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乎上有哪些著名的英语民科(也包括鸡汤、炒作、虚假宣传、爽文、不负责任观点、韭菜收割机 等等)?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俺没发现什么英语民科。其实是俺胆子小, 不想点名。

好吧, 大家自己去对号入座。

//////////////////////////////////////////////////////////////////////////

别再用书名号《》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给括起来好吗? 求您了!


用书名号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给括起来。

包括某些知乎高赞答案/高赞文章都有这个问题。不用到处找,也许就在眼前

本来觉得挺完美的文章,)x( 格也很高,但是突然扎心的情况发生了:

竟然用书名号《》把英文/外文著作名、歌曲名给括了起来! 哎呀妈呀!

“咯噔” ,)x( 格一下子就掉了一个数量级。

哦不, 太夸张了,也许没到一个数量级。



对比之下, 有没有觉得书名号特别扎眼啊?




俺读书少, 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俺可不在乎您是中科大、清华或者北大的博士, 甚至什么PKU校长,俺只认一个死理, 那就是:

“用《》括起英文书名、歌名和电影名很跌份很掉价”。

不然,

您回去跟贵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理论。







** 俺也是赞成杨振宁教授的看法的,别误会。



对比之下, 有没有觉得书名号特别扎眼啊?






本来俺也不觉得问题严重, 但不少的文章和帖子是打着科普和教学的旗号。

中文系的、计算机系的可以耍赖说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甚至大学老师都没讲过中英文混排的时候如何处理书名号。搞英语教学和英语科普的, 就没法耍赖了吧?英文里面是没有书名号的。


(哦麦糕的,这个大学给学生的指导都内含地雷)



** 忘记说了, 这是一个典型。“把问题从小学带进初中, 再从初中带进高中, 然后从高中带进大学,最后又从大学带给自己的学生, 进入恶性的死循环......”





。。


(哦麦糕的,这个大学给学生的指导都内含地雷)




** 不得不说问题有多广泛, 百度百科(沦陷), 维基百科 (半沦陷)。

*** 看看这里:


对比之下, 有没有觉得书名号特别扎眼啊?



这可能是最令人喷饭的错误, 可能绵延一辈子 。



惊动教育部了:


(哦麦糕的,这个大学给学生的指导都内含地雷)



别把问题从小学带进初中, 再从初中带进高中, 然后从高中带进大学,

最后又从大学带给自己的学生, 进入恶性的死循环......


对比之下, 有没有觉得书名号特别扎眼啊?






因此俺又又又写了一篇散文。



"科普中国"竟然也把书名号用在英文著作名上,严重减分啊啊啊啊啊!!!




看完"科普中国"的文章,俺是绝望了……


《标点符号用法》是1995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该书是一部国家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该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


该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现行标准是2011年发布的版本。


这些知识初中/高中都有教。英文没有书名号, 别再犯这种低级,十分低级的错误。

然而, 这个问题的广泛度和被忽略的程度被严重地低估了。

......



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

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中文行文中出现英文书名、报刊名时不加书名号或双引号.

中文行文中出现英文文章的篇名时用双引号标引;如果是期刊中的论文,用双引号标引论文的名称,用斜体字标示期刊的名称.

如:

他那篇“THIS NEW SUPERCONDUCTIVITY RESEARCH STINKS" 在 WIRED 上发表后,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当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名后面括注原英文书名时,英文书名用斜体表示,不加书名号。

如:《半导体物理器件》(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顺便说一句, 理科的教科书的句号一般用圆点 “.”!



例子:

“书籍(包括辞书、学术著作、小说、长诗、作品集等)、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名称和电影、绘画、雕塑的名称为同正文其他文字区别通常用斜体。

如:

《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Milton's Paradise Lost, 基德的剧作《西班牙悲剧》Kyd's Spanish Tragedy, 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 Chaplin's Modern Times, 凡·高的绘画《向日葵》van Gogh's Sunflowers 以及罗丹的雕塑《思想者》Rodin's The Think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开头的冠词是书名的一部分,在文献著录时要保留;

在行文中使用不得体时可省略,如 the 20-volum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报纸的名称如果以冠词开头,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冠词不用斜体,也不大写。

如《纽约时报》全称为 The New York Times

出现在“…repor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中The 改为 the,

这时的 the 是行文需要的冠词,不作为报纸名称的一部分看待。”


相关文献: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发布的《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标点符号用法(草案)》

《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

CY/T 154-2017 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ISBN:9787802415591





老麦小时候也喜欢听杰克逊的歌曲, 特别是那首 Beat it.

