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在上海虹口内环内有一所谓日式一户建祖宅。虹口区乃是当年日租界,祖宅建于上世纪三十还是四十年代,上下两楼带阳台,周边五百米内配套应有尽有,还有牛逼的鲁迅公园以及申花主场虹口体育场 以及牛逼的学区。
鄙人自小在此一户建内长大,实际体验是贴钱我都不愿意住。实用面积五十平还分上下两层,房间小得惊人,木制楼梯走起来嘎吱作响,一楼厕所时常漏雨,二楼夏炎冬冻,阳台上还要自马路对面拉网线电线过来,简直印度电工风格。家门口两百米内毫无停车任何可能,电瓶车都得停在隔壁门口,偶尔还闹白蚁蟑螂老鼠黄鼠狼。
随着家中长辈过世,此宅无人愿意居住,最后只能2000一月辅出租给附近街边卖鱼摊贩,摊贩还只借一楼,二楼白送都不要,怕压坏楼板。其实整条马路都是如此风格,而随着老一辈居民的逐渐凋零,整个街区也在同步衰落,现有的居民基本都提换成了附近摆摊开店的租住外来个体户。
总结,日式一户建真是反人类,还是让日本人享受吧。
其实就是原来太穷,城市化发展速度又太快,选择高层建筑是最快,成本最低的发展路径。
好多人拿个户均面积乘人数就拿出个面积说可以住多少人,搞笑呢?搞规划要是可以这么简单那还用的着规划专业吗?
哪怕你下个模拟城市玩玩也不会这么想吧?
而不管是工厂还是商业中心,本身都不可能有居住条件,必须依靠居民区来提供劳动力。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一般通勤时间单程1.5小时就是极限了,再高没几个人能坚持的下来。
如果大部分人只能步行,那他的日常活动范围只有5公里左右,这5公里以内必须有满足他一切日常生活的场所。
如果有了自行车,那就勉强可以扩展到10公里。
如果有了汽车,那20公里到40公里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配上发达的交通网络,甚至可以双城生活。
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过于迅速,人民生活方式还没能赶上发展速度,汽车和公交车地铁等配套交通方式没有日本和美国发达,大部分人就必须生活在能提供他工作岗位的地点附近。
而且生活,总得有配套吧。得有市场吧,得有商场吧,得有学校吧。在交通还不够便利条件下,围绕这些生活必须场所,尽可能生活更多人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那高层就是唯一的选择。
你选了美国的郊区大豪斯,就得配套美国的发达的高速公路和家家有车,开车通勤一个多小时,下了班除了自家院子无处可去的生活方式。
你选了日本市区一户建,就得配套发达的地铁交通,上班时挤成沙丁鱼,下了班宁可去酒吧喝个半醉也不愿回去面对逼仄的卧室。
还是那句话,玩玩模拟城市就知道了,你要是居民区全铺低密度居民区,城市是不可能发展成为到处摩天大楼的现代都市的。
这种本来可以很客观的问题,最后很多人还是用屁股在回答。
很多没去过日本的都义愤填膺,仿佛自己又被剥削了多少多少,一旦滋油皿煮,就能立即住上带花园的一户建。
了解日本住宅的比较客观,则摇摇头: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
其实但凡对高档住宅有所了解的都清楚,别墅这种东西没大家想得那么好,现在很多城市里别墅都不好卖了,一些近郊的别墅基本上跟市区内所谓的沙丁鱼罐头价格也差不多。
包括题主本身,我敢肯定就没怎么在别墅里生活过。
别墅首先是装修成本高。
之前近郊有便宜别墅,我有心入手一套,结果群里一位家住9位数别墅的大哥连忙阻止。
他的意思是,在国内,别墅要装修到普通平层的生活质量,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
比如说,别墅客厅你用现在普通的客厅吊灯家里就会暗得跟老公厕似的。
你得用这样的。
于是几百变几万了。
另外,大豪士的水电网都需要独立的体系,这些平层根本不用考虑。
家具电器也用得不一样,甚至需要定制,这些东西不是论斤卖的,价格都要翻好几倍。
这种问题懂就懂了,不接受抬杠。
在美国这种地方,大豪士已经普及很多年了,设备早就大规模量产,还有发达的二手市场,可以很便宜买到大豪士里的设备。
所以美国人觉得没啥,中国人愿意住郊区,咬咬牙也行。
不过据我所知,在城里大家更接受还是大平层。
毕竟同样的面积,没楼梯肯定比爬楼梯强。
至于东京的一户建,比对的对象应该是北京的四合院。
你真以为四合院里晒太阳的老头跟你在一个阶层?
