界各国所研发的各类武器中,凝固汽油弹对于人体造成的痛苦绝对名列前茅。

其引爆的瞬间温度可达摄氏一千二百度。

当凝固汽油弹爆炸之后,飞溅的凝固汽油会像猪油膏一样粘在人的身体上,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绝空气,任何试图擦掉或者甩掉凝固汽油的行为都会造成更大火势的蔓延。

用手拍打或就地打滚,火非但不会熄灭,还会越滚越大。

所以,一般被凝固汽油弹烧伤的人,由于极度痛苦,会拼命的挣扎,凝固汽油甩得到处都是,从而造成二次杀伤。

除此以外,由于朝鲜战争这种凝固汽油弹多半在日本制造,日本人为了讨好美国主子对凝固汽油弹进行了大量改良:

在基础版的凝固汽油弹中加入钙粉,那么当它接触到皮肤或者液体时就会生成化学反应直接将沾上汽油的皮肤烧出一个洞即便是跳到水里也只会让钙成分的腐蚀性加剧;

加入铅盐则能在反应中生成有毒气体,让人迅速中毒昏迷;

而如果加入铝热剂,则会增加燃烧温度,迅速消耗氧气,如果在山洞这样的密闭环境,或许敌军还没攻进来,部队的战士就会因为缺氧窒息了。

这种如此可怕的武器在朝鲜战争中却被美军大量使用!

以至于美国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在当时的头版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挑衅性的标题:凝固汽油弹是朝鲜战争的第一武器。

事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

有32357吨凝固汽油弹落在朝鲜半岛,是二战时期落在日本本土的两倍。

2000年3月,朝鲜外交部则发表了一份战争备忘录,指出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各种飞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总计超过了60万吨。

这个数量相当于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投掷的凝固汽油弹16万吨的3.7倍。

很难想象当时志愿军面对这种武器的时候是有多绝望!

但是!但是!

志愿军战士依然无畏的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比如:在志愿军与以联合国军首次交战的云山战斗中,志愿军重挫敌军,歼敌达到两千余人。

当时的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为了挽回败势,果断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调集大量战斗机在新义州上空集结投掷。

一个多月后,四架美军战斗机突然袭击了志愿军的指挥部。

其中毛岸英烈士就是在这次袭击中被凝固汽油弹击中,壮烈牺牲!

松骨峰战斗中,有起火的士兵冲进美军阵地和美军同归于尽。

有个美国老兵这么回忆:那种尖锐的,诡异不祥的号音,如同女巫的尖叫,瞬间从土地里召唤出军队,这些中国士兵弯腰快速突进来,虽漫山遍野,但不密集,你打出的子弹只能让部分士兵卧倒躲避,但大部分人还是很快涌上来……他们动作迅速,目的明确!

燃烧弹不但阻止不了他们,更可怕的是,他们会带着火苗冲上来,天哪,他们竟毫不在意他们的衣服在燃烧……甩出火苗,恶魔的眼神,毛骨悚然噩梦!

真的!英雄的志愿军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志愿军战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万古流芳!


user avatar   shang-xiao-ju-j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水门桥》影片的结尾,美军指挥官下令让士兵们停止射击,因为他想俘虏进行自杀式袭击的伍千里——实际上,对于美军来说,这绝非是“浪过头”,而是其对待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战俘的一种常态。我们不如从历史里来看看,如果伍千里真的被俘虏,他将面对什么样的情况。

这位蒙上双眼的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叫金井元(前左),被美军挖去了双眼,这是敌人虐待我方战俘的铁证。

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中,中朝军队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都有官兵成为对方的战俘。中朝军队按照国际公约对待战俘,但美军对待中朝军队战俘则是另外一个样子。除了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毒打战俘等手段外,美军还搞出许多“高招”折磨志愿军战俘——比如,美军让叛徒挖战俘的心脏和割战俘的肉,并让战俘们分而食之;把消防水龙头插进战俘的肛门,一桶桶凉水把他们的肚子涨得溜圆,慢慢地,战俘们连叫的力气也没有了;还用高分贝噪音、强光束照射、超强微波刺激等“高科技刑罚”残酷折磨战俘。


美军还有一种酷刑刺笼,就是把大铁丝网分成很多小圈,每个小圈长1.5米,高1.5米,宽1米,朝里的铁刺被磨得尖尖的。关进去的战俘,站不能直腰,躺不能伸腿,靠又不能靠,只能缩成一团呆在中间,常常被扎得满身是血。能活着从刺笼里出来的战俘,大都是遍体鳞伤,气息奄奄,有的人出来后长达十多天不能动,有的终身残废。

