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因为没有高收益。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互联网和实体是矛盾的,或者说二者是“排斥”的。
前两年我们跑智能制造的融资时已经反应过来了。
我们有请互联网投资人老王和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小王聊一下。
老王:你们这套东西能干什么?
小王:我们能降低产线上巴拉巴拉的成本,加快巴拉巴拉的生产速度,减少巴拉巴拉的切换响应代价。
老王:那你为什么要钱?
小王:因为我们要生产这些传感器,写这些软件代码,需要启动资金。
老王:你们帮别人省钱,你们又能赚多少?
小王:省别人10块,我们再收个2块吧。
老王:那你们能一年铺多少家工厂?
小王:几十家吧,肯定不到100家。
老王开始礼貌地要PPT,然后聊天气,然后下午还有个会,告辞。
智能制造有几个先天特质,是资本厌恶的:
一,产能过剩为什么要去做产能升级,做好筛选工作,自然淘汰就好了嘛。
这是中国智能制造的永恒困境。市场上有100家工厂,但市场只需要80家工厂,那你让那20家自然死亡就是了。
这20家工厂倒闭是厂佬和工人自己的事,是外部性成本,干卿底事。
你说一百句“我们改造产能就能接更快更定制化的订单,做增量”,人家不听也不信,信的就是眼下的现实。
无可指摘。
至于“加快中国产能智能化有助于形成中国制造的国际壁垒”,那是屁话,不属于投资人的工作范围。
二,普及速度相对太慢。
智能制造的升级改造不是装个App,你得去根据人家的工艺工序数据进行一个适配,这里面有蹲产线做观察做调试的阶段。
所以一个App一年内可以有一个亿的装机量,智能制造绝无可能。现在那帮卖产线数据化的,一年能卖出一万个工位就是神。
资本不是不认可省钱高效的业务方向,但这类业务方向必须要能快速普及。否则你晃晃悠悠地帮人省钱再赚小钱,我投你干嘛。
我存银行不开心?
你说“每个接受了智能制造改造的工厂都会有更好的数据化习惯”,这也是屁话。大家是出来赚钱的,不是来教化众生的。
中国产能数据化的成果能在三年内落在我投资人身上么?
三,金融价值太低。
短期亏本的买卖投资人也经常干,只要有退出机制,也就是股份值钱能套现,也可以。
但智能制造真没啥金融价值。
你别看A股那票上市公司啊,不是做光伏的就是卖企业软件的。你把建筑bim、嵌入式、工业集成、自动化控制都算上,能涉及到“生产进程里的软硬件优化”的,没几家。
而且有也就两三百亿市值,还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那种。
我投你就是为了三五年后分钱,我不是你爹你不是我儿,五年以上的长线麻烦你自力更生。
bat不下场真的无可指摘,人家也得对自己的钱负责。
所以眼下智能制造是个伪热点。
一方面都知道利国利民,另一方面资本参与的动力极低。我们能在新闻上看到的那种投几十个亿的,实际上都是巨型工业集团内部孵化,顺手找个外部的合作方。
投资只是一种合作形式。
这导致智能制造的发展显得极为“内生”:
各地产业集群里不是没有低廉的改造方案,面板传感器才几个钱。但他们走不出一个市,甚至走不出一个产业园区。
一些巨头有服务于自身供应链的智能制造部门,但高度分化,几乎不存在对外推广适用的可能。
中国是世界工厂,有近乎全门类的产能,但绝大多数门类的数据化改造都没有外部投资。
这等于基本靠自己的积累进行自身改造。制造业的积累能有几个钱,赚大钱的也是把钱循环进金融板块,产线上几个点的增损完全没法和股价地价波动相提并论。
所以媒体上热得一塌糊涂,实际里还是小众。
我司搞产业数据化的胖友,兼职是做vtuber虚拟偶像的动捕算法,每次想到我都觉得大为震撼。
中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是在做的,但2025的目标现在看来很吃力。
很多地方数字上达标,但那实际是把买设备的钱折成“智能制造投资”,不能轻信。
眼下又开始提2035的目标,新智能制造,不仅仅强调数据化,还得重视人工智能。
我虽然还没瘦成梁朝伟,但已经在考虑长泽雅美了。
我这两年跑产线的感觉是:与其强调智能制造的弯道超车,不如强调补课。
智能制造的原材料是什么?数据;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标准。无标准则数据缺失、不可信,智能制造无从谈起。
而我感觉我国制造业连标准化都是勉强。日本打个胶有操作手册,我国熟练工人打胶纯凭“手熟尔”。
在日本的服务业里你这算“打胶仙人”,可咱这是工业啊。
中国工业的体量和交付质量都有了,现在差就差在这个颗粒度。我现在没有当年那种科幻式的想法,未来十年,智能制造能让中国制造业有日厂德厂现在的颗粒度,那就是大成。