给大家掰扯一下别墅的成本,然后看大家兜里钱够不够吧。
土地价格先不说,说盖房子吧。
美国的大豪士那是因为木材便宜,所以搭积木很快搞定,由于墙和地板都是木头,装修也方便,手钻分分钟搞定。
国内的豪士档次分别太大,最近钢筋水泥建材又翻倍涨,所以总体大概3000一平方算个平均价,按照美国大豪士400平方米的标准,造价就是120万这样,这个只是空的框架,不能算里面水电装修,更不能算院子里园林造景之类。
然后就开始算装修了。
不要以为三通一平之后水电就是随便来的。
先说电,一般平层6平方线是入户线,算是天花板了。但是别墅一般如果要达到平层的生活标准,满足中央空调,水池水泵等电老虎,25平方的线是地板,相对应的配电设备我不太懂,但线缆费用和人工费用绝对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再说水,首先你要有水泵,储水箱等形成的一套供水系统,需要专业的设计,否则你楼上用水动不动就会前列腺炎发炎,这不是找路边施工队能解决的,最小的配置也得是这样,一起又算十万吧。
咱们家用的净水设备几千块搞定,别墅的一套净水设备且不说你要用掉多少钱多少面积,那玩意见过的人就不多,省着花5万块也少不了。
再说网线,你要保证家里的WIFI覆盖,恐怕就不是一条线能解决的,这个事儿你自己真不是花几百块买穿墙王能解决的,这其实都是小钱了,不算进去。
这都是最基础最基础的,保证你连前面说的大吊灯还差着。
水电网都通了,空调总得装吧。
中央空调系统一套二十万少不了吧,再加上地暖,再算算十万。
小电梯现在也成标配了,二十万也总得要吧。
到现在基本上一百多万进去都还没到刷墙的阶段。
再说家具,一般我们客厅的餐桌是这样,长度一般在2.4米以内,因为一块大板的长度就是这么长。
而别墅的桌子会达4到5米,价格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因为这种桌子做得少,价格打不下来。
后面还要说的家电也是这样,基本上市面上能看到的,都不是按照别墅的概念设计的,能在别墅里放着顺眼的,也都不便宜。
比如说电视,我们平时的沙丁鱼罐头里70寸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在别墅里,没个150寸你根本就还是感觉自己住在农民房里。
比如说我们理解的冰箱这样就够用了,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真正别墅里用的是这种。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卡戴珊的所谓步入式冰箱,其实没那么神奇,就是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型冷库,这东西做起来也没大家想象得那么吓人,但是比较吃电是真的。
当然,重点是淘宝上没得卖,也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畴。
其实以上这些我之前估算过,不加上任何个人爱好,仅仅是维持一个现代城市中产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让自己住得不那么像农民房,需要大约300万左右的装修成本。
也就是说,就算地皮不要钱,国家送你块三通一平的地,你也要掏至少400万完成你的中国大豪士梦。
但是这其实是其中一块不算大的成本。
别墅的标配中有个硬指标是佣人,或者全职太太。否则你们一家三口住大豪士做清洁就能把一家人累死。
一个住家的佣人一个月多少钱?或者你爱人不上班呆家里也行。
恐怕这笔钱又让很多人超出的认知极限了吧。
这里有多少人去过东京?去亲眼见过东京的房子?能不能别张口就来?
