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的吹赵祯的,其核心思想就是: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反正大宋在赵祯手里没崛起他们是认同的,但是,他们认为,在赵祯治下的平头百姓都是有尊严有品质的活着。
同时,被拉出来鞭尸的,做对比的,就有穷兵黩武的刘彻。
刘彻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是为了自己的“武功”,弄的劳民伤财,天下凋敝。
在刘彻这种残暴不仁的皇帝的强烈对比之下,我大送仁皇帝赵祯简直好到天际。
我见到的大部分赵祯吹,都是这个套路。
如果再进一步想问问赵祯的业绩,就是所谓的“文治”,那就有一下几个点。
1,“仁宗盛治”。
2,几十年的和平。
3,对家皇帝哭丧。
4,发掘人才。
5,人品好。
应该没了。
金庸曾经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是对侠客最高的要求。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其实这只是达标的标准。
如果一个皇帝,拉出来,只能说他“仁”,那几乎可以100%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大概和老师评价一个孩子,“这孩子很聪明”一样。
当然,要有一说一,“聪明的孩子”还是比“不聪明的孩子”要强的。
但是,不也就那么回事了么?
有不少人都把赵祯吹上天了,其实真论起来,就是在北宋平均水平都不甚高的朝代,赵祯都进不了前三,属于中等甚至还偏下。比他差的除了赵恒和没当几年皇帝的赵曙以外,就是昏德公和重昏侯。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其实,这不涉及什么洗白,就是吹的太厉害了。
挺有意思。
一堆人在这个问题下面整出了一个“作为P民,我更喜欢仁宗而不喜欢神宗”,问题是……
不管是神宗还是仁宗,轮得到P民评价么??
轮不到啊老铁们!
平心而论,在仁宗刚没那会,大家对这位皇帝的评价还比较一般。可是架不住若干年后神宗皇帝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大家忽然发现,跟神宗这样锐意进取的皇帝比起来,还是仁宗皇帝更加可爱一点。于是仁宗的形象开始在变法反对派的一道道札子中变得光辉伟岸了起来。
大家开始不断地夸大、甚至是杜撰仁宗皇帝的种种光辉事迹,许多后来广为人知的仁宗小故事也开始出现在了这一时期的宋人笔记中,比如说什么“仁宗皇帝在后宫听到外面民间酒楼丝竹歌舞之声,宫人抱怨说皇上您这里冷冷清清,外面却如此快活,仁宗笑道正因为我这里如此冷清,外面才能这般快活”等等。这些笔记中仁宗的形象是越来越高大,越来越伟岸,也越来越虚假——要知道,仁宗在位时虽然自己生活节俭,然而对身旁的人却大方得很,大臣们曾多次批评他在后宫“歌舞饮酒,优笑无度”、“燕饮微为过差,赏赍之费动以万计”,然后这样一位皇帝,你跟我说他这里“冷冷清清”……
因此很多对仁宗的溢美之词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这种“浮夸风”刮到最后,甚至连仁宗朝时损兵折将的西夏战事也都变成了神圣的卫国之战:
仁宗皇帝覆育天下,无意于兵,将士惰偷,兵革朽钝。元昊乘间窃发西鄙,延安、麟府、泾原之间,败者三四,所丧动以万计,而海内宴然,兵休事已,而民无怨言,国无遗患。何者?天下臣庶知其无好兵之心,天地鬼神谅其有不得已之实故也。[1]
这个吹法都给我看惊了:“虽然仁宗天天挨揍,但是我大宋天下海晏河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啥?因为仁宗没有好战之心!”
我要是神宗皇帝,就把说这话的人祖坟给他扬了。
问题在于神宗无论怎么不爽,都只能憋着——因为一来说这话的人叫苏轼,是TM天下文宗;二来人家夸得是仁宗皇帝,名义上那是你神宗的爷爷,夸你爷爷你不爽,意思是你爷爷做错了呗??