这应该是很久前的问题了。BAT除了企鹅早就开始转型了。不百度天天喊着梭哈AI,阿里的新闻除了裤裆相关外也都是芯片啥的而非淘宝了。
比如百度除了那个汽车外,在能源领域的技术投入也非常巨大,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油、国家电投、中广核集团、华能集团等都有合作,其能源AI中台与相关应用早就进入了全国电力体系。随着碳中和的目标确定,百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会更广。
再如阿里,其早就是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领域的霸主,在马云自爆发言前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其城市超脑,智慧交通操作系统TBOS等都已经到了产业链高端。十四五期间基建投资至少是拜登那个法案的20倍以上,同样是增速很大的领域。
以上这些都是和智能制造有密切关系的领域,狭义智能制造方面这几家也都有涉及,只是狭义制造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干出大动静还要时间。
即使是西门子、达索系统这些近似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软件巨头,其营收、利润、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也远远无法与BAT相比。
以达索系统为例,达索系统是法国军工巨头达索公司旗下的工业软件集团,著名的“阵风”战斗机便是出自达索公司。
达索系统出品的系列工业软件包括著名的CATIA、SOLIDWORKS、ENOVIA、DELMIA、SIMULIA等,广泛用于飞机、汽车、高速动车、生产线、建筑、桥梁、能源、医疗等多个行业。
达索系统的营收数据如下:
2020年收入44.52亿欧元(326亿人民币),净利润4.91亿欧元(36亿人民币),净利润率11%
对比BAT的2020年业绩:
腾讯——
2020年全年营收4820.64亿元,去年同期3772.89亿元,同比增长27.8%
2020年全年净利润1598.5亿元,去年同期933.1亿元,同比增长71.3%,净利润率33%
阿里巴巴——
2020年营收5097亿元,同比增长35.26%
2020年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增长74.93%,净利润率27.5%
百度——
2020年营收1071亿元,同比下降0.32%
2020年净利润190.26亿元,同比增长931.56%,净利润率17.8%
BAT等互联网巨头赚钱的核心是什么?是技术么?
绝对不是。
是流量。
庞大的C端流量,配合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可以普遍适用的软件技术平台,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红利。
TO C的互联网行业,技术是可以快速复用的。无论是怎样复杂的推荐算法、分布式云计算、高并发等技术,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的C端用户,研发团队只需要不断迭代核心技术,适配好iOS、Andriod、Web等数量有限的终端,无需太多考虑定制化。
但TO B的工业智能化行业,逻辑完全不一样。
TO B的工业软件、工业智能化行业,是高度碎片化的。看似整体市场规模不小,但实际上每个细分市场规模都不是太大,互相之间的技术复用性并不高。
设计、工艺、验证、制造、供应链、仓储、综合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智能化系统:
具体到特定技术,还有各种软硬件一体化的应用,例如目前常见的MV(机器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化技术在工业领域就已经有比较普遍的应用。
以上这些应用种类繁多,涉及众多差异巨大的行业和企业。
更要命的是,每个具体的应用场景都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试图用消费级软件一招鲜吃遍天的策略根本不现实。
国内有不少巨头试图进入一些细分的工业自动化市场,比如某安防领域巨头投入巨资组建了新部门试图进入一个特定的机器视觉细分市场,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该市场如同鸡肋:各个客户不仅需求各不同,要求还巨多巨细。要求多就算了,制造业客户普遍穷,还付不起钱,就这样还有一堆小公司低价竞争......
