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的科研人才总是留不住,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 第5页

                 

user avatar   RoseofVersaill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非待遇和国际第一梯队接轨,否则做什么都留不住。

假设你是个中国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摆在你眼前将会有至少有如下选项:

  1. 高端人才,直接秒走英国Tier 1 Visa (允许全家一起走,不受雇主限制,三年拿永久居民)。至少名校Lecturer起步,一上来就是永久工作,不会被开除,年薪4万磅(35万人民币)起步。全民免费医疗。同时房价比中国大城市便宜。各种怀孕育儿产假侍产假待遇。
  2. 差一点的人才,英国新版积分制工作签证,然后慢慢走永久居民。从博后到Lecturer,慢慢升,年薪从3万(25万人民币)慢慢升。全民免费医疗。同时房价比中国大城市便宜。各种怀孕育儿产假侍产假待遇。
  3. 高端人才,美国EB1绿卡,直接中国国内递交申请,排期2年从美国大使馆拿到绿卡,飞到美国的机场一落地就是绿卡持有者,工业界工作机会无穷多(只要不是生物方向),最落魄也可以做个小破公司码农,年薪10万美刀(68万人民币)起步。同时房价比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便宜(只要不在硅谷和纽约)。
  4. 差一点的人才,做个4年博后,年薪5W-10W(35-70万人民币)美元不等,前三年免税,美国EB2 NIW绿卡,排期4年拿卡,之后随便跳槽工业界工作机会无穷多(只要不是生物方向),最落魄也可以做个小破公司码农,年薪10万美刀(68万人民币)起步。同时房价比中国大部分城市都便宜(只要不在硅谷和纽约)。
  5. 日本高技术永住,随便搞个博后,或者认真搞个JSPS,干一两年,拿到永住,然后想怎么样都可以,研究室老板内推个三菱,松下,日立,丰田,一入职就是永久录用,起薪26W+日元(20万人民币年薪)。给力的医疗+房价比中国大城市便宜。
  6. 北欧任何国家博后,入职之后可以申请永久居住。博后年薪税前合30W到40W人民币不等。高福利,生孩子便宜,子女教育便宜,不用高考,生活节奏慢,医疗资源丰富。
  7. 新加坡博后或者A-star研究院起步,年薪20-30W人民币不等,因为你是人才,申请永久居住成功率很高,很迅速。给力的医疗+政府负担的廉价住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的工资,说这么多,给你到手的就是这么多,不存在号称年薪30W,入职一看,发现把科研经费,文章奖励,住房补贴,政府奖励,五险一金全算进去了,最后到手一个月不到1万的情况。也不存在今天政策说A,你做了,明天就变成了B,然后就是你办事不力,一脚踢开的情况。也不存在区区行政人员,竟然可以压你一头,每天恶心你的情况。更不存在前两年青年基金命中率30%,今天突然就变成10%的情况。还不存在给你个特聘称号,然后实际上就是个博后的问题。也不存在为了稳定,去了二本拿编制,结果月薪6千,一去相亲,各种被妹子鄙视的情况。

当然,很多答案说情怀不值钱,我是不同意的,情怀确实是值钱的。国外给你60W人民币年薪+对你的尊重,只要国内能给到20W年薪+不天天数落你,至少有50%以上的人会选择国内。如果这不叫情怀,我都不知道什么是情怀了。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仍然存在不等于一无是处吧?

科研人员们都凭心而论,这二十年下来回国找教职到底是越来越容易了还是越来越难了?竞争是越来越没有了还是越来越激烈了?能去的学校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这不就是因为中国的科研人才越来越能留得住的证明吗?正是厉害的同行回去的太多才搞得水涨船高啊。。。

但现在这样卷的太厉害也是问题。。。可能可以考虑增进一些供给,平衡一下地区不平衡,如果能做到三四线城市也能有好职位的话或许会压力小很多吧。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本来就没必要强留。Wiles,Faltings离开IAS分别回到自己祖国,也没见美国数学界大呼这是美国人才的损失。米尔扎哈尼拿菲尔兹奖那年,据说斯坦福数学系甚至连庆功会都没开,只是系里tea time简短提了一下,大家鼓鼓掌,就这么过去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才储备太少了,心态上容易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引进了一个大佬又怎么样,一个大佬走了又怎么样,教职人员流动本来就是很频繁很正常的事情,国内非要给这种事情赋予其他的意义,甚至是政治意义。

至于其他回答借题吐槽教职难找就大可不必了。教职的问题本来就是市场供需关系的问题,全世界都难找。美国的教授待遇是比中国普通教授高不少(国内有头衔的除外),因为美国的人均gdp本来就是中国的好几倍,但美国教授待遇还是被20多岁的硕士码农完爆(这里主要说的是没法和企业合作的理论学科。商科这种当然另论。。)。虽然中国的行政对经济干预的色彩可能更浓一些,但是你指望国家解决理论学科基层人员的教职待遇问题是不太现实的。一是国家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国家还需要关注其他更重要的问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


user avatar   rcyg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大早是熬粥(尤其是为了保证营养丰富而材料五花八门的粥)省事省时间,还是煮鸡蛋,冲奶粉(或订鲜奶配送),用现成的材料(成品面包片,即食香肠)夹三明治省事省时间?