美军总是控诉我志愿军虐待战俘,却也不得不承认战俘“虽然吃的很差,但还是相当于当地朝鲜农民的水平”——其不知廉耻地编造志愿军战俘可以在美军战俘营里养猪种菜的历史,却对真实的历史视而不见:

在朝鲜战争快要结束的末尾,双方的争论点主要是战俘问题。美军坚持战俘应“自愿遣返”,而中国和朝鲜则坚持战俘应“全部遣返”。相持不下许久之后,美军终于接受中国和朝鲜派出人员进入美军战俘营向中朝战俘解释的方案,接受解释者将会被遣返。

解释情况如是:12月21日,3号营地249名志愿军战俘听取解释,32人要求返回中国;

12月22日,3号营地约250名志愿军战俘听取解释,23人要求返回中国;

12月23日,4号营地约234名志愿军战俘听取解释,11人要求返回中国。

最终有21839名中朝战俘前往韩国或者台湾,只有629人返回中国或者朝鲜,其中志愿军战俘440人——看起来中朝简直“不尊重人权到了极点”,而坚持“自愿遣返”的美国简直是伟光正,充分尊重人自己的意愿——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实际上,美军对志愿军战俘强制实施“遣返志愿甄别”,强行将志愿军战俘划分为“愿回大陆”和“要去台湾”两部分并加以分别关押。美军和变节者们采用了一切手段阻止被俘人员表达回归祖国意愿,他们不但专门从蒋介石统治下的台湾调来特务对战俘营进行管理,疯狂迫害志愿军战俘,在战俘不堪忍受发生暴动之后,还直接使用坦克机枪扫射愿回祖国的志愿军战俘。

实际上,志愿军解释人员发现,大部分战俘一进解释帐篷,就不停地喊同样的口号,申请遣返的战俘一进入解释帐篷看到旁边的美军,就主动表态拒绝遣返了。个别战俘在听取解释时看起来极端犹豫并且恐惧,当由中立国即印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等组成的委员会选择带走这名战俘并让他独自一人时,他立刻就选择了遣返。

实际上,中立国发现,在一个营地中,没有一个战俘在听取解释后公开要求自己被遣返,相反,却有127名战俘冒着生命危险逃出营地向印度部队要求遣返,这就揭开了美军在战俘营里使用的白色恐怖的真实情况:

除了变节者外,从台湾前来的蒋介石伪政府特务人员强制志愿军战俘听取他们的洗脑大会。在会上,特务们规定每一个人都要把“训话”记住,会后每一个人都要把“训话”的内容重背一遍,背错了的人就被打得遍体鳞伤。特务们一次又一次地逼着我军战俘书写“血书”,把被俘人员一个接一个带进审训室,用刀片害开每个人的左手手指,然后用毛笔蘸着流出的鲜血,再逼着他们用右手打自己的手印。“血书”的上话都是特务们事先编造好的,其目的就是要让志愿军被俘人员背叛自己的祖国。

我志愿军一八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被俘后,被他们折磨的骨瘦如柴,他当时只有三十多岁;可是由于美方非人虐待,头发脱落了一半。特务曾在单独关押他的牢房里按装了两个高音喇叭,每天在喇叭里喊叫:“吴成德,快交代。”弄得他白天黑夜不得安睡,受尽了折磨。

一位名叫李威的志愿军被俘人员在一次特务组织的讨论会上质问说:“你们说美国不是侵略者,那么,美国为什么还侵占着我们的台湾呢?”就因为这样一句话,特务们当场就把他拖到酷刑室活活打死。

一名叫马志堂的被俘人员在一次讨论会后,悄悄地与一位同难者说了一句:“再也受不了这种罪了。”特务听到后马上将其毒打一顿,第二天早晨,大家发现马志堂已被吊死在厕所里。

一名叫张子龙的战俘在被杀害之后,因为战俘营里的特务从美军那里听到中立国委员会要前来调查的消息,于是他的尸体被“一块块肉割下来烧掉”。还有去台湾的战俘回忆道:其他营地也有人因为要求回国而被杀掉,尸体被“剁碎丢到大粪桶里倒掉”——最终中立国委员会因没能找到尸体而草草结案,而美国则倒打一耙说这是中朝方面的诬陷。

实际上,在美国一个战俘营里,有五千多志愿军被俘人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敌人用各种方法致死的就有十多人。

美国为了做医学上的试验,还把我方被俘人员当作动物一样进行解剖。有些我方伤病的被俘人员,还没咽气,就被敌人挖出心肝来,或者把皮肤一块块剥下来留做试验,然后把剥得血淋淋的烂尸用草席卷起来丢进山沟了事。

