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社会舆论对法律的判决影响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bai-tao-14-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多大不好说,但是肯定有影响。

对于“社会舆论”对法律判决的影响,确实有法学教授做过相关实证研究,一位是徐光华教授,一位是白建军教授。二位博导,都是热衷于进行实证研究的刑法学者,尤其是白建军教授的论文。

在徐光华教授在论文中总结了130份判决,其中23份,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白建军教授曾总结2000年以来的刑事判决,共32万份,其中无罪判决仅586个,而受到舆论影响的无罪判决就有8个,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

回归到个案上来,舆论的监督对一些案件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许霆 ATM 机盗窃案”,由于民意的影响,从无期徒刑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崔英杰杀死城管案”顺应民意判处死缓;“邓玉娇刺死官员案”最终判处防卫过当并免于刑事处罚;“深圳机场梁丽拾金案”无罪处理。这类案件因为行为双方的身份差距巨大,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关注,最终也确实影响了判决,可这类判决的基础有的是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内对民意进行回应,有的则跨越了法律本身的维度,比如马克昌教授就曾明言:“若没有民意,邓玉娇至少会判缓刑。”

当然不能只着眼于这类案件,同样是因为舆论的关注,比如对“齐二药假药案”、“河南三鹿奶粉案”、“河南瘦肉精案”的关注,最终推动《刑法修正案(八)》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修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构成要件并加重其法定刑。这就是舆论关注的正向反馈。

所以社会舆论确实对法律判决有影响,这样的影响有正向反馈也有负面反馈,可不论如何,司法还是应保持其独立性,以塑造其权威性。这有赖于整体法治环境、法治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普通民众个人素养的提升。而这恰是如今转型升级的中国的阵痛点。




  

相关话题

  那位华为被起诉后无罪释放的离职员工为什么没有机会取保候审,而是一直被羁押了251天? 
  如何看待央视新闻直接公布白银案犯罪嫌疑人详细信息? 
  关于昨天 天一美日内 教练群殴会员 并使用器械 此事怎么看? 
  江苏一公司要求员工改用国产手机,称买苹果辞退买华为补贴,这类「支持国货」的行为值得提倡吗? 
  如何看待新闻“千万豪车被撞损失百万 车主对肇事司机说:卖房吧”? 
  在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此次复印病历引起的纠纷当中,究竟孰对孰错? 
  如何看待明德先生举报方方6套房产来源不明? 
  律师应不应该为死刑犯作无罪辩护? 
  如何看待女子去世 12 年被娘家偷挖配阴亲,死者被中介明码标价?这种「婚葬习俗」为什么还会有市场? 
  如何看待上海警方抓69名情感挽回大师?情感挽回大师真的可以挽救失恋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给挂科学生保研?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拯救者R7000今年首发没有1660Ti?





© 2025-05-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