面对这样一个利润微薄、成长空间几乎没有、耗费人力物力的鸡肋市场,该公司最后还是认栽,解散了成立了没多久的事业部,放弃了该市场。
有人会问了,那国外那些智能制造巨头,什么西门子、达索之类的,为什么可以做那么大?
只要在行业内干过的,肯定知道其中奥妙。
光这些巨头自己,根本吃不下工业软件市场。他们只卖软件和提供基础培训,将最消耗人力、物力的软件售前咨询、方案设计、二次开发、落地实施、售后运维等繁琐工作包给了国内的众多代理,像西门子达索在国内的各种商业和服务代理,多达数百家之多。
可以说,没有这些业务模式灵活、收费合理、吃苦耐劳的合作伙伴们(其实就是牛马力工),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们根本不可能过的如此滋润。
国内方面,也有几家定位于AI智能解决方案的软件公司,他们最初曾经试图将AI核心算法打造成无所不能的模块,成为技术驱动型的公司。
然而真正到了产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涉及工业领域的AI很难实现无限复用,每个项目都得堆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低价值的项目落地上,沦为外包服务公司。
目前在制造业智能化领域,各种中小公司实在太多了,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一堆小公司抢食,并且客户的支付能力也很差,大公司不愿意涉足这些鸡肋市场很容易理解。
综上,制造业智能化最合理、最行得通的方式,还是类似国外工业软件巨头那种产业集群模式,即一家核心技术供应商,只负责核心技术开发迭代,配合N多家劳动力成本低、吃苦耐劳、机动灵活、能够深入生产一线与客户直接对接需求和业务落地的代理公司。
我是工业哥,前机械工程师、智能制造从业者,对于机械劝退、转行话题有一定了解,欢迎向我咨询。
同时我还是理工男一枚,数码、家电爱好者,想了解各类有趣的小玩意,请关注我呀。
我的专栏:
制造业真髓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消费。
你可以全程都用机器制造,不花一分钱雇人,但是你造出的产品得有人消费才有意义。无人驾驶,无人酒店,无人售货。。。。。。你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无人来实现,但你面对的服务对象却是,人。
现在,问题来了,你什么都可以通过‘无人’来搞定,可你通过无人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是面对人而去消费的,‘无人’又不会成为你的顾客。而你生产的目的是盈利,并不是为了搞慈善。这样,一个矛盾点就出来了,你为了获利而裁撤人员,选择不要工钱的无人模式,以图获得更高盈利。这是你理想的一端。
在现实的另一端,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人被你裁撤掉了,他们因为你采用了无人模式而失去收入来源,你通过无人制造出来的产品,本来是想卖给这些人的,但他们又因为你雇佣了无人而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那,你的无人制造出来的产品,又能卖给谁?
这就是互联网大厂为什么打死也不会更不敢去碰的所谓蓝海陷阱。互联网即使再红海,那也是一个有营养的游泳池。大家泡在同一个池子里,有人偷偷撒尿进水里,有人总会忍不住喝上几口。大厂们明明要白白服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但他们还乐此不疲,不但白服务你,有时候还为了拉你白嫖而送体验券,让你为此上瘾。实业里有什么产品,经受得起你常年白送百分之八十出去?哪怕你为了打开市场获得销路而搞让利促销,你也没多少钱够烧。
所谓的智能制造,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企业为了盈利,为了节省成本,就不断地削减人工成本,而你造出来的产品并不能卖给那些智能机器,最终的所有消费对象还是那些被机器抛弃的愚蠢的人。而人被挤出就业圈子,没有了收入,又怎么去做这个产品的消费者?
所以,无论人类发展到多高级的形态,最终还是无法逃离最原始最基础的法则。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腾讯控股受到《王者荣耀》、《使命召唤手游》及《天涯明月刀手游》等游戏的推动,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336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20%至人民币113亿元。
华为2019财报显示,总体公司净利润为627亿元,现金流914亿元,利润率为9.1%,对比过去5年维持同一水平。手机数码(含荣耀手机)2019年收入4673亿人民币,占比54.4%。
荣耀那个帅气的工厂,算不算智能制造业啊?
