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 第3页

                       

user avatar   liu-xue-sheng-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799年,这一年去世了两位国家元首,一位是乾隆皇帝,一位是乔治华盛顿。

一说起乾隆,各位怎么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古代人物,而一提起华盛顿,大家却会觉得这是一个近代人物。

其实,下面这些人和事,都发生在乾隆时期:

当高贵妃还在用牛奶沐浴时,英国人已经提出了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假说

直到魏璎珞当上皇贵妃,绣房宫女也逃不过连夜赶制华服的宿命,而此时的英国人已经发明了珍妮纺纱机,逐渐告别手工业作坊;

魏璎珞去世当年,美国签署了《独立宣言》,两年后,抽水马桶也被发明,而此时的后宫永巷,还有多少刷着恭桶的宫女做着同样的凤凰梦... ...

《延禧攻略》播完了,人们聚集在那个“本可以改变中国”的男人身上的目光却久久无法移开,这个人就是乾隆。

乾隆在位执政的60年间,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来自古老东方的大清王朝还沉浸在自己的浮华盛世中,大梦不醒。

总的来说,乾隆在位期间,西方一共发生了三件以后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英国工业革命、美国成立、法国大革命

1755年(乾隆二十年),乾隆为打击朝中朋党,借文字狱指出鄂尔泰门生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一诗中“一把心肠论浊清”有辱蔑大清之意,对其判以处斩。

与此同时,俄罗斯伊丽莎白女皇颁布建立莫斯科大学的诏书,俄罗斯最高学府成立。

同年3月,伊曼努尔·康德出版《宇宙发展史概论》,星云假说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第一个科学假说。

后来,英国使臣把用于发现星云的天文望远镜送到大清时,乾隆觉得这和他平时用于围猎的望远镜并无不同,还给它起名为“千里镜”。

和“千里镜”同行的,还有热气球和地球仪,可惜这些“西洋玩意儿”都没能启发到乾隆,他彼时还仍沉醉在自己的大国梦中,只想让那些“来朝的洋人”三跪九叩。

这一年,乾隆甚至还间接参与了一次“世界大战”——七年战争。

在这场本属于英、法的世界争霸战中,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被卷入其中。俄罗斯为了保证自己在战争中保证其远东安全,唆使准噶尔发动叛乱。(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们,对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


乾隆三十年(1765年),令贵妃魏氏成功上位,被晋封为皇贵妃。就在这位《延禧攻略》里的大清绣娘“逆风翻盘”时,在遥远的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弗斯从自己一脚踢翻的纺纱机上得到灵感,造出了第一台珍妮纺纱机——

它的效率比旧式纺车高出8倍,而这一发明也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或许这时的内务府还在为这位盛宠正隆的皇贵妃连夜手工赶制华服,此时的英国,理查德·阿克莱特已经发明出了卷轴纺纱机,将人力纺纱进化为水力纺纱,纺纱业逐渐开始由手工业作坊过渡到工厂大工业。

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宫里似乎没什么大事,但在遥远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皇贵妃因病去世,册谥令懿皇贵妃,至此《延禧攻略》中叱咤后宫的魏姐下线。

就在魏姐下线当年,《独立宣言》在美国签署,也成为了美国建立的开端,那时的美国人应该想不到自己的祖国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会成长为超级大国,随便一个举动便可影响世界。

顺便一提,魏姐下线两年后,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可惜当年在大清永巷中刷恭桶的魏姐已经不会知道了,而那时的大清,永巷中也永远不缺刷马桶的奴才。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学士兼一等公(兼大贪官)和珅的恭王府花园开始修建。

而在英国,童工出身的塞缪尔·克隆普敦在这一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使英国的纺纱业更上一层——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远优于珍妮纺纱机和卷轴纺纱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开始第五次南巡,随后他将自己最喜爱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许配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7月,班禅六世到避暑山庄依清旷殿晋见乾隆皇帝,献上金佛像、法器、陀罗尼经被等,为乾隆帝祝寿,后圆寂于京师。

此时的大清看上去一派祥和,但外面的世界已经打翻了天——第一次圣文森特角海战在那年爆发,英国击败西班牙战舰。随后,俄国与一些欧洲大国建立武装中立联盟,共同对付英军在海上的攻击行动。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东巡,同时也是盛世下的大清帝王最后一次东巡。虽然历代帝王都曾借东巡来考察民情,部署军事,赏罚官员,督促治政,但由于乾隆爱排面儿,所以此次东巡大量劳民伤财是无法避免的。

就在乾隆风光东巡的时候,美国人还在为国家独立而努力——美国谈判代表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约翰·杰伊将《巴黎条约》递交国会,其中包含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划定了边界等关键条款。

同年,孟格菲兄弟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飞行实验。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1月,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为了表示对美国新生共和政体的支持,“位于纽约市的,在此之前被称为国王学院的学院从今以后将永远被称为哥伦比亚学院”,也就是如今许多人的梦中名校——哥伦比亚大学

2月,中美进行了第一次直接贸易,刚刚摆脱英国统治的美国人驾驶着“中国皇后”号远洋帆船停靠广州港。

虽然这次贸易美国人前后花费12万美元,但纯利润却只有3万多美元,不过这笔买卖对于美国来说也算超值——他们终于摆脱了英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垄断,打开了通往中国的贸易路。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此时的大清四海升平,天下富足,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为表自己皇恩浩荡,乾隆于承乾宫举行了千叟宴,据记载,此次宴会共设800席之多。

就在乾隆“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的千叟宴举办之时,英国人带领人类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机器和蒸汽时代。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械的动力,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可惜,时代的齿轮没有带上大清。

往后的事情,就像《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所说:“一步错,步步错”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已经78岁高龄的乾隆,虽然已经接触过地球仪、帕克透镜甚至是日心说,也知道已经有人环游过整个地球,但他依然对外界的变化充耳不闻,专心完善和巩固着他的专制统治。

也正是在这一年,大洋彼岸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但因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等)对自己的代表力有异议而解散。

7月,象征着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占,法国大革命爆发

8月4日,法国国民制宪会议通过《八月法令》,贵族和教士失去了他们的特权,随后具有宪法效力的《人权宣言》发表。

10月,法国妇女组成游行队伍,要求政府官员解决食物短缺和经济问题,同时要求王室及政府搬到巴黎,以示解决问题的诚意。最终国王遵从民意从凡尔赛搬到了巴黎杜伊勒里宫。

同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此刻的大清子民,还生活在乾隆为他们精心加固的专制统治笼子里。而法国国民议会已经以叛国罪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随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处死。

那年,距离乾隆退位还有8年,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老。

而随着乾隆一起衰老的还有爱新觉罗统治数百年的清王朝——世界已经彻底抛下这个闭关锁国之地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而这里的统治者还无视人民的苦难,醉在自己的“康乾盛世”中。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

1736年,是乾隆元年。当时的清朝,GDP占世界比例达30%还要多,在世界上的经济分量比现在的美国还要重。要知道,就算是今日中国,经济总量也不过占了世界的12%。