反变法派夸仁宗,变相阴阳怪气地影射神宗皇帝;神宗跟王安石则大力乳仁——反正又不是自己亲爷爷,乳就乳了,注意点尺度就好:
文、景恭俭,岂是庶事不为以致富盛?盖能立制度,所以有成效也。如仁宗朝,何尝横有费用?止缘众人妄耗物力,府库遂空。[2]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仁宗一朝的政策没有问题,我还变个P的法啊!不就是因为仁宗一朝的政策有问题所以我才要变法么?因此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对仁宗评价问题,背后实际上是国本之争——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既要靠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在靖康之难以后,南宋朝廷的主流思想是对熙宁变法予以否定,对王安石等人的行径进行批判,而仁宗皇帝则作为与神宗皇帝相对的“正面典型人物”,在大家的赞扬声中开始变得愈发高大伟岸,俨然成为了宋朝历代皇帝中光辉的顶点。以至于到了后世,甚至有人会言之凿凿地声称“仁宗”这一庙号乃是封建帝王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
题主你有几个事件写错了·····
赵祯的问题不是这些,这些事表象,实际上的问题是赵祯开了不好的头
我们看一下历史上被称为仁宗的几个皇帝
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在位
西夏仁宗李仁孝,1139年-1193年在位(李仁孝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州郡建立孔庙,祭祖孔子。人庆四年(1147年)八月,仿宋朝制度,实行科举,正式策试举人,立唱名法。)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年-1320年在位(元仁宗在位期间,大力进行改革,进用汉族文臣,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实行科举制度,还指定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参试者的标准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参试者增试科目的标准用书。这一变化有助于确定理学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具有超出元代本身的历史意义,并被后来的明、清两代基本沿袭下来。)
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历史盛赞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注:百科里加了一句话:这使人回忆起他的堂兄弟,即建文帝。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1796年-1820年在位(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注,明仁宗也是说他起复永乐年间获罪的官员,这么一对比,好大一棵树貌似也可以上个仁宗号)
你这么一看,是不是宋仁宗还是不错的??
我以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证据和来源都在那个回答里,我就不写那么多了
1.税收负担的加重
2.官员的儿子可以当官情况的加重
3.给官员赏钱,发的国库空虚,皇帝自己的小金库也都空虚了,连仁宗死了,英宗继位,都给大臣们发了一千万贯。
4.政事堂的人员频繁更换。
5.士兵数量增加,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说“约缗钱六千余万 ,养兵之费约五千万 ”可后来靖康或者别的打仗的时候,你按十万人拨款的军队,能拉出来3万人的都算是精兵了,换句话说,这5000万啊,大头都是被各位衮衮诸公儒家大师们和开国那些世袭的武将世家给分了···
6.和尚道士这种不交税的人数量开始增加
7.广开言路,重用贤能,整肃官风,罢黜佞幸,勤政修德,宽刑恤民,训练士兵,赏罚公平⋯这些套话大家看看就好,从儒家开始到儒家消亡,他们提出来的永远是这些,但是方法也是永远没有的·····
你独断专行,那是会被儒家骂死,你听取大臣意见,儒家会骂你宽仁少断
当然你要是蛮夷皇帝,可以以看看儒家对清朝皇帝的马屁···········
而题主提到的为什么宋仁宗洗白
原因
1.仁宗是开了不好的头,但是后续王安石还是给宋朝续了很长时间的,这时候,仁宗自然就不黑了,举个例子,假设美帝第四代总统干了仁宗的事儿比如少数族裔高人一等白人强制一胎,但是后续罗斯福林肯给救了,到最后美帝没了,大家会怪最后一任的特朗普,而不是第四代···
2.宋代大臣干事儿的不多,写文章的不少··········而大家上语文课要背的就是文章
3.仁宗毕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宋朝皇帝,你要说他不好,和他同时期的文人墨客自然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肯定要吹···
4.各种仁宗宽厚的小故事多······
5.号称仁宗的,都为儒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仁宗你可以理解为内政上的勋宗,外政上的卡特(乳卡特了)。
宋朝士大夫说他啥都不会,就会做官家。这个评价是不是特别像汉弗莱评价吉姆哈克?