一个季度395 VS 一年 627
那么,你是不是能想明白答案了?
其实BAT不是完全对智能制造没兴趣,在某些领域他们兴趣大得很,只不过他们感兴趣的企业并不是大众认知中的传统制造业。
腾讯是蔚来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阿里集团投资了Auto X,小鹏汽车和国内最大的激光雷达厂商 Robosense
B自己就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
虽然不属于BAT,但新浪重金投了自动重卡图森未来;字节和美团投了理想汽车。
虽然不能否认里面有些是PPT王者,但你不能说新势力造车和自动驾驶就不是智能制造。
不过也可以看到,互联网集团感兴趣的投资基本以汽车和相关连带产业为主。以汽车为例,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本身就是制造业的最下游,消费品的性质很强,直接面向大众(数码家电也是一样),和互联网本身的toC端不冲突;2 能走得起量,财报上看毛利率回报还可以,基本的市场逻辑能成立,资本市场上有榜样,PPT的故事能讲圆(感谢特斯拉);3 与高新技术有很强的关联性,连带的上游高价值企业多,自动驾驶汽车为什么能成为资本宠儿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之关联的GPU芯片、高性能传感器等技术也可以用到其他领域。
反过来讲,“生化环材”等传统制造业为什么吸引不来互联网集团投资乃至成为天坑。就是它们的特点几乎样样都在以上三条的反面,传统制造业一般而言集中在上游,不和消费市场直接相关;市场回报上要么不赚钱(机械加工,钢铁)要么赚钱但实际是政府而非市场驱动和主导(基建和房地产),因此讲的故事(“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只能忽悠学生;需要高新技术升级,但本身与高新技术的关联性不深,换言之目前的业务模式下纯粹是要高新技术反哺而不能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
所以,我之前的一篇回答里也说了,大学进了制造业不想转行到法律和金融去,又没有社交牛逼症可以去做售前,那最好还是广义上去转“码”,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做程序员,而是目前能给出较好工资,受资本青睐的智能制造业要么要求你有较好的coding能力,要么有基于代码的产品设计能力。少年们,不要再沉迷于机械设计,内燃机原理等三十年前和现在一样的课本,打开github,翻翻西瓜书,真正的高新制造业为你打开。
不要小看制造业!
BAT里面的B和A都早已组建了相应的面向工业的部门,试图把他们的IT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工业场景上。
在大体上来说,95%的尝试都铩羽而归。
一句话:不懂行
制造业的技术,比起互联网的技术,复杂的多的多。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东西吧
紧固件,一般人称之为螺丝钉
一般人都把它当做在工业品当中最简单的一种东西。我们经常把一个最简单最不起眼的角色比喻为螺丝钉,大概的话语有“我愿意做祖国的一个螺丝钉”。
然而有关于紧固件的国家标准,有下列这个清单。
GB/T 1237-2000 紧固件标记方法
GB/T 152.1-1988 紧固件 铆钉用通孔
GB/T 152.2-1988 紧固件 沉头用沉孔
GB/T 152.3-1988 紧固件 圆柱头用沉孔
GB/T 152.4-1988 紧固件 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用沉孔
GB/T 16823.1-1997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2-1997 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GB/T 16823.3-1997 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
GB/T 16938-2008 紧固件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通用技术条件
GB 17464-1998 连接器件 连接铜导线用的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
GB/T 17645.511-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 第511部分:机械系统与通用件:紧固件参考字典 GB/T 2670.1-2004 内六角花形盘头自功螺钉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10-1993 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 3098.11-200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钻自攻螺钉
GB/T 3098.12-1996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锥形保证载荷试验
GB/T 3098.13-1996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与螺钉的扭矩试验和破坏扭矩公称直径1~10mm
GB/T 3098.1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扩孔试验
GB/T 3098.1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母
GB/T 3098.1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紧定螺钉
GB/T 3098.17-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 平行支承面法
GB/T 3098.18-2004 紧固件机械性能 盲铆钉试验方法
GB/T 3098.19-2004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B/T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T 3098.20-2004 紧固件机械性能蝶形螺母 保证扭矩
GB/T 3098.21-2008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自攻螺钉
GB/T 3098.22-2009 紧固件机械性能 细晶非调质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3-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紧定螺钉
