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在知乎大逆不道的话,只要钱给够了,还是有人愿意的。
都知道这是在拿命还钱,但社会上还有一种更可怕的事是拿命都换不来钱。
知乎基本上是211以上的一二线大学生声音最大,不能说没学问,但确实接触底层少一些。比如三线以下许多小微工厂几个月不发工资,只有职校初中文凭的员工不敢辞职,只能宽慰自己好歹有保险,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个事和问题有关系吗?当然有,正因为有这种事,所以见到了这种事的人,一旦有拿命换钱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
许多人分析过这种事的危害有多大,但一旦结合实际你就会发现,那些条件很差的普通人,或者除了一张文凭一无所有的小镇做题家们,让他们不吃嗟来之食,太难了。
众生皆苦,纵然嘴皮磨破,在现实面前也只能低头。
我现在觉得中国特色996问题是因为经济危机被人为推迟了。
美国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前也是996、007的,苹果的创业口号就是每周工作80小时。但是那个时候整个行业处于爆发增长状态,一年股票就能翻10倍,天天都能听到隔壁公司上市,员工集体财富自由的消息。所以大家都极度亢奋,别说996了,住在公司007根本不当回事,毕竟在发财的诱惑下,脑袋别裤腰带上当雇佣兵的也不是没有,曹大佐拿两倍工资连瘟疫肆虐的非洲都可以去嘛。
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大批人集体失业,想996都找不到门。由于危机消灭了大批竞争者,活下来的公司生存压力大幅降低,向躺着吃垄断红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家都佛系了,你见过烟草局996嘛。
中国现在的状态比较尴尬,中国互联网是08年以后爆发的,现在还处在第一轮周期的末期,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但是危机又没来,大量公司在发不了财又没有破产的状态苟延残喘,这种比烂的竞争状态就让人非常闹心。
什么时候危机来了这种局面才能结束,破产失业了的回小县城找个地方看机房,没破产的等到危机过去吃垄断红利,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少见多怪。
这就是互联网的模式。
我同学开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六个人,租了一套四室两厅。只要项目到手,基本就不出门了。吃的到点有人送过来,衣服有人上门取走清洗,卫生也有保洁过来搞。总之,就是不出门。
一个项目一般一个月左右。太大的接不到,有时两三个月也有。小的也有。
项目好像是一般先付30%,交付验收后付到80%,一个月后没什么问题了再付清。
他们是合伙人关系(原本都是同学或大学一个宿舍楼的),款一到,按约定的方式分成。
没有项目的时候,愿干嘛干嘛,大部分时间打游戏,炒股,到处逛逛。
去人家单位调程序也有,一般派实力最强、会搞人缘的那位去。
如今好像当初几个人散了。每个人又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是这种模式。
有时也招实习的人。太忙了会互相之间分摊一部分活。好像一般不招陌生人,都是一届一届的同学校友带过来的。
谢邀···我怕答了这个问题会被关小黑屋。
经微博网友指出:这家公司有可能是GSX。
这家公司,真的很神奇,因为这是这家公司本年度第11次被做空了····
但是,更神奇的是,虽然连续被做空,但是这家公司股价连连高涨,7月10日,股价大涨12.34%,市值突破了200亿美金···
之前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支撑了GSX这么高的股价。还是在美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中唯一盈利的公司。
今天听到这个新闻,马上秒懂了!
诚如老马所说,这全是剥削的员工的剩余价值!
所以GSX的同行们,你们知道为啥竞争不过它了吗?