曾经,一部分西方人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对当时的清朝心生向往,书中的清朝是一个黄金遍地、人人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庶国家。

可当英国使节登上定海口岸后,发现一切并不像书中所说那样:这里的底层百姓几乎见不到一个胖子,个个面黄肌瘦。比起书中的那个“黄金盛世”,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饥饿盛世”。

这样的现象是有原因的——乾隆在位的54年间,清朝人口数量翻了一倍。到他退位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3亿,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人口暴涨,但是国库存粮却没有跟上。

宋朝的人均粮食1400多斤,到了乾隆这里,就被打了个五折。这700多斤还不全是白花花的粮食,其中还包括肉类、乳制品,最重要的是还要优先供给贵族王公和后宫。

而在这时,乾隆的某位贵妃或许还在为自己用牛奶沐浴保持了一身洁白的肌肤而沾沾自喜。

史学家们对乾隆的评价有很多,有说他仁爱的、有说他残忍的、有说他自负的,但少有人说他谦卑的。作为大清帝国唯一的主人,谦卑对他来说似乎是个玩笑。尤其当时正是大清的“全盛时代”。

乾隆在位时虽表面创造了盛世,甚至自诩十全老人,但殊不知,清王朝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从盛极走向衰落。“饥饿”之下,虽然当时的大清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全盛C位”,但无论什么事,越是处于顶峰的时候,越要提防走下坡路。

乾隆显然没想到这一点。

乾隆诞生的年代,整个大清都处于一种集体高涨的情绪中。

而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在他的任期内,不仅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丝毫没有从世界的宏大进程中得到任何启发,让自己和整个国家沉溺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死胡同。

如今,只是叫乾隆一声大猪蹄子,已经算是很轻的了!


user avatar   fu-lan-ke-lin-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起医生,大家第一印象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但是绝对没有人的会认为是这样的:


这个酷似某著名换衣游戏的角色的造型,正是中世纪医生的标配。

(图为玻璃渣制片厂旗下的著名换装游戏角色)

大家或许很纳闷吧,你说你一个医生COS成鸟人几个意思?

难不成COS鸟人之后治疗加成BUFF?

答案当然不是,这种COS鸟人的行为其实也是被黑死病逼出来的,他脸上那个怪怪的鸟嘴面具,其实是一个简易的防毒面具。

里面填充了棉花和薰衣草、薄荷等各种香料,用于抵御病人肌体溃烂的臭味,以及避免医生自己感染上瘟疫,当然早期的中世纪欧洲医生,还仅仅是穿着一身黑衣黑帽罢了。

作为医生,中世纪的自然也有独特的绝招。

可以说,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相互厮杀几千年的欧巴罗群众们早以总结出一套治疗手段。

看到《金银岛》之类的欧洲小说的朋友或许会对于,一个治疗手段特别熟悉。

那就是放血

头晕?没事,放点血。

发热?没事,放点血。

失眠?没事,放点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甭管啥病,先放放血那肯定先放两斤人血。

当然,这种放血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放血的,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季节、气候和所在的地方,来决定放多少血,从什么部位放血,以及放血的方式——究竟是用刀切开血管,还是拿水蛭吸血。

不过还有一点很重要,一切放血都需要在相应星位进行。

比如说在进行乳房部位的放血就需要等待巨蟹座进入正确星位时进行。

当然,放血疗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国古代也是有放血疗法的,只不过中世界的放血疗法似乎认为人体的血液是无限的,经常有明明大出血之后继续放血的行为......

比如说笔者的前任兼职好友美国总统华盛顿——

在1799年,华盛顿因为淋雨而患上了咽喉炎,家人赶紧请来几位名医会诊,他们先是给华盛顿喝催吐剂,然后用一种毒虫刺激皮肤,可是都不怎么见效。

  于是,这些名医们一致认为,应该给他使用最科學的放血疗法。结果一连放了三次血,华盛顿的病情看上去反而恶化了。这些“名医”只好增大放血量……

最终,哪怕是江姐,刘胡兰附身的华盛顿总统,在足足被放掉了2300毫升的血液后,几乎相当于他全身血液总量的一半,终于熬不住一蹬腿就此咽气。

按照现代观点,他绝对是死于失血过多,而非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因此也可以说华盛顿是被医生给谋杀了……

不过顺便一提,医生亲自给你放血的行为可以说是足够负责,一般来说,这种放血的事情,让下人去做就行了。

对,就是楼下剃头的老查理,你先别那老头剃头了,去给老富放个血。

说罢,你就能看到身上沾满头发理发师过来,直接抄起沾着头皮屑的剃刀,准备给你切开血管。

恩,你没有想错,虽然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放血是康复之始”,但医生却认为放血是下等人做的事。

通常不肯自己动手放血,而是委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生。

  

在1540年,经过英王批准,理发师正式兼职医疗外科,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

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后来,在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医學会,医學界从此与理发师分家,但理发店门前的三色柱却一直沿用下来,直至今日。

设想一下,当你穿越到了中世界发现并没有那种很大很漂亮的城堡,浑身香喷喷的公主,怎么艹也不会怀孕的贵妇,然后你不幸偶感风寒。

再被非常负责的医生帮助下,被理发师指挥放血,然后被医生再给你开个催吐的方子,再被医生按住灌肠,如果说还不管用,那就得上大杀器。

用烙铁烙铁往他的头上烫出燎泡,再挤破掉,然后往他的脚上涂鸽子粪,最后把死人的头盖骨磨成粉末,掺入泻药之中,再灌。

如果说你相信你的中世界那么不友善,那么天国的国王会告诉你这个很友善。

1685年,英王查理二世不幸轻微中风,于是十二名御医进宫,开始打着“医疗”的名义,用尽了一切办法摧残着这位陛下的龙体:首先是切开国王的肩膀,放了足足一个半品脱的血(相当于1000毫升);

然后给国王喂了些催吐药,让他吐得稀里哗啦;

接下来则是重头戏,用岩盐、锦葵叶、紫罗兰、甜菜根、甘菊花、茴香籽、亚麻籽、肉桂、豆蔻和藏红花等香料配制成的药水,每隔2小时给国王灌肠一次……

像这样反复灌肠整整五天之后,国王的病情不但毫无起色,反而更糟糕了。

  眼看着原本还有点生气的国王变得奄奄一息,御医们吓得赶紧改用新式疗法:剃光了国王的头发,用烧红的烙铁往他的头上烫出燎泡,再挤破掉,然后往他的脚上涂鸽子粪,最后把死人的头盖骨磨成粉末,掺入泻药之中,全部灌进国王的喉咙……