2006年在东软做软件对日外包,被公司外派到东京出差半年,对接的公司是东芝,东芝那边在距离公司不远的地方给我们一行人定了个酒店,于是开始了我们半年的东京生活。
酒店很小很小,一张单人床,紧贴着门,除了桌子椅子和床,刚够一个人转身。
酒店到东芝走路大概二十分钟,路的宽度差不多刚好够两个人并排行走,我们三个人只能两个走前面一个走后面,但是很快我们发现这样走路也不行,因为经常会有自行车在后面响铃,最终我们只能三个人一条线走路,留出半边给自行车,习惯了国内三五成群排成一排走路的去日本会很不习惯。
日本什么都小,房子小,路小,东京也一样是高楼大厦,不过由于他们建设的时间比我们早很多,所以楼的高度确实不如上海这种国内大城市,但是你要说日本都是一户建那是扯淡,日本一样有大量的高层住宅,只是相比国内少一些,一户建这种更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点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毕竟日本的土地所有制和国内有区别。
而且,这是我来深圳后的体会:一户建越多意味着胶囊公寓越多,因为土地面积就这么多,人口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的一户建越多意味着最底层的人的居住条件越差。深圳这边租房基本都是公寓了,为了适合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房子越割越小,只有你需要的没有你想不到的。
现如今出国也不难,大家多出去走走看看,别在网上这些莫名其妙的言论给忽悠了。
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上周有个客户找到我,想在东京买一套带花园的一户建。
我欣然接受了她的要求,但在我找了一圈房子后发现了一个现实:
除非是上亿日元的豪宅,或者是偏远的郊区,想在东京找个带花园的一户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呢?我想很多朋友和我有一样的困惑。
我想了几天,直到看到一串数据……
先说一个词“公寓率”(マンション化率)。
日本的住宅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的“一户建”,另一种楼房,也就是“公寓”。
曾经有国内的朋友问我,日本真的像动漫里那样,好多都是住“小别墅”(一户建)的吗?
我说,是的。
如果朋友你去过东京旅游,有没有留意到,其实除了都心6区,大多数地方是见不到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的。大楼的密度远远不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这么说可能比较“主观”,那我们来看看“公寓化率”(マンション化率)。
根据東京カンテイ的统计,2020年东京都大概有695万户家庭,而其中住公寓的大概是192.8万户,两数相除,得出公寓化率为27.72%。
也就是说只有不到30%的家庭是住在公寓里的,其他绝大多数住的都是一户建吧。
值得注意的是,东京都作为日本人政治、经济的中心,公寓化率已是全国领先。要是换做其他小城市则更低。日本全国平均公寓化率仅仅只有12.75%。
我没找到北上广的“公寓化率”,但我想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北上广的城市居民都是住公寓的吧!除了市区有少量的胡同或弄堂,能住上小别墅的是极少数的土豪,公寓化率一定是远远高于东京的。
那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了,日本不大,但人不少。
说个冷知识,日本的人口密度比印度和中国都要大,每平方公里337人,位居世界第30名,是个非常拥挤的国家。
具体到东京,真的是个很拥挤的城市!
东京和北京都很大,但都有“核心城区”的概念。在北京,就是所谓的“五环内”,东京则是“23区”。
我们拿这两者来作比较。
北京五环内 | 东京区部 | |
---|---|---|
面积 | 667平方公里 | 627万平方公里 |
人口 | 约1050万 | 约948万 |
人口密度 | 1.57万人/平方公里 | 1.52万人/平方公里 |
可以看到,两者面积和人口都差不多,人口密度上,东京并不比北京小到哪里去。顺带说一句,东京区部的面积、人口和上海外环内也都差不多。
但是我们知道,北京的的公寓化率远远高于东京,除了二环内有少量的四合院之外,大多数老百姓住的都是公寓吧?