这首歌的歌名曾经被错误地翻译, "Beat it!" 是俚语(也就是粗俗的话), 意思是“滚开!”的意思。 而不是 “打击”或者 “夯它”, 顺便说一下。


** 不得不说问题有多广泛, 百度百科(沦陷), 维基百科 (沦陷)。



////////////////////////////////////////////////////////////////////////////////////////////////



别把问题从小学带进初中, 再从初中带进高中, 然后从高中带进大学,

最后又从大学带给自己的学生, 进入恶性的死循环......



       针对超弦的目标“Theory of Everything”(万有理论),安德森写了一篇杀气腾腾的檄文《More is different》(多则异,量变引发质变)。     




是。

对的,

您的理解

一点都没错。

这其实原先是

一篇梨花体的诗歌。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myCATT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虚假宣传+炒作的两个:

1、英语老师Monica

2、萌姐英语


还有很多一开口就BS国内英语教学的我就不说了,压根就说不过来,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有。

很多人恨不得找个美国Daddy给自己贴金,把中国英语教研工作者努力全部否定,就差点以为自己能拯救中国英语了。

真恶心。

你跟美国人学好英语,我跟中国人学好英语,凭啥你说的就是对的?

呵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adamlam99

极其奇怪的人,声称他自己翻译的中小学课文和古诗词对于学习英语

危害也不大,只是单纯辣眼睛。


user avatar   hei-zhi-sheng-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终于找到这种问题了,把我之前在「语言学有哪些民科」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给搬过来。

首先,按照「英语语言文学」这个英专的正式名称来看,其中「英语语言学」这部分算是一门科学,题主用「民科」这个词是恰当的。这类民科问题的源泉出现在某些人自以为精通了一门或几门外语,就能探讨语言学问题了。事实上,「语言学」是个独立的学科,不属于任何一门语言之下。

如果离开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范畴,想要涉及更加进一步的英语语言学研究,那需要一定的语言学知识作为支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某一语言的知识,怎么教,反正仁者见仁;但一旦来到了学术研究的层面,那必定要求去了解已有的知识体系,运用已有的术语。然而这些民科只顾钻研自己语言,却完全没有打开视野去了解语言学,思而不学,于是会产生一些只能糊糊外语学子、而语言学研究者一看就会觉得很莫名其妙的观点。(这个现象适用于各外语领域,知乎西班牙语方面也有一位很典型的,这里不多探讨

先从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入手——逻辑英语的钟平。具体分析可以见下面这个回答,简述一下——语言学下面有个分支叫「句法学」,逻辑英语那套玩意儿早就是句法学玩剩下来的东西了。

然后我下面列举的两位是知乎上,是从很多有「民科倾向」的人之中挑选出来的非常离谱的。

其一,知乎ID:猫嗅狗

关键词:试图再造一遍轮子,即完全用自己发明的一套莫名其妙的术语,以及在发明过程中也搞错了很多东西。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原文在这里,比较长,懒得看的话直接看我下面分析也行,如果觉得我断章取义的话就把原文再看看吧。别被他误导了,先忠告好。

我对他提供的几张列表进行了更正,红色所示的通用的语音学术语(且不论他把所有的/ /都用成了[ ],/ /是标记音位的,[ ]则是表示音素的,对于一门特定语言而言标记音位即可)

然后那些所谓的“音节腹类型表”搞得太复杂了。。。没有必要弄成那样的。。。

最扯的问题出现在「英语有声调」这个论断上。「声调」是一个音节自带的音高变化,不随所在位置发生改变,起区别语义的功能,即把普通话的mā má mǎ mà放在句子的不同地方都应该有这种相对的音高变化,和是肯定句还是疑问句也无关。而「语调」则是句子作为一个整体的音高变化,比如一般疑问句的语调会上扬之类的。

