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飘过,不请自来。
我们来看一下在(比较讲究门第出身的)隋唐时期的嫡次子们都能得到些什么:
杜如晦:祖父杜杲,北周时出使南陈有功,入隋封为义兴公,工部尚书。杜如晦参加隋朝吏部调选,为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补滏阳尉。随后天下大乱,杜如晦的长兄陷于洛阳,被叔父杜淹所害。杜如晦则辞官归隐,和选考时结识的山东书生房玄龄一起游历四方。李渊父子起兵后,杜如晦由房玄龄引荐进入秦王府,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谋臣,最终官至宰相,封莱国公,留下了“房谋杜断”的千古佳话。
窦静:父窦抗,世袭陈国公(窦抗之母为隋万安公主,族妹则为李渊之妻),后因卷入汉王杨谅谋反削职。窦静初为左亲卫,因父获罪,久不得进,李渊建唐后,命窦静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德四年,窦抗去世,长子窦衍袭爵,窦静继续在太原屯田备边,因为增产有功,擢检校大总管。李世民继位后,召窦静入朝担任司农卿,封信都县男。贞观二年,窦静又出任夏州都督,招降突厥部落,安抚边境,甚得人心。最终官至民部尚书。
李靖(是的你没看错!):曾祖欢,北魏河、陕两州刺史,封永康县公,传至李靖的长兄李药王,李靖授长安功曹,时年十六。李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灭南陈的先锋大将,非常赞赏李靖的军事才能,认为“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隋文帝末期,李药王在代州败于突厥,被削职为民,李靖也受到牵连,出为汲县令、马邑郡丞。后来隋唐换代,李靖攻灭萧铣,唐朝为了表彰李靖的功劳,把祖传的永康县公又还给了他——不过没过多久,贞观四年,李靖凭借灭东突厥的战绩成功升为国公,不仅风光迁葬了含恨而终的兄长,祖传永康县公也给了另一个兄弟李正明。
(注:《新唐书》记载李靖只有一兄李药王,但近代出土的《李药王墓志》上则有“第三弟药师”的字样,不知二哥是否为嫡出,此处存疑。)
褚遂良:父褚亮,南朝名士,在陈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授东宫学士,隋末战乱中陷于反王薛举。李世民平定薛举之后,褚亮被秦王府记室于志宁所识,成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又授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长子褚遂贤袭爵,官至雍王友。褚遂良则因博涉文史,尤其精于书法,受到李世民的格外赏识,先后担任秘书郎、起居郎、黄门侍郎、中书令,并成为托孤大臣。高宗即位,赐爵河南郡公(当然这位上进心太强,结局比较悲惨,就不多说了……)
插播一个丘行恭:之所以说插播,因为这位确定不是嫡次子,就是庶子。父丘和,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隋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唐朝升为谭国公),有子十五人。隋末,丘和出任海南交趾太守,因天下大乱投奔萧铣,与中原隔绝。丘行恭在老家郿城(陕西眉县)与兄长丘师利聚兵一万人,共保乡里,并收降了数千平凉奴骑(疑为陇西牧监的马奴),带着这支队伍投奔了正在渭北“结纳英俊”的李世民。从此,丘行恭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灭东突厥、平高昌,屡立功勋,封天水郡公——就是“昭陵六骏”飒露紫雕塑上拔箭的那个人。
还有转型更彻底的:
张大素:父张公谨,瓦岗名将,玄武门功臣,平东突厥时为李靖副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邹国公(后改郯国公),长子张大象袭爵,官至户部侍郎。次子张大素,是一位史学家,唐高宗年间历东台舍人,兼修国史,撰《后魏书》一百卷、《隋书》三十卷。三弟张大安为章怀太子庶子,同样参与撰写《后汉书注》。
话说,写到这儿我想起了《红楼梦》中探春的那句名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嫡次子,特别是王公贵族家的嫡次子,能获得的最大资源其实是:家教。
