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许多法制节目会把作案过程分析那么具体,而只用最后几分钟讲法律惩戒?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要发挥法律对潜在犯罪的阻遏作用,需要考虑两个维度:

一是惩罚的严厉程度,二是惩罚的不可避免

比如,要想减少酒后驾车行为,一方面要将醉驾通过危险驾驶罪名入刑,在驾照科目一考试中加以强调,让民众明白会面临怎样的惩罚;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酒驾的检查执法力度,避免因为公众普遍感觉查得不严而产生侥幸心理。

对于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来看,一方面要发挥彰显法律威严,劝退潜在犯罪者的宣传作用,一方面也要兼顾受众喜好,维持收视率,那么在「惩罚的严厉程度」和「惩罚的不可避免」这两点上自然容易着墨于后者。

一来,后者故事性更强,比分析犯罪的竞合、犯罪的加重情节、数罪并罚中刑期的计算、累犯等特殊情形等等更具吸引力(毕竟能把这些讲得生动直观的,除了罗翔老师之外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行,而且作为央视或者卫视法律节目,有的时候也不方便敞开来抖机灵);

二来,用更多的时间强调罪名的严重程度,其实边际收益未必高。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干什么会被关起来,已经足够劝退了,至于关五年还是七年,其实相对不容易在感官上造成很强的差异,受众也就是听个数,继续大谈特谈未必会产生太大的改变。

再说了,要是真的要通过强调惩罚的严厉程度,过于细致地描绘牢狱生活的可怕、死刑执行的细节,那社会导向还要不要了?毕竟我们还是要讲监狱对人的改造效果、兼顾不同年龄的受众情况,真吓坏小朋友留下童年阴影怎么办==

综上,法制节目的这种安排,其实是为了达到阻遏犯罪所采取的理性选择。




  

相关话题

  你都经历过哪些让你后怕的事情? 
  如何看待“精神领袖”窃·格瓦拉即将出狱? 
  如何看待美国对这次中国留学生犯罪的处理? 
  霍尊前女友陈露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拘,霍尊回应「等待法律还自己一个公正」,事件会如何发展? 
  如何看待蓝色光标员工在 3 月 15 日发文称遭强行辞退? 
  《婚姻法》规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 
  9 名南京在校大学生注册数百家公司,被人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你怎么看?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为什么父母只义务抚养子女到18周岁,而子女需赡养老人到老? 
  河北 12 岁女孩被绑架,父亲送百万赎金后仍被撕票,警方带走其邻居调查,绑架案中应如何保证人质安全? 
  如何看待某律师收 200 万现金「捞人」,犯诈骗罪被判 14 年 ? 

前一个讨论
如果今年高考写关于疫情作文,人人都会写,我如何能写出新意,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
下一个讨论
部分付费内容网站/软件设置最低充值门槛,要求最低充值50元或最低充值会员1个月,是否违法?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