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要是壬辰战争推迟到在崇祯年间,会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zhong-fen-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联日剿金。

日本轻足端着铁炮干建州。

“达斯给给”VS“比吧啦吴三桂”

四路天兵又多一路…

不要怀疑,中日朝是东亚内部矛盾,他们一起剿后金,那是外部矛盾。

别看英法德各种不对付,面对俄罗斯,他们可以做到铁杆一块。


user avatar   ebssfj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朝鲜役推迟到崇祯年的话,大概率不存在八旗军这种东西,建州崛起就是在建立在朝鲜役辽镇和朝鲜的损耗背景上的,特别是对建州侧翼威胁极大的朝鲜北道。

历史上的朝鲜役朝鲜被日军破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鲜长期的军事重心就是针对女直而对日本并无设防,到王京沦陷北道的精锐都没能来得及南下。如果没有朝鲜役日军对朝鲜事实上的背刺破坏了朝鲜的经济和军事乃至王室威望,建州在崛起的半途就会被朝鲜和辽镇联合出兵镇压了。

萨尔浒拖延时间和背刺明军的朝鲜军事实上是光海君默许的,而他对明朝的怨恨和不满也是因为朝鲜役或者壬辰倭乱文禄役期间,宋应昌嫌弃光海君他爹李昖水平太烂,打算废掉李昖立光海君为新王。但是操作不果断而且消息泄露,明廷没有当机立断而是反复不定,造成李昖父子在政治上的反目成仇。

明廷的玩法就是李昖你别当国王叫光海君当吧,然后在立废最后一步停下了手,而当时王京日军南下撤军后,明军已经已经实质上下令光海君另立中央了,所以你可以想象光海君在政治上的艰难。他爹李昖是用敢换国王我就自杀,你光海君等同弑父来对抗明廷的政治操作,逼迫光海君连跪数天当众自称绝不上位,这是建州开始崛起时的朝鲜政治上的背景。

至于军事上,在被日军突袭导致军制崩解前,朝鲜军队人数超过35W。跟日军十余万登陆朝鲜从未真正设防过的南道不同,朝鲜人的军事是重北轻南,建州初始并无短期解决朝鲜的实力,一旦给朝鲜反应时间,他反应迟缓但是庞大的军制可以在咸镜和平安两道集结超过十万军队,所以朝鲜当时只能快速解决中央来瓦解,建州卫努尔哈赤在真正整合女直前并无此能力。

他在宣祖15年的精锐部队战力等同家丁亲随的三卫人员有一万余人,给长期军事重心在女直的朝鲜予以集结时间,即便集结三五千人三卫精兵,再配合长期与女直作战的北道府兵,朝鲜完全可以出动一只3W人左右的有相当战力的军队在建州卫侧翼。并用没有在文禄庆长受到反复洗劫的南道财力支持,庆尚跟全罗两道提供了朝鲜超过1/3的赋税,而这两道在万历朝鲜役中被反复洗劫,导致丧失了大半的人口跟财力。这是建州崛起时对他有极大威胁的侧翼朝鲜的军队、财政和人口损失。

如无万历朝鲜役,建州卫崛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在崛起开始便会被朝鲜联合辽镇军事干涉,朝鲜甚至可以有能力单独干涉,即便朝鲜一时战败也能凭借南道再起。以完整的宣祖十五年朝鲜财政军力。交予不会因为朝鲜役而对明廷不满的光海君,以他长期背负弑父之名还能登位成功,并在眼看建州不可制后果断两头下注的才能,努尔哈赤就算万历怠政也没有什么机会的,光海君会在努尔哈赤统一过程一开始,就用各种手段干预建州对女直的整合过程并及时联合辽镇及北京。

顺便,如果日军拖延几十年在崇祯年才想起登陆,在非战国时代举国军国体制的惯性下,和平几十年的日本人根本出不了那么多军队的。没有那个数量和战国遗留的军队素质搞闪击战,想在朝鲜军制反应过来前击破首都的可能性不高的。

以历史上日本军队当年那么快的速度,三道联军的6W援军都已经集结完毕北上途中了,说句难听的,要是李昖脑子正常点或者日本人走的稍微慢点,日本人根本用不着明军入朝就要自己退去南部沿海了,黄海道的几万人也在计划的勤王里集结完毕了,李昖出王京过了临津没多久黄海道的勤王军就在临津设防,距离王京不过一天路程。本子跑慢个三五天,王京附近就有超过十万人的朝鲜军队,这个数量靠小西跟加藤隔着汉江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等北道精锐南下做部队核心后,朝鲜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会大为提高。双方进入拉锯的话日本人后勤支撑不了,现实里日本人是不带辎重吃朝鲜仓储才完成的高速机动。

明军一开始不信朝鲜人是有原因的,日本人良好的闪击战打出了完美的时间差,给措手不及的朝鲜人造成了斩首一样的效果。

若是你设定崇祯年,那是火力强化和兵力弱化许多的日本人登陆,然后在糟糕的朝鲜陆路交通上蹉跎,朝鲜南方那个破路连个三百斤的将军炮都难运。

避免有人再没完没了的反复抬杠,朝鲜役之前的1589年,朝鲜对建州女直努尔哈赤(老乙可赤)已经在关注,并开始上报中央战备:

丁巳/平安兵使書狀: "滿浦呈內,建州衛彼人童坪者等十八名,童海考等十六名,童多之等四十八名, 歸順出來言內: ‘左衛酋長老乙可赤兄弟, 以建州衛酋長李以難等爲麾下屬,老乙可赤則自中稱王, 其弟則稱船將, 多造弓矢等物, 分其軍四運, 一曰環刀軍, 二曰鐵鎚軍, 三曰串赤軍, 四曰能射軍, 間間鍊習, 脅制群胡, 從令者饋酒, 違令者斬頭, 將爲報讎中原之計。’ 云云, 名曰衆胡之言, 如出一口。毛麟率建州衛已服從,溫火衛未服從, 自相攻擊,老乙可赤桀驁之狀, 據此可知。 此胡等摠兵管處, 多受金銀, 則報復中原之說, 似無其理, 在我陰雨之備, 不可不預。 本道昇平已久, 凡百防備極爲虛疎, 朝廷十分商確, 俾壯西鄙事。" 啓下備邊司。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乌拉,爆发了相当于决战的乌碣岩之战。《满文老档》记录建州军在战斗中“杀三千人、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除此之外,还有上万人的俘虏。这些俘虏大大充实了建州的兵源。击败乌拉,努尔哈赤的实力暴涨。

还有一方也记录下这场战斗的信息,这就是朝鲜。朝鲜备边司向国王光海君报称“(忽温)一败涂地,僵死相枕”、“被杀二千六百余名”、“死于胡地者,边人皆言五、六千人”。

朝鲜人对这场战斗能有具体的了解,是因为乌碣岩在图们江的东岸、朝鲜王国的钟城府境内,即今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稳城郡钟城市。

努尔哈赤和布占泰,其实是在朝鲜境内打了一仗。如下图红圈处——


这已经不是女真军第一次进入朝鲜境内了。

四年前的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乌拉布占泰就两次侵入图们江东岸和南岸,在钟城和稳城一带大肆掳掠。万历三十三年三月,布占泰又对朝鲜发动凶猛的攻势,近万乌拉兵渡过图们江,攻破朝鲜沿江重镇潼关(和中国陕西的潼关重名),朝鲜守军全军覆没。

钟城、稳城,是朝鲜在图们江下游沿江“六镇要塞”体系当中的两镇。朝鲜建国初年,在太宗到世宗在位期间(对应明朝的永乐到正统年间),苦心经营“六镇要塞”体系,用意就是驱逐女真。此后上百年,图们江的六镇要塞和鸭绿江的四郡长墙,一直都是朝鲜重兵驻守的北方防线,性质就如同明朝的九边重镇。六镇边军,也一直是朝鲜兵力最充实、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现在六镇要塞如此残破,守军任由女真出入,就是在不久前的壬辰战争造成的。为应付日军入侵,朝鲜调六镇边军南下作战。仓促南下的六镇边军损失惨重,战后未能恢复实力。

在万历三十年后,知道清军入关,建州女真军和后来的后金军、清军,多次随意进入朝鲜北方各地“武装游行”,朝鲜边防只能忍气吞声,尽量避免发生冲突

总结成一句话:壬辰战争严重削弱了朝鲜北方图们江—鸭绿江边界防区的军事防御能力,使随后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可以轻松向朝鲜半岛武装渗透;为努尔哈赤向东海(图们江中下游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朝鲜半岛北部日本海沿岸、海参崴地区)扩张,击败乌拉部,提供了客观便利条件。


如果壬辰战争没有发生在1592年的话,努尔哈赤依然可以实现对建州女真的统一兼并,但无法向东方的图们江地域发展。

仅统一建州的努尔哈赤,实力有限,人口有限,那么他不太可能产生起兵反明的念头,很有可能就如同当年海西哈达的王忠王台伯侄一样,成为一辈子对明朝恭顺有加的看边忠臣。


user avatar   jing-jiang-62-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相关话题

  在明朝历史上有没有让你感到惋惜的人? 
  为什么大明分裂女真各部,挑拨各部相互厮杀。屠杀女真族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替女真族申冤? 
  仁宣之治和康乾盛世两个时期相比,哪个国力更强? 
  明朝大将徐达的死,真的是因为朱元璋在他病重期间赐了一只烧鹅吗? 
  浑河之战浙军全军覆没是否反映了鸳鸯阵在大兵团决战时并无太大用处? 
  明代布面甲到底有没有腿裙? 
  明朝真的有国旗吗? 
  明朝所有的总督都加兵部尚书衔吗? 
  如果崇祯有很多名臣名将,大明是不是就有救了? 
  明朝施行不和亲不割地的外交政策,是否是因为没有遭受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 

前一个讨论
满清该遗臭万年吗?
下一个讨论
古代的一个小官接到一张任命的圣旨,读完就知道要自己要凉了,圣旨上写的可能是什么?





© 2024-1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