战争结束后,我方归来的被俘人员面对世界各地的著名记者,控诉了美帝国主义虐待战俘的种种罪行。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金井元被美军挖去了双眼;为了强迫扣留志愿军被俘人员背叛祖国,美国特务在他们身上刺上了反动的口号。志愿军被俘人员胡祖银等人告诉英国《工人日报》记者阿兰魏宁顿和法国《人道报》记者贝却迪:敌人借故他们身上有轻伤,就将他们的四肢切掉——据统计,被俘的约3000名志愿军战俘中,有约80%被美军以受伤的借口截肢,其中有一人甚至被截去了四肢。

1952年4月间,美军把坦克开进釜山第一、第三伤病战俘收容所,造成战俘伤亡达300余人。1952年10月1日,美军动用11辆坦克和两个营的士兵向志愿军战俘扫射,造成近200名战俘伤亡。
美军还派一些神父、牧师来“传教”,给志愿军战俘“洗脑”,在他们身上刺上“反共”等字,使他们远离“共产主义魔鬼”。对不屈服的战俘实施罚爬、罚跪、吊打、往肛门里灌辣椒水,甚至裸体塞进装了玻璃渣的汽油桶里在地上乱滚等残酷刑罚。

这段历史已经被埋进沉重的历史书中近七十年之后,因为《长津湖》和《水门桥》的连续上,因为《水门桥》仅仅反映了一个美军喜爱玩弄、虐待、残杀战俘的侧面,就招致了所谓的巨大争议——“美军怎么又浪了?”、“这个情节俗套死了”、“不符合现实,应该一上桥就开火”,还有一些人拿着冷战时期美国的宣传材料借机“科普”说什么“美军战俘在志愿军战俘营遭到了身心上的双重伤害”,控诉“志愿军虐待战俘”——但在阅读过如此沉重的历史资料之后,我也只能说,以明知身死为代价去炸桥的伍千里连长幸好没有被美军俘虏,如果美军真的俘虏了他,那么他进入的可不是什么“美国天堂”,而是真正的阿鼻地狱。


user avatar   suyiko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原因没有看《长津湖》,下部出了,跑来凑了个热闹。整体剧情不论,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不起眼的镜头反而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在大概1小时20分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发生道具:外形像一个羊角,发出“嘟嘟嘟”的略显嘶哑的声音。这个东西特征不显眼,声音也缺乏辨识度,可能被观众忽视。不过这恰恰是本片服化道考证的一个亮点——羊角喇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装备差,缺乏生产能力,我军使用的基层通信手段复杂多样,混合使用小喇叭、小铜锣、信号枪等多种设备。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实现的指挥音声的统一,不过电影中给出的是一种“标准”的安排:连队设置一名司号员,用于和友邻连队联系;连队指挥员用哨子(在剧中是一个用弹壳制成的简易哨子)指挥下级,而到排一级则用小喇叭传信。

和军号以及哨子相比,小喇叭可能是国内观众最不熟悉的一种通信工具。这种羊角喇叭基本上可以视为一种简化性的军号,在电影中我只看到出现了一次。因为频率较低,传播距离相对较近,小喇叭通常用于班排通信。目前解放军中小喇叭的适用范围已经非常有限了。

相比之下,哨子因为声音尖利,传播距离更远,因此在连排级得以运用。在上下部电影中,均有主人公(7连长)用哨声指挥部队、传达信号的场景,哨子也成了作为主人公的7连连长胸前、口中标志性的一个道具。此外在《水门桥》中,连长还安排战士在夜间用哨声扰乱美军,干扰美军对主攻方向的判断。

在这个电影中,制作者很可能还希望用这支哨子表达更多的含义:连长在执行最终的、明知有去无回的任务之前,把哨子留给了自己的弟弟。最终整个7连只剩弟弟万里一个人带着这支哨子幸存,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制作者显然希望将这支哨子赋予部队灵魂一样的意义。后来查了下说这个哨子好像还是吴京自己要求做的,因为连长(千里)设定是渔民,渔民家里常用这种鱼鹰哨。感觉这个道具设定还有点意思。

比哨子更高一级便是军号。号声可以起到多种作用:为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和同级单位或上级进行交流。解放军早在初创时期就建立了司号制度。建国后,全军部队在连编设司号员,营编设司号班,团编设司号排,司号员成为我军基层部队传统的“八大员”之一,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司号员与司号装备编配体制和号谱体系。1962年6月,原总参谋部通信兵部重新编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号谱》。该版号谱分勤务号谱、名目号谱、战斗号谱、仪式号谱共四类109种,还附录了两类共8个练习曲谱。而在进入80年代后,由于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军号通信作用弱化,一度废除了连队司号员、司号班、排,甚至不再使用军号。但从2019年开始,解放军再次恢复了军号体系和专职司号员。