可怜的查理二世当即上吐下泻、血流不止,最终一命呜呼了。

  临终的时候,国王还很“惭愧”地跟御医们说:真是不好意思,我居然挣扎了这么久,让你们受累了。

看到这里,大家还想做中医黑嘛~


user avatar   chen-ke-55-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方红》作为登上了中国发射的首颗卫星的歌曲,音乐意向端严,是红色符号系统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象征歌曲,但其实这首歌曲出现之初,不论从曲调风格还是歌词都是一首不亚于《老司机带带我》的神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的歌词从四五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其实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这首歌曲的歌词已经经过了五次修改。

这首歌曲最早起源于山西小调《芝麻油》。因为歌词的开头是“骑白马”,所以又叫《骑白马调》。歌词如下:

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个八路军粮。有心回家看姑娘,打日本就顾不上;荞麦皮,落在地。娶的个老婆不如妹妹你,把她卖个活人情,咱们二人打伙计;煤油灯,不接风,香油炒的个白菜心,红豆角角抽了筋,小妹子你坏了心;骑红马,跑沙滩,我没老婆你没汉,咱二人好比一个蒜,亲的哥哥离不转。

从歌词可以看出,虽然在最初的版本中也有参加八路军武装抗日等内容,但歌词中夹杂的私活也不少,而且尺度颇大。不仅有男女之间的调情,还涉及买卖婚姻,第三者插足、离婚、小三变心等内容,甚至还有野合。

因此,歌曲在传入陕甘宁边区后,很快有了第二个版本,歌词如下:

骑白马,跑沙滩,我没有婆姨呀你没有汉;咱俩捆成一咕嘟,土里生来土里烂;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打日本也顾不上;三八抢,没盖盖,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待到那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

这个版本的歌词也是除了《东方红》最终版本外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最后那一句“待到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颇有水泊梁山的气势。但这类歌词的显然无法受到官方话语体系的肯定,所以很快进行了再次修改,“一人一个女学生”消失了。歌词变成了:

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打日本也顾不上;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枪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家里留下个小妹妹。

而为大家所熟悉的今天的版本,则是由李锦旗作词,公木修订后的作品,也是这首歌曲的第四次歌词修改。经过这四次歌词修改后,这首最初民歌色彩强烈,曲风不亚于《老司机带带我》的俏皮民歌已经变成了一首红色颂歌。

但是由于歌曲的速度较快,曲调中仍有少许陕北民歌的色彩,1951年李焕之再次对歌曲进行了改编,降低了音调,放慢了速度,并且将歌词中所有带有陕北民歌色彩的叹词进行了重新设计,最终使《东方红》完成了彻底的改编。

PS:回复评论区的某些疑问。歌曲《东方红》的产生、传唱、再创作因为当时陕北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民歌本身特有的口口相传绝少文字记录的特点,本身就显得扑朔迷离,就连现在所传唱的《东方红》词作者到底是李锦旗还是李有源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调查走访才最终有了大致结论。因此在《东方红》被彻底改编之前,早期不论是《芝麻油》、《骑白马调》、《移民歌》所流传的版本都非常多。本文所黑字引用的歌词,主要采用的是公木、刘烽、刘炽等当时亲身经历和参与过《东方红》改编的词曲家回忆的版本,且经过不止一位研究者在著作论文中采用。至于是不是谣言,那就见仁见智了。可能有的人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我没有时光机,第一手相信的是史料,第二手相信的是回忆录,第三手相信的就只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了。

附答案参考文章:公木:谈东方红,《党史博览》,1997,1

《东方红》的来龙去脉——访作曲家刘炽,《西藏旅游》1994,01

刘烽口述,《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9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周海燕:《记忆的政治——大生产运动再发现》,南京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论文


user avatar   gao-hang-84-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新鲜的吧,刚刚真的被震惊到了。

第一次听到苗沛霖这个名字,当然是在英王被叛徒出卖的戏码里。

可怜玉成英年早逝,天国从此独木难支,再加上英王又是出了名的“秀美无杀气”,所以对于叛徒苗沛霖,我的内心是无比痛恨的,太平天国叛徒我见的多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三次变节!

当然对于他的结局我也是欣慰的,主人决定兔死狗烹了,曾经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无奈最后又跳了一次,结果死在了自己人手里,这个自己人还是英王的老部下,哈哈哈,天亚爷开眼啊!虽然来的晚了些。

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知乎某个问题里,有哪些反派人物诗写的很好?大概就是这个,结果一不小心就看到了苗沛霖《秋霄独坐》。

手披残卷对青灯,独坐搴帷数列星。

六幅屏开秋黯黯,一堂虫鸡夜冥冥。

杜鹃啼血霜华白,魑魅窥人灯火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

我是震惊的啊!想不到这种角色会和这种诗联系在一起!不造别人咋想,反正我觉得这诗碉堡了!太平天国还有谁写的出来这么经典的话?伪诗小王子石达开?“狗子一条肠”洪秀全?就连公认的文化人南王留下的唯一一首诗也粗鄙到不忍直视啊!当然了,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诗写得好就去喜欢他,变节三次有的洗么?纵容部下劫掠有的洗么?没得洗!

然后我就第三次看到了苗沛霖的名字。

来自《焚天庐从录》

震惊!关于太平天国诸王的感情生活花边我见过太多了,诸多美人倾心的不是“秀美无杀气”四眼狗,就是“日月之章,龙凤之表”石达开,稍微低俗一点的则是洪杨韦三角,清妖方正常的则有彭玉麟,江忠源,胜保,低俗一点的有剃头。

无论如何都是当世豪杰啊!他苗雨三跟这几个比算啥啊!美人爱英雄我可以理解,爱猥琐叛徒什么鬼!说起来叛徒里也有韦十二这样动不动请病假不打仗的,也有张国梁这样忠于清廷砍指头的,还有郜永宽这样可怜可悲的,而苗沛霖呢?先起团练,再投捻子,后降清廷,又投太平,再降清廷,骗走英王的头,最后又起事,彻底身败名裂,就算在叛徒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猥琐小人啊!

为啥这种人还能有传奇女侠倾慕?!于是,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深深的疑问,苗沛霖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会不会大家对他的评价有失偏颇呢?

带着对小人形象动摇,我第四次看到了苗沛霖这个名字。

《晚清枭雄苗沛霖》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好!分析苗沛霖的人格简直写得像小说一样,文章里引用的这副对联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什么天主教,敢称天父天兄,丧天伦,灭天理,竟把青天白日搅得天昏,何时伸天讨天威,天才有眼;

这些地方官,尽是地痞地棍,暗地鬼,明地人,可怜福地名区闹成地狱,到处抽地丁地税,地也无皮。

写的太好了啊!光是看着这些话我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悲哀残酷的世界,满地尸首,一个孤独的书生穿梭其间,压抑着怒火,满腔仇恨等待着向天地宣泄。

这么一想的话,苗沛霖好像没那么糟了,组建军队也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卫家园啊,他又不欠清太双方什么,干嘛要为它们卖命。这时我又看到了最后一次起事前他写的《满江红》。

匹马西风,几踏遍关山夜月;看今夜霜华掌大,征衣似铁。逸兴顿辞陶令菊,雄心待咽苏卿雪。叹江南江北尽沉沦,红羊劫。

情不惜,妻孥别;心不为,功名热;只随身兵法,孙吴几页。猛虎山中行就缚,妖星天末看将灭。趁秋波挽袖涴罗袍,沙场血。

完美!简直!

