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界的AI Lab,大多数都面临着KPI如何考核的问题。
从历次各公司AI Lab高管离职可以看出,这些学术大牛在这些公司混得恐怕不是那么舒服。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层面高估了AI的价值和低估了AI落地的难度,这就使得这些大牛的价格和产出不成正比。看似每年在各大顶会发文无数,但真正能落地的寥寥无几。这也就回到开头的问题,工业界的AI Lab到底如何考核KPI:
- 如果考核paper数,那就是纯粹的大学/研究院模式。对于这种模式,外企似乎在搞,例如Google Microsoft Facebook,能搞得起的原因在于他们真的很有钱,养一个研究院的钱只是九牛一毛,顺便还能PR吸引人才。况且万一真的有什么有价值的产出,就非常赚了。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公司,包括BAT等公司,并不像前面的外企那么那么有钱,养一个大学模式的AI Lab并不划算。所以近年来,包括MSRA,腾讯AI Lab,阿里达摩院,越来越强调transfer,越来越强调落地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样一来,这些AI Lab实际上就变成了paper transfer machine。而这,很多部门自己可以做。
- 如果考核工程落地,那就更危险了,实则没有建立AI Lab的必要。之前大家对AI认识不是很清楚,以为很神奇,对AI技术和学术大牛的期待很高。建立AI Lab一段时间之后,公司会慢慢发现,相当多的AI技术难以落地,paper越fancy可能就越难落地。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AI技术普及很快,国内国外培养的相关硕士博士也越来越多,这导致了公司内的业务部门也可以自主进行AI技术落地,而不需要将业务外包给这些AI Lab,即使外包出去,也是一些边角料或实验性质的工作。AI Lab如果能做出来,业务部门照单全收;AI Lab做不出来,业务部门也没什么损失。这大概就是业务部门赢两次的那种win-win吧。这就使众AI Lab处在一个更加尴尬的位置,即接活都接不到了,而接到的活往往也是边缘化的。
回到问题,像马院长这种级别的,即使在头条待不下去了或者不想待了,也可以去清华找老领导继续发光发热。对于广大业界大头兵来说,恐怕AI退潮之后,面临的困境就更大了。所以大家都能看到,现在很多AI技术相关工程团队无事可做开始猛灌paper,团队中上至老大下至大头兵,在内部外部抛头露面讲座吹水,为自己立人设,都是为了将来早作打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