想象一下,差不多的市中心面积,差不多的人口,北京、上海有大量的高层住宅,而东京却大多是一户建,能不拥挤吗?还哪来的土地做花园啊!
关于一户建投资的常见误区
最常见的误区是,错把一户建当做高级住宅,觉得日本人都爱住一户建。
并不是,绝对不是。
上周,日本21岁女星桥本环奈豪掷3个亿购买豪宅的新闻冲上过热搜,她买的可就是公寓。事实上,如果关注日本的综艺,他们经常会去明星家拜访做节目,你就会发现这些明星买的大多是公寓而不是一户建。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多数人还是会首选公寓的,尤其是日本年轻一代。在日本住公寓就好比住酒店,交了管理费、修缮金,什么都不用操心。而一户建房子老了,旧了都要自己处理。
还有就是关于庭院的幻想……
可能很多人都想买个大house,像美剧里那样,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没事在庭院里放个躺椅,阳光下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啊,这在日本的大城市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自己买一块地,自己盖房子……
日本的一户建是当年麦天皇的改革不够彻底,土地所有权过于分散导致的,再叠加上日本长期的经济停滞,整体而言的居住体验远不如新建高层公寓,更不如传统意义上的别墅。
我反正不懂为什么有人羡慕这玩意儿。
不过考虑到知乎上甚至还有些沙雕羡慕中世纪欧洲城堡,这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简单说一下法军编制
步兵:
骑兵:
在此之上为军
再之上为军团,通常包括几个军。下面各举一个军和骑兵军的例子。
军级单位以1806年奥热罗的第七军为例
皮埃尔·奥格罗元帅(17,672人,36门炮)
参谋长:克劳德·玛丽·约瑟夫·潘尼捷大将
第一师:雅克·德斯贾丁师(8,242人,8炮)
第一旅:
第16步兵团(4营)
第二旅:
第14轻步兵团(1营)
第44线步兵团(3营)
第105线步兵团(3营)
火炮:两门12磅炮,四门6磅炮,两
门6英寸榴弹炮
第二师:
第一旅:
第7轻步兵团(3营)
第二旅:
第24步兵团(2营)
第63线步兵团(2营)
第三旅:
黑森-达姆施塔特火枪军团(2营)
拿桑步兵团(1营)
火炮:两门12磅炮,四门6磅炮,两门6英寸榴弹炮
骑兵旅:安托万旅(1,290人,4炮)
胸甲骑兵团(4中队)
第20军团(3中队)
第6马炮兵团:四门4磅重炮
兵团炮兵(1,323人)
四门12磅炮,十二门8磅炮,四门4 磅炮,四门6英寸榴弹炮
骑兵军以贝西埃的第二骑兵军为例
第2胸甲骑兵师:(1927人,3炮)
第一旅:
胸甲骑兵团(4中队)
第5胸甲骑兵团(4中队)
第二旅:
第10胸甲骑兵团(3中队)
火炮:两门6磅重炮弹,一门6英
寸榴弹炮
第二龙骑兵师:格鲁西师(2,915人,3炮)
第一旅:
第三龙骑兵团(3中队)
第四龙骑兵团(3中队)
第二旅:
第10骑龙军团(3中队)
第11龙骑兵团(3中队)
第三旅:
第13骑龙军团(3中队)
第十二龙骑兵团(3中队)
火炮:两门8磅炮,一门6英寸榴
弹炮
第4骑兵师:(3129人,3炮)
第一旅:
第十七龙骑兵团(3中队)
第27龙骑兵团(3中队)
第二旅:
第18龙骑兵团(3中队)
第19龙骑兵团(3中队)
第三旅:
第15骑龙团(3中队)
第25龙骑兵团(3中队)
火炮:两门8磅重炮,一门6英寸 榴弹炮
轻骑兵师:(1623人)
轻骑兵第二团(3中队)
第四轻骑兵团(3中队)
第五白马猎骑兵团(3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