然后重音是重音,英语中是「音强重音」,即以声音强度作为最明显的特征,也包含音高之类的变化,但这和声调又是两码事。

====================================

没完,他关于英语的构词还有篇暴论:

16年11月,发现我所认为的语言的发音原理。

↑这是他的个人简介,可见,他对于「构词学」(或形态学,morphology),还没入门呢。

首先,在摘要里面就存在一个致命错误:粗体的这句话中“会意音节”和「语素」的定义比较类似(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而他这里却还套用了「音素」这个语音学术语,根据下文中也可以看出,的确就是「语素」。

摘要:指出音素是英语单词发音上的最小构成单位,同时也是英语单词会意上的最小构成单位;英语的音节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素组成,英语一个完整的音节包含音节头、音节腹及音节尾;进而指出,英语每一个具体的单词都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意音节或会意复合音节所构成的。

然后他的一个核心论点在于「词根词缀是错误的」,而是要用所谓的“会意音节”——但他没弄明白词根词缀是如何切分的:的确不是按音节切的,就是按字母切的。他下文中也提到了如果词根和词缀连成同一个音节该怎样处理——切开,和他这个“会意音节”是自相矛盾的。

既往,在英语单词会意的学习上,我们通常通过将单词分解为前缀、词根及后缀的方式去理解,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样的一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英语单词会意上的“根”不在以字母为切入点的词缀或词根里,英语单词会意上的“根”在以音素为切入点的会意音节里;实际上,英语每一个具体的单词均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具体的、相应的会意音节以一定的方式所构成的,这就是英语的“会意音节构词法”。

这东西就是「屈折词缀」,是屈折而非派生用的,当然和上述的派生词缀不同。

在英语单词里,有一类由辅音构成的非音节成分,其不归属于单词里的其它音节,而归属于整个单词,其在构词功能上所起的作用与会意音节处于同一级别,我将这样的辅音称之为“单词独立辅音成分”, 譬如标记名词复数形式的“s[s]”及标记形容词或动词过去式的“ed[d]”或“ed[t]”等

和前文呼应。本质在于其“会意音节”把词根和词缀都算了进去,而他又没分清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自然感觉“词根”和“词缀”这种定义很废。

实际上,单词没有所谓的“词根”,英语的单词是由会意音节、会意复合音节及单词独立辅音成分所构成的(以上这些也可称之为英语单词的词素形式),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单词而言,其当中的每一个会意单位均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会意音节构词法是英语单词构成方式的真相,倘若我们将隐含于英语单词里的会意音节及会意复合音节一一解构还原之后,那么,英语单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件相较简单的事情,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英语言的发音原理及发音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英语单词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所折扣的。

基本值得分析的就是这些,其它很多东西我也不知他到底在说什么……


其二,知乎ID:逻辑还原

关键词:英语是象形文字,即认为英语单词中字母之间是可分的,每个都具有自己的含义,拼起来就是整个词义了。

当然,但凡有点文字学常识的,就知道这是扯淡……英语所使用的拉丁字母是一种音位文字,标识包括辅音和元音在内的一门语言中的音位,属于表音文字之下。而「象形文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体系,汉字也都早已脱离象形文字的范畴了(因为形声字的数量非常之多),属于意音文字

他很多贴子都是自问自答的,随便贴几个,可以去看看热闹:


思而不学则民科矣。




  

相关话题

  在智库学者的眼中,知乎这些时政、军事局势分析者的水平,是不是和科学家看民科一样? 
  “约谈”该如何翻译? 
  心在流浪 怎么翻译成英文好? 
  一年内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能吗? 
  音乐或者整个艺术领域有没如科学界的民科一般的存在?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native speaker)是怎么面对长难句的?他们也会做长难句分析吗? 
  现在的编程语言越来越多,为什么 C 和 C++ 还没有被现在的时代淘汰呢? 
  请问英语读成这样可以吗? 
  如何用英语写出具有东北味儿的文字? 
  如果 soldier 对应士兵,那军人的英语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在中文文章中用《》括起英文作品是错误的吗?
下一个讨论
每天吃两个鸡蛋相比喝蛋白粉运动锻炼,最终谁的效果更明显?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