GB/T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细牙螺纹
GB/T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攻螺钉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7-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挤螺钉
GB/T 3098.8-199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耐热用螺纹连接副
GB/T 3098.9-2002 紧固件机械性能 有效力矩型钢六角锁紧螺母
GB/T 3099.1-2008 紧固件术语 螺纹紧固件、销及垫圈
GB/T 3099.2-2004 紧固件术语盲铆钉
GB/T 3103.1-2002 紧固件公差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 3103.2-1982 紧固件公差 用于精密机械的螺栓,螺钉和螺母
GB/T 3103.3-2000 紧固件公差 平垫圈
GB/T 3103.4-1992 紧固件公差 耐热用螺纹连接副
GB/T 3104-1982 紧固件 六角产品的对边宽度
GB/T 5267.1-2002 紧固件 电镀层
GB/T 5267.2-2002 紧固件 非电解锌片涂层
GB/T 5267.3-2008 紧固件 热浸镀锌层
GB/T 5267.4-2009 紧固件表面处理 耐腐蚀不锈钢钝化处理
GB/T 5276-1985 紧固件 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 尺寸代号和标注
GB/T 5277-1985 紧固件 螺栓和螺钉通孔
GB/T 5278-1985 紧固件 开口销孔和金属丝孔
GB/T 5779.1-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 螺栓、螺钉和螺柱 一般要求
GB/T 5779.2-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
GB/T 5779.3-2000 紧固件表面缺陷 螺栓、螺钉和螺柱 特殊要求
另有行业标准。又有下面这个清单。
JB/T 4213-1996 紧固件冷镦模具 技术条件
JB/T 7384.13-1994 紧固件 自攻锁紧螺钉外接圆直径量规
JB/T 7384.14-1994 紧固件 木螺钉螺纹小径卡尺
JB/T 7384.2-1994 紧固件 沉头及半沉头部高度检验模
JB/T 7384.3-1994 紧固件 头部高度及开槽与支承面间的厚度检验模
JB/T 7384.4-1994 紧固件 扳拧高度检验模
JB/T 7384.7-1994 紧固件 开槽宽度塞规
JB/T -1994 紧固件 开槽深度塞规
JB/T 4213-1996 紧固件冷镦模具 技术条件 北京机电研究所
JB/T 7384.13-1994 紧固件 自攻锁紧螺钉外接圆直径量规
JB/T 7384.14-1994 紧固件 木螺钉螺纹小径卡尺
JB/T 7384.2-1994 紧固件 沉头及半沉头部高度检验模
JB/T 7384.3-1994 紧固件 头部高度及开槽与支承面间的厚度检验模
JB/T 7384.4-1994 紧固件 扳拧高度检验模
JB/T 7384.7-1994 紧固件 开槽宽度塞规
JB/T 7384.8-1994 紧固件 开槽深度塞规
JB/T 9151.1-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JB/T 9151.2-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木螺钉
JB/T 9151.3-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自攻螺钉
JB/T 9151.4-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垫圈
JB/T 9151.5-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销
JB/T 9151.6-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铆钉
JB/T 9151.7-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挡圈
JB/T 9151.1-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JB/T 9151.2-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木螺钉
JB/T 9151.3-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自攻螺钉
JB/T 9151.4-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垫圈
JB/T 9151.5-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销
JB/T 9151.6-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铆钉
JB/T 9151.7-1999 紧固件测试方法 尺寸与几何精度 挡圈
QC/T 597-1999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
SJ 2494-1984 紧固件 十字槽扁圆头螺钉
SJ 2495-1984 紧固件 自攻螺纹
SJ 2496-1984 紧固件 热处理钢自攻螺钉-机械性能
SJ 2497-1984 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SJ 2498-1984 紧固件 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SJ 2499-1984 紧固件 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SJ 2500-1984 紧固件 十字槽扁圆头自攻螺钉
SJ 2501-1984 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凸缘自攻螺钉
SJ 2502-1984 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普通螺纹自攻螺钉
SJ 2503-1984 紧固件 十字槽沉头普通螺纹自攻螺钉
SJ 2504-1984 紧固件 十字槽扁圆头普通螺纹自攻螺钉