中国观众会熟悉国内军事片中标志性的冲锋号声,在不太理解志愿军号语的美军回忆里,则经常被描述为“凄厉而凌乱的号声和哨声”,在当时或后来不久的美军电影作品,如《绝不撤退》(1951)、《猪排山》(1959)中表现志愿军的号声和哨声也全都杂乱无章,简直像唢呐入门班在练声一样。美军士兵特别厌恶和恐惧这些声音,尤其是在夜间,因为这往往代表着志愿军发起大规模夜袭。这可能体现了美军官兵的心理状态,但并不反映现实。吹号吹哨当然不是乱吹,而是存在一套固定的号语,以及事先规定的哨语。不同的长短声音会代表不同的含义,用于下达不同的指示——进攻,撤退,不同威胁的警告等等。指挥员往往直接掌握或者密切控制这些通信工具,以便在战场态势发生迅速变化时尽快发出信号。剧中便有一个镜头:9连用军号吹响连续短声,给7连下达撤退命令,7连随即用哨子也吹响连续短声,转达命令到下级。7、9连用两声长声作为冲击发起信号,以连续短声作为退却信号,很好地表现了哨语的使用。

小喇叭-哨子-军号,频率逐渐升高,传声范围不断扩大,构成了当时部队基层分队声音通信的主要工具,通过不同的发声装置便能确定是哪一级在下达命令。而在更高的部队层级上,依靠声音传播的信号就不太给力了。可以看到片中的7连有一具电台,虽然当时的电台通常配置在团营级,但考虑到该连担负的任务,得到上级的电台加强也并不奇怪。7连长还有信号枪,不过在片中并没有把它当作通信工具使用,倒是美军一侧打出不少信号弹。此外常见于基层连队指挥和传信的信号旗,在片中倒也没有出镜。夜间可以通过发光信号(比如手电筒)传信。当然,连队一级还存在更基础而可靠的联系和传令方式,即“人肉传递”——连队往往设置1-2名通信员,也属“连队八大员”之列,往往在不宜使用声音、旗语和无线电通讯的时候使用,这在剧中也有表现。

相比之下,剧情中美军的通信工具就显得阔绰很多。剧情对美军基层分队的作战指挥没有什么可靠的描写,在通信工具上特别抢镜的是其中的SCR-536无线步谈机。作为“大哥大”的鼻祖、最早大规模投入运用的手持式对讲机,SCR-536重约2.5公斤,有效传信距离约1英里(1.8公里),已经在使用电子管,相比志愿军的装备简直有天壤之别。

不过在现实中,此类无线步谈机通常配属炮兵前观而非电影中的营连级指挥员,后者会更依赖于背负式的SCR-300或者后来的AN/PRC-10电台构成通信网络。

在嘈杂的战场上较大程度地依靠声学工具传信,当然并非最好的选择。不过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这套战场通信机制在解放军中实际运用到90年代,才随着新一代超短波电台(比如171电台和超短波对讲机)的普及而被废弃,小喇叭彻底淡出了历史舞台,哨子因为泛用性仍然被保留,军号则在被打入冷宫三十余年后起死回生,这也标志着解放军一系列旧革命传统在军改后新时期的回归。

长津湖战役以第31团级战斗队遭歼灭性打击、第1海军陆战师被迫突围、美国第十军从兴南撤退到38度线以南告终,这标志着美军灭亡朝鲜政权、将军队推进到鸭绿江-长白山的企图被彻底粉碎。在这场空前惨烈的激战中,志愿军确实是以血肉之躯对抗用先进技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纵然由于诸多原因而付出了甚大的代价,也未能实现全胜,但一线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不容否定的。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场上有句行话:“外行看战术,内行看保障”。朝鲜战争让这句话成为战场定律之一。志愿军一直在吃美军食物真是戳心啊。长津湖里谈子为瞪着眼吃美军罐头的镜头,让我记忆犹新,水门桥也是一路吃,一路打。我一直在想,如果咱么的志愿军口粮有保障,也不至于如此惨烈。朝鲜战争时的口粮,都太好了。谁都比志愿军好。比如说英军的补给品:牛肉罐头、牛肉和牛肝布丁、李子布丁、即食压缩饼干。英国士兵把咖喱粉装在一个香烟盒子里面,就是为了调味。就这些,也比志愿军的冰坨子土豆好,但跟美军比,还是差多了。

美军的口粮体系和种类基本和二战时期类似,主要包括A、B、C、D四种。

A口粮:新鲜食物,所有军用口粮中最少见的,也最宝贵.