现在常说“教育的阶级化”,即便是当下义务教育普及的时代,最终教育成果依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嫡次子除了没有爵位,能得到的入仕门荫、家庭熏陶、教育投入、父辈的人脉等资源,与嫡长子并没有区别,比起庶子又有母家的加成——比如李靖凭公爵之子的身份入仕,又有名将舅舅从小指点兵法,父家母家的优势占了个遍,可谓最佳注解。杜如晦可以直接参加吏部铨选,窦静家族繁盛N代皇亲,褚遂良即便亡国依旧是“名士圈”的风流人物,这种平台岂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丘行恭不是嫡出也没有借助门荫入仕,但家传骑射功夫不是盖的,后来丘和为了混官场成了屈膝媚上的“献食将军”,丘行恭却继承了“弓马娴熟,重气任侠”的家风,终成一代名将。张大素的例子虽然有点特殊,但是他能学有所成,离不开父辈“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才能够学习诗歌和艺术”提供的优渥环境。
总之,看问题的时候视野大一点,学学人家三姑娘的气魄,一出生就落在99%的人一辈子够不到的位置上,身边环绕着他人难以想象的无形资源,不想着好好立一番事业,还怕考不过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罗大众,净惦记捡现成的家产,那就真应了那句“几代努力活该输给别人十年寒窗”了。
当然不是。这个要说清楚很复杂,请仔细看下文的具体案例分析。
我在读《明宪宗实录》,其中涉及到勋戚贵族争论袭爵的史料案例非常之多,其实按照一般人所想,礼法、律条俱在,照章办事不就得了?
按照一般律法和礼制的规定,老一代的贵族(公侯伯等)的爵位当然是由嫡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嫡子,那就是由庶长子继承,如果有嫡长子但已死,则看有无嫡长孙......这里有一个继承排序,但爵位理论上只能有一人承袭),但其家产则是诸子平分,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理论上都是能平分一份家产的。
当然,没有得到家族和朝廷官方认可的私生子、外室之子一般是不算的,即使有份分得的也很少,如果老爷子生前没做点安排,很可能啥也捞不到。所以不管其生母是什么身份,子女认祖归宗十分重要。
但实际情况往往要比律法的规定和礼法的约束要复杂得多得多,且不说公侯伯这些勋戚贵族了,就是正经的大明宗室,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的继承,包括袭爵和财产分割,也会出现麻烦和争议,甚至打官司打到礼部不能决,要皇帝最终拍板。
实际上,《明宪宗实录》中成化皇帝干的非常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宗室、勋戚的嫡庶、长幼袭爵问题,他是判决这一系列继承、袭爵案子的最高法官。
单就题主的问题,嫡次子理论上不可能得到爵位,爵位只能是嫡长子的,但财产必然会有嫡次子一份。不过嫡次子和其他嫡子、庶子没什么区别,财产是诸子平分。注意,这只是理论上的。
但实际上大多不可能这么简单,一是老爷子再世的时候必然会想尽办法谋取利益,除了自己捞钱以外就是想办法尽可能多地给儿子们谋取官职,也即所谓荫子,或者送进国子监、太学等等混个出身。这个时候因为嫡长子必然是会袭爵的,嫡次子的前途就是首要考虑对象了。
二是老爷子除了爵位可以袭以外,可能还有个初始职位可以袭,爵位肯定是给嫡长子、嫡长孙,但这职位该给谁袭呢?不用怀疑,嫡次子肯定优势最大。
三是嫡长子和嫡次子是一母同胞,感情绝非异母的庶子可比的,其母、其兄都会尽量偏帮他,老爷子死了以后,当家的就是袭爵的大哥,分配上就有亲疏之别了,别小看这个一母同胞。略举一例:
成化十七年正月癸巳(正月十八日),赐宜兴长公主武清县塌河水甸地一千八十顷。
徽王将之国,奏辞所赐庄田,因言:“塌河甸七里海水洼二处,乞拨与宜兴长公主”。王与公主同母故也。
事下户部,覆奏:公主已有庄田八十余顷,难概拨给。
以王奏尽赐之。
徽王将要之国,向皇帝提出要把自己武清县塌河水甸地一千八十顷地给自己的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宜兴长公主。