你们还是剥削得不够狠啊。
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专学生,之前经常在各种平台上,刷到过GSX的广告,也知道了这是一家在美上市的教育机构。
今年疫情期间,恰巧家里小孩有人报了GSX的网课,在协助安装app时,结果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GSX的app下载量在华为、小米商店中,都远远低于同行业竞品,或者说与其宣传的“我们是规模化盈利公司”略不相符。
以小米为例,欢迎评论区补充其他品牌应用市场数据:
GSX下载量600万,学而思4600万,猿辅导2500万,有道精品课2900万。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于是,好奇心驱使下的我,通读了一下最早做空这家机构的灰熊发布的做空报告以及相关报道,整理了以下一些内容:
在招股书中,北京优联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优联”)披露为GSX的关联方,并为广告费承接方。股权结构中,GSX通过VIE主体公司北京百家互联拥有北京优联30%股份,GSX创始人陈向东自己又持有10%(据企查查显示,最终受益股份达39%),而作为投资公司,应该独立运营且不合并财报。可是,多项信息表明,北京优联不仅是GSX的关联公司,更有可能和GSX是同一家公司。
2017年的招聘信息显示,北京优联的实际营业地址和GSX及其子公司地址相同。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 10 号院,具体地址为博彦科技大厦,共有三层。
据财报显示,2018年,GSX从北京优联录得收入467万元,支付205万元;但到了2019年前三季度,从北京优联录得收入55.6万元,支付361.5万元。
看得出,GSX在大幅提高对北京优联的支出,并且有利用不并入报表的关联公司北京优联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来承担广告费用以虚增利润的嫌疑。
GSX在2017年出售了北京百家视联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家云图科技有限公司,但是出售2年后,百家云图仍然在GSX公司隔壁。同时,在武汉的地址仍和GSX相邻。
百家云图2017年收入168.6万元,净亏损871.6万元。2018年财报未提供给工商局。从报表可以看出,百家云图有帮助GSX从财报中扣除费用的嫌疑。
截止目前,GSX是中国唯一一家盈利的在线教育公司。虽然大多数竞争对手毛利率超过50%,但是GSX平均毛利率为 70%,2019 年第四季度为 79%。
在整个在线教育行业收入成本统计方面,各家口径基本相似,主要包括教师的工资、办公设备租金、教材费等。但是,GSX的老师薪酬高于行业平均 40-50%,销售人员薪酬高于行业平均30-40%,GSX支出远高于同行的同时,却还有这么高的毛利率,两者完全脱节。
因为GSX和同行最大区别只是在“班型”和“名师”方面,大班也会降低教学质量。
此外,GSX也提供课程给三线城市家长和学生,相比同行,其面向的用户支付能力不敌一线城市用户,但公司称借此获得了大量收入,这不符合逻辑。
另外,GSX介绍自己的时候,在美国公开的部分跟中国的数据不一样,有两个版本,令人怀疑。此外,美国要求是合并报表,GSX报表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关联关系不透明,GSX规模小的子公司也没公开。
不管从百度搜索、微信指数还是其他第三方数据来看,GSX和高途都没有特别出色,但是股价确是表现最好的。
即使在疫情这段时间,GSX表现也很平常。
在2019-2020年的APP下载排行中,GSX和同行差距及其大。
QuestMobile公布的2020的春节前后教育学习APP日活前五排行榜中,也并没有GSX。
宋欲晓是原GSX财务总监,但是在上市前的几个月就离职了。一般来说,想离职的高管极大可能等上市后才走。GSX前CFO离职是个人理由或另有别情?会否发现了什么财务问题,不走不行?