B口粮:罐装食物,主要为仍需加工的半成品.

C口粮:罐装食物,即时可吃。

D口粮;浓缩巧克力

美军士兵普遍最喜欢的是A口粮,因为A口粮基本都是新鲜食材做成的,并且菜品丰富,还会根据驻扎地的不同增加当地特色菜。但是因为食品保存的问题,能吃到A口粮的一线野战部队并不多,数量也不多,所以一线野战部队食堂大多吃的都是B口粮。

B口粮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是里面有大量的斯帕姆午餐肉,这玩意让美军士兵很嫌弃。但是B口粮里包含香烟、速溶咖啡、果酱、黄油、果珍和布丁。这玩意很受欢迎,在很多很穷的美军驻扎地区,这玩意就是硬通货,美军士兵甚至可以用这玩意付嫖资。

C口粮是没有野战厨房的情况下长期作战使用的应急口粮,是生产的最多,使用范围最广,风评最低,美军士兵最深恶痛绝的口粮。在朝鲜被志愿军缴获的也最多。很多美军都在1951年吃着1941年生产的C口粮。就算极度不受欢迎,但是对于志愿军来说这玩意也是非常高级的食品。因为里面报告饼干,软糖,硬糖,牛肉猪肉、胡萝卜、豌豆、土豆和卷心菜等,一些特定品还加入了意大利面、火鸡腿肉以及香肠。甚至还有一盒香烟和餐巾纸以及口香糖和净水片。

我父亲的离休老领导,也是住我家院里的秦爷爷,当年就是志愿军战士,四次战役时在韩国议政府附近的一个矿洞里缴获了韩军溃退时遗弃的两辆卡车,上面满满的全是美军野战口粮。虽然秦爷爷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口粮,但是他跟我说过里面有饼干,糖果,有咖啡,有香肠还有香烟,当时他们眼睛都看直了。根据他当年的描述,我事后回想,应该就是这个C口粮。他们留下一部分带上,因为他们追击敌人速度过快,后勤已经断顿了。这些口粮刚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剩下的都后运送给师医院了,因为伤员永远是优先的。说实话,我也特别能理解美军士兵,我当兵时部队也配发了07单兵自热口粮,这玩意的确做的也很好,真空包装,加点水就能变成热腾腾的食物,基本也能满足我们的体能补充,但是毕竟口感不如新鲜饭菜,偶尔应急时吃上几顿还能接受,要是天天吃一天三顿的吃这玩意,我也着不住。这就好比让大家一天三顿的吃自热米饭,泡面加火腿肠,吃上个把月,这谁也受不了啊。

还有就是美军的D口粮,这玩意比C口粮还不受美军待见,就是巧克力棒,这玩意热量很高,一份D口粮的热量能抵两份C口粮,是作为C口粮中断时的紧急食品。为了防止士兵们把D口粮当做零食胡乱吃掉,也是为了防止巧克力在高温下容易融化。所以经过特殊加工,这玩意故意被做的不太好吃。尽管不太好吃,被美军士兵一度把它和斯帕姆午餐肉相提并论。但是这种能提供大量热量的口粮,在长津湖这种高寒地区能够快速给士兵补充热能,维持战斗力,也是陆战一师能够从长津湖地区成功突围重要武器之一。如果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啃的不是冻土豆,而全是D口粮的话,陆战一师能不能跑掉还得两说。秦爷爷也回忆过美军巧克力棒的味道,他说不太好吃,跟啃肥皂一样,但是非常顶饿。

还有一种在二战期间被美军广泛使用的是K野战口粮。K口粮最初于1942年起被美国陆军采用,最早使用K口粮的部队是伞兵。K口粮由于提供的热量不足,二战后就被淘汰了。

总之,严寒极致天气下,志愿军吃冰坨子土豆,吃雪,只会得肠胃病,拉肚子,就这样的补给,我们还能胜仗,真的是不容易!致敬!


user avatar   zhang-jing-88-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新中国万岁!”

水门桥的小说《冬与狮》里是这样的:

水门桥的友军部队,跑来个传令兵,带来了一匹自己从小养到大的马,已经冻瞎了,传令兵说,马是我的朋友,委托给你们了。吃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水门桥需要增援,靠你们了。

千里万里梅生无言。

传令兵又问,祖国的方向在哪?