SJ 2505-1984 紧固件 圆柱头不脱出螺钉
SJ 2506-1984 紧固件 游动螺母
SJ 2507-1984 紧固件 铆装圆螺母
SJ 2508-1984 紧固件 光六角特扁细牙螺母
SJ 2509-1984 紧固件 铆装方螺母
SJ 2510-1984 紧固件 手把垫圈
SJ 2511-1984 紧固件 绝缘垫圈
SJ 2512-1984 紧固件 绝缘小垫圈 SJ 2823-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扁圆头自攻螺钉
SJ 2824-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自攻螺钉
SJ 2825-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凸缘自攻螺钉
SJ 2826-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六角头自攻螺钉
SJ 2827-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显像管支架螺栓
SJ 2828-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螺钉
SJ 2829-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螺钉
SJ 2830-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凸缘螺钉
SJ 2831-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自攻锁紧螺钉
SJ 2832-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凸缘自攻锁紧螺钉
SJ 2833-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自攻锁紧螺钉技术条件
SJ 2834-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带平垫圈的组合螺钉
SJ 2835-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带弹簧垫圈的组合螺钉
SJ 2836-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盘头带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的组合螺钉
SJ 2837-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组合螺钉技术条件
SJ 2838-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带平垫圈的组合自攻螺钉
SJ 2839-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大球面头带外齿垫圈的组合自攻螺钉
SJ 2840-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十字槽六角头带平垫圈的组合自攻螺钉
SJ 2842-1987 电视接收机用紧固件 六角法兰花面螺母
SN 0030-1992 出口紧固件检验规程
TB 2129-1990 钢轨绝缘接头用高强度紧固件
每一个标准都是这样的内容
短则几页,长则几百页。
印出来摞起来几尺高的内容,只是为了描述一个大家认为最简单的东西—— 螺丝钉。
而且请记住,这还仅仅是达的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仅仅是描述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至于说怎么样造出这么个东西,用什么样的材料,材料如何得到,用什么样的工艺?用什么样的机械设备,那又要用几尺高的东西来描述。
总之,一个合格的螺丝钉是什么样子的,如何生产,如何制造这么一个螺丝钉,所需要的设备工艺方案,怎么样用最低的成本保持最高的品质,那就是无都是无数产业工人人多少年来智慧结晶。
任何一个产品,多多少少都会有几十上百个零件,多的甚至上千个。每一个零件都有产品的品质标准,工艺要求和实现方法。
每一个产品都是几十上百上千个零件的组合、再加上生产制作工艺,也一样是浩如烟海,品质标准,工艺要求和实现方法。
在往上,在整个工业体系中,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
不是BA不想进制造业,也不纯粹是这个行业里不好挣钱。
而是这个行业的要求,技术门槛和壁垒要比互联网高得多得多了。
随便哪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技术,都是产业工人和工程师研发人员一起奋斗多少年的结果。
隔行如隔山。
互联网行业,现在挣钱挣的是多一点,但要是觉得别的行业都没有技术含量,说要进便能进,那未免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贻笑大方了。
因为制造业研发前期投入成本高。路线切换成本高。是重资产行业。
如果你想做汽车玻璃行业的智能制造,首先你需要搞一个厂房。雇一批做汽车玻璃的工人。买一批做玻璃的设备。之后开始研发。如果你发现这个方向不赚钱。想做饮水机滤芯行业。你需要更换设备和重新培训工人。这要花很多钱。
但是互联网行业,你如果从在线教育切换到在线医疗。你基本上只要把电脑里面软件重新安装一下就好了。成本就是几分钟时间。一分钱不用花。
回答一下题目补充说明里的这个小问题
而反观制造业,很多设备还相当原始,根本没有用到大数据或人工智能这一类的先进技术,很多甚至连自动化还没有实现。
早些年,我去老爹的家电厂里玩。我老爹指着新买的自动焊线机跟我算了笔账:
一台自动焊可以顶6个熟练氩弧焊焊工,全天24小时开动,焊线水平远高于熟练技术工。
2010年左右,一名熟练的氩弧焊焊工在中山的工资是8000元,8小时工作制,做6休1。实际上做不满8小时,中间抽根烟喝口水聊个天休息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6名氩弧焊焊工一个月的支出是4万8,一个月总计1248个工时。
1台全新的自动焊线机,140万,每个月相当于6个电焊工的3倍效率,按工时来算应该是3744个工时,按薪资算,相当于14万4千元人民币。
在产能满产的情况下,投资一台自动焊线机,10个月完全可以收回成本。10年的时候,制造业还不像现在这般的局面,时不时查个环保,土地成本飞涨,人工工资失去优势,出口产品没有竞争力。那时候订单很多,满产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账不是这么算的。市场上一台使用了一年,二手折旧的自动焊线机价值70万元。这意味着,你上了一台设备,一年后最少获得了70万的收益。
你说这种情况下,经营企业的人选择使用设备还是使用人工?