这里的徽王和宜兴长公主都是英宗的子女,英宗有很多子女,女儿就有八个,徽王为啥不把地分给其他姐姐妹妹?同是兄弟姐妹,同父同母当然是最亲的,虽然没看到具体史料,但徽王朱见沛(1462年3月2日-1505年6月13日)和宜兴公主(?—1514年)的关系应该不一般,他们生母魏德妃就这一子一女,女儿宜兴公主于成化九年(1474年)下嫁马诚,以前可能还照顾过弟弟。
所以,在实际情况下,嫡次子的待遇一般会要好一些。
现在就从《明宪宗实录》中举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一下各种情况吧。
1、成化朝会昌侯袭职之争
成化十五年八月丙申(八月十三日),太傅会昌侯孙继宗自陈年踰八十,耳目昏聩,乞罢府事,休老于家,且欲及今得见其子瓚授官为幸。
诏曰:卿年虽老,朕所倚毗,宜力疾莅事,不许退休,瓚姑置之。
成化十六年五月丁亥(五月初八日),命故会昌侯孙继宗孙锦衣卫带俸指挥使镇袭爵,食禄岁一千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
成化十六年十月癸丑(十月初七日),命故会昌侯孙继宗孙銮袭为锦衣卫指挥使,带俸。
初,继宗为锦衣卫指挥使,生三子,长琏嫡出,次瓚,次珍,俱庶出。后继宗袭父伯爵,以琏袭其原职指挥使。琏故,以其长子镇俟继侯爵,而以次子铠袭之。铠故,无子,仍令镇袭。至是继宗故,镇进袭侯爵,而瓚亦以荫别授指挥矣。会琏妻汤氏奏欲以珍子钺袭职,行锦衣卫勘报。瓚自以己为庶长,所生子銮伦序在先,遂用计袭之,然皆非琏之正泒也。
成化十六年十二月甲戌(十二月二十九日),会昌侯孙镇以其名犯英宗庙讳,奏乞更名。
有旨:孙镇既知犯讳,先年胡为不改,及袭爵后却来奏扰,可即更之。乃更名铭。
有些复杂,我结合实录中孙继宗的传记来详细解说一下:
太傅会昌侯孙继宗卒,赠郯国公,谥荣襄。
继宗字光辅,孝恭章皇后之兄。宣德初,特授府军前卫指挥使。景泰初,升都指挥佥事,袭父会昌伯爵。英宗复辟,进封会昌侯,总五军等营。曹钦反,加太保。上即位初,定十二团营,命继宗总督操练。初御经筵,以故事知经筵事。及监修国史书成,加太傅,年已七十余,屡辞解兵柄,不允,年八十始得请,犹莅事后府。至是卒,年八十五。上哀悼之,辍朝祭葬,恤典悉如例。
继宗为人谨愿,无他异能。国朝外戚不预政事,继宗始总兵柄。晚年耽权固位,颇为言者所论。而上眷礼不衰,卒保富贵。令终,长子琏早卒,嫡孙铭嗣侯爵,诸子瓚、珍、琏俱锦衣卫指挥。
会昌侯孙继宗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孙皇后的哥哥,他有三个儿子,嫡长子孙琏,二儿子孙瓚,三儿子孙珍,老二、老三都是庶出。当初,孙继宗是锦衣卫指挥使,后来袭了父亲孙忠的会昌伯爵,后又进封为侯爵。
孙继宗先让嫡长子孙琏袭了自己的原职指挥使,没想到嫡长子孙琏先死了,于是就让孙琏的嫡长子孙镇(即孙继宗的嫡长孙,注意!“镇”犯了朱祁镇的名讳,故改为铭)等着袭侯爵,而让孙琏的嫡次子孙铠(即孙继宗的嫡次孙)袭了指挥使,然而嫡次孙孙铠也早死了,且无子,于是就让孙镇直接先袭了指挥使的职务。
等到孙继宗死了,孙镇就袭了侯爵,那么原来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就空缺出来了。而孙继宗的二儿子,也即庶长子孙瓚,在孙继宗活着的时候就靠荫庇给他谋了个锦衣卫指挥的官位。这时候嫡长子孙琏的妻子汤氏打算要让老三孙珍的儿子孙钺来袭空出来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官位。孙瓚就不同意了,他认为自己是庶长子,生的儿子孙銮的伦序在前,应该袭职,于是使计让孙銮袭了这个职位。
看到这里是不是看得一脸懵逼,脑阔大得快要不认识“孙”字了?我给大家捋一下:
始祖第一代:孙忠,爵位会昌伯
第二代:孙继宗,爵位会昌侯,原职锦衣卫指挥使
第三代:孙琏(嫡长子,早死,妻汤氏); 孙瓚(次子,庶长子); 孙珍(三子,庶);
第四代:孙铭(嫡长孙,原名孙镇)、孙铠(早死);孙銮(孙瓚之子);孙钺(孙珍之子);
ps1:注意第三、四代的对应关系,按上下分号之间各自对应
ps2:孙继宗的嫡长孙原名是孙镇,因为犯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名讳,所以才于成化十六年十二月改为孙铭的。
ps3:不知道有人发现没,孙家的第三代子孙的名,其偏旁都是“王”,第四代偏旁都是“钅”,尤其是这个“琏”和“珍”,像不像《红楼梦》里的琏二爷、珍大爷?!
