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许多法制节目会把作案过程分析那么具体,而只用最后几分钟讲法律惩戒?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要发挥法律对潜在犯罪的阻遏作用,需要考虑两个维度:

一是惩罚的严厉程度,二是惩罚的不可避免

比如,要想减少酒后驾车行为,一方面要将醉驾通过危险驾驶罪名入刑,在驾照科目一考试中加以强调,让民众明白会面临怎样的惩罚;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酒驾的检查执法力度,避免因为公众普遍感觉查得不严而产生侥幸心理。

对于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来看,一方面要发挥彰显法律威严,劝退潜在犯罪者的宣传作用,一方面也要兼顾受众喜好,维持收视率,那么在「惩罚的严厉程度」和「惩罚的不可避免」这两点上自然容易着墨于后者。

一来,后者故事性更强,比分析犯罪的竞合、犯罪的加重情节、数罪并罚中刑期的计算、累犯等特殊情形等等更具吸引力(毕竟能把这些讲得生动直观的,除了罗翔老师之外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行,而且作为央视或者卫视法律节目,有的时候也不方便敞开来抖机灵);

二来,用更多的时间强调罪名的严重程度,其实边际收益未必高。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干什么会被关起来,已经足够劝退了,至于关五年还是七年,其实相对不容易在感官上造成很强的差异,受众也就是听个数,继续大谈特谈未必会产生太大的改变。

再说了,要是真的要通过强调惩罚的严厉程度,过于细致地描绘牢狱生活的可怕、死刑执行的细节,那社会导向还要不要了?毕竟我们还是要讲监狱对人的改造效果、兼顾不同年龄的受众情况,真吓坏小朋友留下童年阴影怎么办==

综上,法制节目的这种安排,其实是为了达到阻遏犯罪所采取的理性选择。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一实习生删除公司 GB 以下所有机器学习模型,事情经过是怎样的?事故影响有多大? 
  如何看待某男子偷偷去网吧被妻子抓到用拖鞋殴打,以及抖音视频下的热评「幸福感,溢出来满满的幸福感」? 
  如何看待打死两只朱鹮被判9年和6年? 
  怎么看待翟欣欣通过易胜华律师的发声? 
  女研究生蹦床馆内摔成「完全性截瘫」,蹦床有哪些安全风险?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终审获刑 17 年,你怎么看? 
  有一个人杀了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凶手本人也不认罪,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是凶手,能给他定罪吗? 
  如何看待「暴走漫画王尼玛称被监控,创始人回应系公司网管滋事」? 
  如何看待美团再因不正当竞争败诉? 
  如何看待收费站人员捡石头砸逃费无牌车 车内4岁女童被误伤一脸血一事? 

前一个讨论
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下一个讨论
部分付费内容网站/软件设置最低充值门槛,要求最低充值50元或最低充值会员1个月,是否违法?





© 2025-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