最关键一点,使用自动化设备会让你的良率大大提高。以前家里给大品牌做OEM/ODM时候非常小心敬慎。尤其是美的格兰仕这种,验货时候,一车货只要有一个划痕,整车拒收,全部拿回去整改。
做过生产人最清楚一点,返工的活,人力支出直接翻倍。就不谈所有的包材拆开后全部都得报废。
除了价格,质量更是这些经营企业者考虑自动化设备的因素之一。
那么你反过来看,你去一家工厂里找老板推荐扫地机器人,跟他说这个机器人能扫的多干净。工厂老板连笑话你的欲望都没有。
他会想,我有那么多号工人,每天下班前安排下扫个地拖个地,10分钟都不用。我是脑子坏掉了,才会去使用机器人。这份支出,有必要吗?
再说质量问题,扫地机器人和人工打扫出来的效果,有很大区别吗?
看知乎的大部分朋友没有涉足制造业,只能举个简单的例子。
不上自动化设备的原因无外乎是,性价太低。又或者是,设备跟人力操作,几乎没什么区别。
聊个手机相关的。
我知道大家要提小米的黑灯工厂。
这种手机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大部分是用SMT贴片机去加工的。除了需要刷锡膏外,全自动操作。
但是我在深圳很少见国产贴片机,大部分人宁愿买富士、松下和西门子的二手货,也不愿意买便宜很多很多国产货。
原因很简单,贴片机里导轨和丝杆,国产的硬度不够,使用2年后容易变形,从而导致贴片精度不够。
严格来说,这个导轨和丝杆也不是国产的。从台湾进口的。
目前,我所知的,能达到这项技术要求的,就是日本和德国。
小米的黑灯工厂确实足够智能化,可是核心的生产设备,我相信不是他们自己的。
拿贴片机出来说事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即使是小米,他们的智能制造业极度依赖外国的科技供应链。
我们国家缺少的,确实不仅仅是一个光刻机。
想要从头开始研发,从生化环材等天坑学科开始投入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BAT虽然牛逼,可是想要踏出这一步,还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我始终觉得,能够带来这种突破的不是BAT,而是那些默默做着一些不讨好不赚钱的国企。
看看制造业财报里每年设备的折旧,那才叫花钱如流水啊。互联网也有折旧,比如员工干几年干不动报废了,但是这个不体现在财报里,只有发出去的工资才算。
互联网轻资产的特性,可以随意调整方向,比如字节进军教育,教育被锤了可以随时改弦更张,你要是制造业建好了工厂买好了设备被锤了,这些玩意儿怎么处理都够你忙活一阵的了。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到年底股东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查理·芒格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usinesses: The first earns 12%, and you can take it out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second earns 12%, but all the excess cash must be reinvested - there's never any cash. It reminds me of the guy who looks at all of his equipment and says, 'There's all of my profit.' We hate that kind of business. Charlie Munger
你猜芒格说的第二种生意是制造业还是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