截至2019年11月,GSX内部员工和股东一直在积极出售股票,合计1800万ADS,套现金额已达2.52亿美元。其中第二大股东员工持股平台套现3290.00万美元,高榕资本套现5906.25万美元,启赋资本套现6693.75万美元,联合创始人罗斌套现867.26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称,第三股东张怀亭持有967.8万股,占比6.2%。目前张怀亭已离职,如果他开始抛售,GSX将承受巨大压力。此外,其六个联合创始人中,张怀亭、宋欲晓、苏伟、李钢江都已离开。
在同行业来说,GSX属于在线教育的第一梯队,第一梯队成员还有作业帮、猿辅导等。GSX是中概股在线教育上市的唯一盈利公司。
而CEO对此的解释,GSX盈利的秘诀源于低获客成本及高续费率。
从获客成本来讲,2018年三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GSX的获客成本从14元增长到47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要知道,新东方在线的获客成本在114元左右。
较低的获客成本,主要是由GSX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对新增付费注册数,GSX的统计是这样的:当一个学生同时报了两个科目,会被算成两个付费注册用户,因此这个获客要低于实际获客的成本。
而目前疫情的影响,众多线下机构转型线上,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在线教育行业获客成本趋势是在升高的。GSX能否继续维持如此低的获客成本,有待商榷。
再次,教育行业更多的偏向头部产业,品牌的“强而硬”可以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和青睐。GSX在目前阶段中,数据配不上流量,各大应用软件商场中的下载量成绩也没有新东方、学而思等大牌在线教育机构优秀,没有良好的口碑循环,这对教育行业的日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是 @Puddle ,写答案不易,求点赞,求关注。
参考内容:
1.灰熊做空报告原文,需要者自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1bAucDo_HNZilstfweOCQ 密码:ajuj
2.http://finance.sina.com.cn/zt_d/gsx/
3.https://money.163.com/20/0614/08/FF2ML3TQ00258105.html
6.企查查app
每个底层员工的决策,即便是最微弱的抗争,也会给公司带来一点改善。
我之前在某地产公司实习的时候,部门的领导跟我说,现在的这批90后啊,越来越难伺候了,动不动就说要辞职。
9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受父母的宠爱,心中有梦想和傲气。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不懂“忍让”或者“权衡”,只是有那么一股骨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作为一个90后,没有饥饿的回忆,进入职场也受不了窝囊气或者压榨。这才是健康的人的心理状态。
一句“劳资不干了,祝贵公司早日倒闭!”,然后留着老板惊愕的眼神转身离开。
这话说出来虽然一时很爽,但是长远来看,真的很爽。
昨天在我去年的回答下收到了这样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评论
这样的评论,我没少收到。
这些看到了所谓的「公平的价值交换」,首先并不是公平价值交换。
而且 @vczh 老师的一句话就点出了本质,如今的劳资关系强弱分明,这种制度的出台会有单向传导性的。
因为短视而不反对996,当996普及了,就会开始007,只接受996的人工资就会下降。
今天看似只是略有高低不同,就能形成河道;
你作为职场人认可这种方式,很快就会从小河扩展到瀑布,甚至洪水,淹没你所有的私人时间。
我们都知道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劳资关系和当年的黄河一样,已经进入「悬河」模式。
守护我们的堤坝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有堤坝时,不定期决堤淹你全家;没堤坝的话,你家就是大泽乡。
今天你接受996,明天就得接受007;
明天你接受007,后天就得接受低薪007;
后天你接受低薪007,大后天你就得接受无赔偿裁员
……
然后,焦虑的职场人要么拼爹、要么搞副业,要么整天想理财。因为没有这些额外的积淀,你根本没法应对大水漫灌。
能说出口「水往低处流,是合理的自然现象」的人,要么住在高塔上,淹不着他;要么就是很傻很天真,真不知道,如果没了堤坝,明天就大水淹全家,床边睡青蛙。
提升企业生产力,大约有几个方向:
其中,提升单位工作时间的方式很多,包括:
这些都不容易,什么最容易?
强制加班最容易。
作为企业,想要成功,需要做难而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容易,却让员工付出代价的选择。
996和007是典型的饮鸩止渴。容易的事情做多了,就没有动力去解决难的问题了。
可是员工只有24小时,如今都给了你,还是效率不高怎么办?
那是不是只有降薪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员工也不是真傻。
你要的就是工作时长呗,这有何难?
装有工作绩效不容易,装工作时间长还不容易,凌晨定个闹钟朋友圈发加班;在公司一有空就打游戏,上网聊天,干副业,你还能每个员工配一个政委盯着不成?
对老板来说,尤其是不懂人力资源的老板来说,绩效好坏很难衡量,但是谁加班勤快,一眼就看出来了。
员工不是傻子。
如果优秀人才加薪晋升了,他们就会努力把自己变得优秀。
如果没有实际产出,天天晒加班的奋斗逼最后升职加薪,那就转型做奋斗逼呗。
优秀的门槛很高,但晒加班的门槛却很低。
只要听话努力,或者看起来很努力就行了。
优秀员工一瞅,我去,我这么高效,升职加薪的机会却被人晒晒加班就拿走了,那我有什么必要在贵司继续待下去呢?