梅生指路,悬崖边。

传令兵艰难地走向那边,祖国和月光支持他最后的神志,千里这才发现他的背已经被打烂了,已经血液冻住所以没流那么多血。

传令兵向家的方向跪下,说:新中国万岁。

然后他死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座赤城而平静的冰雕。

看到这里极度震撼。

马明明是他的朋友。但他知道志愿军后勤跟不上,极度缺乏口粮。自己也要死了,马怎么办?干脆你们吃了吧。

祖国的方向在哪?新中国万岁,别忘了水门桥要增援。信息传递完了再死,跪着死,变成冰雕。

信念感太强了,200个字,一个普通士兵的信念感扑面而来,把我的脸砸地生疼,疼哭了。

“死亡可以摧毁肉体,但信仰永世长存。”


user avatar   piao-yao-xiao-wei-74-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于在看电影之前认真地了解了一下“水门桥之战”,所以我一直很好奇编剧会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由于双方关于这场战斗的记录都很有限,而且围绕水门桥的系列战斗堪称攻防兼备,所以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有很大可以发挥的空间。同时我也能够猜到片子一定会有很多可供不同角度吐槽的地方,毕竟作为一部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军事题材影片,带路党必然会吐槽它过于崇高,左派则会吐槽它不够崇高,泛人道主义者会吐槽它过于残酷血腥,文艺青年会吐槽它不够艺术,至于军迷则必然疯狂吐槽——不符合历史细节,道具不够真实,战术有问题,战斗动作不对,以及一边坚决怒指另一边坚决不肯改的队形密集……

毕竟,导演要的是艺术,投资方要的是票房,带路党要的是反共,军迷要的是真实,全搅到一块去,谁也没法让谁完全满意。

言归正传,先说说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吧。

首先,编剧显然是认真看了一些史料的,毕竟是写过《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兰晓龙,所以对水门桥之战的一些要素还是很清楚的,包括虽然只是提到但实际在片中没起啥作用的1081高地。对水门桥所在位置地形与场景的复原比较到位。而且到这里我也就明白了一直被军迷们吐槽的“第七穿插连”为啥片方坚持保留——第一部中的新兴里战斗是第27军打的,水门桥之战是第20军打的(别拿某27军老同志在某纪录片中的回忆说事,他肯定记错了),在不打算换人物角色的前提下,必须模糊7连的具体身份,否则开场就相当于关公向秦琼叫阵,这种是基于史实的艺术性加工,全世界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都是这么干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经典战争片《勇敢的心》,那史料运用,除了人名和标点符号,没一个对的,但人家硬是豆瓣8.9分,可见影迷对好莱坞的宽容。

其次,最主要的情节——二炸水门桥,在故事的设计上体现出编剧在战术上不是小白,美军的防御部署整得有模有样,我军的小群多路也很符合历史实际。这一点可谓难又不难——说不难是因为双方反正都没有详细记载,所以你怎么设计都不能说违背史实,不至于被一帮死军宅痛斥“违背历史”;说难则是因为艺术家没了史实约束很容易激情泛滥,能够做到恰到好处不容易。片中这一点做得还不错,守桥的美军设计为1名上尉带领的1个加强排,另有配属坦克的支援分队,这个与当地的地幅是吻合的,既显示出美军对水门桥很重视,又没有违反战术原则。不像一些神剧,为了突出敌人的强大,恨不得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给你整出个重装步兵方阵。

第三,在如何表现敌人和英雄方面颇有匠心。美军的“诱敌深入”与我军的梯次攻击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并没有把美军描绘成只会倾泄弹雨的“火力NB症”患者。特别是还设计了一名主动留守阴人、一句台词都没有的美国战狼,没有一味地表现“钢多气少”,这反映出了创作者相对客观公允的态度。说实话,一些人特别喜欢拿建国初期的经典老片来对比从而贬损今天的军事片,但凭心而论,尽管那些经典老片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尊敬,但其中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脸谱化情节和表演还是不如这种相对公允客观的表现方式。另外,片中对英雄的处理也有独到之处——打不死的战斗英雄谈子为无声无息窝窝嚢嚢地就倒下了,颇有那种无声的战壕真实。在真正的战场上,多少英雄悄无声息的就被不知哪儿来的一发流弹打倒了,多少将才在第一次跃出战壕时就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面对美军无尽的钢铁火海,志愿军指战员心中的委屈、不忿、无奈……在老连长倒下的那一瞬间淋漓尽致地释放了出来。这一段戏段奕宏的表演也相当传神——从他部署战斗我就始终觉得英雄状态明显不对,疲惫、倦怠,和上一部的意气风发判若两人。

