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吧,之前就有人统计过,经济/金融专业的研究人员相比自然科学的专业,在审稿的时候花的单位时间更少,标准更加的严苛,也更容易拒稿。
虽然没有和其他兄弟期刊相比较,但是这篇论文里面蕴涵的「拒稿经济学」是一致的。「更严厉的拒绝稿件」的理性支持至少有这么四点:
首先,人们有通过拒稿来自我展示的动机。因为拒稿不是瞎拒的,是要提出论文潜在的重要问题,并且看不出修改能够大幅度改进的希望,才能拒掉。在这个挑毛病的过程中,挑的毛病越深刻,会显得自己的更加的insightful,更有洞见。
这种展示有一部分是给编辑看的——因为审稿人一般都是该杂志的投稿人,所以希望能够通过有insightful的评审报告,给编辑留一个好印象。另一部分这种展示是给自己看的,提振自己信心的。
经济/金融领域对学校的排名是非常的在乎,大家辛辛苦苦写文章找工作,很大程度是就是为了去更高排名的学校去工作——这一点和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往往因为历史的原因,会在排名一般的学校里面有一些大的实验室,在某一个方面特别的强;而经济和金融是轻资产的学科,一个经济学教授的价值就是在自己的论文和关系网络上,甚至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实验室」这种很难带走的东西。所以好学校想挖经济学家,要比挖自然科学家容易一些。这就导致了经济学的顶级期刊发表则更加的集中,并且是越到顶层越集中,更加的等级森然。
而等级制度会带来更大的自我展示,增加自信的动机。
其次,拒稿本身有助于节省自己的时间。如果给了一个修改,那么意味着之后作者的修改稿自己还要继续审,这么意味着自己还有一些时间已经预定被浪费了。因为「继续审稿」本身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给编辑的面子基本上就在第一次审稿的时候就signal的差不多了,那么作为理性人,显然对于可接受不可接受的稿件,就会倾向于拒掉,这样之后自己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读修改稿了。
其三,顶刊的发表在水平范围内具有挤出效应,在垂直上具有溢出效应。这一点JFE还好,QJE和ECMA会更明显一些。和专利类似,如果俩人做的方向比较接近,一个人先发出来了顶刊,另一个人的工作就会因为「贡献不足」而很难继续发同一个档次顶刊了,这就是挤出效应;但是这可能会增加次一级期刊同一个方向的录取的概率。但是显然,JFE的审稿人是不会在乎次一级期刊怎么样的,如果碰到和自己做的项目比较接近的,或者自己发表压力也比较大的,审稿人会倾向于用更严格的标准来对待自己手里的稿件。
第四,别忘了编辑本身一定是学界大佬。也一定知道上面三条。所以编辑就会策略性的分配稿件,把本来自己觉得不靠谱的文章发给凶猛的助理教授审稿人;而自己觉得靠谱的,有可能过的发给自己的信得过的熟悉的审稿人。而助理教授们也知道编辑的编辑的这种策略性分配,所以对分配给自己的文章更加的严厉,最终的均衡就这篇文章的结果了——审稿审的少的人坚拒绝大部分的稿件,而审稿审的多的人,会相对宽容。
在这四条之外,别忘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就是人的理性,所以即便有些问题是学术界共同的问题,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也会因为自己长期以来的训练而更加的理性,利他倾向会更受到压制。
这篇文章的数据也可以看出,JFE的审稿人的对激励的反应非常明显,说明都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如果杂志社付费给审稿人,绝大部分人1个月内出结果;而不付费的话,1个月才起步。
70%的审稿人仅仅审过10篇以下的稿件,所以这些人更加有动机通过有限的机会来拒稿,以展示自己的实力,提振自己的信心。
等审稿审多了,和编辑之间的信息沟通就非常透明了,这个时候展示的动机下降,手就可以松一松了。并且大量审稿的往往也已经功成名就,自己发表的压力也不大了,也不是很在乎挤出效应了。同时编辑的策略性也倾向于把质量更高的稿件送过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