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就是华科机械的同学捅出来的,
之前我也为这个事情发过文章,
这名同学获得保研资格是否正当,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胡明亮同学是通过机械学院保研资格的,
他是不是挂科?挂的是不是必修课?
他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保研资格的?
学校、学院关于单列保研保研的要求是什么?
1.胡明亮同学是不是挂科了?
是的,2016-2017学年,胡明亮同学线性代没有及格。
2.线性代数是不是胡明亮同学所在专业的必修课?
是的,依据《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可知:
线性代数为胡明亮同学所在专业的必修课,
3.胡明亮同学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保研资格的?
胡明亮同学因2019获得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
依规定获得机械学院指标单列的保研资格。
4.华科以及机械学院对参加保研指标单列的学生资格的要求是什么?
华科教务处要求本专业必修课无不及格记录,
机械学院指标单列的要求是必修课全部及格。
从以上几点事实来看就很清楚了,
胡明亮同学专业必修课线性代数挂科,
既不符合华中科技大学的保研条件,
也不符合华科机械学院推免的资格审核要求;
简而言之就是保研违规了~
========== I 期分割线=============
有机械的同学贴出了他们学院保研2019年保研的规定,
这个文件我也有,
之前机械同学跟我反映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就向他索取并研读了全部的政策文件。
这个文件是针对所有推免生的,
的确规定参加学生可以挂科重修合格;
但这里我要科普一下,
参加推免的学生,
除综合评价(就是包括我在内多数学生保研途径)以外,
但是胡明亮同学参加的是指标单列!
机械学院明确规定了指标单列的入围条件:
“必修课全部及格”
那么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闭环就形成了,
胡明亮同学通过指标单列获得机械学院的推免,
胡明亮同学不符合机械学院指标单列的申请资格。
补充更新:
因为我毕业比较早,我原文所说的保研政策只是当时的情况,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学校最近这几年政策变成什么样了并不太了解,也许每个学院也有区别。 看到问题评论和回答有一条值得关注的点,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理性地讨论:
以下是原文: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多年的老学长,我用一个曾经挂科者的身份和心路历程,来谈谈这件事。
本人已从这所美丽的森林大学毕业多年…想当年,在某传统工科王牌专业,学院学习氛围极其浓厚,大一斗志满满,其实冲着将来保研的。但是因为刚入大学没有做好规划,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把太多时间用于社团类活动,在学习上投入时间甚微,然后竟然就不小心挂了一门C++。
然后当时整个人心态瞬间就焉了,因为知道学校规定有任何挂科记录,将来都没有保研资格。意味着后面再怎么努力、加权刷再高,也保不了研。所以就觉得,好吧,那以后考研吧,60分万岁,何必去苦苦地刷分。
于是,后面的情况发展超乎了预期,越来越不好。由于平时没有把时间重心放在学习上,期末前的复习追赶也无济于事,特别是我并不像有些同学那样会抓考试重点、会刷历年真题,而却啃起了课本……这下可好了,我自学其实虽然也学得懂,但是慢慢地啃完课本前面一两章,复习时间不够用了。……于是,又挂。然后,继续破罐子破摔,更加沉迷于学习之外的一切活动,来获取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并且在大二时还沉迷上了LOL。上课听不懂,就干脆不听,而是刷手机人人(当时是人人最火的时期),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即使上课听不懂,也会利用听课来在书上划划考试重点。
于是,大二大三,接连挂起十几科。其实大二下的时候就已经觉醒了,每天乖乖学习,但是专业基础课薄弱,导致专业课也很难学懂。那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煎熬的时期,相当于前面赊的账,一点点还。于是,别人的寒暑假,高高兴兴的出去耍。我的寒暑假,全部成了高三模式,在家痛苦地啃课本,刷题,然后参加下一学期开学时组织的补考。不过,当时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发现了学习的快乐,因为自己自学真的弄懂了一些东西,从专业课本中发现了些许乐趣,有一些知识能够串联起来。但是非常后悔没有好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课,没有好好的领悟大学老师传授的真经,没有建立起对整个专业知识的体系深入认识,没有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
每次开学的补考,都是一次心惊胆战的历程。因为如果补考不过,又得等到新的一年和低年级学弟学妹们一起重修。
记得当时辅导员还找我聊天,他是为了我好,说当时一周内正好有申请办理留级的机会,这样多一年的时间学习,就应该不会导致最后大四毕业前还有没补上的以致肄业。我深思熟虑后,放弃了申请留级,因为我觉得自己是能够补过的,平时只是时间投入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当时,父母说,相信我的能力,也相信我的决定。