第四,服化道继承了上一部的精细。在这个问题上,《长津湖》系列有其窝嚢的地方——都说军迷喜欢强调专业水准,但实际上对于N多专业水准一般的军迷你真做得专业了他又未必能看出来。比如,片中的我军不见了很多经典老片中都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胸章,有几个军迷知道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的军装上并没有这个胸章?又如,片中的美军没有一个人拿“汤姆式”,又有几个军迷知道美制的“汤姆式”在朝鲜战争时已经被美军退役了?这两天因为我说了几句《水门桥》的好话,就有自称“军迷”的人跑来跟我拿《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对比服化道,结果我才发现此“军迷”不知道航空炸弹有不同的规格,分不清副油箱和凝固汽油弹,弄不明白绊发雷和压发雷在外形上的差别,连望远镜的视野是一个圈还是两个圈都不知道……。当然,这里完全没有贬低《功勋》的意思,作为一部无可置疑能够封神的优秀主旋律作品,片中“智服小安东”的片断堪称至少30年以来最深刻地反映我军“政治建军”特色的精品,以其投资水平而言服化道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在细节上和《长津湖》以及本片还是有一眼可见的距离的。这也是我觉得《长津湖》系列窝嚢的地方——尽管“一眼可见”,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一眼”。个人认为,国内的同类题材作品目前能达到本片服化道水平的着实不多,以后会不会多起来都不好说——毕竟不是每个制片方都知道请“龙骑兵”的专业人士来给自己当顾问的。这里顺便多说一句——你还真别看有的作品一列军事顾问都是名头很响的学者,其实不见得真有用。名头再响,研究方向和拍片所需内容无关,其作用不见得比水平高的军迷大——大面上的信息通常都可以百度到,细节上的信息不是专门研究的又顾及不到。写到这里,又想起之前听人说“龙骑兵”以后可能不会再搞大型军装秀了,深深惋惜啊……

在妆容上,入朝后不久,随着气温降低,我军的角色没有一张脸是正常的颜色,不是因失温而发白,就是因冻疮而发黑,手上各种皴裂也都有表现了出来,尽显细心。

有人跟我说什么“没有优点可找的电影才强调服化道”,我是深不以为然——电影是视觉艺术,在这个方面电影的标准甚至比同为视觉艺术的电视剧更高,服化道是保证电影视觉欣赏效果的基础。如果不在乎服化道,那干嘛要看电影,去听评书不好么?

第五,战斗场面激烈亮眼,构成了本片的吸引力之一。你就是对抗美援朝、水门桥完全没兴趣,光看战争场面就足以值回票价——我们这儿70块一张,我觉得妥妥值了,如果你们那200块一张,您自己掂量。毕竟,电影就是电影,战争片打得好看是第一位的。不说别的,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亮剑》,无论是李幼斌版还是黄志忠版,哪个战斗场面能勉强达到本片的水平?当然,肯定有人要说什么思想性啦、教育意义啦——对此,作为一个教了15年书的前教育工作者,我的观点是:连让人看/听下去的吸引力都没有,谈啥思想性教育意义啊?再有营养的东西,一吃就让人恶心谁会吃啊,不吃营养还有什么意义啊?

其实,作为一部三大导演联合制作,诸多明星加盟的大片,无论如何应该说一说导演的导演水平、演员的表演什么的,无奈本人属于艺术的门外汉,对此一窍不通,所以留给真正的懂电影艺术的人士评价。

下面再说说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没有哪部电影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的标准足够高,所以先要表个态:即使我在这里说了这么多问题,我仍然认为本片可以被评为改开以来国内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优秀之作。

第一,史料的严重匮乏和错位,导致编剧继承了史料中的一些错误。比如,这个电站明显应该是面南背北的——北靠高地,南面陡坡,所以在通过水门桥时是沿东西向通过的。因此在部署防御时自然也应该是两翼在东西,但由于整段撤退是由北面的古土里撤往南面的真兴里,所以很多资料(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自己的资料)都把这里笼统地称为桥南和桥北,于是片中也就一直“桥南”“桥北”地说。不过这个真的是没办法,因为在史料方面,中美双方对这场战斗的史料过于模糊,希望这部电影的火爆,会让史学界重新审视这场战斗,发掘更多的史料来丰富这段历史,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本片便又多了一点积极作用。别人不知道,我在了解“水门桥之战”的过程中最头疼的事就是我看到的史料记载和基本的常理冲突,但没有记载又不能轻易认定史料不对。

第二,编剧对我军的编制体制明显没有认真了解。我军的分队编制,在连以内班是统一编号的,所以1排下辖1、2、3班,2排下辖4、5、6班,3排下辖7、8、9班,而片中却出现了类似“3排2班没事”这种台词,显然是把每个排都按1、2、3班来编了。