残阳如血,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回望自己身后,蜿蜒军阵,旌旗猎猎。谁能想到,一介书生,怀揣着保护家乡的简单愿望,最终竟成就了一方霸业?

也曾振臂一呼万人响应,也曾匹马西风征衣似铁,也曾孤灯相伴抚剑长夜里,也曾惹来血色佳人一见倾心,也曾被迫向瞧不起的人低头,也曾缚住那最英勇的一头猛虎。

他沉默着,望向没有尽头的天际,铁灰色的云层气势汹汹覆压而来,仿佛要吞没整个天地,无数悲哀的雪就在那苍穹之上旋转着,挣扎着,冰冷的洁白着。而他,高高扬起鞭子,宛如利箭一般冲破了这茫茫雪幕,头也不回地冲向了最后的结局。

就这样,我好几天沉浸在自己脑补的场景里,深深为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慨叹不已,而就在刚刚,第五次,我看到了苗沛霖这个名字。

是的,这才是压轴好戏,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我要讲的其实就只有这一次震惊,记得当时恍惚了好久,觉得世界在自己眼前分解重构了呢。

苗沛霖(1798-1863) ,字雨三,安徽凤台人。

等等……是不是……好像……总觉得哪里不对……

1798?!

Are you kidding me?!

不好意思我脑子有点乱,1798的意思应该就是洪秀全金田起义时他已经53岁了吧?搞团练时他已经58岁了吧?出卖英王时他已经64岁了吧?!扑街时他已经65岁了吧!

大爷啊!你都已经五六十了!在万恶的满清已经算半截入土的人了!一个六十岁的大爷!坚持做愤青,坚持造反,坚持出卖战友,坚持强纳民女,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不服老的精神!

我们玉成被骗很好理解了,这就是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胜利啊!愚蠢玩心机怎么可能玩过六十岁的老头!

红儿你的眼睛真的没有受伤吗?好好的为什么要看上一个大爷!真正是一树梨花压海棠!

没见过愤青至此造反不成接受招安又道德品质败坏至此的老年人!还tm有传奇爱情故事!所以说分明就是强掳人家大闺女吧!这种人也有女朋友系列!

至此,苗沛霖的形象轰然崩塌,我踏着发虚的步子走在路上,悲痛万分的写下了这个答案 。

吸取教训,以后再也不随便脑补了。


user avatar   huang-yu-min-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的这首诗很有名还入选了语文课本 但是都没有人好奇其一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这其一画面感十足 敢情陆游大大你是玩猫玩累了才做梦的啊 陆游绝对是超级猫奴 记得他写过很多关于猫咪的诗 铁血真汉子也有柔情一面



转一下马亲王写的文章233

古代诗人里,陆游不只是写诗数量最多——我是说诗人,乾隆不算——而且写猫诗也是最多的。从他的一系列咏猫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人是怎样被猫驯服,从养猫人一步步沦为猫奴和铲屎官…… 《赠猫》其一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心路历程:买到一只萌喵,好开心,希望能帮我捉好多老鼠,干脆起名叫小老虎吧!)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心路历程:听说喵捉老鼠都好厉害,而且也不贪吃鱼呢!) 《赠猫》其二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心路历程:以后我们家的藏书,再也不用担心被老鼠啃坏啦。可惜家里穷,不能好好犒赏它。真是太惭愧了。) 《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昼眠共藉床敷软,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飱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心路历程:大喵好棒!所有的老鼠都被跑了!而且大喵摸起来好软,抱在床上摸好舒服。它也不闹着吃鱼,也不闹着抓蝴蝶,工作态度令人感动呢!) 《赠粉鼻诗》: 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李,日饱鱼飱睡锦茵。 (心路历程:大喵还是在捉老鼠,可是似乎有些懈怠了呢?) 《二感》: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 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心路历程:我特吗真是太天真了,稍微喂一点妙鲜包,你就原形毕露了!哎哎?说好的捉老鼠呢?怎么现在天天蜷缩在被窝里不肯出来!我操,我的书,我的藏书啊啊啊~~) 《嘲畜猫》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 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心路历程:喂喂,你不要太过分啊!不捉老鼠也就算了!整天闹着吃鱼我也忍了,不是睡觉就是出去爬树!回来连食盆斗踩翻!还得我收拾!从前的我实在太天真了!这种奸懒馋滑脾气顽劣的家伙,我一点都不想养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心路历程:哎……仔细想想算了,养了这么久的喵,哪舍得撵走。你看现在大冷天的,又是风,又是雨,抱着我家的喵烤火,也挺好的。老鼠什么的,随便捉不捉啦,你怎么总能让人原谅呢~哎,世人只知道《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后一首,赞美我忧国忧民的情怀,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前面还有一首,不知道我是一边披着毯子烤火揉着猫,一边抒发爱国情怀……嘛,爱国爱猫,不矛盾!) 《独酌罢夜坐》 不见麴生久,惠然相与娱。 安能论斗石,仅可具盘盂。 听雨蒙僧衲,挑灯拥地炉。 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心路历程:大狸奴~~大狸奴~~大狸奴~~大狸奴~~有你就不孤单,基友不见就不见吧!大狸奴~~大狸奴~~大狸奴~~让我揉一下,揉一下~)

一个猫奴的诞生_马伯庸_新浪博客 一个猫奴的诞生


user avatar   vonfrant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人总将过去的古代称作流金岁月,殊不知,冷酷的历史中,对于我们大多数百姓而言,苦痛和挣扎才是常态。


历史中最惊人的真相无过于此:受苦是本分,享福才是缘分——然而许多人已经把这种历史逻辑倒过来了。认为汉唐盛世固然是夜唱绫罗,连五代乱世也是悲欢离合。


在面对很多天灾,或者是人祸时,人的价值……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的价值!纵使存在,也少了一个字,那就是人肉的价值。在所有人都饿到急眼的时候,也就顾不上什么食人生番的恶咒毒誓了。


在许多骇人听闻的天灾人祸之中,独独的一个人是很无助的。手无寸铁地面对乱军乱匪,很有可能直接被充作军粮,就那么活生生吃掉。即使没被发现,或是留在故园饿得再也爬不起来,或是拼尽最后一口气逃出去,最终悲惨地倒毙在荒野上。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里提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五月,巢贼……乃悉众攻陈州,营于城北五里,为宫阙之制,曰八仙营。于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汴、曹、濮、徐、兗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新唐书》中是如此记载的:

巢已东,使孟楷攻蔡州。节度使秦宗权迎战,大败,即臣贼,与连和。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兗数十州。人大饥,倚死墙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二者大略相同。黄巢是在围城期间,由于军粮不足,而周边的州县也遭遇了歉收,老百姓饿得只能扶着墙才能勉强站起。然而,黄巢便丧心病狂地在附近开始捕人,大规模地出动正规军堂而皇之地捕人而食、全军军粮均以人肉替代,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头一次。


穷途末路的黄巢已经陷入穷凶极恶的境地,准备了数百个巨大的磨盘,这头直接将活人扔入臼磨舂杀,那头就变成肉泥汩汩而出,被黄巢军队直接食用。


此情此景宛若十八层地狱中舂臼地狱,黄巢凶残流毒,恶魔厉鬼也不过如此。


宋朝也有惊人的捕人而食的记录。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这一笔记里写道:

自靖康丙午岁(公元1126年),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大概的意思是,人肉价格比猪狗还要低贱,肥壮的人一个仅仅一万五铜板就可买到,把这种人整个都风干起来制成肉干,以备之后食用。

老瘦男子叫做“饶把火”,意思是肉质老硬,需要多烧把火方能烹熟。

妇人美女称作“下羹羊”,意思是肉质鲜美软嫩,就连羊肉也无法与之相比。

小儿称作“和骨烂”,意思是肉质酥嫩,一烹即化。


最后,庄绰做了一个总结性的称呼,时人将被吃掉的人统称为“两脚羊”。


元人陶宗仪在他的笔记《南村辍耕录》中提到了元末元朝正规军吃人的暴行:


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於铁架上生炙。或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乘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作事件而淹之。或男子则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总名曰“想肉”,以为食之而使人想之也。此与唐初朱粲,以人为粮,置捣磨寨,谓啖醉人如食糟豚者无异,固在所不足论。


大概是说,部署于淮右的元军喜欢吃人,有时候让人坐在两个大缸子之间,外面用火来烤煎。有时又把他们放在铁架上绑着活烤生煎,有时又用烧滚了的汤浇在这些人手脚上,趁着皮肉被烫烂,便用竹刷子刷掉老硬的死皮,从而鲜嫩好吃。有时候又把他们用袋子裹起来,扔到大锅里活活煮死,然后再砍成一块块的做成腌肉以备长期食用。如果是男的就砍断双腿,如果是女的就剐去乳房。残暴至极的元军还给这种食物起了个名字,叫做“想肉”,意思是“吃了还想吃的肉”。


除了这些特别惨酷的食人暴行,历朝历代,不管是任何“盛世”、“治世”,都有死者枕藉,饿殍累累的记录。


老百姓在饥荒年间,如果还没到人食人的地步,那么还能挖死人出来吃(发瘗胔以食),吃观音土或者树皮。这是在明末的记录:

十三年……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十四年,南畿饥。金坛民于延庆寺近山见人云,此地深入尺余,其土可食。如言取之,淘磨为粉粥而食,取者日众。又长山十里亦出土,堪食,其色青白类茯苓。又石子涧土黄赤,状如猪肝,俗呼“观音粉”,食之多腹痛陨坠,卒枕藉以死。


观音土吃下去可以暂时解饿,但是没办法消化,很快人就会肚子发胀,到最后土在胃中越积越多,直到坠破肠胃而死。或者因为无法排便,而最终肚子胀大活活憋死。


而清朝就算在康雍乾盛世时期,也会有人食人的记录。


康熙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

(乾隆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夏,章丘、邹平、临邑、东阿、肥城饥。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父子相食。 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人相食。


虽然有这么多的食人、饥荒的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生产力太低下了,在靠天吃饭的日子里,一旦天色变脸,接下来就是饥荒。


没有化肥和杀虫剂,粮食产量将极度下降,数十亿人会饿死。


没有近代育种技术,本地的奶牛只能一年产45杯奶,而育种杂交之后的数字是一年1000磅。


没有经过改进的白羽鸡,就不会有全世界鸡肉每一个月更新一次的效率,我们大多数人就永远也吃不上鸡肉和鸡蛋。


全托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福,今天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不得不额手称庆。但面对某些人对粮食的浪费和对历史的漠视,也不得不暗自心惊。


毕竟,我们距离那个人相食的时代,才过去了不到一百年。


user avatar   you-shan-yong-hu-chuan-dan-d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闻 @至道学宫 大国师刚刚考证出如下历史事实......

俺不禁虎躯一震!

不谋而合,我发现我大元的人均寿命也比现代高出许多(迫真)!

根据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的抄籍,这时大都路[1]有各族人民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人

大都路,......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用至元七年抄籍数。领院二、县六、州十。州领十六县。(《元史·志第十·地理一》)

1311年(武宗、仁宗至大四年),大都路90岁以上的老人有二千三百三十一名,八十至九十的老人有八千三百三十一名。

(至大四年三月)赐大都路民年九十者二千三百三十一人人帛二匹;八十者八千三百三十一人人帛一匹。(《元史·本纪第二十四》)

金末元初燕京地区一度战乱频繁,治理混乱,人口损失严重。元朝承平之后则开始恢复,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到至大年间后大都路可能已翻一倍,有80万口左右。

以80万口计,1311年大都路居民中9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比约0.291%.......

以100万计,9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比依然高达恐怖的0.233%.......

可耻的现代水平是多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332810869,90岁以上人口为1984220。可以计算出,2010年,全国人口中90岁以上老人比例仅为约0.149%。

由此可见,我大元应该是一片科技逆天的王道乐土。人民享受着今日中国人难以想象的优越生活,人均寿命远超现代,奥利给!

·

不过......《元史》其他材料里的天顶星·大元人的寿命表现如何呢?

有学人曾经对《元史》各篇纪、传中所载的传主寿命做过统计,在刨除战死、意外、他杀等非正常死亡案例后,得到了363名成年男女死亡年龄,平均寿命为64.1岁(男63.7,女74.8)[2]

2018年,中国人口均预期寿命为77岁。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的正常死亡平均年龄与预期寿命并不能直接拿来对比。因为后者必须将未成年夭折纳入考虑(在古代十分普遍)。另外,《元史》传主大多来自社会上层,其生活水平与享受的医疗水准远不能代表元代社会的总体情况。

显而易见的是,元代上层社会的寿命数据在不包括一切意外死亡及未成年夭折的情况下,依然与现代中国全社会人民的预期水平相距甚远(废话)。

等等?那1311年9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例比2010年高出一倍怎么解释?有三种可能。

第一 .《元史》中的传主人寿是明朝篡改后的产物(指出):

如此可见,大元的医学水平远迈当代,可见西医残害我人民不浅(迫真)。当然,比起汉代5倍于今日的水平还是差的很远,可见北方民族的不断南下退化我汉人科技,弱化我汉人体质。(继续迫真)

第二. 元朝的人户抄籍出了问题:

或者我们低估了早元的人口恢复速度,至大年间大都路的实际人口应在三百万以上。

第三. 元朝高龄人口的统计出了问题:

老人家根本记不清楚自己多大,或者胡乱编造高龄以冒领赏赐。

摊丁入亩之前,因为需缴纳丁税,人口隐匿是十分泛滥的现象。例如元代的最高户籍人口仅为至元末年5984万口,但现代学者对元代人口峰值的估计在8000万(韩儒林、张呈琮)至1.0438亿(王育民)之间。对于中书省人口,王育民研究了至大到后至元几朝时数个州县接受赈济的人户,发现中书省辖地“历次受灾人户常一倍以至数倍于《地理志》的民户”,因而认为“如果将地方官为获取贩济及减免斌税而夸大虚报的因素估计在内,其实际增长可能倍于《地理志》所载户口数字。”[3]也就是说,元人口巅峰时期大都路人口也应该在八十余万,即《地理志》所录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人的两倍,高至三四百万则过于夸张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汉代与元代的老人家,是否知道自己多大岁数呢?