那吉姆哈克是个啥样子?或者说永远被驯服的吉姆哈克是啥样子,宋仁宗就是啥样子。
你给汉弗莱这种人开工资发钱,他能把你捧得天上地下。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win10自从微软内部进行了改革(比如最致命的大量使用自动化调试、撤掉测试团队)之后确实不行
(虽然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有说抛开陈年旧账,但win10这么多问题必须从以前版本算起)
win10主要是从最近的新版本(时间估计得追溯到1803开始)开始就越来越差了(win10老版就没太多问题,但小bug也存在),不止1803,1803以前的也明显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而且不如win7的不止兼容性,是全方位的不如,比如:
1.bug频繁且越更新越多
先不说那些大bug比如内存泄漏、蓝屏、数据丢失等情况了,就说说小bug吧,从18年某次更新的幽灵补丁导致性能下降,到频繁卡死、右键菜单无响应等,还有更扯的,不知道是哪个版本的win10睡眠会导致无法唤醒(真·睡死)
而以上这些bug,win7有吗?你见过win7哪次睡眠能够睡死的?你见过win7刚发售就出现这么多bug?Vista都没敢这么夸张
我曾经在2004版本遇到过一个小bug和一个大bug,注册表会莫名其妙多出一个ms-settings导致右键菜单点击设置后会直接闪退,而且过一段时间就会出来,结果在所在注册表项里随便设置了一下就出现了开始按钮打开报错或无响应以及一些内置应用无法打开的情况,具体可看我的提问:
2.游戏性能下降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篇回答,此人反映称CPU睿频越更新越低,当时这篇回答直接震撼到我了,果断放弃了更新新版win10的念想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win10,毕竟游戏优化就那样
在YouTube上看过一个三年前的视频,那个视频里面,新游戏帧数要比win7高一点,老游戏win7比win10高一点
但是win10臃肿的功能(比如那个不装录制软件才用的win+G的那个工具栏)确实会导致游戏性能下降
3.臃肿的应用导致电脑卡顿
微软差不多在最近几年开始走上了流氓路线,国内有的(捆绑软件、推送应用等等),微软样样学得精通,而由于有些升级win10的是低配机(win10其实低配机也带的起来的,我G4400双核+4G内存就很少卡过),所以他们的电脑也因为一些实在没太大必要的功能导致电脑极其的卡顿
而且,微软的win10有些功能和服务由于其本身缺陷或太过落后了的原因,比如导致电脑卡顿最臭名昭著的Sysmain(之前叫superfetch)服务,其功能介绍提到了“可以改善一段时间内的电脑性能”,但实际上开了会导致硬盘占用升高从而卡顿,在Vista和win7时代倒是比较老实,但后来随着用户电脑配置的不断提高,这些功能也没什么作用了
4.微软内部管理问题
微软在win10期间撤掉了测试团队,大量使用全自动化的测试团队来调试,导致debug效率变差,因此用户三天两头甚至是刚安装完系统遇见bug简直是家常便饭,什么右键卡顿、打字卡顿、浏览器兼容性差
结果导致win10用户体验直线下降,而且在2021年更是越来越差
5.微软流氓的更新策略
硬件升级搞垄断(11代Intel处理器要求系统至少是win10 1803以后),运行库搞垄断(.NET不同版本只能安装不同的.Net版本,比如21H1就可以安装4.8,而有一些软件则需要这些,这也就导致需要该软件的用户必须更新到指定版本或更新才可以安装)
win10微软还实行强制更新的政策,而且更新服务关了还会自动开启,根本就不能阻止系统更新,有时玩着游戏还没设置好就提示好重启了,特别烦人(不要跟我说什么专注助手什么的,我要是不知道我会写这篇回答么?)