第三,炮营开着卡车拖着炮在战场上机动,明显有违史实——当时我军汽车极少,所以牵引火炮主要是由骡马来完成的,就算在新兴里缴了很多美国汽车,骡马的驭手也不可能直接就会开。一匹骡马都看不到,反而出来一个炮车队,这在当时肯定做不到。

第四, 有些模板太频繁。比如,为了营造紧张气氛或转折情节动不动就枪打炸药包/炮弹——从原理上讲,这么干不是绝对不行:如果是土造炸药包,因为里头是用黑火药当引爆药,一旦挨了子弹会炸(片中的特写镜头反映的更接近于这种情况),如果是制式炸药包,雷管若被子弹击中也会炸。但是,看电影的观众,哪怕他是军迷又有几个了解这么专业的细节,至少你拿句台词交待一下吧?这种事连军迷都会互相掐,你一句话不交待就放在电影里,肯定不合适。老这么干,而且一会儿我军打一会儿美军也打肯定更不合适。

最后再说两个军事片、战争片中“顽固不化”到我不得不接受的BUG——在这里,我得严正声明一下,这两个BUG在全世界的军事片中都存在,包括在一些号称专业水准高(而且也确实不低)的好莱坞大片中。一说到这种事,就有人爱跳出来说“你这是‘比烂’”!什么叫“比烂”——如果这种“烂”带有普遍性,那就应该被视作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普遍规律,而不应只作为个体的特殊问题批判,有毛病么?

第一,放不下密集队形的“雄壮”。尽管经常有军迷在称赞某部国产军事片时会说“没有密集的人海”、“体现了战斗队形/三三制”,但除非是小分队战斗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否则完全没有密集队形的国产军事片几乎没有——那些被称赞过的往往再往下看就会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真实的战斗中确实会因为地形、敌情,甚至部队战术素质等原因存在密集队形,另一方面导演喜欢密集队形所带来的气势也是实在甩不脱的艺术范儿——所以尽管在《长津湖》上映时片尾那段人海冲上兴南港滩头的片段就已经被强烈吐槽,本片居然又COPY了一段……。不要说国产军事片,《我们曾经是战士》在道具上细致到M16的枪口帽都能对上时代,片尾美军也要对越共来一段人海冲锋;《拯救大兵起恩》号称再现“战场真实”,不也一样是兵力猬集在海滩上;还有《风语者》《钢锯岭》《火海浴血战》《汉堡高地之战》……。不要说故事片,就连当年华北大演习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和摄影师去拍纪录片,还不是照样为队形密集问题跟部队起矛盾?这毛病对于电影艺术家们来说已经是绝症,没得治了,所以我也就懒得吐槽了。毕竟,电影有其自身的艺术要求,一味强调真实性对电影艺术而言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兰剑B行动》够不够真实?除了军迷中少数的极品,有几个爱看?

第二,政治正确的“人性”。直白一点的如好莱坞战争片,当兵的在战场上如果不哭,不有个把新兵吓得尿裤子,就不够反映“人性”。装一点的则上升到情感层面,刻意强调官兵之间的个人交情而忽略人民军队的政治感情,好莱坞是直接说“不是为了国家,是为了兄弟”,国内的军事片是满口的“弟兄们”几乎听不到“同志们”(这一点“李延年”值得重重地表扬),从《亮剑》到本片都如队形密集一样是屡遭吐槽但坚决不改,也堪称绝症。

总之,片子亮点突出,缺点也有,作为过年时一部激情2小时的商业片看是很不错的,作为战争片,希望国内的同行认真学习优点规避缺点(但真能做到的我认为不会太多——优点得加钱,缺点得上心,都不是想要就能有的事),想当军教片看的……还是去看《地道战》和《地雷战》吧——现在好象有上色的版本了。




  

相关话题

  有哪些你差点因为名字而错过的好电影? 
  为什么高晓松拍不出好电影? 
  为什么神奇女侠国内外评价差距较大,豆瓣IMDb评分相差达1分? 
  如何评价电视剧《大明风华》? 
  《夏洛特烦恼》里夏洛是怎么得 HIV 的? 
  叙述性诡计作品有没有影视化的可能? 
  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电影海报中分辨主演? 
  方方最近为什么不出声了? 
  韩国有哪些反映日据时代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为什么国内女演员都在极力追求「少女感」,国外女演员却可以淡定地面对年龄的增长? 

前一个讨论
在绘圈花1k2约了个稿子,值吗?
下一个讨论
曾为军人的你,如果战争开始了,你会义不容辞的回到部队参加战斗麽?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