2、成化朝定西侯嫡庶分家争夺家产及重(chong)袭祖职之争。
这个案例更加经典深刻,能够非常好的为我们展现嫡庶之别,也能很好地回答本提问,望仔细品味。
老规矩,先附上史料,再解释和分析。先上一段成化十七年八月的史料1:
成化十七年八月辛酉(八月十九日),命定西侯蒋琬侄骢袭叔祖雄职为指挥使。
雄父定西侯贵生三子,长义,次雄,次谦,谦庶出。义生三子,长琬,次琰。骢,琰之子也。初,雄从父累立战功,历升指挥使,征麓川时陷于贼,无子,庶弟谦袭职。谦卒,骢自陈宜为雄后,请袭其职。
兵部言:据之伦序,琬宜后雄,今琬既袭祖侯爵,又令骢袭雄职,此系重职,例不许袭。
诏可。
至是琬复申奏云:昔谦以庶弟袭兄职,不闻重职之议,今骢以嫡孙承祖官,未为不可。
特允袭焉。
先不慌翻译解释,因为据我考证,这里有个错误,需要引用实录中其他年份的史料和别处的相关史料予以订正,史料2:
天顺八年四月辛亥(四月二十九日),定西侯蒋琬为叔父让奏其侵占家财,并讦其当国恤时娶妾挟妓事。琬上奏自理,因讦让兄指挥谦怨谤朝廷,又教其弟诬奏害已事。
下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宾等请逮琬等问状。命置琬先鞫谦等,狱成,皆有罪。
诏特宥琬。
史料3,《明英宗实录》中第一代定西侯蒋贵的个人传记:
正统十四年正月壬寅,定西侯蒋贵卒。
贵直隶江都县人,躯干修伟,膂力过人,尤善骑射。洪武间从戎,太宗靖内难,贵累立战功,历官至指挥同知。永乐中,往征交址,继征沙漠,擒斩虏寇。洪熙初,升都指挥佥事。宣德二年,命充参将,征四川松潘有功,升都指挥同知,寻命镇守密云。七年,仍充参将,镇守松潘,累平叛羌,升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复克三十九寨,升都督同知,佩平蛮将军印。正统初,升右都督,拜平虏将军,往甘肃剿杀虏寇朵儿只伯等有功,进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定西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子孙世袭。七年,命充总兵官,复佩平蛮将军印,往征云南麓川蛮寇思任发,攻破巢寨,进封定西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至是卒,上辍视朝一日,追封泾国公,遣官谕祭营葬,命孙琬嗣。
贵为将,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必奋勇当先,所向克捷,故能自行伍以至封侯。但谋不及勇,甘肃、麓川所以成功者,以靖远伯王骥济之耳。
史料4,第二代定西侯蒋琬袭爵:
正统十四年十月壬子,命故定西侯蒋贵孙琬袭封定西侯,以琬父义有足疾也。
结合上述四则史料来解释一下:
第一代定西侯蒋贵,靠着自身的勇武,敢打敢拼,自行伍以至封侯,这远不是上面靠外戚出身的会昌侯能比的。
蒋贵生有四个儿子:即蒋义、蒋雄、蒋谦、蒋让。而且很明显,蒋义、蒋雄是一母同胞的嫡出,而蒋谦、蒋让则是一母同胞的庶出(这里基本无异议)。
嫡长子蒋义有足疾,基本是个废人,但生有三个儿子,这里只提到长为蒋琬,次为蒋琰,另外,根据其他史料,蒋琬之前应还有一子蒋璟,但早逝。而蒋琬有子蒋骥;其弟蒋琰有子蒋骢。