我当时有两科重修了,但是其他的都是一次性补考过的。通过煎熬地奋起直追,最终最终,我挂过的那十几门科目,包括重修的,都在毕业前自己努力考过了。由于当时还有大三大四的新课要考,我最惨烈的情况是连续两周几乎天天在考试,近乎白热化的状态,回想起来真的是精神压力太大了,以致几年后做梦还会梦见考试。
不告诉任何人大学期间的这些黑历史,我就是一个堂堂正正拿到本科学位的华科毕业生。但是,也只是拿到一纸文凭而已,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呢?只有一些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就能得到的社交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专业领域方面,我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渣。上了一个985,出来之后,简历上能写的花里胡哨东西很多,手里实际攒着的技能,却空空如也。
所以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是,挂科带来的代价是惨痛的,上了大学一定还是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面,做好规划和时间分配。像我这样挂这么多科目的同学,其实很多最后没能顺利毕业,相当于大学四年白读了。这些代价还包括,自己和家人朋友等等精神上的压力,父母会为此多多少白头发;包括自己后面追赶消耗的时间,包括对个人自信心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读研几率变小(即使考研也更艰难,初试专业课基础不够扎实,复试也占劣势),另外,即使本科直接出来找工作就业,由于整个大学期间相当于没学到东西,手上没有扎实的技能,面试时成绩单上的挂科记录,这些都导致很多好机会白白错失,最后找到的工作与同院学生比起来也稍微次一些。
我还想说的是,即使真的挂科了,补考时也一定要把诚信和道德放在第一位,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弥补问题、解决问题,去遵循规则,而不要想一些歪方法,去违背道德、校规甚至法律。无论能力的强弱,即使是个流浪汉,也至少要做一个善良和正直的人。
至于这个案例里的情况,其实我不是很了解背后有什么原因,我并不希望这件事情会变得很大,第一是感觉对母校的名声不好,第二也许因为我不是直接利益相关者,这种破格录取怎么说呢,只要学弟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才,从人才选拔的层面来说也不是完全是坏事,万一他十几年或几十年后成为了长江学者、著名科学家呢(手动狗头)…而且这件事我不太清楚保研的具体情况,就是说会不会因为名额原因使得一个其他学生被挤掉,还是说只是额外破例增加一个名额。这两种情况的影响差异是巨大的。额外破例增加录取,我觉得从历史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被理解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名人是这样的。只是大概需要一份官方声明,说这个人确实很有才能,正大光明地承认是破例录取,给广大同学一个交代,就不至于在知乎上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或者是否已经有相关文件了只是我们没看到?静等…)因为现在的社会大家越来越注重规则,各种社会热点事件接连浮出水面,很容易让大家猜测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不管怎么样,在没有官方声明之前,还是要客观看待,实事求是。
可能许多同校学生期望的是取消他的录取资格,特别是对那些加权平均分更高但是因为同样有挂科记录没法保研的同学;我其实个人比较期待的结果是官方拿出一份声明,证明这个学生的能力特别优秀、对学校贡献很大,真的破格录取。这样大概有一个积极意义就是会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即使偶尔成绩下跌也不要自暴自弃,努力做到优秀,用各种扎扎实实的能力、技能、特长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只是体现在分数方面。(当然四年的加权平均成绩尽量高分还是需要的,只是不应该被平时的一次考试影响最终的人才评价)
还有,我个人更希望的是,学校能重新研究一下这个延续多年的政策。我上大学那几年华科一直规定是有任何挂科记录就不能保研,而且挂科即使补考过了,哪怕补考时的分数再高也只记60分(记录在最终成绩单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大学四年加权分数刷到保研的门槛线,难道不也是学习方面很优秀的人吗?因为确实有一些学生是大一那会儿轻视了,挂了一科,(或者是因为一段时期内参加一些竞赛活动、社会活动),但是后面她会奋起直追,花更多的精力学习,让其他科目分数更高,才能让最终成绩到达保研基准线,这样的学生我觉得也值得鼓励。总之,就是这样的规则才会更好的激励学生学习,而不是像前面说的那样,一些同学大一刚入学,由于思想不成熟、目标还不够清晰、没适应大学学习,不小心挂了一科,结果丧失任何保研机会导致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或者是那种竞赛类特长型选手,因为一段时间内精力投入有限的原因造成挂科,最终导致学校一部分可塑之才被埋没。或者是定量规则:比如规定有挂一门的记录还是有保研机会的;大于一门才是没有保研机会。这样大概也算是合理的(个人看法)。
呵呵,这种事情一点也不惊讶。
某中原211学校,班干部因为跟导员关系好,挂科可以拿奖学金。
还是该学校,某干部因为跟导员关系好,直接保研。
很多高校都是藏污纳垢之地,还象牙塔,我……
是有什么py交易嘛...
挂科还能保研???
这是对很多辛辛苦苦努力提高绩点,参加竞赛,发表文章学生的不公。
在一个以学术氛围著称的名校搞这种事情
恶熏。
我觉得这其中绝对是有利益输送关系的,建议严查。
否则难平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