公司推行996,往往最先受不了的是人才。因为有能力的人,在其他地方也找得到好工作。
而没本事干活,却善于做表面功夫的兔子,最优选择一定不是去新的环境重新装过,而是留下继续晒勤奋,老板的钱其实是扔到了无效的加班时间里了。
这是进化论的社会版本
老板敢于鸡贼滴欺负员工加班,员工就敢养身996忽悠老板。
1.要有竞争力;
你有一门手艺,你就可以向996的公司说不。你有两三门手艺,你就能影响团队的氛围,能改变团队的文化。
大家一看会反思:牛人不是通过996成长起来的,我们996真的有价值吗?
2.要发声;
有这么公司出现,就该曝光,就该吐槽,你不吐槽他,他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最起码,通过全民的吐槽,能让他们公关费用花得多一点,他们公关部门,也会做报告给老板:
咱每年在劳资关系的公关费用2个亿,老板你看怎么办?
说一个我自己的事情。
有一年,有一家人力资源机构想要邀请我给他们的最佳雇主榜单背书,我看了看他们的榜单,拒绝了:
这家公司你们搜搜他们在网上的负面,他们能成为最佳雇主对榜单的侮辱。我平时没少喷这家公司,这次要是和你们合作,推荐这家企业,不合适。
人力资源企业评估榜单的模式,无非是内外部的调研,加上一些权威部门和团队的推荐,那些花钱多的知名公司是很容易上榜的。但是做榜单的企业往往不会太去调研那些公司在网上的风评。
我能理解,但无法合作。
对方是外企,收到反馈后,真的去查了查网上风评,随后把这家公司给拿下了榜单。
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合作成功,但确实给了我一种「知乎优秀回答者能够影响世界」的幻觉。
的确,我们能做到的不多,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去做
推荐阅读:
这个的专业术语叫做封闭式开发。
就是租个宾馆。会议室就是办公室。人住在宾馆客房。饿了宾馆厨房做饭。叫外卖也行。每天早上起床走五分钟到会议室上班。累了就回客房休息。
但是这种事情仅适用于前端开发。就是客户有300个个功能要做。每一个功能都特简单。但是要求两个月做完。
继修复了程序员吃饭的BUG后,现在又开始解决程序员回家的BUG了?
那什么时候把程序员睡觉,穿衣,上厕所,喜怒哀乐等BUG也一并修复了,只留下上班这唯一一个有效功能模块?
我算是看明白了,现在有些互联网企业真就不让人好好活着,但凡有点什么基本的生理心理机能就都是有待修复的BUG是吧?
那我明白了,互联网公司理想状态下的员工应该长这样是吧?
哦,这样还不完美,因为大脑需要人工羊水泡着也是一种BUG,因为增加了成本,机器需要用电,也是成本,互联网公司真正需要的是这个
我说实话,加班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某些资本一贯的贪婪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公司管理者的无能。
高水平的管理,应该是把八小时之内安排的满满当当,工作流程严丝合缝,高效有序,工作人员忙的上窜下跳,没有片刻闲暇。
然后八小时一到,工作流程结束,一日工作圆满完成,大家各回各家,不论是上馆子上游戏号还是上床,悉听尊便,谁要联系工作上的事情谁是傻子。
换言之,管理者具有高效的工作流程设计能力和工作队伍协调能力。
然而现实中呢?八小时之内摸鱼,八小时之外加班,临下班了开会,开完会继续熬更守夜的干,一天工作12个小时,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然后事情必须八小时才做的完,三四个小时做不完,只能顺延到明天,然后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无穷无尽没完没了,工作低效又拖拉,仿佛永远也干不完。
管理者只知道三件事:施压,催命,和其他人一起摸鱼。
只见过企业对员工有工作能力要求,从来没见过对管理者有工作流程设计能力要求。
你这主控都一泡污,其它模块就是再能干,又有什么用?
要我说,就算现代互联网企业真有BUG,那这BUG也是缺乏工作流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的BUG,是违反劳动法如家常便饭的BUG。
原则上不反对住公司,但是:
1,住公司也不能违反劳动法,不能突破八小时工作制任意加班
2,应该有宿舍住,有床睡,不能住帐篷
3,已婚已生孩子的员工应该有足够的私密空间
4,如果必须住公司不能选择,就不能在工资里扣房租
这家企业显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