user avatar   da-meng-24-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是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最好全都要。

一心看着月亮,却忘了地上的六便士。

是要面包,还是要自由,还是要两者兼得。

旅行,自由,远方,美食,华服,这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要落到现实生活上面。

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给孩子找学校,需要给自己找工作,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不是说脱口秀不好,但是对比脱口秀演员和我们河南省至少前三的王牌中学的编制,可能还是少了稳定和底气。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个人看法,对我而言稳定可能胜过自由。我欣赏自由自在的勇气,只是我不敢罢了。

当然如果外面很好,回报又很高,辞职也未尝不可。

我没有这种勇气,只能钦佩她人的自由。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六便士,也没有月亮。

但人生没有如果,为了诗和远方,只能苟且于当下。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以上,人生如负重行远。

相比于自由和散漫,我觉还是工作和编制更靠谱。


user avatar   wen-he-pai-xiao-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当看到这一类问题,我就想说下面这段话:

“丛林主义者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总喜欢为胜利者的一切恶心行为跪舔,包括屠城和施虐,并把这些行为的责任归咎于受害者,因为他们强大了以后也想骑在别人头上拉屎。信奉谁强谁恶谁正确是没有最基本的是非观和精神油腻的表现。 ”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在一片石之前尝试劝劝农民军领袖们放弃推翻大明,并“坚定支持”明朝政权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轻则被骂撒子、赶出大营

重则惑乱军心、乱棍打出屎、剁了喂狗


大家都知道,其实在被八旗突脸之前,大萌官员们还在做着联虏平寇的美梦,就那群被明粉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爱国主义官僚们,也一样打着借满人手除明人乱的算盘,心想着李贼满寇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就可以一个反手将李贼摁在地上再反身一个飞踢将满清踢出国门,听说那满洲鞑子来得势大?那又如何?大不了来个划江而治,他老赵家划得我老朱家就划不得?

哪知算盘打得响,事情发展却往往事与愿违,一年前还牛皮哄哄、华夏战力天花板、战无不胜指哪儿打哪儿的老李,直接被那群古代东北精神小伙(指发型品味)像条死狗一样吊着锤了一年,来年时就被人发现横尸街头,而且显然比起收个两百斤的儿皇帝,精神小伙们还是更乐意观大萌君臣携手表演历史大剧《肥猪跳大海》

直到这时候,大人和泥腿子们才意识到要抱团取暖了(虽然这时候也没啥用了)

而要打个什么旗号呢?

毕竟昨天还打生打死,今天就生死与共,转折太大,怕是要闪了全天下的老腰


泥腿子们赶紧把缴获的破破烂烂的大明旗给刨了出来……开启了伟大的(被逼的),可歌可泣的、抵抗侵略(抱团求存)战争

说白了就是打不赢

入关的满清做为一个正式进入中原角力的军事政治力量太过于强势,强势到逼迫原本对立的明朝封建政权与农民军势力不得不暂时放下冲突,合力应对更强大的敌人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诸多明粉和mzzy者各种yy下就成了,百姓不无怀恋我大明,宁愿乖乖做饿殍,也要力保我老朱家江山的铁证

什么,你说李定国啥心态?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等的yy中可以有如果

如果满洲的涩会人被大伙齐心协力给砍屎了,你认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泥腿子把肥猪点天灯,还是老猪一把梭哈反手土鳖变饿殍??当然反正不可能是肥猪饿殍携手共赢大明盛世就是了

而且显然,人家李定国是奔着前者去的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年前某军区站岗哨兵被袭,枪弹被抢,人死没死不记得了。是不是要提个问题“为何全副武装哨兵面对袭击挂掉”?

大惊小怪。


user avatar   jiang-si-cong-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凡是大部分员工都不认可,只有管理层一厢情愿的推崇的,就是low的公司文化。




                 

相关话题

  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做那些准备,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如何看待2021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刘建国涉嫌一稿多投被撤稿?其研究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用平常人的语言一句话概括你的论文? 
  如何看待饶毅科学最新文章《近三十年,中国对年轻人的支持》称某些雇佣上千人的高校不是预聘制? 
  如何看待中科大 5 名学生凌晨两点半发现实验室漏水,处置后被奖励 12 万元?科研人经常熬夜工作吗? 
  科研,以文章数量作为评判标准合理吗?或者说,应不应该按专业区分。? 
  国内很多博导,不做科研,要命的是没有指导科研的能力,大家怎么看? 
  《Nature》发布 2021 年十大科学新闻,包括冠状病毒变种、火星探索等,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怎样写好英文论文的 Introduction 部分? 
  在《Nature》《Science》《Cell》上, 大牛教授发文章是不是阻力比较小? 

前一个讨论
网络文学终将压倒传统文学吗?
下一个讨论
00后的身高是不是被吹过头了?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