参考

  1. ^ 元代大都路辖今河北中北部及北京市全境。治大都(东西以二环为界,北以北土城东西路为界,南至长安街左右),直领县六: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领州十:涿(领范阳、房山二县)、霸(领益津、文安、大城、保定四县)、通(领潞、三河二县)、蓟(领渔阳、丰润、玉田、遵化、平谷五县)、漷(领香河、武清二县)、顺、东安、固安、龙庆(领怀来一县)、檀。
  2. ^ 李莎. 试析《元史》中的元代个人寿命[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3. ^ 王育民. 元代人口实考[J]. 历史研究,1992,(5).

user avatar   zhang-zheng-hai-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来打脸 @韩丁 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的。以下是他的原文:

韩丁: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

1859年,意大利统一战争开始。
法国撒丁联军在伦巴第苏法利诺与奥军会战,双方死伤惨重,并出现了大量的虐俘行为。
瑞士作家亨利杜南目睹此惨状,发表《苏法利诺回忆录》,揭露了这场战争的残酷,震惊了整个欧洲。法皇拿破仑三世声称这是法国的耻辱,并当即宣布退出战争,签订了有利于奥地利的和约,使得撒丁王国解放威尼斯的计划功败垂成。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引咎辞职。
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等12国在日内瓦签订《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是为《日内瓦公约》的第一个协定。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此的描述是:法皇拿破仑三世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崛起,背信弃义地出卖了意大利利益,与奥地利单独媾和。撒丁王国得到了伦巴第,奥地利仍然保留威尼斯。
嗯,中国人看问题,总是比较本质。

好厉害,出一本书就能让一场战争停下来了,特别是还能让拿三这种刚愎自用的皇帝在人生巅峰时下令撤军,简直是耶稣再世啊!

然而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1862年11月8日,而法国与奥地利停战的维拉弗朗科停战协定签署于1859年7月11日, @韩丁 声称的由于这本书引咎辞职的加富尔在1861年6月6日去世。

你们啊,编段子之前好歹做点基本功课,好歹别让一本书来回穿越好不好?

参考资料:

苏法利诺回忆录 法文wiki Un souvenir de Solférino 下载地址 A Memory of Solferino 本书为公共版权书籍,可以合法免费下载

维拉弗朗科停战协议 Second Italian War of Independence

加富尔 Camillo Benso, Count of Cavour

至于下面评论还tmd有人在那里高呼什么“第三国中立史观”之类的,我只能送你们一个字


user avatar   hu-luo-shan-zhi-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文艺青年认为,70年代巴列维时期的伊朗是发达国家,伊朗妇女地位高,因为能穿迷你裙。

那我们就来看看当时伊朗的一些民生指标吧,以下均取1980年数据。为了显得直观,我们用伊朗和同期的中国、印度进行对比。

人均寿命:伊朗54.1岁,中国66.8岁,印度53.8岁,伊朗比中国少12.7岁,比印度多0.3岁。

男女受教育年限:

伊朗:男2.8年,女1.3年,男女差异1.5年。

中国:男4.4年,女2.9年,男女差异1.5年。

印度:男2.8年,女0.9年,男女差异1.9年。

男性受教育年限,伊朗比中国少1.6年,与印度完全相同。

女性受教育年限,伊朗比中国少1.6年,比印度多0.4年。

男女差异,伊朗与中国完全相同,比印度少0.4年。

总和生育率:伊朗6.48,中国2.63,印度4.83,伊朗比中国高3.85,比印度高1.65。

人均钢产量:伊朗14.2公斤,中国37.6公斤,印度13.6公斤,伊朗是中国的0.38倍,是印度的1.04倍。

1980年伊朗各项指标与印度几乎一模一样,比中国差一大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这些文艺青年还认为,1979后的伊朗比起1979前严重倒退,简直是中世纪国家。

那么我们来看看目前伊朗的这几项民生指标表现如何,我们还是同中国、印度对比。

人均寿命:伊朗76.4岁,中国76.6岁,印度69.0岁,伊朗比中国少0.2岁,比印度多7.4岁。

男女受教育年限:

伊朗:男9.9年,女9.7年,男女差异0.2年。

中国:男8.2年,女7.3年,男女差异0.9年。

印度:男8.2年,女4.8年,男女差异3.4年。

男性受教育年限,伊朗比中国多1.7年,比印度多1.7年。

女性受教育年限,伊朗比中国多2.4年,比印度多4.9年。

男女差异,伊朗比中国少0.7年,比印度少3.2年。

总和生育率:伊朗1.66,中国1.62,印度2.30,伊朗比中国高0.04,比印度低0.64。

人均钢产量:伊朗308公斤,中国665公斤,印度80公斤,伊朗是中国的0.46倍,是印度的3.85倍。

目前伊朗各项指标完全不输中国,更是甩开印度十几条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相对中印,各项指标的提升情况如下。

人均寿命:伊朗对中国的劣势由12.7岁缩小至0.2岁,对印度的优势由0.3岁扩大至7.4岁。

男女受教育年限:

男性受教育年限,伊朗反超中国,从落后中国1.6年变为领先中国1.7年,伊朗对印度的优势由0变为1.7年。

女性受教育年限,伊朗反超中国,从落后中国1.6年变为领先中国2.4年,伊朗对印度的优势由0.4年变为4.9年。

男女差异方面,伊朗由跟中国一样变为比中国小0.7年,由比印度小0.4年变为比印度小3.2年。

总和生育率,伊朗由比中国高3.85变为高0.04,由比印度高1.65变为比印度低0.64。

人均钢产量,伊朗相对中国的倍数由0.38倍提升至0.46倍,相对印度的倍数由1.04倍提升至3.85倍。

1979年后,伊朗在各项指标上取得的成就远胜其它国家,甚至超过中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艾丝蓓恩 Icebane @莫羡

user avatar   dand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7月2日,美国“斯特西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在我055型驱逐舰下水后,忙不迭地跑来示威。

网络上一片歌舞升平,微博热搜前十大半都是娱乐新闻。然而在太平洋的小岛上,针对中国的外患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了。