交代了涉及到的蒋家主要出场人物,现在按时间顺序来说:
当初,因为嫡长子蒋义患有足疾,嫡次子蒋雄跟着父亲蒋贵出征,累立战功,蒋雄历升指挥使,后在征讨麓川的时后战死,因为无子,于是让他的庶弟蒋谦袭职。这很可能应该是尚在人世的蒋贵干预的结果。否则,嫡子两房肯定不会答应。
到了正统十四年正月,蒋贵去世,因为嫡长子蒋义有足疾,不能继承,于是作为嫡长孙的蒋琬直接继承为第二代定西侯。
天顺八年四月,定西侯蒋琬被他的四叔蒋让告发,说蒋琬侵占家财,而且还在国恤之时纳妾、同妓女鬼混。蒋琬忙上奏辩解,并且反咬一口,告发蒋让的同母哥哥蒋谦(即蒋琬的三叔)怨谤朝廷,还教唆蒋让诬告陷害自己。蒋琬甚至不太愿意把蒋谦、蒋让当做和自己同为一家人的叔父,这嫡庶两方已然是分道扬镳且关系很差,并有激烈的利益冲突,这里表现出来的是争夺家产。
很明显,这是嫡庶两方的家产争夺之战,嫡方有侯爵,位高权重,明显占据优势,而蒋谦只有一个指挥使。
所以当下都察院议,右都御史李宾奏请将蒋琬、蒋谦、蒋让一干人等逮问的时候,皇帝先命令置蒋琬不问,而先鞫问蒋谦、蒋让。后发现都有罪,但还是特别宽宥了蒋琬。遇到这种明显的偏袒,庶出的蒋谦、蒋让只能自认倒霉。
到了成化十七年八月的时候,蒋谦已死,争论又来了。
嫡方这边蒋琰的儿子蒋骢表示,当初蒋谦的指挥使是袭的蒋雄的,蒋雄是嫡次子,虽然无子,但也应该让同为嫡房的自己继承。这里应该是和定西侯蒋琬商量过,蒋琬的儿子蒋骥可以继承侯爵,不必再争。
这时候兵部就说:按照伦序,蒋琬就应该为蒋雄后嗣,现在蒋琬既然已经袭了祖父的侯爵,如果再让蒋骢袭职,这就重复了,按例不许袭。
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也就认可了兵部的说法。
于是定西侯蒋琬亲自上疏,说:当初蒋谦以庶弟袭了其兄蒋雄的职位,没听谁说什么“重职”的事情,现在蒋骢以嫡孙继承祖官,有什么不可以的?
皇帝听了觉得你这好像也有道理啊,又同意让蒋骢袭职,这就是最终结果:命定西侯蒋琬侄骢袭叔祖雄职为指挥使。
写完我自己都晕了,还是按惯例列表整理一下:
第一代:定西侯蒋贵;
第二代:蒋义(嫡长);蒋雄(嫡次,无子,挣来指挥使);蒋谦(庶长);蒋让(庶次)
第三代:蒋琬(嫡长),蒋琰;
第四代:蒋骥(蒋琬之子)、蒋骢(蒋琰之子)
ps:蒋谦和蒋让这两房庶子是有子嗣的,比如蒋瑾、蒋瑜,只不过史料中没有详细标明。
————————————————————————————
回答已经很长了,就举这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吧。
最后总结一下:
作为嫡子是有很多好处的,即使是嫡次子,仍然是比庶子要好。理论上所有儿子不分嫡庶都能平分家产,但在实际操作中,庶子明显处于劣势。比如作为庶子的蒋谦,不仅已经捞到手的官职最后还是保不住,在家产分割、上诉争辩中,仍然得不到公平对待。
总之,嫡庶之别当然没有现在的影视剧、小说里那么夸张,什么嫡是主子,庶是奴才,这就太扯淡了,我听说现在还有什么嫡庶神教?
但是,嫡庶之间的待遇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的,包括礼法明面的和实际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