而win7则从来没搞更新垄断(win7没有SP1也能打开大部分程序,2代酷睿也没有要求要win7 SP1以后),也没有烦人的强制自动更新,就算更了也不会打扰你,可以说win7要比win10友好的多
最后,我希望微软能够越来越好,但不是钱袋越来越鼓,而是能够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有时我觉得win11的发布可能是微软为自保而想出的方案吧
从场景来看,地方指挥官从远处看到的是这样:
、
实际上如果你是前排敌方骑军你看到的是这样:
如果你是步兵,你冲锋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
你开心的跟伍长说你已经窥破了敌军弱点,所以选择了
这样和
这样。
军需官瞪了你一眼:我们是亚洲战场,哪儿他么有双手剑和塔盾这种玩意?然后把你武装成了这样:
你很开心的拨开了几个超长枪的杆子,贴近对方到了大概一米的地方,然后看到了这样:
一个竖劈,你架住了,你觉得自己帅爆了,然后你看到了这样:
你这次没那么走运了,只有用自己的头骨去尝试格挡对方的长戟,很遗憾,失败了。
下一个倒霉蛋看到了这样:
灵机一动,觉得对面的护甲等级是这样:
于是自信的把自己武装成了这样:
然后发射了箭矢,这才发现对面的防御等级是这样:
给个特写的话是这样:
你的武器对面感觉如同这样:
哦不好意思图错了
你很自信,蚁多咬死象。但是突然发现对面的投射火力是这样:
这样:
甚至是这样:
第三个倒霉蛋,也是最后一个,出来了,说,老大,俺寻思俺们可以这样:
它发射的是这样:
你觉得下令装填的时候自己是这样:
于是对面发现了你的炮兵阵地,他们是这样:
发射的是这样:
然后你变成了这样:
但是,鞑子败了,我们才得了个机会,不用再经历这样:
哦对了,别忘了黄石部队的抚恤金是这样:
对方的抚恤金是这样:
低速空跑, 实时观测, 避免干涉, 避免碰撞, 随时紧停.
确认之后, 再自动运行.
费了一会儿工夫才想明白题主在问什么。
对于攀岩运动来说,超过90度的倒攀确实不好处理,但攀岩和攻城又是两码事。如果有人精通攀岩,那么放在历史上的攻防战里,他的活动方式应该是潜入,不是作为普通士兵参加强攻。假如我们把城墙修成超过90度角的悬崖,那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会塌。
好,我们按住牛爵爷的棺材盖子,硬把城墙砌成超过90度的斜坡,增加攀爬难度这个设定在实战当中也未必有看上去那么美,因为:
用倒攀增加攀爬难度的意义不大,最大的用处是消除城下死角,人站在城头就可以对城脚的目标进行垂直打击,不过这样的功能显然不用大费周章把整座城都建成那么大的角度,只要让城头外飘就可以了,叫做突廊:
这个结构,在中国宋代的城墙上曾经昙花一现,详情大致可以参考骑砍火与剑里俄国城头常见的带棚回廊。明代技术退步又消失了,所以明末开封之战时,守城的明军不得不重新发明这个技术,造型也变成临时搭建、简单伸出城外的栈道类建筑,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完全没有被推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墙无一例外都没有这个构造。
据 @二不尚书范景文 主张,悬空突廊构造并非宋人专属,学术问题大可商榷,毕竟我读书少,但声称我对他剽窃或者斗兽棋就不知从何而来。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末年的开封,这种技术属于有需求但尚未被采用的状态,否则张坚的悬楼不会被当成发明创造,也不会在城头大量搭建。
针对城头遭到火力压制以及城脚死角问题,戚继光发明了悬眼这一工事,在长城上的实际运用如下:
不过这个结构并非处处都有。
西安城墙建于明初,当然是没有的,但清代建造的开封城墙也光溜溜的就不太好理解,考虑到开封城墙曾经被大规模修复,图中也明显有上下异色的现象,无法考证原先是否存在过悬眼。
沈阳城墙,悬眼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