可悲的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也不以为意。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叫“比基尼岛”的神秘小岛说起,它位于中太平洋,恩,名字很特别,等一下我会专门解释。

这个比基尼岛属于马绍尔群岛的一部分,这一群岛由23个小岛组成,在夏威夷西南约3200公里和关岛东南约2100公里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一个被世界所忽略的世外桃源。


数千年来,这里的原住民自给自足,他们有充足的面包果、椰子和鱼,他们没有电也没有手机,却有富足幸福的生活,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捕猎技术,却能在每天低潮时捡到大群螃蟹和牡蛎,他们没有现代船舰,却靠着星空就能实现完美的航行。

当1946年,第一个美国人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心里给这里取的名字是:天堂(paradise)。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天堂的美国人,接下来所做的事竟然是不择手段地毁灭它。

如今的比基尼岛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形式,成为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这里无人居住,甚至连动物都消失殆尽。


靠近看,你会看到翠绿环礁的某一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看起来简直像是外星人入侵造成的。


不,这不是外星人。这是人类最大的由爆炸造成的弹坑,这次爆炸的元凶是一枚叫“布拉沃”的氢弹

,它让整个小岛汽化并污染周围一切,包括所有居民。

而且,这枚氢弹是美国人在已经知道会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故意扔在这里的,美其名曰:科学研究。

而且同样的事情,他们做了60次。

1946年,第一个美国人登上马绍尔群岛,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内的殖民,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到今天都未曾停止。

当时,他们曾对原住民的承诺是:

我们作为基督徒,以上帝的名义起誓,我们将保护原住民的健康和幸福。

他们甚至拍了一部宣传片,叫做《十字路口行动》,在这部宣传片里一个帅气的美国大兵对酋长说:

“美国政府正在试着把一种巨大的破坏力量,变得对人类有好处,而比基尼岛这里这些实验是朝那个方向迈出第一步,所有都在上帝之手,一定会好"

单纯的原住民不会知道,这个美国人所谓的“巨大的破坏力量”指的是核弹,美国人在这里开始了将近30年的核试验,投放了60枚核弹,其中包括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氢弹,而群岛和居民一起变成了刽子手手上的牺牲品。

图:比尼岛原子弹爆炸瞬间


美国人为了这个马绍尔群岛计划,投入了惊人的资金和人力,他们把无数的动物绑在甲板上,像个邪乎的诺亚方舟,只是为了观察它们如何燃烧死亡;他们还用特别的药膏涂抹在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上,为了查看未受核爆的部分和受到核爆部分的对比。

毕竟,设置对照组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而且,不只是对动物如此,每一个比基尼岛人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迫成为了美国人的人体实验对象。

对单纯的原住民来说,虽然他们没见过上帝本人,但是美国人的一番说辞让他们觉得,上帝看起来是个好村长。

没想到的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平静黎明,整个比基尼岛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图: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核试验


那是第一颗原子弹在比基尼爆炸,大部分人从睡梦中被惊醒,他们慌乱的跑到空地上,丝毫不知他们已经身陷在全世界最强的核污染之下。每一次呼吸都是离死神更进一步,不少人觉得这是打仗了?还是世界末日来了?

实际上,这比世界末日更可怕,比起旦夕之间被毁灭,他们将承受长达30年的核辐射折磨,而这种污染将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基因里,污染每一个未出世的婴儿,污染子孙万代。

用武侠小说里常用的话说这个种族,从此万劫不复。

图:受到核污染的比基尼岛民


当天,有一批早起的妇女,正在井边洗澡。她们听到巨大的爆炸声之后,不知所措了几分钟,不过也没有立即停下梳洗的动作,渐渐的开始有诡异的白色灰尘从天空中飘下来,但是她们也不以为意。这些白粉掺着井水和肥皂,被不经意地用来洗头。


几天以后,她们的头发开始脱落,其中有些人很痛苦,严重的甚至全身发痒,她们开始脱皮,出现各种诡异的症状。

当时的比基尼岛人有一部分幸存了下来,下图这些妇女全都是幸存者,她们无一例外全部患有甲状腺癌。


有人计算过,当年那些核弹的威力和广岛原子弹比起来,相当于连续12年、每一天在岛上爆炸一颗广岛原子弹。

而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核爆之后比基尼岛人从自给自足,变成了一无所有的难民,很多人流落到贫瘠小岛,挨饿受冻无家可归。于是,他们开始求助于美国政府。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美国国内,这段错误的历史开始了快速的封锁、掩盖,代替它被宣传的,是谎言。普通人只知道比基尼发生了世界上最壮观的核爆,却不知道当时岛上还有人类。

一个幸存者说:

这样一段历史,被错误的信息、谎言所替代。他们从来没有试图确保大家没事。相反,他们在引爆炸弹时,完全知道它的方向,他们仍有机会疏散,但他们没有这样做。


一切的资料都是显示美国人是故意的,他们进行了核弹试验,而这将对这座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们也就心知肚明。

如今,在过了保密期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文件被披露,其中有一个41号项目讲的正是马绍尔群岛计划,解密文本显示,这个计划的任务是从研究老鼠开始,接着研究遭受辐射的人。

图:美国41号解密文件,内容关于马绍尔群岛计划。被红圈圈出来的字是:人类


这一切有点过于残忍,以至于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那些美国科学家、专家是如何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呢?

在众多的资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叫做罗伯特·康纳德的博士,他是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首席医学科学家,拥有出色的履历,他曾经亲自和岛民接触,他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些岛民的善良和热情,他和岛民成了朋友,获得了整个社区的信任。

接着,这位经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专家在报告中写道:

“岛上居民的居住地,能提供最有价值的人类生态辐射数据,可以追踪不同放射同位素从土壤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单纯的原住民从未想到,这个慈眉善目的美国专家康纳德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在1954年的氢弹试验之后,群岛上的一个叫朗格拉普镇的镇长约翰,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于是,他向康纳德博士——这个原住民最忠实的朋友求助。不久以后,他和六个受伤的岛民一起被康纳德邀请到芝加哥,接受仔细的检查。


他们被带到一个铁屋里,里面是各种辐射探测器。对约翰镇长来说,检查的过程就像一个宗教仪式,他带着做仪式的心情配合了全部的检查,结束之后,美国人友善地给他们送来了当地美好的食物——苹果。 接着,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他们被送回了马绍尔群岛。


美国政府声明:回家是安全的,核爆的阴影已经远离比基尼岛了。

约翰镇长怀着幸福的心情,相信他们将安全回家。下面这张照片正是他和他的妻子马居阿安捷,和他们日后在岛上产下小儿子雷赫。

雷赫在18岁时因为癌症去世,而此时的这对夫妇对前面的恐怖一无所知。


美国政府一方面宣称这个岛是安全的,并且千方百计把岛民送回去;另一方面在政府报告里,美国核能官员写道:

“他们回去的地方,是地球上污染最厉害的地方”

他停了一下,加了一句:

“对生活在污染环境里的人测量他们的摄入量,这将很有意思”

这样,约翰镇长和他的妻儿、他的岛民,在岛上待了28年。作为试验品,他们是这个在美国合法的重点科学实验的研究对象,

我们周围很多人生病,我们不知道癌症是啥。我母亲也患甲状腺癌,他们只给药不给手术,他们让她服药但不做手术。

他们不但没有做成手术,而且给他们吃的也根本不是药。根据已经公开的美国政府文件显示,在马绍尔群岛计划中,岛民被不断注射、饮用掺了辐射物质的液体。


约翰镇长的儿子雷赫在18岁时由于癌症去世。

如果你还记得那位芝加哥的康纳德博士,善解人意的他再跟白人同事聊起比基尼群岛人的时候,称呼他们为“野蛮人”,但是他却很有良心,仍然给这位壮年丧子的野蛮人寄去了一张安慰卡片,上面的署名是“你的朋友 鲍勃”

约翰镇长的妻子马居阿安捷幸存到了现在,她和约翰一起被送回核污染的小岛,陪伴自己的儿子雷赫经历了18年的病痛折磨并亲手送走了他。

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马居阿安捷说:

“他们对待我儿子就像对待动物,他们不断在他身上刺孔,像是杀鸡一样,他们打进去的东西流出来,他像个实验室里的动物”

她对着记者哽咽,只能不断的重复这句话:

“他们对待他就像对待动物”

还有下面这句:

“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原谅”

在比基尼岛上,无数的妇女流产,大部分人很年轻时就患上了白血病和甲状腺癌,他们生下来的孩子大部分有先天的缺陷,有些甚至根本就不似人形。


当地人终于开始明白这个岛已经中了毒,他们唯一的办法是逃离。

岛民请求美国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但是没有受到任何援助,美国人根本不理他们。

实际上,1953年美国引爆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氢弹,这件事曾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当然,仅在科技新闻的范畴内没有人知道比基尼岛人的惨状。

而不久之后,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一种三点式泳衣,在时尚圈内立即引起了堪比核爆的旋风,于是,这种泳衣被取了一个十分应景的名字,叫做“比基尼”。


这大概是一件讽刺的事,今天的比基尼被作为欲望和健康的代名词,而比基尼岛却是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无数的岛民经受着无穷无尽的病痛,这种痛深入基因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最终,在比基尼岛人近乎绝望的求助下,一个叫做“绿色和平”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伸出了援手,他们离开了比基尼,搬到了一个未污染的岛


马绍尔岛民欢呼雀跃,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从此以后,他们沦为了难民。

1986年,美国政府给予马绍尔人仅1.5亿美元的核试验损失补偿,而这笔施舍,和每年美国人投入的万亿军备实验经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很快,马绍尔人向美国国会提出上诉,而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他们仍然在等待上诉后的回答。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

要为世界寻求和平与安全免受核武器困扰。

可是在他任内,花费在核弹头上的资金比冷战以来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要多

如今的马绍尔群岛中,有一个叫做夸贾林的岛,是这一片最大的岛屿,上面有美国在太平洋的一个最重要的军事基地,称为罗纳德里根试验场,这个导弹发射台用于控制太平洋、亚洲和中国,当地人称这里为“基地”。


在这里,马绍尔群岛人再次承受着军事试验的威胁 ,在这里生活绝对很恐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恐怖的事情。所谓的美国先进武器,每一个都有可能脱轨、走火。

当然,这些都不会打扰基地的生活,美国人在这里重建了一个美国小镇,设施先进,秩序井然,不比美国本土的任何一个小镇差,对岛上的美国人来说这里简直是仙境。


一个美国美女说:我有一所海边别墅,很棒 我喜欢这里


另一个则说:这里有花园、高尔夫球场、游泳池,还有美丽的沙滩和日光浴,我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地方


就在基地对面有另一个岛,“伊拜岛”,这里被称为“太平洋上的贫民窟”。12000多人居住在长不到1英里的狭窄地带,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当年比基尼岛沦落到此地的难民,他们每天做船去基地工作,给花园和高尔夫球场浇水,然后坐轮渡回贫瘠的家。


在这个贫民窟般的伊拜岛,他们什么都没有,没有医疗、没有教育、没有工作,鱼类被有毒污染物污染,所有人只能吃处理过的进口食物,这几乎花去了他们收入的全部。

有人得病时,他们也去基地那里的医院,那里的设施很先进,但却拒绝给他们治疗。

他们的病痛全部是美国人造下的孽,但是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医院或者大诊所,由美国政府建造


与此同时,在这个太平洋重要的美军军事基地上,每一天,从5000英里外的加利福尼亚美国空军都向马绍尔群岛发射实验洲际导弹,这样的军事实验,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

这些美国军方发射的导弹,每个价值至少一百万美元,而他们不惜兴师动众做的这些导弹实验,在苏联解体之后,全都指向了唯一的一个攻击目标——


中国


图:当地人说:这个岛用来试验发射到中国的导弹


我第一次听说比基尼岛的故事,是在一部BBC纪录片里,叫做《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在这部纪录片里,主持人以近乎沉重的语气说道:

“今天的美国,面临着一个巨大威胁的中国,而真正可怕的是,如今的这个中国就像是美国自身的镜像”

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的民族崛起是通过模仿美国完成的。

图:BBC记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但是他们错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不一样,我们没有比基尼岛,我们没有用异族来做过人体试验,我们甚至没有任何,部署在海外的军事基地。

而与此相对的是,美国在全世界,有很多很多被像比基尼岛这样的军事基地。

下面这张图上,每一个代表美国国旗的圆圈,都象征着一个威胁中国安全的美国军事基地,正把中国虎视眈眈的包围着。

它的总数,是400个。


当我们在中国的南海捡到美国人的无人潜航器的时候,这对大部分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流传的段子。

而背后真正的原因,美国潜航器会在南海出现的原因,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了解呢?

其实,即使面对这这么多军事基地,我们也不害怕,当年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们还怕什么?

然而,如今让人真正害怕的是,当我们说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的时候,当我们说两弹一星有多重要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嗤之以鼻。

也许,当越来越多的人轻视这些,甚至连了解都不愿意的时候,也就到了中国最危险的时候。




---------------

图片来源及参考资料:

BBC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相关话题

  辐射4中的 Minuteman 组织,是否翻译为“一分钟人”更好?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逆子? 
  如何评价孟子? 
  为什么三大战役里徐东阻击战没有塔山阻击战那么出名? 
  如何评价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 
  有什么关于中国地铁、公交的冷知识? 
  大乌拉尔地区的民族历史与现状? 
  古典小说中那些有百夫不当之勇的猛将真的存在吗? 
  什么是工农业剪刀差? 
  对污物撒尿时污物会不会随尿液扩散至人体内? 

前一个讨论
诗经里面有哪些好的诗不能错过?
下一个讨论
我们该敬畏还是蔑视权威?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