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社会舆论对法律的判决影响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bai-tao-14-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多大不好说,但是肯定有影响。

对于“社会舆论”对法律判决的影响,确实有法学教授做过相关实证研究,一位是徐光华教授,一位是白建军教授。二位博导,都是热衷于进行实证研究的刑法学者,尤其是白建军教授的论文。

在徐光华教授在论文中总结了130份判决,其中23份,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白建军教授曾总结2000年以来的刑事判决,共32万份,其中无罪判决仅586个,而受到舆论影响的无罪判决就有8个,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

回归到个案上来,舆论的监督对一些案件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许霆 ATM 机盗窃案”,由于民意的影响,从无期徒刑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崔英杰杀死城管案”顺应民意判处死缓;“邓玉娇刺死官员案”最终判处防卫过当并免于刑事处罚;“深圳机场梁丽拾金案”无罪处理。这类案件因为行为双方的身份差距巨大,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关注,最终也确实影响了判决,可这类判决的基础有的是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内对民意进行回应,有的则跨越了法律本身的维度,比如马克昌教授就曾明言:“若没有民意,邓玉娇至少会判缓刑。”

当然不能只着眼于这类案件,同样是因为舆论的关注,比如对“齐二药假药案”、“河南三鹿奶粉案”、“河南瘦肉精案”的关注,最终推动《刑法修正案(八)》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修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构成要件并加重其法定刑。这就是舆论关注的正向反馈。

所以社会舆论确实对法律判决有影响,这样的影响有正向反馈也有负面反馈,可不论如何,司法还是应保持其独立性,以塑造其权威性。这有赖于整体法治环境、法治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普通民众个人素养的提升。而这恰是如今转型升级的中国的阵痛点。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父亲死后儿子用鞋盒装骨灰,殡仪馆人员怼其「不要脸」,却被网友质疑殡仪馆「天价骨灰盒」要价太高? 
  仿真枪,枪支鉴定标准的未来走向将会如何? 
  人们知道抢劫不合法,所以抢劫国土是不是更不合法?为什么没人管? 
  民事诉讼中一审二审还有再审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评价屈臣氏就「1分钱面膜活动」与「主播辱骂消费者疯狗」官方致歉,网友质疑该声明无公章连店长都不认? 
  如何评价上海杨浦红楼事件? 
  如何看待洛阳冲突篮球场新规定:白天打球 19点半后可进行广场舞? 
  律师拉案源真的这么难吗? 
  男子为尝鲜荒院内种 250 株罂粟苗,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他可能会承担什么责任?罂粟苗可以当菜吃吗? 
  若女性在被强奸过程中没有反抗,如何证明发生了强奸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给挂科学生保研?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拯救者R7000今年首发没有1660Ti?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